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统计分析呼伦贝尔机场地区2013-2017年的气象资料,对其中出现的对飞行有重要影响的重要天气(降雪、雷暴、低能见度、大风、气温)进行重点分析,为今后本地区航空气象预报、气象科学研究、机场气候分析提供资料依据。
关键词:呼伦贝尔;大风;低能见度;降雪;雷暴;温度
1 概述
呼伦贝尔机场位于119°49′38″E,49°12′20″N,属于4D级别机场,地处大兴安岭西部,平均海拔656米,跑道方向930—2730,长度2800m,地处海拉尔区东南高地上,东北部由高度為900m以上的山,西部、北部有小山包并在西侧5km处有伊敏河从市区流过。机场地势较为平坦,净空良好,附近无高层建筑影响[1]。
海拉尔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蒙古气旋活跃,天气冷暖无常。降水稀少,是多风期;夏季:白天升温较快,晚间降温明显,温差较大,是全年降雨量最多季节,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4%左右,此季节对流天气开始频繁活动,是雷雨多发期;秋季:天气开始变冷,气温聚降;秋季天气晴朗,时有秋季大风出现,土壤结冻,河水封冻;冬季:天气寒冷,风雪交加,低能见度及低温天气均在此季节。
2 资料的选取
本文对2013年到2017年期间本机场地区出现的重要气象要素日数进行统计,包括:大风(风速大于等于17m/s)、低能见度(低于800米)、天气现象(降雪、雷暴、冻雾)等,并对其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资料来源:呼伦贝尔空管站月总簿;呼伦贝尔空管站年总簿;美国NCEP数据资料。
3 研究分析:
3.1大风
大风[2]指瞬间风速大于等于17.0m/s的风。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共出现大风的日数为108次,最大风速出现在2017年5月4日1850UTC-1310UTC,最大阵风出现在0311UTC,风向230度,风速26m/s。累年各月最大风速出现的次数统计表明,大风多出现在4、5月份,最多达到30次以上,大多是由于蒙古气旋的频繁活动所造成的。大风天气往往是本地出现沙尘/沙暴等影响主导能见度及跑道视程的天气现象的元凶。
3.2低能见度
观测能见度应该在视野开阔,能看到所有目标物的固定地点进行,如观测平台或观测场,目前用于航空气象的是主导能见度。主导能见度是指观测到的达到或超过四周一半或机场地面一半的范围所具有的最大能见度的值。这些区域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2] 本文主要是对飞机飞行有较大影响的小于800m的低能见度的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
据统计,5年内本机场产生低能见度(小于800m)的次数为44次,其中在3月产生低能见度次数最多,8月次之,由冻雾引起的低能见度为19次,降雪10次、强降雨1次、雾13次、沙暴1次。
冻雾包括过冷的和冻结的两种。过冷的是指由过冷水滴组成的雾,即温度虽在0℃以下,仍未冻结的雾;冻结的是指地面产生了雾凇。在此过程中,不论雾凇是否形成,都应当视为冻雾。[2]本机场在统计的5年间共出现了38次雾,其中能见度小于800米的冻雾19次,雾有13次。据统计,当出现冻雾时风向大都一般在70度至170度之间,风速小于2米/秒。温度一般在-20℃至-32℃之间,气压在1019hPa至1020hPa之间,出现时间段大多在2300UTC左右,随着温度升高,太阳升起而消散。根据段桂兰等[5]研究得出,高空弱偏西气流,地面有弱冷空气配合,地面上空湿度饱和,中低空湿度较大,低空有下沉逆温,有利于冻雾的形成。
3.3降雪
雪是指大多由六出分支的星状、六角形片状冰晶组成的,白色不透明,成团时很像柳絮的一种天气现象,常降自层积云、雨层云、高层云、高积云和卷云。因气候原因,呼伦贝尔地区降雪初末间隔时间较长,初雪一般出现在当年9月份中旬,终雪在第二年4月末。2013-2017年五年内平均年积雪时间为139天,平均年降雪次数66次。根据乌娜[3]研究得出:一般影响本地区的降雪天气形势分为蒙古气旋配合贝加尔湖槽线波动锋;蒙古气旋伴地面暖锋;蒙古气旋伴地面冷锋等几种,降雪出现的区域一般在地面气旋的顶前部,暖锋将要移经的区域,一般来讲降雪往往是连续几天,即使到了后期本场处于地面气旋的中后部,由于高空槽线的不稳定波动仍然会给本场带来降雪天气,只是降雪强度较弱,一般以小雪为主。
3.4雷暴
雷暴[2 ]是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表现为闪电兼有雷声,仅闻雷声而不见闪电或仅见闪电而不闻雷声。导致本机场出现雷暴天气的主要形势有东北冷涡、贝加尔湖冷涡、蒙古冷涡等,其中以东北冷涡影响次数最多。第一次出现雷暴的时间一般在5月份,一年中最后一次出现雷暴的时间一般在9月份,本次研究的5年内雷暴的年平均出现次数23次,出现的累计次数最多的时间在7月份,而0800UTC-1200UTC这个时间段出现的最多,其次为0400UTC-0800UTC这个时间段,由此可看出雷暴出现时间主要在午后到前半夜,在此时间段内,更能满足雷暴发生的三要素。
3.5气温
气温[2 ]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实际上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反映。本机场平均气温1月最低为-26.7℃,7月最高为20.7℃。极端最高气温为42.7℃,出现在2016年8月3日,极端最低温度为-43.7℃,在2016年1月22日。飞机在起飞、降落的过程中,气温对空速表、高度表及飞机的滑跑距离和载重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飞行有关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气温对其的重要影响。
4 结语
飞行在大气环境中进行,大气物理要素与天气现象对飞机的起飞降落有着重要的影响[4]。本次论文着重分析了大风、降雪、低能见度、雷暴和气温几项对飞机飞行影响有较大影响的气象要素,通过对呼伦贝尔机场附近2013-2017年这5年间的重要气象要素进行的统计分析得出:本地大风在4、5月份出现次数最多,主导能见度小于800米的低能见度天气主要3月出现的最多,8月次之,主要是由冻雾、降雪和雾天气引起的。降雪初末间隔时间较长,一般长达8个月,平均年积雪时间为139天,平均年降雪次数66次。初雷一般出现在5月份,终雷一般在9月份,主要出现在7月份且出现时间主要在午后到前半夜。极端温度差达到80多度,极端最高气温为42.7℃,极端最低温度为-43.7℃。
参考文献
[1]呼伦贝尔机场地区气候概要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下发日期2012年2月28日.
[2]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下发日期2012年2月28日
[3]乌娜,2010-2012年呼伦贝尔机场地区重要天气统计分析
[4]民航华北空管局气象观测分册。下发日期2013年12月
[5]段桂兰,王秀成,陶建玲.2004年冬季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J].陕西气象.(2005)04-0016-03.
关键词:呼伦贝尔;大风;低能见度;降雪;雷暴;温度
1 概述
呼伦贝尔机场位于119°49′38″E,49°12′20″N,属于4D级别机场,地处大兴安岭西部,平均海拔656米,跑道方向930—2730,长度2800m,地处海拉尔区东南高地上,东北部由高度為900m以上的山,西部、北部有小山包并在西侧5km处有伊敏河从市区流过。机场地势较为平坦,净空良好,附近无高层建筑影响[1]。
海拉尔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蒙古气旋活跃,天气冷暖无常。降水稀少,是多风期;夏季:白天升温较快,晚间降温明显,温差较大,是全年降雨量最多季节,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4%左右,此季节对流天气开始频繁活动,是雷雨多发期;秋季:天气开始变冷,气温聚降;秋季天气晴朗,时有秋季大风出现,土壤结冻,河水封冻;冬季:天气寒冷,风雪交加,低能见度及低温天气均在此季节。
2 资料的选取
本文对2013年到2017年期间本机场地区出现的重要气象要素日数进行统计,包括:大风(风速大于等于17m/s)、低能见度(低于800米)、天气现象(降雪、雷暴、冻雾)等,并对其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资料来源:呼伦贝尔空管站月总簿;呼伦贝尔空管站年总簿;美国NCEP数据资料。
3 研究分析:
3.1大风
大风[2]指瞬间风速大于等于17.0m/s的风。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共出现大风的日数为108次,最大风速出现在2017年5月4日1850UTC-1310UTC,最大阵风出现在0311UTC,风向230度,风速26m/s。累年各月最大风速出现的次数统计表明,大风多出现在4、5月份,最多达到30次以上,大多是由于蒙古气旋的频繁活动所造成的。大风天气往往是本地出现沙尘/沙暴等影响主导能见度及跑道视程的天气现象的元凶。
3.2低能见度
观测能见度应该在视野开阔,能看到所有目标物的固定地点进行,如观测平台或观测场,目前用于航空气象的是主导能见度。主导能见度是指观测到的达到或超过四周一半或机场地面一半的范围所具有的最大能见度的值。这些区域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2] 本文主要是对飞机飞行有较大影响的小于800m的低能见度的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
据统计,5年内本机场产生低能见度(小于800m)的次数为44次,其中在3月产生低能见度次数最多,8月次之,由冻雾引起的低能见度为19次,降雪10次、强降雨1次、雾13次、沙暴1次。
冻雾包括过冷的和冻结的两种。过冷的是指由过冷水滴组成的雾,即温度虽在0℃以下,仍未冻结的雾;冻结的是指地面产生了雾凇。在此过程中,不论雾凇是否形成,都应当视为冻雾。[2]本机场在统计的5年间共出现了38次雾,其中能见度小于800米的冻雾19次,雾有13次。据统计,当出现冻雾时风向大都一般在70度至170度之间,风速小于2米/秒。温度一般在-20℃至-32℃之间,气压在1019hPa至1020hPa之间,出现时间段大多在2300UTC左右,随着温度升高,太阳升起而消散。根据段桂兰等[5]研究得出,高空弱偏西气流,地面有弱冷空气配合,地面上空湿度饱和,中低空湿度较大,低空有下沉逆温,有利于冻雾的形成。
3.3降雪
雪是指大多由六出分支的星状、六角形片状冰晶组成的,白色不透明,成团时很像柳絮的一种天气现象,常降自层积云、雨层云、高层云、高积云和卷云。因气候原因,呼伦贝尔地区降雪初末间隔时间较长,初雪一般出现在当年9月份中旬,终雪在第二年4月末。2013-2017年五年内平均年积雪时间为139天,平均年降雪次数66次。根据乌娜[3]研究得出:一般影响本地区的降雪天气形势分为蒙古气旋配合贝加尔湖槽线波动锋;蒙古气旋伴地面暖锋;蒙古气旋伴地面冷锋等几种,降雪出现的区域一般在地面气旋的顶前部,暖锋将要移经的区域,一般来讲降雪往往是连续几天,即使到了后期本场处于地面气旋的中后部,由于高空槽线的不稳定波动仍然会给本场带来降雪天气,只是降雪强度较弱,一般以小雪为主。
3.4雷暴
雷暴[2 ]是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表现为闪电兼有雷声,仅闻雷声而不见闪电或仅见闪电而不闻雷声。导致本机场出现雷暴天气的主要形势有东北冷涡、贝加尔湖冷涡、蒙古冷涡等,其中以东北冷涡影响次数最多。第一次出现雷暴的时间一般在5月份,一年中最后一次出现雷暴的时间一般在9月份,本次研究的5年内雷暴的年平均出现次数23次,出现的累计次数最多的时间在7月份,而0800UTC-1200UTC这个时间段出现的最多,其次为0400UTC-0800UTC这个时间段,由此可看出雷暴出现时间主要在午后到前半夜,在此时间段内,更能满足雷暴发生的三要素。
3.5气温
气温[2 ]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实际上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反映。本机场平均气温1月最低为-26.7℃,7月最高为20.7℃。极端最高气温为42.7℃,出现在2016年8月3日,极端最低温度为-43.7℃,在2016年1月22日。飞机在起飞、降落的过程中,气温对空速表、高度表及飞机的滑跑距离和载重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飞行有关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气温对其的重要影响。
4 结语
飞行在大气环境中进行,大气物理要素与天气现象对飞机的起飞降落有着重要的影响[4]。本次论文着重分析了大风、降雪、低能见度、雷暴和气温几项对飞机飞行影响有较大影响的气象要素,通过对呼伦贝尔机场附近2013-2017年这5年间的重要气象要素进行的统计分析得出:本地大风在4、5月份出现次数最多,主导能见度小于800米的低能见度天气主要3月出现的最多,8月次之,主要是由冻雾、降雪和雾天气引起的。降雪初末间隔时间较长,一般长达8个月,平均年积雪时间为139天,平均年降雪次数66次。初雷一般出现在5月份,终雷一般在9月份,主要出现在7月份且出现时间主要在午后到前半夜。极端温度差达到80多度,极端最高气温为42.7℃,极端最低温度为-43.7℃。
参考文献
[1]呼伦贝尔机场地区气候概要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下发日期2012年2月28日.
[2]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下发日期2012年2月28日
[3]乌娜,2010-2012年呼伦贝尔机场地区重要天气统计分析
[4]民航华北空管局气象观测分册。下发日期2013年12月
[5]段桂兰,王秀成,陶建玲.2004年冬季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J].陕西气象.(2005)04-0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