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本核算模式创新与绩效评价研究

来源 :国际商务财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ergh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政府会计制度》权责发生制原则,高校成本核算与绩效审计评价走向新阶段。成本核算与绩效评价是高等学校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直接关乎高校内控制度的完善程度与监控效果的好坏。大数据环境下,基于云审计平台的高校成本核算不断完善,为高校成本审计与绩效评价提供了庞大而准确的数据信息。文章通过相关理论探讨、现状剖析、定量统计与定性探究等方式,提出高校成本核算、绩效评价应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云审计平台,创新高校成本核算模式,构建新的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校成本核算;绩效评价;内部审计;审计信息化;云审计平台
  【中图分类号】F231.6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会计学会重点研究课題:高等学校成本核算模式创新研究(编号:sdjk2019013)、基于云审计平台的高校成本核算与绩效评价研究(编号:sdjk2020167)。
  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会计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对高校办学成本核算与审计评价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权责发生制”促使高校收支决算报表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在“数据口径”上归于一致,为高校开展成本核算与绩效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支持。成本核算与绩效评价是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该项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直接关乎一所高校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与监控效果。现阶段,大部分高等学校成本核算方法尚不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健全。在实际调查研究中发现,被调查学校普遍存在教育成本核算方法不完善、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审计评价体系缺失或滞后、审计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
  鉴于此,本文针对高校成本核算模式创新与绩效评价体系建设问题,通过相关理论探讨、现状剖析、定量统计与定性探究等方式,提出高校成本核算与绩效评价应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衔接,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云审计平台,创新高校成本核算模式,构建新的绩效评价体系。
  一、高校成本核算、成本审计与绩效评价
  高校成本核算就是利用事先搭建的成本核算平台,有效调集成本要素、成本中心、成本对象,按照一定的规则计算汇集各种成本数据。教学部门发生的人员费用、公用费用、折旧摊销等直接费用,先在各学院进行归集,按照各成本对象的学生人数分配到各成本对象;对教学辅助费用、学校行政管理部门费用、后勤基建费用及离退休人员费用,按照选择的分配标准分批次分配到各成本对象,进而汇集核算出一定期间的综合办学成本。
  高校成本审计是指高校内审机构根据《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令第17号),对财务成本核算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的系统审计。针对高校成本核算情况复杂、间接费用较多、诸多具体问题存在争议等特点,结合高校实际运行的财务核算软件数据库,充分考虑可操作性与核算工作量等因素,通过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实施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周期性、常态化监督学校的所有经济业务,从而加强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建设。
  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一)绩效评价平台框架构建
  绩效审计平台框架的构建,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结合高校成本核算与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特点,依托单位内部互联网平台,构建多维立体的高校“成本审计与评价平台”(图1)。
  (二)审计评价平台技术应用
  审计评价平台“审计数据采集”模块:有针对性的搜集、整理、筛选成本审计数据,汇总存储到“数据中心”,通过数据集成、数据清洗、HDFS数据处理等程序,推进“审计数据分析”模块进行深度挖掘、数据分析(见图2)。
  三、建议与展望
  信息化技术与审计平台的融合与发展,为高校内审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基于《政府会计制度》权责发生制原则,促进了高校内部审计由“风险导向审计”转变为“战略导向审计”。高校成本核算与内部审计评价,贯穿于经济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内审工作已经转变为“全过程信息化审计”。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大背景,高校成本核算与绩效评价应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创新高校成本核算模式,构建新的绩效评价体系。
  (一)改革财务管理模式,完善成本核算体系
  目前,高校收支核算统一由财务部门集中进行管理,高校各行政管理部门和学院基本没有“经费筹措压力”,也没有办学成本部门(学院)考核指标的担忧。部门(学院)时刻关注“执行年度支出预算”,想方设法花钱“推进预算执行进度”,没有办学成本核算与监管的“主人翁意识”。鉴于此,我们必须改革高校办学成本核算模式,建立并完善成本审计评价体系。


  (二)创新审计工作理念,优化数据资源配置
  转变理念,是我们做好审计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大数据时代,信息化不再是审计工作的“辅助手段”。基于信息化环境的云审计数据平台,促使内审工作转变为“全过程信息化审计”。云审计数据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筛选、整理和分析审计数据,促进我们与时俱进,创新审计工作理念,优化数据资源配置。
  (三)构建成本审计平台,共享审计数据资源
  基于信息化环境构建云审计平台,实现办学成本“模块化管理模式”,完善办学成本审计评价体系,建立高校办学成本数据信息存储库,实现审计数据资源共享。通过审计云平台,可以实现在同一时间访问不同部门(学院)的办学成本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完整的获取数据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效率。
  (四)加强信息库数据管理,实施系统内部审计
  随着审计工作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成本监督与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细。通过审计云平台,全过程掌握办学成本信息,实时规避、控制学校经济活动的可控风险,最大限度防范系统风险。信息化环境下,办学成本信息库数据的建立与管理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心所在。我们必须加强信息库数据的完善与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防范部门(学院)因利益固化而导致的管理漏洞。   (五)优化内部审计环境,确保数据资源安全
  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审计云平台即时获取部门(学院)各类办学成本信息,但这也同时给高校财务数据资源的安全性带来“潜在威胁”。基于网络信息环境构建的审计云平台,有时因工作需要而把“私有云数据”分享转移“公共云平台”,这就有可能造成财务数据泄露,从而引发风险。優化内部审计环境,确保数据资源安全,是构建审计云平台首要考虑的问题。必须充分重视云审计平台的安全性,加强财务终端和审计终端的保密设置,防范网络漏洞,确保数据资源安全。
  (六)注重成本指标考核,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现行《政府会计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高校成本核算模式,改进绩效评价方法,制定出合乎规范的成本核算方法,完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学校要适时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把“办学成本的审计评价”作为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考核指标,以提高对办学成本的监管动力。
  (七)科学设置责任中心,重构成本报表体系
  科学设置责任中心,实现责任成本管理。先根据组织结构把责任中心划分好,校级责任中心包括各个管理部门、教学单位、教学辅助单位和后勤单位等。各个单位再对科、室、所、教研组、课题组甚至是个人的责任中心细分,明确其中的权利和责任,也要成立一个控制成本的机构。在任职期间,避免成本转嫁,短期行为等消极影响。依托强大的成本单元数据库,根据成本核算内容设置常用成本报表模板,主要有学校总成本报表、教学成本报表、科研成本报表等。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自行设计成本报表模板,内置取数函数及公式,自动获取相关数据。在成本核算报表的基础上,内置成本分析报告模板,并支持在线编辑分析报告,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获取报表生成的成本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成本构成分析等。
  四、结语
  成本核算与绩效评价是高等学校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直接关乎高校内控制度的完善程度与监控效果。大数据环境下,基于云审计平台的高校成本核算不断完善,为高校成本审计与绩效评价提供了庞大而准确的数据信息。基于云审计平台的高校成本核算与绩效评价的研究,通过相关理论探讨、定量与定性分析、实际案例剖析等方式,提出高校成本核算与绩效评价应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基于大数据环境构建云审计平台,创新高校成本核算模式,构建新的绩效评价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庄子萱.云审计下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22):P150—P152.
  [2]黄长应.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5):15—P16.
  [3]张晓辉.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内部审计流程分析与处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6,(36):26-27.
  [4]潘春花.大数据与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审计模式转变研究[J].审计月刊,2017,(7):40-41.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利用PRS发布的ICRG中“一带一路”沿线56国的国家金融风险数据,探讨国际金融风险对中国在“一帶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际金融风险各因素对中国OFDI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而言,东道国债务偿还能力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正向效应,汇率稳定度和外债占GDP的比例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负向效应,经常账户余额占总出口百分比在不同模型间存在显著差异,我国
期刊
【摘要】2020年3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企业合并——披露、商誉和减值(讨论稿)》的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三部分讨论了如何提高商誉减值测试的有效性。文章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的企业实例,深入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测试缺乏有效性的现状。在进一步的探讨中指出,商誉减值测试中存在的掩护效应、主观性、测试成本高以及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是降低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企业的商誉减值测试中
期刊
【摘要】财政部2017年修订发布的14号收入准则引入了履行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的规则,使房开企业对收入的确认存在时段和时点履约收入确认的选择,改变了2006年原收入准则的物业交付时一次性确认收入的规则。文章结合房地产开发的行业特点,对时段履约的适用条件,履约进度的确认方式及其标准等相关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合理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准则;时段履约;收入确认  【中图分类号】F
期刊
【摘要】中国农业面临粮食安全问题隐忧、科技竞争力不足及可持续发展环境压力等问题,党中央在对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研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此背景下,中化农业在“科学至上”理念指导下主动转型,创新性地提出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商业模式并不断探索实践。文章结合商业模式画布理论,从财务视角探讨了MAP商业模式迭代过程中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在未来可以采取的措施建议
期刊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对单位内部的财物、人力等资源的分配,以达到既定战略目标的管理方法。对于企业而言,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能够提升盈利能力的管理手段,但对于不以营利为目的非营利组织而言,由于其经营目标的特殊性,全面预算的编制也会有所不同。文章将对非营利组织应用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剖析,分析红十字会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可行性,并对非营利组织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非营利组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崛起,餐饮O2O成为近几年的热点话题,在餐饮行业也具有极高的渗透率。回顾餐饮O2O发展历程,文章结合宏观市场环境,分析餐饮业从线上到线下的转换过程和增值机制,并以海底捞为例,通过分析其O2O模式下的优势及风险,展望餐饮O2O经营模式的投资前景并提出建议。餐饮O2O的投资机会在于打造消费者流量入口,对比传统的餐饮行业,餐饮O2O更便于掌握消费者偏好,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带给
期刊
【摘要】企业采用股权激励制度,以此激励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人员,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但也普遍产生了盈余管理问题,即管理层为达到股权激励的条件而人为操纵数据使自身获得最大的收益。文章以光库科技的股权激励方案为例,分析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通过分析得出,光库科技在行权价格、行权时间、行权条件中都存在盈余管理的迹象;进一步通过应计利润分离模型验证了其管理层在股权激励中存在先向下
期刊
【摘要】中小企业主要是通过创业导向来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获取创新绩效。文章以106家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实证研究创业导向对创新绩效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样本企业整体上均具有较高水平的创新性、先动性、风险承担性、自治性、竞争积极性,即样本企业均具有一定水平的创业导向。(2)样本企业的创新性、先动性、风险承担性、自治性、竞争积极性与创新绩效均呈现正相关。(3
期刊
【摘要】在国有企业薪酬体系改革的大背景下,文章以薪酬管制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薪酬管制实施后国有企业价值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薪酬管制通过削减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超额薪酬进而提升了国有企业价值,超额薪酬起到部分中介效应。薪酬管制有针对性地降低了公司治理环境较差或未授予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超额薪酬,并提升其企业价值。文章结论证实了现有薪酬管制力度恰到好处,实施精准有效。未来国有企业应从内
期刊
【摘要】人工智能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应用,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继开发的财务机器人,使传统审计工作中流程化的重复性强的工作岗位被机器所替代,逐步实现审计工作自动化。文章立足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对审计工作的影响,解析人工智能下的审计作业模式,进而分析审计人员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审计人员了解今后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方式提供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