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数学生活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肯定。《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面对这一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考虑数学教学中能不能把现实的问题与之相联,能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去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能不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这一连串的问题,使我联想到如果数学教师能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那么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与此同时,抽象的数学变得通俗易懂,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更加热爱数学,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提高生活的质量。
一、.一节室外数学课的启示。
在教学““米、千克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量一量跳绳、门窗、课桌椅等,,称一称他们自己带来的轻便的物品,,如盐、味精、苹果等,,然后总结。我讲得唇焦舌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在练习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无法下手。如床长( )米,宽( )米;一只鸡重( )千克;一千克鸡蛋有( )个等等。
由此,,我想到了,,能在教室里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事实在是太少了,,很多生活中的物品无法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对于米、千克的认识,,学生得到的感性认识实在是太少了。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第二节课时,,我就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小皮尺去量学校里的任何东西,,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量讲台、课桌、黑板的长和宽,,有的走出教室去量花坛,,还有的小朋友去量篮球场。下课回到家后,,学生还在家里继续量。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一千克的感性认识,,我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菜场买菜,,通过买菜,,切实感受物体的重量。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由于单个东西的大小不同,,所以一千克物品的个数也不相同的体验。如:一千克鸡蛋大约有10只,而一只鸭却有二千克等。再做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因为“1米”、“1千克”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并且相当坚固。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本身的摹本,,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对于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匮乏的小学生来说,,难以达到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听得到的生活情境,,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数学,,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二、.对数学生活化的理解。
新的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同时在新课标的理念中提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基本的是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掌握、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数学教学生活化,,即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是我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思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游戏,,而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和感受数学,,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三.、如何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
在新的課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挖掘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而且,,还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 ““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减少了学生接受知识时的““压抑感””和““被动状态””,,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由此可见,通过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更容易激发学生积极求知的欲望,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二)创设生活情境,,学习新知。
数学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就是模拟生活,,再现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小学数学中许多内容都可模拟生活场景,,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将数学生活化。
如教学““体积””这一概念时,,我创设这样的情景:我用两个一样的透明杯子盛了同样多的水,,并请一位同学做上记号,,先往一个杯子放进一个小铁块(铁块用线拴着),,然后分别演示把铁块提上来,,再放进去,,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原因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铁块放进水里了,,铁块占了空间,,所以水会上升。教师及时肯定并板书:占空间。我们再换一个物体,,同学们继续观察:现在往另一个杯子里放入一个鸡蛋,,这时杯子里的水一下子满了出来,,有的同学““呀””的一声惊叫,,我抓住时机问:和刚才的实验相比,,你又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放进水里的鸡蛋比铁块大,,也就是鸡蛋占的空间比铁块占的空间大。然后再引导学生归纳出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为了让学生继续感受““体积””概念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我要求学生每人举出4个不同的物体并按体积的大小排列起来。然后就顺理成章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为了更准确的计量这些物体的体积和方便计算,,我们要学习几个体积单位。””……这节课的教学因为创设了较好的生活情景,,学生对““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有着深刻的认识,,整节课都很兴奋,,学得也很轻松。 实践证明,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 )寻找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習题。
再如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然后
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
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四) 回归生活实际,,应用新知。
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木匠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们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比如,在教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某家、某厂或某队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在““元、角、分””的教学以后,,我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对于一些后进生,,我还带着他们去学校商店,,通过买一些学习用品,,让他们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为希望小学献爱心活动过程中,,我就借此东风,,让学生把家里的零钱凑起来,,计算出总金额,,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向生活靠拢,我们教师首先要拥有数学意识,数学的思维方式,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是基础和前提,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关键。让我们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变禁锢、封闭的数学小课堂为开放的与社会天地相接壤的数学大课堂!
一、.一节室外数学课的启示。
在教学““米、千克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量一量跳绳、门窗、课桌椅等,,称一称他们自己带来的轻便的物品,,如盐、味精、苹果等,,然后总结。我讲得唇焦舌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在练习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无法下手。如床长( )米,宽( )米;一只鸡重( )千克;一千克鸡蛋有( )个等等。
由此,,我想到了,,能在教室里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事实在是太少了,,很多生活中的物品无法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对于米、千克的认识,,学生得到的感性认识实在是太少了。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第二节课时,,我就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小皮尺去量学校里的任何东西,,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量讲台、课桌、黑板的长和宽,,有的走出教室去量花坛,,还有的小朋友去量篮球场。下课回到家后,,学生还在家里继续量。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一千克的感性认识,,我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菜场买菜,,通过买菜,,切实感受物体的重量。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由于单个东西的大小不同,,所以一千克物品的个数也不相同的体验。如:一千克鸡蛋大约有10只,而一只鸭却有二千克等。再做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因为“1米”、“1千克”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并且相当坚固。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本身的摹本,,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对于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匮乏的小学生来说,,难以达到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听得到的生活情境,,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数学,,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二、.对数学生活化的理解。
新的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同时在新课标的理念中提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基本的是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掌握、运用数学,在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数学教学生活化,,即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是我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思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游戏,,而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和感受数学,,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三.、如何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
在新的課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挖掘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而且,,还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 ““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减少了学生接受知识时的““压抑感””和““被动状态””,,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由此可见,通过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更容易激发学生积极求知的欲望,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二)创设生活情境,,学习新知。
数学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就是模拟生活,,再现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小学数学中许多内容都可模拟生活场景,,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将数学生活化。
如教学““体积””这一概念时,,我创设这样的情景:我用两个一样的透明杯子盛了同样多的水,,并请一位同学做上记号,,先往一个杯子放进一个小铁块(铁块用线拴着),,然后分别演示把铁块提上来,,再放进去,,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原因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铁块放进水里了,,铁块占了空间,,所以水会上升。教师及时肯定并板书:占空间。我们再换一个物体,,同学们继续观察:现在往另一个杯子里放入一个鸡蛋,,这时杯子里的水一下子满了出来,,有的同学““呀””的一声惊叫,,我抓住时机问:和刚才的实验相比,,你又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放进水里的鸡蛋比铁块大,,也就是鸡蛋占的空间比铁块占的空间大。然后再引导学生归纳出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为了让学生继续感受““体积””概念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我要求学生每人举出4个不同的物体并按体积的大小排列起来。然后就顺理成章引入““体积单位””的教学,,““为了更准确的计量这些物体的体积和方便计算,,我们要学习几个体积单位。””……这节课的教学因为创设了较好的生活情景,,学生对““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有着深刻的认识,,整节课都很兴奋,,学得也很轻松。 实践证明,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 )寻找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習题。
再如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然后
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
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四) 回归生活实际,,应用新知。
众所周知,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木匠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们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比如,在教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某家、某厂或某队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在““元、角、分””的教学以后,,我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对于一些后进生,,我还带着他们去学校商店,,通过买一些学习用品,,让他们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为希望小学献爱心活动过程中,,我就借此东风,,让学生把家里的零钱凑起来,,计算出总金额,,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向生活靠拢,我们教师首先要拥有数学意识,数学的思维方式,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是基础和前提,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关键。让我们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变禁锢、封闭的数学小课堂为开放的与社会天地相接壤的数学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