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造和谐课堂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崭新要求与时代命题,是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这就要求实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断追求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一、实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实行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构建初中体育和谐课堂的基础。首先,必须规范体育课堂养成教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先入为主。在最开始上课时,就应当针对服装要求、运动器材使用、课前准备、课堂活动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向学生明确宣布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一定要做的,哪些是一定不要做的,进行严格的规范,且一定要持之以恒、雷厉风行,使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其次,必须合理地处理违纪行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违纪行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破坏和谐课堂的形成。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公开点名,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等方法处理。如果一个学生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采取明示、制止的方法。如果学生为了吸引教师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用不予理睬来处理。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坚决杜绝体罚。课后再利用体育教师容易亲近,容易交朋友的优点,以谈心的方式进行教育,使学生在能认识自己缺点与不足的同时更结交了一个新朋友,这样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这类学生就会少犯甚至不犯错误,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实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往往都充当主宰者和控制者的角色,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彰显和创造性的发挥。和谐课堂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对话式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首先,教师要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由于性别、个性和身体素质的差异,初中生的运动水平良莠不齐,教师必须一视同仁,对于运动素质较好的学生,切忌过分关注和偏爱;对于运动素质较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鼓励。其次,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沟通是消除师生之间隔阂,拉近师生之间距离的一剂良方。教师应通过交流把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便于因材施教。同时要多倾听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在运动过程的感受和困难。再次,教师要学会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爱心去打动学生,你的一句话,一个手势或一个眼神,都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情感。“情感的注入能使人形成坚韧的毅力与进取精神等个性心理特征。”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对新技能的掌握都是较胆怯放不开手脚的。这时候教师如果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去鼓励他们,并对他们的动作特别是错误动作加以正确的分析和比较,完成动作的成功率就会大大增加。反之,教师如果有意或无意地流露出急躁的情绪或严加指责,那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兴奋性降低,就很难完成动作。最后,教师也要善于运用评价方式营造和谐气氛。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一味着对学生要一味地表扬。过多的夸奖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对新知识浅尝辄止、随意应付。没有得到表扬与奖励的学生开始认为自己“不够好”,这会给一部分学生带来潜在的伤害。每当评价时,我总是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表现,并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等加以调节,使学生的情感朝着预定的情绪目标发展。对学生的动作展示,我总是全程关注,做得好的我立即报以掌声,或加以肯定、鼓励。做不好的我用“再试试”“再练练”给以点拨,并送上期待、信任的目光。
三、不断追求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就是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体育课和谐课堂的形成离不开教师对寓教于乐的孜孜追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一些枯燥、刻板、陈旧的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会产生厌倦心理,这样在练习时学生情绪也就会消极、低沉。相反,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和新颖的教学手段容易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如在跳绳练习中,用行进间跳绳来替代原地的跳法,定距离、定次数,学生在练习中就容易产生新鲜感。或对跳得好的同学采用增加难度的方式,如单脚的双摇和并腿的三摇等,又可以激发学生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在篮球运球练习中,可利用一运一抢或一运多抢的的练习方式,双方在运用合理技术动作进行争抢练习。练习运球的同学不是简单地运球,而是在运球过程中利用各种技术动作躲避其他同学追抢,这样一来,既用类似比赛的方法很好地练习了运球技术,同时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如在练习排球垫球的过程中,教师讲解基本动作之后,让学生以提高动作稳定性为特点,三五个同时进行练习,老师一边对动作的进行讲解、分析,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脑中建立良好的动作概念,进而为进一步稳定动作,做更好的练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利用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开展班级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各类体育竞赛。如篮球、拔河、短距离多人接力、花样跳绳技巧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营造和谐课堂。
总之,和谐不仅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学的追求。打破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误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和谐课堂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崭新要求和时代命题,作为体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
一、实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实行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构建初中体育和谐课堂的基础。首先,必须规范体育课堂养成教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先入为主。在最开始上课时,就应当针对服装要求、运动器材使用、课前准备、课堂活动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向学生明确宣布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一定要做的,哪些是一定不要做的,进行严格的规范,且一定要持之以恒、雷厉风行,使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其次,必须合理地处理违纪行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违纪行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破坏和谐课堂的形成。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公开点名,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等方法处理。如果一个学生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采取明示、制止的方法。如果学生为了吸引教师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用不予理睬来处理。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坚决杜绝体罚。课后再利用体育教师容易亲近,容易交朋友的优点,以谈心的方式进行教育,使学生在能认识自己缺点与不足的同时更结交了一个新朋友,这样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这类学生就会少犯甚至不犯错误,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实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往往都充当主宰者和控制者的角色,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彰显和创造性的发挥。和谐课堂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不能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对话式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首先,教师要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由于性别、个性和身体素质的差异,初中生的运动水平良莠不齐,教师必须一视同仁,对于运动素质较好的学生,切忌过分关注和偏爱;对于运动素质较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鼓励。其次,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沟通是消除师生之间隔阂,拉近师生之间距离的一剂良方。教师应通过交流把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便于因材施教。同时要多倾听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在运动过程的感受和困难。再次,教师要学会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爱心去打动学生,你的一句话,一个手势或一个眼神,都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情感。“情感的注入能使人形成坚韧的毅力与进取精神等个性心理特征。”有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对新技能的掌握都是较胆怯放不开手脚的。这时候教师如果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去鼓励他们,并对他们的动作特别是错误动作加以正确的分析和比较,完成动作的成功率就会大大增加。反之,教师如果有意或无意地流露出急躁的情绪或严加指责,那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兴奋性降低,就很难完成动作。最后,教师也要善于运用评价方式营造和谐气氛。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一味着对学生要一味地表扬。过多的夸奖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对新知识浅尝辄止、随意应付。没有得到表扬与奖励的学生开始认为自己“不够好”,这会给一部分学生带来潜在的伤害。每当评价时,我总是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表现,并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等加以调节,使学生的情感朝着预定的情绪目标发展。对学生的动作展示,我总是全程关注,做得好的我立即报以掌声,或加以肯定、鼓励。做不好的我用“再试试”“再练练”给以点拨,并送上期待、信任的目光。
三、不断追求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就是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体育课和谐课堂的形成离不开教师对寓教于乐的孜孜追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一些枯燥、刻板、陈旧的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会产生厌倦心理,这样在练习时学生情绪也就会消极、低沉。相反,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和新颖的教学手段容易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如在跳绳练习中,用行进间跳绳来替代原地的跳法,定距离、定次数,学生在练习中就容易产生新鲜感。或对跳得好的同学采用增加难度的方式,如单脚的双摇和并腿的三摇等,又可以激发学生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在篮球运球练习中,可利用一运一抢或一运多抢的的练习方式,双方在运用合理技术动作进行争抢练习。练习运球的同学不是简单地运球,而是在运球过程中利用各种技术动作躲避其他同学追抢,这样一来,既用类似比赛的方法很好地练习了运球技术,同时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如在练习排球垫球的过程中,教师讲解基本动作之后,让学生以提高动作稳定性为特点,三五个同时进行练习,老师一边对动作的进行讲解、分析,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脑中建立良好的动作概念,进而为进一步稳定动作,做更好的练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利用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开展班级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各类体育竞赛。如篮球、拔河、短距离多人接力、花样跳绳技巧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形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营造和谐课堂。
总之,和谐不仅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学的追求。打破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误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和谐课堂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崭新要求和时代命题,作为体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