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将经济学领入“窄门”为经济学家创造“天堂”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薩缪尔森传:现代经济学奠基者的一生》
  (英)罗杰·巴克豪斯著
  姜井勇等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10月
  今天任何一个学习经济学的人,在一定意义上其实都是保罗·A.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的“门徒”,因为他们学习时所用的教材,要么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或者是它的某种改编版。
  说萨缪尔森是现代经济学之父,并不算太夸张。有人认为,是萨缪尔森给了经济学一次新的生命,因为他把经济学牢固地建立在了数理方法的基础上,消除了它内在的矛盾和错误。虽然经济学的数理化自有其悠久传统,但是将经济学真正送进数理科学圣殿的人,却非他莫属。他还是经济学的“综合者”: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干预主义理论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分析结合起来,并试图通过数理经济学和计量方法统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萨缪尔森自己也以经济学通才自称。在《金融理论回望》一文中,他这样写道:“也许我是经济学界‘最后的通才’——因为纯理论、文字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概率论、对外贸易和管理经济学,全是我的主要研究对象。”
  因此,英国伯明翰大学经济史和经济学教授罗杰·巴克豪斯将他的两卷本萨缪尔森传的标题定为《现代经济学奠基者的一生》,无疑是非常确当的。这本传记的第一卷《天才之路》,重现了萨缪尔森早年的思想演变的经历,同时也讲述了与萨缪尔森有交集的一系列经济学家的故事,“他们共同见证了经济学发生剧烈变化的一个时期”。
  《天才之路》是中文版的标题,英文原版的标题“Becoming Samuelson”其实更加准确,因为天才也许有很多,而萨缪尔森却只有一个。“萨缪尔森如何成为萨缪尔森”,才是我们更关心的。巴克豪斯这本传记不仅告诉我们,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思想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么‘正统’”,同时还警告我们,不可以将他日后的研究过多地代入早期的研究中进行解读。确实,萨缪尔森的早期经历,对他的学术成就的影响,可能要比后来人们所想的大得多。

经济学的“选择转向”


  熊彼特曾经说过,所有重要经济学家都必须具备这样一个特点:在学术生涯的早期就对经济秩序有极高的洞察力,并且能够将这种洞察力带到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之间永无止尽的共促互长之中。萨缪尔森无疑是这样的经济学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后来也告诫年轻学者,“永远不要低估在职业生涯早期就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萨缪尔森出生于1915年,很早就被称为美国经济学界的一名“神童”。他在芝加哥大学读经济学本科时,就已经声名鹊起。他也认为自己在芝加哥大学的学习经历非常重要,甚至将进入芝加哥大学称为一次“重生”。虽然后来美国经济学界出现了所谓的“咸水学派”和“淡水学派”之争,而且萨缪尔森被视为“咸水学派”的精神领袖,但是芝加哥大学的学术传统对他的影响,一直未曾消失。
  萨缪尔森虽然曾称自己天生就是一个经济学家,并且在后来的回忆中说自己很快就摆脱了弗兰克·奈特当年灌输给他的“演绎一定比归纳更加重要”的“错误观念”,并且批评莱昂内尔·罗宾斯在《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一书中倡导的先验的经济学推理方法。但是他自己可能也没有明确意识到,他做出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奈特和罗宾斯设定的框架下的选择。
  经济学作为“经世致用”之学,一直是围绕着真实世界中面临的紧迫问题或重大问题来建构理论框架的,因而经济学研究往往通过所涉及的主题来组织,如关于财富起源的研究,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关于经济周期的研究等等。但是从奥地利学派开始,中间经马歇尔,再到罗宾斯,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逐渐变得不再围绕具体主题来展开了(尽管不同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源流并不相同,立场也相异)。莱昂内尔·罗宾斯在《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中把经济学定义为“从目的与用以满足目的的稀缺手段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一门科学;而稀缺手段本身是有多种可选用途的”。也就是说,经济学是对人类选择行为的研究。罗宾斯强调,经济学要研究的选择的抽象逻辑,可以从关于纯粹事实的形式演绎过程中辨识出来。这可以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学的“选择转向”。

经济学“神童”的选择


  奈特是萨缪尔森本科求学期间芝加哥大学最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不过与罗宾斯不同,奈特一辈子都陷入在一种深刻的分裂中不可自拔。奈特有极深厚的哲学、神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知识背景。他身上一直存在着一种二元性:一方面,他认为经济学理论要反映的是纯粹的选择规律,其主旨是从一系列特定的先验判断中引出偏好和对行动的选择,这与现实世界、历史意义或规范性价值无关;另一方面,他又认为经济行为是受习惯、制度以及法律体系的影响和制约的,经济学研究要总结历史和事实。换言之,奈特想要演绎推理和归纳综合兼而得之,这两种倾向在他那里从来没有真正调和起来,不过在事实上支配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是第一种倾向。
  我们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萨缪尔森这个经济学“神童”的选择。他采用了一种比罗宾斯更“松散”的实证主义立场,来调和奈特面临的冲突,以得到一种折衷意义的经济学“真理”。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美国实用主义影响下,实证主义的基本观念变得更发散、更开放。萨缪尔森虽然批评罗宾斯的实证主义,但是他本人也属于不严格的、而且不断变得越来越松散的实证主义者。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方法论,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第一,在理论建构中对作为最高目标的公理化系统的绝对服从;第二,从公理中推导出可度量的实证结果以确保理论随时可接受检验。因此,萨缪尔森其实是一个没有明确实证主义立场的实证主义者。   例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基础》一书的开篇語就是:“各种经济学理论的核心特点之间的相似性,意味着存在着一种普遍理论,它是各种特殊理论的基础,而且根据那些核心特点可以将它们统一起来。”这就是他建构理论的目标。萨缪尔森认为,其实有很多经济学家(他说的这些经济学家中应该包括奈特)早就意识到用来描述生产、消费者行为、国际贸易、公共财政、经济周期和收入的各种方程当中存在着“令人惊异的形式上的相似性”,而他自己的新见解只不过是断言“这些领域中都存在着形式上相同的有意义的定理,而且每个定理都是用本质上类似的方法推导出来的”。当然,他所说的“有意义的”,就是指“可操作的、经验上可验证的”。《经济分析基础》一书的目标就是要阐明这种方法,并且在逻辑上统一这些定理。后来,萨缪尔森的实证主义立场进一步弱化了,他认为理论的作用就是把事实组织成有用且有意义的形式,组织成不如数据本身那么繁杂、又能为这些数据提供经济学描述的式样,同时这种描述可以允许进行足够精确的外推与插补。
  当经济学的上述“选择”转向逐渐成熟时,数学方法和统计方法也基本完善并开始向社会科学渗透。当时看到这个趋势的人不在少数,但是萨缪尔森可能是最年轻、准备最充分、行动最坚决的一个,当然,他的“转换”成本可能也是最低的。作为对比,萨缪尔森在哈佛大学时的老师熊彼特虽然早就在大力倡导经济学研究数理化,但是却仍然一直在纠结:如果必须在精通数学和统计学还是精通经济史之间做出选择,他将不得不选择精通经济史。
  现在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那个时代,前一个时期“多元化”的经济学研究已经种下了许多果树,拥有极佳的经济学洞察力的萨缪尔森,在熟练掌握了微积分这门“上帝的语言”之后,如同拿机关枪打桃子一样,在各个经济学领域攻城略地,无不得心应手。

将经济学引入“窄门”之后


  萨缪尔森之后的经济学研究,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应该是“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萨缪尔森将经济学引入了一扇“窄门”。也许正因为如此,巴克豪斯认为萨缪尔森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多元化的经济学与二战后出现的更狭隘的、更加理论化和数学化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过渡性人物”。
  这样说并不是在贬低萨缪尔森。对于数学和模型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争论颇多,我们不必多加讨论,但是至少有一点应该是确信无疑的:数学在经济学的大量应用,提高了研究经济学的门槛,同时也吸引了大量高智商人才加入。经济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璀璨的明珠”,经济学家作为一个职业的地位的确立,都与此有关。因此,萨缪尔森将经济学引入了“窄门”,更为经济学家创造了一个“天堂”。
  萨缪尔森一生以“折衷”和“走中间道路”自豪。这种折衷的好处是,可以在价值中立的面纱下,对“最左”和“最右”的观点加以合理化,这样一来,也就为经济学研究打开了很大的新空间,例如,他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的处理,就是如此。
  (编辑:臧博)
其他文献
5月10日,名为“四十九中林同学妈妈”的网友在微博发布数条内容称,她的儿子林某某5月9日在成都四十九中“离奇”坠亡,且校方拒绝提供监控视频、学校禁止学生发声等。  此后,尽管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下称“成华区教育局”)、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先后发布通报称,已排除刑事案件,但两份通报仍未止息网络上的质疑与争议。5月11日,央视发表评论称,高中生坠亡通报需以更多事实回应,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才可能消弭质
期刊
《从绿到金:打造企业增长与生态发展的共生模式》  (美)丹尼尔·埃斯蒂等著  张天鸽等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6月  “绿金”的说法,今天已相当普遍,“绿色竞争力”的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们源自埃斯蒂和温斯顿的这本《从绿到金》。  当然,这不是那种只提出一些概念和目标的书。把作为外在责任的环保转化为内在的竞争力,远不是做环保秀、公益秀那么简单,本质上是事关企业全局的创新行动
期刊
2020年以来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的后遗症正在显现。在全球加息的漩涡之中,中国何去何从备受关注。  根据巴西地理统计局(IBGE)公布的数据,2021年3月巴西通胀率升至6.1%,为2016年12月以来的最高点。巴西3月PPI升至33.5%,为2014年1月发布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4月CPI同比大增4.2%,创金融危机以来最高纪录;4月核心CPI同比大增3%,为1996年以来最大增长。  受本
期刊
5月10日,中信集团举办“碳达峰、碳中和之路”研讨会并宣布,将力争于2025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比中国整体目标分别提前五年和十年。  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奚国华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中信集团将主动把握绿色低碳转型大势,开启转型发展的道路,并力争成为国有企业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成为资本市场践行ESG责任的典范。  进入“十四五”时期,中信集团将业务重新划分为综合金融
期刊
“我在国内一直上日夜颠倒的网课,突然看到政策说下学期可以回去,还是比较兴奋。”在美国念大三的留学生范怡宁,自2020年3月底回国上网课至今已有一年有余。  2021年4月26日,美国宣布松绑中国等部分国家入境限制,滞留在华的一众赴美留学生有望在7月后直飞美国返校。  美国国务院宣布,对于过去14天内在中国、伊朗、巴西或南非境内活动、而且学术项目在2021年8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学生和学者,如果已经持
期刊
近年来,在政策的强力推动下,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医改,医疗健康行业被各方看好。但是,市场各方参与者必须对行业中的一些发展迹象高度重视。  资本的本性是逐利,上市公司之所以抛售手中的亿元资产,必然是出于利益的考量。如,2020年12月初,恒康医疗决定转让旗下大连辽渔医院100%的出资人权益及与之相关的全部权益,转让价格为9000万元。曾经资本市场上的香饽饽,一时间成为烫手山芋。  在社会资本不断涌入的同
期刊
(《财经》2021年第6期“乡村如何振兴”)  城市的发展不能建立在乡村凋敝的基础上,乡村的振兴也离不开城市的带动和支持,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关键是要破除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机制障碍。因此要持续深化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化绿色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等改革,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上率先突破,加快释放“人”
期刊
谈起城乡协同发展,理想的场景自然是大中小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人们安居乐业,各得其所,而非一窝蜂扎堆聚集在大城市。但现实是年轻人还在外流,高铁网覆盖率的提升,固然令大城市居民节假日期间到中小城市和乡镇消费更为便利,同时也让人们出门打工的意愿得到了提升。由于年轻人的持续外流,乡村主要是留守老人在打理的现象也难以从根本上得以扭转。  而由于农村人口布局乃至聚居形态一直处于变动之中,相关基础设施比如上下水
期刊
3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回升1.3个点至51.9,预期51.2;非制造业PMI56.3,回升4.9个点,预期52,服务业PMI55.2,疫情得到控制下服务业消费加速回暖。另外随着进入开工旺季,建筑业PMI回升7.6个点至62.3,从数据上看,生产和需求双高推动经济景气度反弹。  对于3月的数据解读需要谨慎。从月度频率上看,经济景气确实向好。然而,季调不充分使得3月数据存在一定的季节性,这使得景气向
期刊
脱贫攻坚战打赢后,“三农”工作重心将实现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2035年,乡村振兴将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近日,联办传媒集团总裁、《财经》杂志社社长戴小京在主持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分论坛时表示,乡村振兴是现代化过程中最基础、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十四五”规划专门用了四章的篇幅来讲乡村振兴。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分论坛上,国家乡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