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意合法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35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奈达的读者反应论认为翻译的宗旨是以目的语读者为本, 强调他们作出的反应须与原语读者阅读原文时所产生的反应基本相同。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汉语语法的最大特点是意合。在意合概念提出后,学者们对意合的内涵,现象、特点、规律以及意合手段等都进行过探讨。本文尝试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并以读者反应论为基础, 提出了具体的意合方法,认为在旅游翻译中要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反应,使得其文本信息的传递与融合真正得以实现。
  【关键词】读者反应论 意合法 旅游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4-02
  一、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起, 就陆续有人提出在翻译时要从读者反应论的角度出发, 充分考虑到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接受能力这一观点。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更是将其研究的重点放在读者的反应及接受上, 强调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鉴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巨大差异,译者往往需要采取多种方法把英语语句分、拆、合、整,译成符合汉语读者思维习惯的译文。而旅游翻译文本往往又包含一定的文化、历史、政治隐形元素,需要通过适当的的翻译手法切入性地体现在译文当中,让译语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尽可能小地感觉到语际转换的痕迹。在翻译中,了解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和双语的思维方式显得异常重要。本论文从读者反应论出发,结合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探讨了意合法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二、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与旅游翻译
  奈达认为翻译就是“再现最近似而又自然的译文”, 其效用和认可度很大程度取决于读者, 翻译的宗旨就是以译文读者为本, 让译文的读者与原文的读者能获得大致相同的感受(叶立刚,2008)。 奈达强调译文读者作出的反应须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时所产生的反应基本相同; 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 译者就应该对译文的种种表达方式进行修改, 务必达到两种反应基本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读者对译文好坏的反应)好比进行市场调查, 测验公众对市场产品的反应。对某种产品, 不管理论上认为它多么好, 也不管它陈列时显得多么美观, 如果公众反应不好, 那就不会被接受(谭载喜,1999)。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读者反应论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旅游文本作为一种对外宣传的有效方式,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传递信息吸引游客并推介文化。所以说旅游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为了确保旅游文本在译入语语境中的宣传效果,实现吸引游客的目的,译者应结合翻译目的,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反应,把源文本信息转换为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文本。
  三、意合法
  英汉语言的不同主要是由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的,主要体现在对天人关系的认识上。中国传统哲学强调思维上的整体观,把天、地、人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注重整体思考,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而西方人强调“天人相分”,认为世界的组成部分是相互独立的, 重视个人的理性,其思维方式具有理性和分析性借助逻辑在论证和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上,汉语重视意合,依靠时间顺序或者事物发展顺序形成逻辑关联,语言成分之间的结合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往往凭借语境及语感来完成对全文的理解。相反,英语是一种形态语言, 重形合,形式严谨,结构清晰。而意合法正是为解决译者所面对的这种语言差异而提出来的。
  所谓意合是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的意义或逻辑联系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刘宓庆,1992,18-19),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词与词、句子和句子之间的组合往往在外部形态上没有明显的标志。汉语重意合,强调意义连贯,不要求结构整齐;而英语是形合语言,要求结构完整,遣词造句注重形式的转换,在翻译时就要采用一定策略,调整句法结构,使译入语读者更能接受。
  四、意合法在旅游翻译中的运用
  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 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重意合而不重形合, 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之中, 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 汉语的意合法往往采用以下手段:
  1.语序调整。
  例1:It cannot be emphasized too much that the successful sale of services depends on pleasing the customer.
  译文1:成功销售多种服务,依赖于顾客的满意度,这一点再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
  译文2:要想成功地出售各种服务,关键在于使顾客满意,这一点强调再多也不会过分。
  例1中的划线部分是典型的英语形合结构,运用了形式主语,真正的主句放在后边作为“尾重”,这一结构反映出英语中的信息中心都是末端中心和句尾重心,也就是倾向于将新信息或最主要的部分安置在句子的尾部。因此英语句子的特点是句首封闭性,句尾开放性。而汉语则恰恰相反,表现出句首开放,句尾收缩的特性(郭富强,2009,89)。在译成汉语时就需要把英语中的尾部信息提到最前面。另外,此例还将被动语态转换成汉语中常见的主动语态,这也反映出中国的人本文化。译文2显然在逻辑的衔接上比译文1 更为自然,可见意合手段的重要性。
  2.紧缩句。这类意合句式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的。紧就是紧凑,取消各分句之间的语音停顿,让它们紧紧地挨在一起;缩就是压缩,略去原来分句的一些词语,让它们更简约。
  例2:Sitting in the north of the Pacific Ocean, the string of Hawaii islands has some of the most beautiful beaches on earth. With pure white sands lined with green cliffs, in summer the sea is great for surfing, swimming and diving.   译文1:坐落于太平洋北部,夏威夷群岛有着世界上最美丽的海滨。夏日里,洁白沙滩加上碧绿悬崖,使这里特别适合冲浪、游泳和潜水。
  译文2: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拥有世界上最迷人的海滩。洁白纯净的沙滩,绿绿的悬崖,夏天,这里是人们冲浪、游泳和潜水的圣地。
  例2:中的划线部分是英语形合的一些手段,运用了非谓语动词和介词短语来实现逻辑上的衔接。译文2彻底摆脱了原文的形式束缚,将语法含义和逻辑关系隐藏在字里行间,使得“is great for”的表达没有译文1那样生硬。
  3.反复、排比、对偶、对照以及四字格。这些汉语句式词句整齐、匀称和简洁,往往不用关联词。
  例3:The mild climate, green trees and charming flowers offer beauty and harmony to tourists all year round.
  译文1:气候温和,树木青翠,花朵迷人,让人全年陶醉于其中的美丽与和谐。
  译文2:夏威夷的气候温和宜人,树木葱绿,鲜花绽放,一年四季都令人有赏心悦目的感觉。
  译文1 和2试着用四字格来转换英语中的各种词组,为渲染夏威夷的美丽,两位译者都用汉语中常见的主谓词组来替代英语中的形容词词组。而在翻译“beauty and harmony”这一并列名词词组时,与译文2 中“赏心悦目”这一成语相比,译文1的“美丽与和谐” 显然要逊色很多,对旅游宣传的效果也不大。
  五、总结
  考虑到英语重形合和汉语重意合的差别,翻译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认知期待与反应,对目标语的衔接方式做一些调整,使文本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在英汉互译中,应培养句法结构上形合与意合差异的意识,遵循英汉语言各自的句法特点。在把握这些特点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手段,对译文进行并句、调整句序等一系列方式,以期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英译汉时,要注意“由显变隐”、“化整为零”。由显变隐是指把英语中各种句法连接手段都丝毫不差的翻译过来,而应注意以意统形。化整为零就是在英译汉时要破句重组,化繁为简,采用分解、拆散、重组的变通手段进行灵活处理。而汉译英要注意“由隐变显”、“化零为整”。由隐变显就是要把汉语句子结构中意合的隐性连接手段,在译文时运用相应的连接词将它形合显性化表现出来。所谓化零为整是指,把汉语的分句或散句在译成英文时化简为繁,组合成复合句或长句。在旅游翻译中,译者要时时以读者反应论为指导,并学会灵活运用意合法,有助于实现旅游宣传的效果,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郭富强.《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9.
  [2]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刘宓庆.《汉英对比与翻译》[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4]潘文国.《汉英对比纲要》[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5]任晓霏. 从形合和意合看汉英翻译中的形式对应[J]. 中国翻译.2002 (5) .
  [6]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7]叶立刚.古诗地名意象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基于读者反应论[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其他文献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近年来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情境认知教学正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思想,要求在教学设计中设置特定的情境引起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但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仍尚在探索中,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断探知与确定。  【关键词】建构主义 情境 协作 会话
期刊
【摘要】《新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人们研究的难点问题之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究竟应该评价什么,如何评价,众说纷纭。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模式,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针对综合性学习“课题”性的特点分课题评价,明晰反映三维目标,其次实施全程性评价,密切关注学生发展,第三采用个性化的评价方法,有效突出评价重点,最后实现评价者多元化,促进多向交流互动。笔者旨
期刊
【摘要】教师在课堂中快乐自然地深入学生内心,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其成为生活中的坚韧顽强者!在授课“刘禹锡《陋室铭》”一课时,笔者主要从引导学生认识刘禹锡的良好品性,让学生真正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强生命的韧性,去其生命的脆弱浮华,提高其生命的质和量!绽放生命的色彩!  【关键词】语文课堂 生命品质 为政清廉 生命的韧性 生命的宽度 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7-02  当前,我国处在由产业型社会向服务型社会转变的重大转型期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的生存和发展令人堪忧,引人思考。今年我所任职的专业有财管、金保和社管,这些专业虽然不跟语文这门学科发生直接的联系,但是无论学生的职业就业塑造和基本素质的养成都离不开语文课的熏陶。语文课在这里不仅仅是传统的识字组文
期刊
【摘要】语文中的对比教学就是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把内容或结构相同的课文结合在一起教学,通过对一篇或多篇课文的背景、情感、人物行为、结尾等各种因素的分析、对比、鉴别,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对比 背景 托物言志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4-02  对比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形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及写作方法、写作艺术,反复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思考的问题,逐段分析、逐段讲解是教师常用的方法,但学生接触多了,容易产生厌倦,而找准切入点进行分析理解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结合《丰碑》的教学对这种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语文 阅读 切入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
期刊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的必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虽然忙个不停,但学习效率、效果难如人意。本文阐述了有效课堂教学的概念,结合部分复习内容的课堂教学,从教师对复习课课堂差异教学活动的设计、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26-01  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学习最终带给孩子的不只是数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所获得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也曾指出,优秀的学生倒不在于他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他优秀的思维方式。是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接受与反馈、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创设思维的情境,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低年级 教学例谈 情境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34-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56-01  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核心的核心,任何一所学校,都必然是立足于教学之上的,自2014年以来,胶州教研室在基础年级全面启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就是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下探究,自主学习、了解、发现问题,课上通过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去解决问题。而作为全方位备战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