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教师,总希望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以便得到更大的发展,这应该就是有效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停留在向学生传授文本知识,更应注重的是指导学生在牢固掌握“双基”的基础上,使其具备各种相应的能力,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千方百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所以教师要善于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使学习探究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趣贯课堂
课堂上,学生对所涉及的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是影响课堂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让兴趣贯穿课堂,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兴奋中学习、探究,体会学习的快乐。
二、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多读自悟
1.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多读。语文课上,每篇课文的内容很多,教学目标也不止一个,我们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因此要敢于放弃。因为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远的取得。古语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文本读准了,读精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深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悟。当课堂上出现部分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教师提问,少数人回答,思维积极的往往只有几个人,这说明虽然老师确实也在认真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有些精彩的词句也在着力推敲,可学生不承情,没能打动学生的心。
因此,课堂里有感情的浪花,师生就会精神振奋。有了真情实感才会有独特的情境。别有情味的语言就会如泉水叮咚,汩汩流淌。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认清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相当缺乏,普遍存在着学习行为被动化的问题,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安排,主要表现为:靠老师确定学习目标,靠老师安排学习任务,靠老师督促学习行为,靠老师调控学习过程,靠老师评价学习结果……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被造就成为课堂的傀儡、知识的奴隶,当然不可能组织起来有效的课堂教学。
李镇西老师说:“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能否以学生的疑问开始课堂教学,让老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手段,促进学生学会、会学、乐学,从而达到成功地学。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兴奋起来才会有主动参与的热情,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就好像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芳香,又好像是品尝了醇香的美酒,充满了醉意。
身为教师,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没有必要以一己之思维、逞一时之灵气,努力倾尽脑海里所有的知识去表述、去示范,即使这样也未必能将所有的问题说尽说透,教师的责任在于启发、点拨,在于搭梯铺路,这才是一件有益于学生发展、锻炼的好事。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
把课堂交给学生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保证了课堂的有效性。
四、根据需要,合理利用现代手段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切不可喧宾夺主,切不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味。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教学要根据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文本,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学无止境,教更无止境。作为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真是任重而道远啊!让我们扎扎实实地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率,切切实实地使每个学生更快地进步,让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来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吧!
(江西省樟树市阁山镇上阳小学)
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停留在向学生传授文本知识,更应注重的是指导学生在牢固掌握“双基”的基础上,使其具备各种相应的能力,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千方百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所以教师要善于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使学习探究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趣贯课堂
课堂上,学生对所涉及的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是影响课堂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让兴趣贯穿课堂,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兴奋中学习、探究,体会学习的快乐。
二、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多读自悟
1.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多读。语文课上,每篇课文的内容很多,教学目标也不止一个,我们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因此要敢于放弃。因为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远的取得。古语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文本读准了,读精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深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悟。当课堂上出现部分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教师提问,少数人回答,思维积极的往往只有几个人,这说明虽然老师确实也在认真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有些精彩的词句也在着力推敲,可学生不承情,没能打动学生的心。
因此,课堂里有感情的浪花,师生就会精神振奋。有了真情实感才会有独特的情境。别有情味的语言就会如泉水叮咚,汩汩流淌。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认清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相当缺乏,普遍存在着学习行为被动化的问题,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安排,主要表现为:靠老师确定学习目标,靠老师安排学习任务,靠老师督促学习行为,靠老师调控学习过程,靠老师评价学习结果……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被造就成为课堂的傀儡、知识的奴隶,当然不可能组织起来有效的课堂教学。
李镇西老师说:“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能否以学生的疑问开始课堂教学,让老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手段,促进学生学会、会学、乐学,从而达到成功地学。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兴奋起来才会有主动参与的热情,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就好像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芳香,又好像是品尝了醇香的美酒,充满了醉意。
身为教师,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没有必要以一己之思维、逞一时之灵气,努力倾尽脑海里所有的知识去表述、去示范,即使这样也未必能将所有的问题说尽说透,教师的责任在于启发、点拨,在于搭梯铺路,这才是一件有益于学生发展、锻炼的好事。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
把课堂交给学生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保证了课堂的有效性。
四、根据需要,合理利用现代手段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切不可喧宾夺主,切不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味。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教学要根据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文本,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学无止境,教更无止境。作为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真是任重而道远啊!让我们扎扎实实地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率,切切实实地使每个学生更快地进步,让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来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吧!
(江西省樟树市阁山镇上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