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做好写作训练的指导是语文教师应该引以重视的。但是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面对写作都存在着“无米之炊”的现象。究其原因,学生们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能力较弱,尚且不知道如何积累贴切自身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并加以使用。所以根据初二年级学生学情的实际,本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笔的习惯,拓展写作思维,提高写作热情,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自觉储备写作素材的习惯,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目的开展本次的语文实践研究。
关键词:片段训练;实践研究;初中;作文教学
钱理群先生在《关于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断想》告诉我们说:“愿意写与有内容可写,这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是基础。我们要抓好作文教学,就应该溯本求源,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并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中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学写作文”,应当先要解决作文写什么,即“有内容”,才能必然性地关联着写作文的内在态度,即“愿意写”。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怎样观察生活,对中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平时的日常写作教学中应当强化学生的日常积累,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为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打开突破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下是关于进行片段训练之后学生所取得的成果以及自己的一点见解。
训练原因及目的: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做好写作训练的指导是语文教师应该引以重视的。但是现在大多数的初一学生面对写作都存在着“无米之炊”的现象。究其原因,学生们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能力较弱,尚且不知道如何積累贴切自身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并加以使用。所以根据初一年级学生学情的实际,本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笔的习惯,拓展写作思维,提高写作热情,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自觉储备写作素材的习惯,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目的开展本次的语文实践研究。
训练形式与方法:主要采取的形式是摘抄优美句段及小作文的习作练习,让学生在每一个星期截取一、两优美句段进行摘抄、积累,并以主题形式完成一篇200—300字左右的小作文,以积累贴切学生生活写作素材。(1)文本教材与名家经典摘抄,侧重于美词佳句、名言名段的摘录与鉴赏,注重学生阅读素材积累习惯的培养。(2)专题小作文练习的写作、交流。写周记训练,侧重于引导学生写出真实的生活体验与认识感悟。专题小作文训练,注重强化生活素材的挖掘及语言的表达、组织能力。
学生优秀作文展示:
《我与阅读》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地球失去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失去了翅膀。“莎翁将阅读的重要性为喻阳光、翅膀,而我也认为阅读是一件极为神圣且能陶冶情操的事情。
就如校训所说,读书是一种生活态度!阅读就像秋日里蔚蓝天空下纷纷扬扬而落的秋叶,令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心静如水;阅读就像置身与世外桃源垂钓,收获的满舱鱼虾,令人欣喜无比;阅读就像放弃安逸而笑傲风霜雨雪的梅菊,令人的精神得到升华。
在我的校园中,当漫步绿树如荫的校道时,随处可见的是一个个信箱似的“书巢“,它们被各个班级装饰成各式各样的风格。你随挑一处,选一本好书,坐在斑驳的树影下,翻开一页,就可以进入那片属于自己的一隅安静天地,仿佛世界上只剩了那些文字与耳边的蝉鸣,只管尽情地在文字的海洋中倘佯。正是有了如此一个阅读氛围浓厚的学校环境,使我养成了热爱阅读的习惯,我与书本从此成为了好朋友。
记得有一次,与家里人闹了不愉快,心烦意乱。躲进自己的房间里,本想蒙进被子里大睡一场,谁料下起了暴雨,一声声的闷雷打在我的心上,心中愈发的烦闷,只好无奈的坐起来。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心不在焉地扫过一眼,不料出奇的被吸引住了。赵师秀写的“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是如何的一幅景啊,我从中品出了诗人的寂寞与淡淡的愁绪。郑谷的“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与孟浩然的“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又使我感到了初春的暖意,驱走了我内心厚厚的乌云,透进一束暖阳来;又读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体会到了一种广阔的胸襟与开明高远的志向……慢慢的,我翻完了一整本书,抬起头雨停了,内心的烦闷也消逝了。阅读确是一件令人忘忧的乐事呢!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当你读的书多了,自然会有许多挚友,他们能在你犹疑不定时指点迷津,能在你成功时助力,更能在你失意时给予安慰。阅读的益处是道不尽的,我会将阅读变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起来阅读吧!
——J1601班 梁欣怡
这篇文章的小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学会将贴切生活的素材运用到写作中,着实值得夸赞。平淡朴实的语言,将阅读的重要性娓娓道来,不禁让人为之动容!
通过引导学生们学会从现实生活出发,留心生活的写作素材,发现很多学生学会了从生活的挖掘出不同优秀的素材,这将有效的促进他们写作素材的积累与情感的表达,且使得学生们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而流不歇”。我鼓励学生让生活走进作文,用自己手中的笔来描述生活。
参考文献:
[1]2008年《新时期中国教师优秀教案》.
[2]李红灯:《作文中真性情的渗入与析出》,《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02上.
[3]孙小兰:《化整为零 化繁为易——议中学语文作文专题片段的训练》,《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年05期.
关键词:片段训练;实践研究;初中;作文教学
钱理群先生在《关于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断想》告诉我们说:“愿意写与有内容可写,这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是基础。我们要抓好作文教学,就应该溯本求源,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并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中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学写作文”,应当先要解决作文写什么,即“有内容”,才能必然性地关联着写作文的内在态度,即“愿意写”。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怎样观察生活,对中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平时的日常写作教学中应当强化学生的日常积累,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为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打开突破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下是关于进行片段训练之后学生所取得的成果以及自己的一点见解。
训练原因及目的: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做好写作训练的指导是语文教师应该引以重视的。但是现在大多数的初一学生面对写作都存在着“无米之炊”的现象。究其原因,学生们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能力较弱,尚且不知道如何積累贴切自身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并加以使用。所以根据初一年级学生学情的实际,本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笔的习惯,拓展写作思维,提高写作热情,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自觉储备写作素材的习惯,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目的开展本次的语文实践研究。
训练形式与方法:主要采取的形式是摘抄优美句段及小作文的习作练习,让学生在每一个星期截取一、两优美句段进行摘抄、积累,并以主题形式完成一篇200—300字左右的小作文,以积累贴切学生生活写作素材。(1)文本教材与名家经典摘抄,侧重于美词佳句、名言名段的摘录与鉴赏,注重学生阅读素材积累习惯的培养。(2)专题小作文练习的写作、交流。写周记训练,侧重于引导学生写出真实的生活体验与认识感悟。专题小作文训练,注重强化生活素材的挖掘及语言的表达、组织能力。
学生优秀作文展示:
《我与阅读》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地球失去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失去了翅膀。“莎翁将阅读的重要性为喻阳光、翅膀,而我也认为阅读是一件极为神圣且能陶冶情操的事情。
就如校训所说,读书是一种生活态度!阅读就像秋日里蔚蓝天空下纷纷扬扬而落的秋叶,令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心静如水;阅读就像置身与世外桃源垂钓,收获的满舱鱼虾,令人欣喜无比;阅读就像放弃安逸而笑傲风霜雨雪的梅菊,令人的精神得到升华。
在我的校园中,当漫步绿树如荫的校道时,随处可见的是一个个信箱似的“书巢“,它们被各个班级装饰成各式各样的风格。你随挑一处,选一本好书,坐在斑驳的树影下,翻开一页,就可以进入那片属于自己的一隅安静天地,仿佛世界上只剩了那些文字与耳边的蝉鸣,只管尽情地在文字的海洋中倘佯。正是有了如此一个阅读氛围浓厚的学校环境,使我养成了热爱阅读的习惯,我与书本从此成为了好朋友。
记得有一次,与家里人闹了不愉快,心烦意乱。躲进自己的房间里,本想蒙进被子里大睡一场,谁料下起了暴雨,一声声的闷雷打在我的心上,心中愈发的烦闷,只好无奈的坐起来。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心不在焉地扫过一眼,不料出奇的被吸引住了。赵师秀写的“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是如何的一幅景啊,我从中品出了诗人的寂寞与淡淡的愁绪。郑谷的“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与孟浩然的“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又使我感到了初春的暖意,驱走了我内心厚厚的乌云,透进一束暖阳来;又读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体会到了一种广阔的胸襟与开明高远的志向……慢慢的,我翻完了一整本书,抬起头雨停了,内心的烦闷也消逝了。阅读确是一件令人忘忧的乐事呢!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当你读的书多了,自然会有许多挚友,他们能在你犹疑不定时指点迷津,能在你成功时助力,更能在你失意时给予安慰。阅读的益处是道不尽的,我会将阅读变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起来阅读吧!
——J1601班 梁欣怡
这篇文章的小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学会将贴切生活的素材运用到写作中,着实值得夸赞。平淡朴实的语言,将阅读的重要性娓娓道来,不禁让人为之动容!
通过引导学生们学会从现实生活出发,留心生活的写作素材,发现很多学生学会了从生活的挖掘出不同优秀的素材,这将有效的促进他们写作素材的积累与情感的表达,且使得学生们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而流不歇”。我鼓励学生让生活走进作文,用自己手中的笔来描述生活。
参考文献:
[1]2008年《新时期中国教师优秀教案》.
[2]李红灯:《作文中真性情的渗入与析出》,《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02上.
[3]孙小兰:《化整为零 化繁为易——议中学语文作文专题片段的训练》,《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