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连黛胶囊对胃肠肿瘤病人的临床治疗观察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ljok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连黛胶囊对胃肠肿瘤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135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FOLFOX方案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接受中药连黛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有效率和临床控制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对比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发现,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实验组Ⅲ级以上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 中药连黛胶囊对胃肠肿瘤病人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可增强化疗药物效果,并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今后可将其作为胃肠肿瘤治疗的有效辅助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连黛胶囊;胃肠肿瘤;治疗效果;毒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4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262-02
  胃肠肿瘤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与遗传、环境、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为主。对失去手术机会或术后复发的晚期胃肠肿瘤患者,化疗是相对敏感的治疗方案,对延长生存时间、挽救患者生命发挥重要作用。但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往往增加患者额外的痛苦,甚至可能导致因不能耐受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而放弃治疗[1]。我院探讨了中药连黛胶囊在胃肠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本文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135例纳入本研究,均经B超、CT、MRI、胃镜、病理学检查确诊。研究对象剔除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凝血机能异常、卡氏评分小于60分、预计生存时间小于3个月、不能保证按要求用药者。
  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组,奇数者归为对照组,共计68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8.35±4.26)岁;体重49~75kg,平均体重(60.52±3.64)kg;肿瘤类型包括胃癌22例、结肠癌18例、直肠癌28例;临床分期为Ⅱ期17例、Ⅲ期26例、Ⅳ期25例。
  偶数者归为实验组,共计67例,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7.68±4.14)岁;体重48~74kg,平均体重(59.83±3.57)kg;肿瘤类型包括胃癌21例、结肠癌20例、直肠癌26例;临床分期为Ⅱ期18例、Ⅲ期27例、Ⅳ期22例。
  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其在性别、年龄、体重、肿瘤类型、临床分期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FOLF0X方案化疗,包括静脉注射奥沙利铂(L-OHP)85mg/m2,第1d;亚叶酸钙(CF)200mg/m2,第1~2d;5-氟尿嘧啶(5-Fu)400 mg/m2,接着再用5-Fu600mg/m2,持续静脉滴注22h,第1~2d。每14d为一个周期。治疗期间给予常规镇吐、利尿等对症治疗。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如发生Ⅲ度以上骨髓抑制时,给予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
  实验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口服中药连黛胶囊,2粒/次,3次/d。每14d为一个周期。
  连续治疗3个周期,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方面的差异性。
  1.3评价指标
  1.3.1疗效标准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客观评价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原发病灶完全消失,并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原发病灶最大径与垂直径乘积较治疗前缩小50%以上,且无新病灶出现,维持4周以上;稳定(SD):原发病灶两径乘积较治疗前缩小25~50%,且无新病灶出现,维持4周以上;进展(PD):原发病灶两径乘积较治疗前增大或出现新病灶[3]。
  有效率=(CR+PR)例数/总例数×100%。
  临床控制率=(CR+PR+SD)例数/总例数×100%。
  1.3.2毒副反应
  参考WHO化疗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标准进行毒副反应评价,分为0~Ⅳ度,其中Ⅲ度以上认为严重毒副反应[4]。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来院就诊的脑梗塞患者共50例,按照完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心理组和教育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措施,心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教育组患者则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显著提高,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近年来因各种原因使颅脑外伤的发生率越来越多,对众多家庭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通过早期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行为,使患者尽早的恢复劳动能力,重返社会。  关键词:早期心理护理; 重症颅脑外伤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271-01  目前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尿常规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通过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过程各环节(收集前、运送保管、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产生的原因及现象,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结果:临床尿常规检验标本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的操作须规范,与患者充分沟通、采集后及时运输和贮存、尿液分析仪及时保养、正确的使用和正规操作等均有利于减少临床尿常规检验的误差。结论:临床尿常规检验中收集前、运送保管、分析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止咳、退热、罗音消失、胸片炎症吸收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瘘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28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8例冠状动脉瘘患者,其中左冠状动脉瘘15例,右冠状动脉瘘10例,左右冠状动脉瘘2例;漏诊1例,均为单发瘘口。结论:超声心动图已成为冠状动脉瘘重要的诊断方法,大多数病例能明确的显示瘘管行程及引流出口,对少数难以显示而又高度怀疑的患者,需经食管超声或选择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应用CT平扫检查临床价值及效果评价。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我科1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CT影像图片及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2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CT图像共性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大,胰周形态饱满,脂肪间隙模糊、胰周渗液、肾前筋膜增厚、假性囊肿形成等表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可出现肿大的腺体中出现更低密度病灶影抑或伴有高密度出血灶。结论:CT检查能直
期刊
摘要:目的:利用多普勒超声观察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频谱特征分析。方法:探讨24例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24例SVCS患者外压型19例,腔内型4例,其它1例。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发现上腔静脉血流频谱的形态特征及其随心动周期、呼吸周期的变化,确定病变与心脏、胸腔大血管的毗邻关系,提供病因诊断,指导临床上腔静脉综合征的诊断及疗效评价。  关键词:上腔静脉综合征;多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应用于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1月份到2014年3月份就诊的120例急腹症患者手术前进行超声学检查,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研究组行腹部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对照组单纯行腹部超声检查。对两组的检查结果加以记录,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120例患者中有98例患者检查结果同术后病理相符,其中有56例患者为研究组
期刊
摘要:以人为本理念应用到护理中,就是要以患者为中心,围绕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需要为惠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本文通过阐述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含义、分析当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如何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用到护理的过程中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以人为本;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749.0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236-02  一、以人为本的护理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辨证施治糖尿病肾病临床应用及疗效,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症状类型给予辨证施治。观察患者治疗前后24h肌酐(Ccr)、尿素氮(BUN)及尿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中医辨证施治,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Ccr、BUN及UAER均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9.3%。结论:应充分认识糖尿病肾病的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