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体育锻炼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学生身心健康、智力开发、人文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郑州大学开展自编校操的可行性进行理论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郑州大学开展自编校操切实可行;其编排宗旨是借鉴中原武术文化精粹、依托其校园文化特点、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自编校操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体育教学资源有效利用以及高校的发展及宣传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但其在科学性、规范性及适应性需进一步加强;强身健体与娱乐休闲应合理有效结合;校园体育文化的融入,管理过程中的责权问题、安全问题等都需要有效解决。
关键词:自编校操;高校;郑州大学;可行性
作者简介:李兰(1990-),女,河南商丘人,硕士,主要从事运动训练健美操方向研究。
邮箱:[email protected]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 项目编号:13R01103
近年来高校普修课程所采用的教学内容多以传统的武术、健身操为主。自编校操结合音乐,当地文化以及学生特点自发创编的一项新的体育教学内容,是在传统健身操基础上加以创新,结合特色音乐,创编的符合本校或本地区的一种独特的身体练习形式。在国家重视校本课程建设以来,许多中小学校的体育课程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创编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校园体操。[1]而走在创新前沿的、更加重视校园文化的大学校园里,很少有学校推行有自己风俗特色的校操,在当下大学体育课程里,操类的学习大多局限在健美操、武术的规定或国家推广套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针对不同年级的套路也仅仅局限在难度和复杂度的增加。在体育人才汇集的大学校园里,有许多优势资源可以利用如:健全的学生管理体制,丰富的教师资源和研究团队,不断创新的思想意识,信息技术的不断引进等。校本操益处明显可以看到,但郑州大学开展自编校操是否可行?因此本研究试经过详尽的调研对郑州大学开展自编校操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实际的操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1郑州大学开展自编校操的可行性调查
通过郑州大学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到郑州大学健身操韵律操课的开展现状总体呈现不均衡现象,按照体育教学大纲开设健美操课、武术课,但是学生对教学的内容呈现出不满意的45%,教学内容设置有大众规定健身操、啦啦操、一路长拳、太极拳等,课时数 80%的学校都在 3%的课时比例之下,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1.1郑州大学校操编排师资力量调查
论文通过对郑州大学8名健美操教师的基本情况、专业情况、职称、教学和训练情况等做一个比较全面细致的研究,准确评价郑州大学健美操师资力量,为研究自编校操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学历代表一个人曾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知识、能力的标准之一[1]。经调查统计(如表1所示),仅郑州大学新校区,健美操老师8人,其中包括国家一级裁判、博士、教授、副教授等优秀师资力量。而通过表 8 可以看出,所调查的健美操教师中,教授有12.5%,副教授有62.5%,讲师有25%,因此,郑州大学完成自编操的创编、审核、教授动作等都是可行的。
1.2学生学习健身操兴趣调查
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健身操开教学与发展,因此学生是评价校操开展是否可行的有力主体,本论文主要从学生对于学习健身操兴趣以及对新编校操的期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如表2所示,郑州大学在校学生学习健身操兴趣调查将学生对于普通健身操与特色校操的喜爱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男生对于健身操的喜爱率明显低于女生,男生不喜欢普通健身操的人数为34%,相对于特色健身操的12%,相差22个百分点;女生对普通健身操与特色健身操的喜欢程度差距略小。因此特色自编校操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1.3开展校操的组织管理结构的设计
自编校操的开展可行性大部分取决于学校组织管理执行部门的结构完善性、执行效率、管理模式、功能特点等。同时自选校操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求校级管理部门以安排体育活动为中心,设计职务,建立机构,配备专业工作人员,由表3可以看出郑州大学组织学生体育活动的组织有校团委、体育系、学生会体育部、体育社团、分管院系体育组织。针对学校不同性质的体育活动管理部门各尽职责,因此郑州大学较为完善的体育活动管理组织结构,校操的顺利开展及推广有了坚实的保障。
2郑州大学自编校操预计划方案的制定和构思
高校校本操不同于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其不仅作为地方课程的一种形式,一种锻炼方式,更应该突出的是“校本”的特点,突出其文化特征、资源特征[2]。创新高校校园体育运动形式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校本操编排的整个过程,其资源的特点除广泛性、选择相对自由、课程目标的针对性与课程的实践性特征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突出高校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
校本课程开发不能脱离于时代背景而由学校完全独立地开发。其在创编与实行的过程中依托于国家、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提供资源和组织协调,需要社会各界支持,还要考虑到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
自编校操的设计应从郑大校园文化着手,依据现代郑大校园建筑特点、校园特色景观、路名、院系组成、学科建设、学生构成等校园文化特点,遵循健身操、街舞、武术等项目的创编原则。如表4所示,郑州大学自编校操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将郑州大学的文化特色转换为直观可见的象征性动作,贯穿在校操的套路中,应和校歌歌词一方面促使学生在联系自编校操的过程中了解校园文化,另一方面会使校操更具有代入感与节奏感。
2.1借鉴中原武术文化精粹
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的状况及成果处于相互依赖和互补的动态调适与优化关系之中[2]。郑州大学地处中原,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人口超过 700 万以上的大城市,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它与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有着便捷的联系,连嵩山,接黄河吮吸着中原大地之文化精粹。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郑州大学成为多种文化交流碰撞的中心。胸怀天下,有容乃大,中原武术文化中原人民的骄傲同时也是全国人民汇聚此地的有力因素,郑州大学校操的编排借鉴其文化精髓对来自全国各地学生们来说必将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3]。中原武术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少林武术,陈氏太极拳、苌家拳、形意拳四大拳派的发源地。全国129个武术拳种中,河南流行的就有40余种。在其武术套路中,部分特色动作不仅具有观赏性、健身性、趣味性更是有一定的实战性,中原武术文化精髓不仅指导校操创编理念,丰富创编内容,增强地域特色,而且打破校操的创编仅供健身娱乐的作用,使其作为一种文化象征、高校办学特色、学生的一份归属。
2.2依托郑州大学校园文化底蕴
郑州大学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2000年7月10日合并组建而成。针对这样一个文化背景来讲,郑州大学是年轻、充满活力,又是综合、有稳固根基的一所高校。其校歌歌词中写到:“嵩山为伴,黄河相依。”“五千年华夏历史文明,是你深厚的根基。”郑州大学身后的历史积淀决定着校园文化的浓厚与快速发展。
丰富的历史背景决定了郑州大学校园文化的复合性特点,自选校操是学校文化剪影,既能表现当代学生的青春与活力又能促进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将自编校操与校园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保证校操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因素。
2.3结合郑州大学在校学生身心特点
郑州大学新校区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5.2万余人,各类研究生1.5万余人,外国留学生1400余人,学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显而易见,因此郑大校操的编排需将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为创编依据。身体特点:骨化逐渐完成、身体形态日趋稳定、身体发育接近尾声。心理方面: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对于事物的思考、选择和探索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郑州大学自编校操旨在提高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锻炼意识、增强学生体质。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科学定位自编校操中的负荷强度、趣味性、健身性是决定其可行性的重要指标。
3郑州大学创编与开展自编校操的意义
3.1丰富、发展和完善了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
校本操作为校本课程的一种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指引下,充分利用地方性资源而设计的地方性课程。在当前形式下,虽然它还是国家课程的补充,但它打破了长久以来我国课程统一性过强且多样性与选择性较差所导致的地方性课程长期处于相对薄弱或缺失的状态,无疑校本操的创编与开展不但丰富了课程实践与课程政策,而且它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理论的完善有所支撑。
3.2郑州大学自编校操的开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
自编校操是由本校教师及体育工作者组织管理并共同研发与创编的,其过程包括动作的创编、音乐的制作与剪辑、校操的教授与修改、全校学生的锻炼与学习。在上述环节中,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执教能力、编排能力等的共同参与,因此校操的创编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锻炼提升业务水平的机会。
3.3郑州大学自编校操的开展有利于对中原武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承
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为背景,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4]。郑州大学根植中原大地,中原地区又是中国中心腹地,在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据研究表明商代就已经在河南形成由武舞、技击和射术构成的初具雏形的武术体系。郑大学子来自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地,自编校操作为一种特殊载体记载与传承载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中原武术文化,不仅有利于中原文化的开发利用,而且有利于对其的传承与发扬。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郑州大学在校师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得出郑州大学开展自编校操切实可行;郑州大学自选校操的编排借鉴中原武术文化精粹、依托其校园文化特点、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自编校操在学生体育锻炼中的地位问题以及校操的管理及推广是难点;自编校操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体育教学资源有效利用以及高校的发展及宣传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4.2建议
郑州大学自编校操在创编过程中的科学性、规范性及适应性需进一步加强;自编校操中强身健体与娱乐休闲应合理有效结合,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融入郑州大学校园特色文化;自编校操的管理过程中的责权问题、安全问题等都需要进一步寻找有效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杜凌云.山东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2]单海雁,丁振源.我国高校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几个问题[J].高校发展与课程改革,2006(4):19-20.
[3]门若煜.论郑州大学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J].咸宁学院学报,2011(3):53-55.
[4]梁钊华.对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8):49-50.
关键词:自编校操;高校;郑州大学;可行性
作者简介:李兰(1990-),女,河南商丘人,硕士,主要从事运动训练健美操方向研究。
邮箱:[email protected]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 项目编号:13R01103
近年来高校普修课程所采用的教学内容多以传统的武术、健身操为主。自编校操结合音乐,当地文化以及学生特点自发创编的一项新的体育教学内容,是在传统健身操基础上加以创新,结合特色音乐,创编的符合本校或本地区的一种独特的身体练习形式。在国家重视校本课程建设以来,许多中小学校的体育课程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创编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校园体操。[1]而走在创新前沿的、更加重视校园文化的大学校园里,很少有学校推行有自己风俗特色的校操,在当下大学体育课程里,操类的学习大多局限在健美操、武术的规定或国家推广套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针对不同年级的套路也仅仅局限在难度和复杂度的增加。在体育人才汇集的大学校园里,有许多优势资源可以利用如:健全的学生管理体制,丰富的教师资源和研究团队,不断创新的思想意识,信息技术的不断引进等。校本操益处明显可以看到,但郑州大学开展自编校操是否可行?因此本研究试经过详尽的调研对郑州大学开展自编校操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实际的操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1郑州大学开展自编校操的可行性调查
通过郑州大学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到郑州大学健身操韵律操课的开展现状总体呈现不均衡现象,按照体育教学大纲开设健美操课、武术课,但是学生对教学的内容呈现出不满意的45%,教学内容设置有大众规定健身操、啦啦操、一路长拳、太极拳等,课时数 80%的学校都在 3%的课时比例之下,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1.1郑州大学校操编排师资力量调查
论文通过对郑州大学8名健美操教师的基本情况、专业情况、职称、教学和训练情况等做一个比较全面细致的研究,准确评价郑州大学健美操师资力量,为研究自编校操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学历代表一个人曾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知识、能力的标准之一[1]。经调查统计(如表1所示),仅郑州大学新校区,健美操老师8人,其中包括国家一级裁判、博士、教授、副教授等优秀师资力量。而通过表 8 可以看出,所调查的健美操教师中,教授有12.5%,副教授有62.5%,讲师有25%,因此,郑州大学完成自编操的创编、审核、教授动作等都是可行的。
1.2学生学习健身操兴趣调查
学生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健身操开教学与发展,因此学生是评价校操开展是否可行的有力主体,本论文主要从学生对于学习健身操兴趣以及对新编校操的期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如表2所示,郑州大学在校学生学习健身操兴趣调查将学生对于普通健身操与特色校操的喜爱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男生对于健身操的喜爱率明显低于女生,男生不喜欢普通健身操的人数为34%,相对于特色健身操的12%,相差22个百分点;女生对普通健身操与特色健身操的喜欢程度差距略小。因此特色自编校操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1.3开展校操的组织管理结构的设计
自编校操的开展可行性大部分取决于学校组织管理执行部门的结构完善性、执行效率、管理模式、功能特点等。同时自选校操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求校级管理部门以安排体育活动为中心,设计职务,建立机构,配备专业工作人员,由表3可以看出郑州大学组织学生体育活动的组织有校团委、体育系、学生会体育部、体育社团、分管院系体育组织。针对学校不同性质的体育活动管理部门各尽职责,因此郑州大学较为完善的体育活动管理组织结构,校操的顺利开展及推广有了坚实的保障。
2郑州大学自编校操预计划方案的制定和构思
高校校本操不同于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其不仅作为地方课程的一种形式,一种锻炼方式,更应该突出的是“校本”的特点,突出其文化特征、资源特征[2]。创新高校校园体育运动形式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校本操编排的整个过程,其资源的特点除广泛性、选择相对自由、课程目标的针对性与课程的实践性特征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突出高校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
校本课程开发不能脱离于时代背景而由学校完全独立地开发。其在创编与实行的过程中依托于国家、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提供资源和组织协调,需要社会各界支持,还要考虑到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
自编校操的设计应从郑大校园文化着手,依据现代郑大校园建筑特点、校园特色景观、路名、院系组成、学科建设、学生构成等校园文化特点,遵循健身操、街舞、武术等项目的创编原则。如表4所示,郑州大学自编校操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将郑州大学的文化特色转换为直观可见的象征性动作,贯穿在校操的套路中,应和校歌歌词一方面促使学生在联系自编校操的过程中了解校园文化,另一方面会使校操更具有代入感与节奏感。
2.1借鉴中原武术文化精粹
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的状况及成果处于相互依赖和互补的动态调适与优化关系之中[2]。郑州大学地处中原,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人口超过 700 万以上的大城市,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它与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有着便捷的联系,连嵩山,接黄河吮吸着中原大地之文化精粹。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郑州大学成为多种文化交流碰撞的中心。胸怀天下,有容乃大,中原武术文化中原人民的骄傲同时也是全国人民汇聚此地的有力因素,郑州大学校操的编排借鉴其文化精髓对来自全国各地学生们来说必将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3]。中原武术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少林武术,陈氏太极拳、苌家拳、形意拳四大拳派的发源地。全国129个武术拳种中,河南流行的就有40余种。在其武术套路中,部分特色动作不仅具有观赏性、健身性、趣味性更是有一定的实战性,中原武术文化精髓不仅指导校操创编理念,丰富创编内容,增强地域特色,而且打破校操的创编仅供健身娱乐的作用,使其作为一种文化象征、高校办学特色、学生的一份归属。
2.2依托郑州大学校园文化底蕴
郑州大学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于2000年7月10日合并组建而成。针对这样一个文化背景来讲,郑州大学是年轻、充满活力,又是综合、有稳固根基的一所高校。其校歌歌词中写到:“嵩山为伴,黄河相依。”“五千年华夏历史文明,是你深厚的根基。”郑州大学身后的历史积淀决定着校园文化的浓厚与快速发展。
丰富的历史背景决定了郑州大学校园文化的复合性特点,自选校操是学校文化剪影,既能表现当代学生的青春与活力又能促进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将自编校操与校园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保证校操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因素。
2.3结合郑州大学在校学生身心特点
郑州大学新校区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5.2万余人,各类研究生1.5万余人,外国留学生1400余人,学生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显而易见,因此郑大校操的编排需将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为创编依据。身体特点:骨化逐渐完成、身体形态日趋稳定、身体发育接近尾声。心理方面: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对于事物的思考、选择和探索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郑州大学自编校操旨在提高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锻炼意识、增强学生体质。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科学定位自编校操中的负荷强度、趣味性、健身性是决定其可行性的重要指标。
3郑州大学创编与开展自编校操的意义
3.1丰富、发展和完善了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
校本操作为校本课程的一种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指引下,充分利用地方性资源而设计的地方性课程。在当前形式下,虽然它还是国家课程的补充,但它打破了长久以来我国课程统一性过强且多样性与选择性较差所导致的地方性课程长期处于相对薄弱或缺失的状态,无疑校本操的创编与开展不但丰富了课程实践与课程政策,而且它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理论的完善有所支撑。
3.2郑州大学自编校操的开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
自编校操是由本校教师及体育工作者组织管理并共同研发与创编的,其过程包括动作的创编、音乐的制作与剪辑、校操的教授与修改、全校学生的锻炼与学习。在上述环节中,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执教能力、编排能力等的共同参与,因此校操的创编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锻炼提升业务水平的机会。
3.3郑州大学自编校操的开展有利于对中原武术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承
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为背景,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4]。郑州大学根植中原大地,中原地区又是中国中心腹地,在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据研究表明商代就已经在河南形成由武舞、技击和射术构成的初具雏形的武术体系。郑大学子来自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地,自编校操作为一种特殊载体记载与传承载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中原武术文化,不仅有利于中原文化的开发利用,而且有利于对其的传承与发扬。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郑州大学在校师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得出郑州大学开展自编校操切实可行;郑州大学自选校操的编排借鉴中原武术文化精粹、依托其校园文化特点、结合学生身心特点;自编校操在学生体育锻炼中的地位问题以及校操的管理及推广是难点;自编校操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体育教学资源有效利用以及高校的发展及宣传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4.2建议
郑州大学自编校操在创编过程中的科学性、规范性及适应性需进一步加强;自编校操中强身健体与娱乐休闲应合理有效结合,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融入郑州大学校园特色文化;自编校操的管理过程中的责权问题、安全问题等都需要进一步寻找有效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杜凌云.山东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2]单海雁,丁振源.我国高校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几个问题[J].高校发展与课程改革,2006(4):19-20.
[3]门若煜.论郑州大学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J].咸宁学院学报,2011(3):53-55.
[4]梁钊华.对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