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相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_sxw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新中国诞生50周年,也是本世纪的最后一年,作为一名78岁的老兵,高帆思潮起伏,他有许多心里话要说。


  60多年前,17岁的高帆刚从延安抗大毕业,分配到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当宣传干事,来到了抗日前线。战友们为了新中国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他。高帆希望自己也能拿起武器,汇入抗日战争的滚滚洪流。然而,领导却交给他一件特殊的武器——照相机,那是官兵们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别看它小,份量可不轻,拿着它,同样是为建立新中国战斗。”高帆似懂非懂,拿起相机,跨进了战场。他从那次拿起相机,就再也没有放下,一拿就是60年。
  在为新中国而战斗的血与火的战场上,高帆不仅体会到了掌握特殊武器的特殊意义,而且拍摄了大量的珍贵照片。60年后,高帆精心制作了一百几十幅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是摄影家表达情感的最好方式。他说:“在旧中国,劳动人民饱经苦难。推翻三座大山,是全国人民的心愿,也是广大指战员的誓言。为了建立新中国,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他们的业绩连同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场景,让人终身难忘。”高帆的摄影作品,是凝聚着血与火、饱蘸着情与爱的精彩瞬间,它连缀成一段辉煌的历史,栩栩如生的画面带着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去体会那孕育新中国的烽火硝烟。


  那时候,照相器材十分简陋,用的胶卷都是从敌占区通过秘密渠道搞来的。为了将胶卷安全送到抗战前线,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把胶卷层层包好,装在空油桶里,再将油桶放在小船底下固定好,由武工队划着船偷偷送过来。高帆当时用的“樱花”卷是日本生产的,得来当然很不容易。一方面要节省胶卷,一方面又要把珍贵镜头拍下来;一方面要抓住精彩瞬间,一方面相机的功能又受很大的局限。这是不可避免的矛盾。高帆凭借革命战士的使命感和事业心,为新中国诞生前的这段历史、为解放军摄影史增添了不可多得的形象资料。
  “因为没有笔,就用草棍在选择题后面捅个洞。像这样的考试,恐怕只有在1939年的太行才能看到”——鲜明生动的摄影语言与朴实亲切的图片说明带给我们的是生活真情;


  “八路军也和老百姓一样住窑洞。而这些窑洞全部是自己动手挖成的”——历史真实的记录中流露出军人的自豪;
  “攻打北流寺,这是太行子弟兵局部反攻的一次重要战斗”——重要历史瞬间的捕捉,需要智勇双全;
  “对于这些俘虏来说,滑县战役就是‘滑铁卢’”——光影中传达了革命战士鲜明的爱憎……
  高帆的作品朴实、真切,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和凝重的历史感。他用“战争、军队和人”这三个乐章,在60年后的北京,尽情诉说对祖国的深情。
  解放前夕,高帆在《华北画报》社任副主任,随着部队来到平津前线。打下天津之后,又转到北平。当时,北平四周虽然都驻扎着国民党的部队,但是解放军一鼓作气拿下北平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为了保护北平这座历史名城,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解放的道路。
  1949年1月15日至31日,经过平津战役第三阶段的多次谈判,敌华北总司令傅作义率领守敌25万人接受和平改编。31日12时30分,东北野战军4纵10师从西直门开入城区接防。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这是深得民意、大快人心、万众欢腾的喜事。高帆就置身在这欢乐的人群中。在这之前,高帆曾来到五塔寺,亲眼看到文物被毁,塔下还建了碉堡,非常气愤;他来到居民区,又看到房屋被拆毁、石磨被打烂的情景,他要把它拍下来。这时,一位老农提着一张驴皮走了过来,对着高帆说:“国民党也是中国人,他为什么要打中国人?为什么要毁我们的房子、杀我们的驴子?还让不让我们老百姓活呀?”高帆摄下了一个个真实的镜头,也记录下了人民盼望和平、解放、安定、幸福的心声。如今,北平和平解放了,人民的愿望实现了,怎么能不激动呢?
  高帆跟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入城,一路拍摄,兴奋不已。为了不惊动群众,部队没有声张。可是,队伍一到西直门,群众就从四面八方拥来了,跑着跳着,欢呼雀跃。这时,部队的宣传车也放起了音乐,播音员用清脆的嗓音向群众报告解放的喜讯。人流滚滚,铁甲滚滚,古老的北京城沸腾了!北平市民用不同的方式欢迎亲人的到来,天安门前第一次走过老百姓自己的队伍。人们奔走相告,大家都觉着,这一年北京的春天来得特别早。
  3月25日,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由西柏坡进入北平,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西郊机场阅兵。恰逢政治协商会议预备会要在北平召开,民主人士从南北东西云集北平,还有从国统区以及海外来的代表。他们早早地来到了西郊机场,在路口等着。下午5时整,毛主席、朱总司令、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诸位领导进入西郊机场。军乐大作,上万的人群齐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毛主席快步走到大家跟前,一一同他们握手。毛主席接着走到民主人士前面,同他们握手,问长问短,并要他们在前面走,一起到检阅场看看人民的队伍。李济深、沈钧儒、黄培炎、郭沫若、傅作义……也来了,大家互相问候,互祝健康。毛主席同大家互相谦让着,说笑着,边走边谈,共商国事,充满着团结友好的气氛。高帆不住地按动快门,记录下了这一个个幸福的瞬间。
  如今,这些永恒的瞬间成了历史的见证,它同时也传达着高帆对军队对人民对祖国绵绵的心声……◆
其他文献
在我的一个红色封皮变黑、内页纸张发黄的小相册中,至今还贴着3张38年前在天安门广场上拍摄的照片。一张是手持冲锋枪的9人合影;一张是大家一起跳集体舞(图2,笔者也在其中),地上有摆放整齐的冲锋枪;一张是方队在合练,背景为天安门城楼(图1)。3张照片都是特请张祖道同志拍摄的。  边翻阅,边追忆,我又重回到那令人热血沸腾、精神振奋、激动不已的往事之中。  那是1961年9月,我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选
期刊
我是1936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一个爱国华侨家庭的侨生。  1942年日本军国主义南侵时,父亲因支援祖国抗战的募捐活动,被日寇以“敌国公民”“敌性华侨”的罪名逮捕,投入集中营。这段黑暗的岁月,在我幼小的心灵萌发出祖国和我血肉相联的思想感情。  1950年10月1日,我第一次看到了天安门。记得是我父亲带我去看一部名为《新中国的诞生》的纪录片。当时看到了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中国
期刊
您漫步在天安门广场时,可曾见到一群拿着竹杆的人们?国庆之夜,您在天安门广场载歌载舞时,您在仰目空中五彩缤纷的焰火时;您可曾想到这里还有一群拿着竹杆的人们?您知道他们拿着竹杆去干什么?  1989年10月1日傍晚,我作为一名普通记者来到天安门广场执行采访任务。这时,天安门广场上来自公安、消防、武警等执行节日安全保卫任务的同志都陆续到位,广场各划分区的标兵也到达了各自的站立点。参加庆祝活动的人们正在有
期刊
1966年11月14日,我们山西省沁水县一中47班(初二)17名同学在班主任韩永昌老师的带领下,组成“沁水——北京东方红长征队”,徒步行程二千余里,历时23天,于当年12月6日到达首都北京。这是我们到达北京后,在天安门广场的集体留影(见图)。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北倚太岳,东临太行,南屏中条,西接晋南,沁河从北向南流经全境。由于地处山区,当时交通不便,通讯不灵,知道能串联时,已经很晚。我们
期刊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上太阳升……”  这首歌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可算一个“之最”。  小时候,自老师教唱这首歌起,天安门就成了我这个山村孩子向往的地方。  这个心愿在心中默默地埋藏了十几年,直到1980年6月30日,我作为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学院的飞行学员新生,在上学途中来到北京转车。从未出过远门的我,凭感觉估计北京站离天安门不太远,4个小时的候车足以跑一个来回。尽管部队一再重申不准擅自离开车
期刊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当《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在天安门上空响起,当我踏着整齐的步伐、挥舞着鲜艳的花束,在高擎国旗的旗手后面通过天安门时,心情无比激动,充满了幸福感。这是1956年“五·一”节的情景。当时,我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的学生,被挑选参加由首都各高等院校学生组成的国家仪仗队,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不久,我就要踏上社会,我心中默默
期刊
情系中国    头脑中的梦,心中的爱,化作一幅幅照片。一个德国姑娘用她一生的梦和爱汇聚成一本画册,她就是我国老一辈革命家、著名诗人、《国际歌》的译作者箫三的夫人叶华(耶娃·箫)的新作《中国 我的梦 我的爱》。  打开画册,你就走进了叶华的家庭,她向你介绍她的家庭成员——丈夫和三个孩子,之后又带你进入她家五、六十年代所在的麻线胡同,再从胡同出来走上长安街、走进天安门广场,然后逛逛大栅栏,见见她的亲朋
期刊
为迎接共和国五十华诞,本刊编辑部举办了以天安门为主题的《照片背后的故事》有奖征文,经过遴选,将其中的优秀篇章集结成《天安门前》一书,谨以此作为摄影人向共和国献上的生日贺礼。  天安门广场,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她是祖国母亲的象征,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举办以天安门广场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很快就得到了响应。短短几个月内,本刊编辑部收到了370余篇热情洋溢、情真意切的征文和来信。他们之中有知名摄
期刊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993年的春天是个迟到的春天。正是在这吐绿纳翠的春光里,我告别了妻女,告别了仍然是满目枯黄的银川平原,准备到南方继续人生以后的路。  在北京中转期间,总也买不上火车票。一天下午,憋闷了几天的我,带着相机,同时还带着一种莫名的惆怅来到天安门广场。那天下午,广场上的人并不算很多。在广场的东北角,十多个小学生正在放飞五颜六色的风筝。在夕阳的余辉里,风筝被镀上了一层金
期刊
看了《大众摄影》99年第8期刊登的刘靖业影友的《96大连》这幅图片和他的拍摄记后,我的心里就有许多感慨。因为我也是一位爱好摄影的同仁。我过去拍的照片也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类似的问题,也在摄影创作和投稿过程当中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  我认为刘影友拍的这幅《96大连》图片是一幅不合格的新闻图片,更不是一幅经过构思的艺术作品,该片的取景构图也很牵强附会。明确的主题是图片的第一生命。《96大连》没有一个明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