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学科中,我们要结合课文实例,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在平时的教学中,本人通过实践和思考,从 “彰显人物魅力,培养科学情感;巧借科学原理,激发科学探索欲望;抓住有利时机,挖掘科学创新潜能”这几个方面引领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走近科学,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彰显人物魅力,培养热爱科学情感
在教学《诺贝尔》一文时,我在引导学生体会诺贝尔这一人物时,抓住了总领全文的一句话“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让学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理清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几个阶段:“液体炸药”、“固体炸药”、“威力更大的固体炸药”,然后有所侧重的展开教学。从这几个阶段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逐步感受到“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感悟他热爱科学、锲而不舍、永不言弃的精神品质。文章写得很感人,很多细节处都折射出诺贝尔可贵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不禁令人深深折服。就如发明固体炸药这部分,实验室一下子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亲人也是伤的伤,死的死,面对这一切,如果你是诺贝尔的亲戚,你会说什么?如果你是旁人,会说什么?诺贝尔自己又会想些什么?从三个层次,三个角度,引导学生想象。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了很多。亲戚们定会竭力劝阻;旁人定会职责诺贝尔,甚至远离他;而诺贝尔自己在悲痛之余,定会化悲痛为力量,执着地追求他的科学事业,这也正是他发明炸药的目的——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想象不仅充实了文本内容,更丰满了人物形象。诺贝尔对科学的热爱,以及一心为民的人品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上。
二、巧借科学原理,激发科学探索欲望
在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研读《雾凇》一课时,我心里一直有种震撼:这美丽的“精灵”都是特定情况下的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那雾凇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在感悟雾凇形成的原因时,我设法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很快,学生找到了这一句总写雾凇形成的句子: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围绕这句话,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质疑。显然,学生对“过于饱和的水汽”很难理解。什么叫“过于饱和”?“过于饱和的水汽”又是从何而来?一个个问题出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一次次地读,一次次地说。终于,“笼罩”、“弥漫”、“淹没”等词列入了孩子们的视线。细细品味,这不正是饱和吗?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对“过于饱和”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然而,雾凇形成过程的“奇妙”之处还是未能得到解决,布置了学生课外探索的作业,学生也非常愿意去了解其真正的形成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三、抓住有利时机,提高科学创新意识
孩子的天性表明,对于任何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表现出浓厚的求知欲。他们天真可爱、童心未泯,爱于幻想,敢于提问。一句话,孩子们具有无穷无尽、用之不竭的“创造力”的源流。作为教育者千万不能成为扼杀孩子的这一天性。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抓住有利时机,鼓励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年龄特点优势,使学生的“大胆想象,善于求异”的创新意识得以提高。
苹果里的五角星早就藏在那里了!鲁班发明锯,是受把自己手拉破的那根茅草的启发,其实那根茅草早就躺在那里,一定也拉过许多人的手。事实上,世界上无数个发明都有着原型启发,都有着一刹那也许是一种错误的动作。就是因为许多人少了那么一点,就与创造发明擦肩而过。
《苹果里的五角星》有两个对应的词,即“魅力(创造力)”与“循规蹈矩”。学习这一课,我个人认为,应该在反复阅读中,让学生充分地认识这两个词的内涵。这两个词如果不能够走进学生的头脑,这是此课的最大失败。因为这两个词非常关键,引导学生反复想,他们就能够感觉这两个词代表的东西太多了。课文中的“魅力”,其实就是“创造力”的一种解释,课文是怎么讲魅力的?最后自然段的三个“传”字就是最好的解释,课文中具体讲述那个幼儿园的小男孩也愿意、主动“传”,这其实是对“魅力”一词最“神”诠释。这说明任何一个创造都是具有“魅力”的,人们都愿意传的,也是人们都愿意拥有的。
《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教学过程中,我不拘泥于教案,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实施教案的过程,而应心中有学生,做到“以学定教”。如:课堂上,有学生质疑“不理解循规蹈矩”时,我就大胆调整教学思路,以“理解循规蹈矩”为主线,按“找找通常人们是怎样切苹果的?——人们为什么不打破这种常规?——打破常规的切法又是怎样的?——动手切一切!”这样的探究步骤,使学生在对比两种切苹果的方法后,自主领悟到:遵循通常的切法(做法、想法……)去切(做、想……),不作丝毫变动,就是“循规蹈矩”。
课文最后这样说: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我想说,所谓“创造力”,往大处说,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我愿和我的孩子们共勉,做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
苏教版选择这些课文,是通过母语的学习,让学生的头脑中有一份创造的思维,是告诉学生创造非常简单,是告诉学生苹果星的五角星早就藏在那里,就等着用“拦腰切断”的方式来发现。小学语文虽然姓“小”,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创造力”同样不大,也是一个“小”字。
综上所说,语文课不像科学课那样直接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但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材的功能决定了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科学教育必须结合语文学科的自身固有特点,她犹如一缕春风,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苏州吴中区临湖第二中心小学 江苏】
一、彰显人物魅力,培养热爱科学情感
在教学《诺贝尔》一文时,我在引导学生体会诺贝尔这一人物时,抓住了总领全文的一句话“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让学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理清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几个阶段:“液体炸药”、“固体炸药”、“威力更大的固体炸药”,然后有所侧重的展开教学。从这几个阶段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逐步感受到“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感悟他热爱科学、锲而不舍、永不言弃的精神品质。文章写得很感人,很多细节处都折射出诺贝尔可贵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不禁令人深深折服。就如发明固体炸药这部分,实验室一下子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亲人也是伤的伤,死的死,面对这一切,如果你是诺贝尔的亲戚,你会说什么?如果你是旁人,会说什么?诺贝尔自己又会想些什么?从三个层次,三个角度,引导学生想象。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了很多。亲戚们定会竭力劝阻;旁人定会职责诺贝尔,甚至远离他;而诺贝尔自己在悲痛之余,定会化悲痛为力量,执着地追求他的科学事业,这也正是他发明炸药的目的——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想象不仅充实了文本内容,更丰满了人物形象。诺贝尔对科学的热爱,以及一心为民的人品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上。
二、巧借科学原理,激发科学探索欲望
在课文《雾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河山的歌颂之情。研读《雾凇》一课时,我心里一直有种震撼:这美丽的“精灵”都是特定情况下的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那雾凇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在感悟雾凇形成的原因时,我设法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很快,学生找到了这一句总写雾凇形成的句子: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围绕这句话,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质疑。显然,学生对“过于饱和的水汽”很难理解。什么叫“过于饱和”?“过于饱和的水汽”又是从何而来?一个个问题出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一次次地读,一次次地说。终于,“笼罩”、“弥漫”、“淹没”等词列入了孩子们的视线。细细品味,这不正是饱和吗?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对“过于饱和”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然而,雾凇形成过程的“奇妙”之处还是未能得到解决,布置了学生课外探索的作业,学生也非常愿意去了解其真正的形成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
三、抓住有利时机,提高科学创新意识
孩子的天性表明,对于任何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表现出浓厚的求知欲。他们天真可爱、童心未泯,爱于幻想,敢于提问。一句话,孩子们具有无穷无尽、用之不竭的“创造力”的源流。作为教育者千万不能成为扼杀孩子的这一天性。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抓住有利时机,鼓励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年龄特点优势,使学生的“大胆想象,善于求异”的创新意识得以提高。
苹果里的五角星早就藏在那里了!鲁班发明锯,是受把自己手拉破的那根茅草的启发,其实那根茅草早就躺在那里,一定也拉过许多人的手。事实上,世界上无数个发明都有着原型启发,都有着一刹那也许是一种错误的动作。就是因为许多人少了那么一点,就与创造发明擦肩而过。
《苹果里的五角星》有两个对应的词,即“魅力(创造力)”与“循规蹈矩”。学习这一课,我个人认为,应该在反复阅读中,让学生充分地认识这两个词的内涵。这两个词如果不能够走进学生的头脑,这是此课的最大失败。因为这两个词非常关键,引导学生反复想,他们就能够感觉这两个词代表的东西太多了。课文中的“魅力”,其实就是“创造力”的一种解释,课文是怎么讲魅力的?最后自然段的三个“传”字就是最好的解释,课文中具体讲述那个幼儿园的小男孩也愿意、主动“传”,这其实是对“魅力”一词最“神”诠释。这说明任何一个创造都是具有“魅力”的,人们都愿意传的,也是人们都愿意拥有的。
《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教学过程中,我不拘泥于教案,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实施教案的过程,而应心中有学生,做到“以学定教”。如:课堂上,有学生质疑“不理解循规蹈矩”时,我就大胆调整教学思路,以“理解循规蹈矩”为主线,按“找找通常人们是怎样切苹果的?——人们为什么不打破这种常规?——打破常规的切法又是怎样的?——动手切一切!”这样的探究步骤,使学生在对比两种切苹果的方法后,自主领悟到:遵循通常的切法(做法、想法……)去切(做、想……),不作丝毫变动,就是“循规蹈矩”。
课文最后这样说: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我想说,所谓“创造力”,往大处说,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我愿和我的孩子们共勉,做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
苏教版选择这些课文,是通过母语的学习,让学生的头脑中有一份创造的思维,是告诉学生创造非常简单,是告诉学生苹果星的五角星早就藏在那里,就等着用“拦腰切断”的方式来发现。小学语文虽然姓“小”,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创造力”同样不大,也是一个“小”字。
综上所说,语文课不像科学课那样直接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但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材的功能决定了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科学教育必须结合语文学科的自身固有特点,她犹如一缕春风,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苏州吴中区临湖第二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