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理念引导 筑梦诚信保险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2010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保险应当如何找准自身定位,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中国保险应当如何建构起属于自身的诚信体系、诚信意识?保险监管机构应当如何强化监管、加强引导,以守护中国保险的“碧水蓝天”?天津保监局对“百万医疗”进行“降温”的实践案例,将给中国保险行业乃至监管领域的诚信建构,带来怎样的启示?文章拟结合新时代的广义金融思辨,对中国保险的诚信命题作以初步的讨论。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保险;诚信;监管;“百万医疗”
  随着十九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中国的金融业,终于在党的十九大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伟大时代;而中国的保险行业,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感召下,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中国保险向何处去?这个问题,萦绕在每个保险人的心里。
  对于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保险行业来说,如何做好新时代、新思想的“大学问”?将保险行业建构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诚信行业”,进而充分保障中国经济的良性向好发展,继而促进经济层面的社会稳定与繁荣,这是中国保险行业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乃至具体的经济层面的必然义务与根本责任,也是这个伟大的时代,所赋予中国的保险人、保险监管人们的光荣使命。
  中国保险不缺乏智慧,创新理论、实践成果更是浩如烟海;然而纵观中国保险行业,诚信意识、诚信机制的局部缺位,给中国的保险业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安邦在吴小晖时期的“蒙眼狂奔”、阳光“重疾先行给付”事件,乃至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履约纠纷,让很多人对中国保险业产生了一定的误解甚至忧虑。甚至有很多国人在保监会明令发文不承认外国保险之后,仍然花大力气到国外去购买保险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保险在诚信意识和相关制度层面的“短板”;至少,老百姓的“钱袋子”,正在无声的反映着此种无法忽视的现实。
  虽说保险行业的“爽约”问题只是局部存在,且并没有达到某些媒体或个人所夸大的那种程度;然而,中国保险业,的确需要建构起属于自身的诚信体系,以在受众领域树立自身所必要的公信力。否则,就算行业本身发展的再好,没有普遍意义上的公信力作为根本保障,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尤其是相关市场的拓展,将会面临诸多瓶颈。
  在“2018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明确表示:“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对中国保险行业而言,这是一个必须要抓住的契机。外资保险公司有着局部意义上的诚信体系;随着中国保险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保险业在中国市场的经管经验,可以为中国的保险市场带来巨大的生机。我们可以将外资保险局部性质的诚信体系、诚信文化学过来,拓展成为由政府监管主导的国家资本意义上的国家保险诚信体系,从而打造属于中国保险的“诚信名片”。这样,中国的保险行业,将获得根本性的长足发展。
  在诚信体系建构的过程中,中国的保险行业,首先需要从中国文化的根本内核深处寻找属于保险行业的“中国智慧”,进而形成符合行业特性及相关需求的诚信意识形态内核。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對中国文化基本内核的高度总结与最好诠释。我们应当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将中国保险的诚信意识纳入核心价值观的博大体系之中;同时,保险监管机构也应加强舆论引导,使得保险人及整个行业树立“能诚信、想诚信”的崇高价值;使得保险人能够自觉自愿的放弃不诚信的想法和行为,真心实意的为社会做好实实在在的保险事业。
  其次,中国保险行业,应当自觉服从保险监管,并为监管的系统性强化建言献策、出资出力。保险行业有着其毋庸置疑的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及金融系统安全的特殊属性,因此,保险行业应当自觉配合落实监管,从而保证行业本身的良性运转;在此基础上,保险行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协助监管机构建立健全以诚信经营为核心的监管制度。这个制度的管辖幅度,不应只辐射到机构费用的结算层面,而应当扩展到内部收入分配及外部的理赔、核赔及核保行为监管层面。保险行业相关从业机构及人员,应当从社会大局的高度着眼,与监管携手,为保险行业开创一个安定、团结的健康氛围。
  另外,中国的保险监管机构,需要更加深入的落实监管责任,强化监管职能,最重要的是丰富监管手段。保监机构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届三中全会重要讲话精神;联合银联、财政、人社、国税、国资等系统,按照保险业务、业管、行政、人资、财务的大致模块构架,建构起针对保险行业、保险中介行业及其他在于监管范围内之相关行业的整体化的大数据系统。对保险公司从资金结算管理、人资权益管理、纳税动态管理,尤其是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国资协作管理,进行动态化、具体化的流程监管。从而更好地确保保险行业自身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抵御能力,更确保保险行业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过程中所能起到的正面作用。
  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百万医疗”保险,最终在天津保监局的强势介入之下,结束了其持续一年多“高热不退”的“蒙眼狂奔”。
  医疗险种是分级分层的,基础医疗险种包括住院、大病、重疾甚至一般意义上三五十万保费的人身险种。这些险种,足以解决大多数被保险人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多数问题。“百万医疗”号称医疗风管型“套餐”,其主要是解决高端需求。现在说这种医疗险种只是解决基础需求,对真正的高端需求无能为力。那么,别的保险公司的疾病险种套餐多的是,代理机构有更多的套餐组合;这个“百万医疗”存在的价值,难道只是花百把万买一群“职业黄牛党”的“特殊服务”吗?
  就算是“职业黄牛党”,那么很多国资背景的保险公司,在本级机构医疗险种的格式扩展条款里,就已经体现了三甲科研型医院在政府的备忘框架下所签署的通道协议。譬如某国资保险公司市售的“医疗套餐”,该险种每年一万。当然,人家开价高是有资本的。在该险种的扩展条款中,体现着眼科、心外、心内、胃肠道、泌尿、肾脏等十几家三甲医院、二十个科室、近五十位国内顶尖专家的特殊通道协议。持有这个险种的患者,找这些专家看病,可以在不挂号、不加号的情况下,拿着保险公司开具的就诊通卡,直接找协议范围内相对应科室的专家进行诊疗。被保险人/患者发生的相关诊疗费用,由保险公司通过与之“背书”的当地政府财政,与医院进行总对总结算,甚至进行社保范围内外的框架性结算。
  至于很多“百万医疗”宣称的补充医疗职能,很多个险、团险意义上的传统补充医疗;七八百、每年一两千,承诺医保、公费目录外报销,比它划算得多。
  现在市面上的“百万医疗”,让人看得可谓眼花缭乱。有百万保费的,也有承诺赔付百万的;甚至有经纪公司以及保险公司实在没忍住,把”百万医疗”做成了“你懂的”意义上的储蓄型保险。换个名字,到头来玩的还是老一套;而且用新方式规避监管,变相吸储……这样的医疗险种,其所存在的意义,难道只是纯粹的为了扰乱正常的保险市场秩序?
  据说某些保险机构脑洞大开,一个“百万医疗”搞出两套扩展条款。一套用来吸储,另一套则用来做大病贷款。吸储好理解,无须赘述;所谓大病贷款,即借款人缴纳的保费被视同保证金或者“砍头息”,而“赔付”则变成了贷款金额。这部分的贷款金额被直接划转至保险机构职员的个人账户,而后被保险人在保险公司的要求下,先与保险机构职员签订相当于保费数额的资金赠与协议,再签订向该职员借款的协议。随后,所谓的“被保险人”便需要根据这个借款协议,向该保险机构职员还款;逾期,则催收伺候。
  “百万医疗”,的确是“疯过头”了。其实,它的存在,很难说具备什么实质性的客观、合理价值。一般的医疗保险,其风管、售后如果做好,或说经纪公司若是跟进得当,那么完全不存在什么“百万医疗”的发展空间。事实也证明了,“百万医疗”并没有弥补传统医疗保险“重销售、轻售后、无视风管及服务”的固有短板,反倒是衍生出了很多在业内难以消化的新问题、大问题。有些不当的业务操作行为,不仅触碰了民商法的“红线”,更有可能“触刑”。
  给保险市场创造稳定、健康、良性的发展环境,是国家赋予保监机构的权力与责任;为保险市场提供优质的保险产品、服务与售后,是保险行业、保险中介行业乃至整个保险实业领域在国家、社会层面所应尽的义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不论是保险行业,还是监管领域,都应当同心协力,构筑中国保险的诚信基石,进而让中国保险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以具备足够公信力的健康姿态,紧跟新思想的伟大指导,扬帆远航。
  (作者单位:恒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以节约集约、城乡统筹、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特征,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尽管它们的内涵不同,但这两者之间依然存在着紧密联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面对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呈现的生态问题,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社会逐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农村创业气氛高涨。然而,大量农村创业人员都会遇到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不仅阻碍了农民创业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具有良好前途的农村创新创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提出对农村创业融资渠道的优劣性比较与模式创新探索便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对于农村创新创业气氛的培养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农村;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涉及转售价格维持的法律案例也越来越多,如反垄断监管机构诉奔驰等跨国汽车厂商对零售商转售价格维持案、茅台五粮液转售价格维持案和北京锐邦涌和公司诉强生公司垄断纷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对转售价格维持的划定过于简略,缺少可操作性,没法解决实际中日益严重的转售价格维持问题。文章将从转售价格维持的相关概念入手,以反垄断监管机构诉奔驰等跨国
期刊
摘要:我国要发展成为强国,不能仅依靠科学和工业的发展,还应该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农村经济一直是关注的重点,而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和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问题也逐渐受到多方面的关注。文章基于现代社会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现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希望能够对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集体“三资”;农村经济; 策略和建议  一、前言  我国从古代开始就素有农业大国的称号,虽然我
期刊
摘要:文章以A企业为例,分析了该区块链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应用情况,并结合相关的理论,探讨了当下区块链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以及状况,解析了区块链的相关制度,从而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善措施,希望通过研究,促进区块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区块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通過调查发现,区块链企业的发展需要的是多方面的资源,这些资源包含的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具有较大特殊性的某高校社区的参与主体关系进行剖析,发现各参与主体间存在的问题,包括对社区居民的宣传疏忽,高校对物业工作不负责,社区居委会与社区业委会之间的职责错位,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等问题。对该社区提出的建议主要针对不同参与主体分别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由对社区居民,对社区居委会,对高校,对基层政府这四个参与主体分别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区治理;主体关系;矛盾;对策建议  
期刊
摘要:企业运营过程中包含的业务流程很多,其中采购环节涉及到大量成本投入,是所有业务中的重中之重,是企业最容易出现差错和舞弊的业务之一。当前,很多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执行力不足,各种问题严重,导致采购业务存在大量的潜在风险。若要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环节风险,就需要加强企业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文章首先阐述了加强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然后,以M企业为典型案例,分析了M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
期刊
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壮大集体经济。沙洋县借鉴塘约经验,积极探索了“村社合一”壮大集体经济的模式。文章以沙洋县为例,分析了该县“村社合一”的现状与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给出了对策建议,期望该模式能对其他地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所借鉴。  关键词:集体经济;村社合一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
期刊
摘要: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但企业的健康发展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建筑施工企业日益发展的同时,企业会计核算出现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加上建筑施工企业尚未对会计核算引起足够的重视,阻碍了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法律意识淡薄、成本管理工作不规范、会计核算信息传递滞后、项目会计核算不规范
期刊
摘要:文章针对提升江苏省本科教育质量的问题,使用回归分析法、无量纲化处理指标法、主成分分析法、TOPSIS等方法,分别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主成分分析法定权模型、加权TOPSIS评价模型,建立了江苏省本科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江苏省本科教育质量的不同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根据数据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定权模型和TOPSIS评价模型的求解結果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