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521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提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理念,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意义重大,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渗透进自主教学的理念,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字:教学设计 分散系及其分类 自主 引导
  1.教材与学情分析
  1.1教材分析
  学习分散系的内容,首先要突出分类的方法与思想,在这部分内容之前设置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在前面重点介绍了两种分类方法,用树状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时,已经对纯净物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本节课就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以混合物分类为重点进一步对分类法进行深入学习,教材将胶体的制备以及其性质——丁达尔效应放在这里,就是要说明胶体的性质与溶液、浊液有着本质的不同,还是体现分类的思想;所以本节的重点是“理解以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胶体的科学性”和“丁达尔效应”。
  1.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混合物并不完全陌生,在初中已经重点学习过溶液,对浊液也有所了解;而且,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分类放法很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进行相关教学活动。本节“科学探究”中胶体的制备,不是重点,所以可以做演示实验,但丁达尔现象是本节内容的重点,通过初中以及高一第一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具有一些化学实验方面的素养,所以有关实验现象、结论、注意事项可以注重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总结与表达呈现,这样不但可以让课堂气氛活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比较、观察、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以及初步把握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比实验;对于“科学探究”的过滤操作在初中和第一章中都有学过,一般也会安排学生实验,学生已有相關实验操作的经验而且该实验操作是重点,所以可以让学生代表操作,其他同学“监工”,教师在旁边引导、纠错。本班对化学兴趣比较浓厚,但还是要时时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散系概念及分类,通过实验探究熟悉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
  (2)掌握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知道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
  (3)了解常见的胶体和胶体在生活的应用。
  2.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进一步了解分类的方法,理解以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为分类标准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的科学性;
  (2) 初步把握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比较实验法;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索的精神以及积极思考问题并参与交流讨论的习惯,贯彻自主学习的理念与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使学生学会分类的方法,并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3)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感受到科学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设计思想与理念
  早在1972年,以法国前总统埃德加·福尔为首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就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的教学原则上,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1]。
  4.教学过程
  【投影】物质的树状分类图
  【讲述】上一节课,用树状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纯净物已经被我们延伸的很远了,而混合物还孤孤单单的被搁置在一边,今天我们就重点关注它
  【引导回顾】在初中我们学过一个特殊的混合物:溶液
  大家还记得什么是溶液吗?
  【引出概念】
  大多数同学都大声的说出了溶液的定义,说明基础不错嘛(微笑)!溶液是溶质分散到溶剂里,也就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那么整个溶液体系我们也可以称为分散系。
  【引导剖析概念】
  这么看来分散系首先应当是一个什么体系?
  它最少有几种组分?
  像溶液里就有溶质和溶剂
  一般我们把比较少的那种物质,称为分散质,较多那种,称为分散剂,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
  【板书】1.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投影】肥皂水、氯化铁溶液、蒸馏水、泥水的照片
  【提问】这四种物质,哪些是分散系,哪些不是?
  【提问】请三位同学分别分析三种分散系的分散质是什么?分散剂是什么?
  【引导思考】到这里老师疑惑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刚才的分散剂都是水,那么是不是只有水可以充当分散剂呢? 那分散质呢?
  【引导思考】
  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他们之间有几种组合方式?哪几种?
  【投影】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食盐水、雾、烟、汽水、空气、有色玻璃
  【提问】请分析他们的分散质和分散剂分别是什么?
  【引导】前面4个都没有问题,对于空气,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空气的组成;空气有哪些成分?有气体,有没有液体和固体?那空气的分散质和分散剂分别是?
  有色金属这个比较难,其实在普通玻璃制造过程中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就可以得到有色玻璃,Cu2O——红色;CuO——蓝绿色;Co2O3——蓝色;Ni2O3——墨绿色;MnO2——紫色;
  那有色金属的分散质和分散剂分别是?
  【讲述】刚刚是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状态不同,将分散系分为9种,那还有没有别的分类标准?   现在请大家翻开书本到26页,阅读科学探究上面的一段文字,思考分散系还可以怎么分?
  根据你的已有经验和阅读所得,归纳分类之后每种分散系的特点。
  【讲述】溶液和浊液的特点在初中学过,为了勾起你的记忆,老师准备了三个样品
  【展示】硫酸铜溶液、泥水、氯化铁胶体
  【提问】现在请一位同学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成果
  【总结并板书】这位同学归纳的很好,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问题】分散质粒径大小的不同是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但这是微观上的区别,通过外观我们仅仅能把浊液分出来,但溶液和大多数胶体都是透明的,我们又没有火眼金金,怎么区别呢?
  【讲述】不错啊,有些同学课前预习了,都说出“丁达尔效应”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时检验一切的标准。
  【讲述】要区分溶液和胶体首先就要制胶体,大家阅读教材P26
  “科学探究”,思考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取3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25mL硫酸铜溶液、25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熱至沸腾.
  【讲述】大家应该思考的差不多了,请一位同学说说你思考结果;
  这位同学总结的很好,那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在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Fe(OH)3胶体和CuSO4溶液,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
  【讲述】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
  【展示】下讲台,向全班同学展示,让全部的同学都能观察到此现象
  【讲述】当一束光照射胶体时,在垂直于光束的方向上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首先被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为了纪念他,我们称之为“丁达尔效应”。
  现在请一位同学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将Fe(OH)3 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讲述】此实验操作就是过滤的操作,比较简单但比较重要,下面请两个同学上来操作,大家观察他们的操作是否正确并观察实验现象。
  【讲述】两位同学的操作非常正确,请他们为大家描述一下实验现象;
  请你们做一下实验结论;
  你们再分别用激光笔照射你们过滤得到的滤液,观察有什么现象。
  【问题】
  谢谢两位同学!大家想想为什么泥水过滤后的滤液也会有丁达尔现象呢?
  【讲解】当光照射到胶粒上时,胶粒对光产生散射作用,胶粒即成一小光源,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的“通路”。当光照在比较大(如浊液)或很小的颗粒或微粒(如溶液)上则无此现象,所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
  【板书】3.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和胶体)
  【投影】展示图片:清晨时,树林中的丁达尔效应;电影放映时的丁达尔效应。
  【讲述】丁达尔现象在我们生活很常见,没有丁达尔效应,生活中会少很多美景!
  5.教学反思
  用此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后反思如下:整节课感觉比较流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大部分学生课堂思维活跃、反应迅速,效果较好,大部分达到教学目标和设计意图,但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课堂与课外都要注重该理念的贯彻和相关教学策略的辅助,在这方面,仅仅让学生进行了学习情况总结与反思,而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还需要更多相关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邵瑞珍等译:《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18页
其他文献
摘要:全文运用实际教学中几个不同案例分别从“激发兴趣,主动学习”、“创设情境,激活思维”、“挖掘潜力,积极探索”、“点化难点,豁然开朗”、“升华情感,启迪心扉”五个方面来论述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充分说明了电教媒体的运用不容忽视。教师应根据教材、学生、媒体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电教媒体,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使课堂教学因灵动而精彩。  关键词:兴趣 情境 探索 重难点 情感  灵动的课堂就像
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仅是由他的主观因素决定,且还和他所处的家庭学校社会有密切的关系。教育的好,这些学生将来会成为建设祖国有用的人才;教育不好,不仅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而且还会危害社会。特别是应试教育时期,学生负担过重,后进生苦不堪言,流失不断。因此如何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如何提高后进生的素质,使培优补差,完善结合、有机统一,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特别关心的问题。总结几十年教学生涯的经验,我
摘 要:探究式教学大大减少了教师对课堂的"主宰",学生则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激发了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使学习活动变得更加和谐,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心理需要。  关键词:高中英语 活动 探究 课堂  英语交际的本质性功能就是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互相表达交流来增强认知体验,丰富语言认知思维和感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认为,倡导在任务型教学原则指导,
摘要:初中语文学科非常的重要,为高中语文知识以及学生自身的语文知识进行了积累和铺垫。所以语文教师要积极的拓展教学理念。多媒体教学是教学中具有时代性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针对这样的教学模式与写作结合进行探析。  关键词:多媒体 写作 学生 教学策略 兴趣 思维能力  教学改革促使教学工作者要及时的改进教学模式。所以各个学校都在做着紧张的教学经验推广工作。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及时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
【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单词运用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写作能力提升都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当前很多老师的阅读教学方法陈旧,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在中考阅读题中失分较多,本文紧扣新课改标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引入、教学重点、阅读补充等入手,为做好阅读教学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初中 英语 阅读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一、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
【摘要】在电工电子技术突飞猛进以及现代企业变革大潮之中,高职电工电子教学遇到新的挑战,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各职业学校发展的主题。通过实践,理实一体教学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较好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就我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实施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中采取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理实一体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模式  教育部提出高职教育要发展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的教育教学实践,浅谈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感悟、体会和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班主任工作感悟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带好一个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之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与能力,是班主任的神圣职责。班主任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成长,可以说,班主任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美好而健全人格
实行新课程标准改革以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心里有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突然感到耳目一新,豁然开朗,课改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不断地在数学教学中学习、探索、创新。多少次我被那透彻深刻的理论,经典奇妙的案例所折服,为那灵活多样的方法,精妙出奇的设计所慨叹。下面我就结合亲身教学实际谈一谈我对课改的真实感受:  一、激发学习兴趣诱发积极参与,使教学生动活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生理特
摘要:八年级物理是整个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的第一步,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本文选取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为例,结合物理学科的逻辑性与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提出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 自主学习 物理 教学 策略  迈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基本实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各方面教学有了很大的提高。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学生应懂得文明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开朗,明礼诚信的幸福学生。  一、礼仪及其重要意义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身为礼仪之邦的华夏子孙,礼仪修养应该成为每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礼仪教育,是贯彻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是加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