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过近些年人们对地震的认识不断加深,抗震在建筑行业当中的需求就越来越大。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当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当前建筑结构设计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将围绕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进行详细的探讨。首先对概念设计以及抗震概念设计进行了内涵分析,然后分别从施工场地、建筑结构、建筑规模、施工质量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如何优化抗震概念设计。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一、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基本概念
(一)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内涵界定
地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尤其是震级较高的地震,不仅会直接导致巨额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地震导致的建筑物坍塌规模较大,会直接破坏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承重构件、主体结构和地基等等。当前针对地震所造成的破坏程度等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人们对此认识也不够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进行计算抗震设计是难以实现的。目前只有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与理念学习,来进行更好的抗震设计。
概念设计,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概念运用的方式来实现工作任务和工作目的。在概念设计当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总体设计要求、材料设备的属性以及抗震设计的原则与标准,在满足一系列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符合抗震设计的目的。
(二)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因素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应当对以下因素进行重点关注和思考:首先是建筑场地的选择以及地基、基础的确定;其次是建筑的平面、立面、外部形状以及建筑的规模;再次是建筑的主要结构;第四是建筑的非承重构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的明确;最后是建筑材料的选择与施工质量的把握。
二、场地的选择技巧
在建筑场地的选择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从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地震发生的基本规律和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有关抗震设计条件的综合评价。评价对象包括抗震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以及地震的主要破坏地段等等。通过评价结果选择最佳的建筑场地,有效避开不利的抗震地段。如果无法避开抗震不利地段,则需要事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切忌在这些地方进行甲、乙、丙类建筑的修建。除此之外,针对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概念设计,应当注意同一结构单元的地基基础保持一致,天然地基与桩基一致,地基土质的黏性、刚性等保持一致。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危害,降低因为地震导致的地基沉降程度。
三、建筑物规模的选择
在建筑物规模的选择方面,应当重点考虑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外部形状等等。这些地方的布置都应当是符合抗震概念设计要求的。因此, 通常情况下所使用的建筑设计方案应当是规则的。一般来说,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建筑物平面应当是比较简单、形状对称规则,长度与宽度之差不大的平面构造。其中相对突出的部分的应当重视对其长度的把握,不宜长度过大。除此之外,相对更加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建筑物立面也应当是形状规则对称的,不管是从上往下还是从左到右,其形状的变化都应当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尤其是外挑或者内收的立面范围应当尽量缩小。在不规则的建筑物设计过程当中,应当在结构设计环节进行认真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相关调整工作。在部分结构比较薄弱的地方,应当及时采取抗震措施,在平面或者立面形状不规则的地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的防震缝,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四、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
在建筑结构的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过程当中,应当对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考虑。首先是对计算基本图纸以及地震作用的传播途径进行明确;其次是设置多个抗震放线,注重建筑物整体抗震能力的提高;再次是确保建筑物的强度、变形能力、质量性能等等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第四是明确建筑物的刚度、 强度的分布,从而有效防范由于部分结构的破坏而导致整体结构的破坏;第五,在两个主轴方向上的结构,其动力属性应当保证在较高程度上的一致性。
在建筑抗震结构的构件选择过程当中,应当对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考虑。首先,在砌体结构构件的选择当中,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确定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柱等等,从而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其次,在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选择过程当中,应当重视钢筋规格、配置等等问题,有效防范由于先剪切后发生弯曲破坏、先是混凝土压溃后是钢筋屈服等等所导致的地震安全隐患的增加;最后是钢结构构件的选择,在这一方面应当注重对整个尺寸的控制,预防由于部分构件的问题而波及到整个构件的稳定性。
五、合理处理构件与主体的关系并把握好施工质量
在抗震概念设计当中,需要合理处理非承重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把握好施工的质量。由此一来,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危害程度。在构件与主体之间提供可靠的连接与锚固,可以有效降低坍塌的可能。在围护墙和隔墙的设计中,应当考虑到抗震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因为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主体结构的破坏的可能性。例如填充墙,如果不到顶就会增加地震的危害程度。
六、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抗震概念设計对于当前的建筑行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合理的抗震概念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抗震能力。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应当对整个建筑场地、建筑平面和立面、建筑外部形状、建筑构件、建筑主体结构等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与规划,优化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为计算设计奠定更好的基础,从而为建筑物的抗震效果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合理抗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霍健.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20):313.
[2]华颖.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3,(18):27-28.
[3]罗凌霄.浅谈当前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0):116-116.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一、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基本概念
(一)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内涵界定
地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尤其是震级较高的地震,不仅会直接导致巨额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地震导致的建筑物坍塌规模较大,会直接破坏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承重构件、主体结构和地基等等。当前针对地震所造成的破坏程度等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人们对此认识也不够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进行计算抗震设计是难以实现的。目前只有通过不断的经验总结与理念学习,来进行更好的抗震设计。
概念设计,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概念运用的方式来实现工作任务和工作目的。在概念设计当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总体设计要求、材料设备的属性以及抗震设计的原则与标准,在满足一系列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符合抗震设计的目的。
(二)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因素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应当对以下因素进行重点关注和思考:首先是建筑场地的选择以及地基、基础的确定;其次是建筑的平面、立面、外部形状以及建筑的规模;再次是建筑的主要结构;第四是建筑的非承重构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的明确;最后是建筑材料的选择与施工质量的把握。
二、场地的选择技巧
在建筑场地的选择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从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地震发生的基本规律和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有关抗震设计条件的综合评价。评价对象包括抗震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以及地震的主要破坏地段等等。通过评价结果选择最佳的建筑场地,有效避开不利的抗震地段。如果无法避开抗震不利地段,则需要事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切忌在这些地方进行甲、乙、丙类建筑的修建。除此之外,针对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概念设计,应当注意同一结构单元的地基基础保持一致,天然地基与桩基一致,地基土质的黏性、刚性等保持一致。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危害,降低因为地震导致的地基沉降程度。
三、建筑物规模的选择
在建筑物规模的选择方面,应当重点考虑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外部形状等等。这些地方的布置都应当是符合抗震概念设计要求的。因此, 通常情况下所使用的建筑设计方案应当是规则的。一般来说,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建筑物平面应当是比较简单、形状对称规则,长度与宽度之差不大的平面构造。其中相对突出的部分的应当重视对其长度的把握,不宜长度过大。除此之外,相对更加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建筑物立面也应当是形状规则对称的,不管是从上往下还是从左到右,其形状的变化都应当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尤其是外挑或者内收的立面范围应当尽量缩小。在不规则的建筑物设计过程当中,应当在结构设计环节进行认真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相关调整工作。在部分结构比较薄弱的地方,应当及时采取抗震措施,在平面或者立面形状不规则的地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的防震缝,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四、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
在建筑结构的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过程当中,应当对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考虑。首先是对计算基本图纸以及地震作用的传播途径进行明确;其次是设置多个抗震放线,注重建筑物整体抗震能力的提高;再次是确保建筑物的强度、变形能力、质量性能等等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第四是明确建筑物的刚度、 强度的分布,从而有效防范由于部分结构的破坏而导致整体结构的破坏;第五,在两个主轴方向上的结构,其动力属性应当保证在较高程度上的一致性。
在建筑抗震结构的构件选择过程当中,应当对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点考虑。首先,在砌体结构构件的选择当中,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确定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柱等等,从而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其次,在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选择过程当中,应当重视钢筋规格、配置等等问题,有效防范由于先剪切后发生弯曲破坏、先是混凝土压溃后是钢筋屈服等等所导致的地震安全隐患的增加;最后是钢结构构件的选择,在这一方面应当注重对整个尺寸的控制,预防由于部分构件的问题而波及到整个构件的稳定性。
五、合理处理构件与主体的关系并把握好施工质量
在抗震概念设计当中,需要合理处理非承重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把握好施工的质量。由此一来,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危害程度。在构件与主体之间提供可靠的连接与锚固,可以有效降低坍塌的可能。在围护墙和隔墙的设计中,应当考虑到抗震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因为设置不合理而造成的主体结构的破坏的可能性。例如填充墙,如果不到顶就会增加地震的危害程度。
六、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抗震概念设計对于当前的建筑行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合理的抗震概念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抗震能力。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应当对整个建筑场地、建筑平面和立面、建筑外部形状、建筑构件、建筑主体结构等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与规划,优化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为计算设计奠定更好的基础,从而为建筑物的抗震效果提供有力保障,实现合理抗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霍健.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20):313.
[2]华颖.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3,(18):27-28.
[3]罗凌霄.浅谈当前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0):1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