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在回顾管理思想和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在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方面设问,并从社会生产发展、人性假设演进以及管理价值论的角度初步探讨了管理科学产生的原因、发展动力及发展方向,总结了管理理论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 管理理论 社会生产 人性假设 管理价值
一、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概述
管理是在一定组织中,管理主体通过一系列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创新等管理职能,对有限的管理客体进行协调,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事实上,在管理这一科学门类诞生之前,伴随着管理实践活动,便有了管理思想的萌芽。这些萌芽蕴含在中国诸子百家的经史子集中,蕴含在西方以《国富论》经济学经典中,也形成于近代企业家的工厂制度和薪酬制度中。正是在这些肥沃的思想土壤上,近现代的管理理论大厦自19世纪末开始发芽成长。至今,管理理论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20年代,人际关系学说、层次需求理论等)、管理科学理论(20世纪40年代,运筹学)、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经验学派等)、当代管理思潮(20世纪90年代,公司再造、学习型组织等)。
纵观管理理论的发展史,有以下三个问题联系紧密,不容忽视:
管理实践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何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却迟迟才被发现?
是什么推动管理科学在短短一百来年成果丰硕?
管理科学将走向何方?
二、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对管理理论的推动
管理实践虽有几千年历史,这期间也孕育了丰富的管理思想,但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初期,尤其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经济活动和其他组织活动都处于低水平,资源开发有限,并不需要非常有效的系统协调,人类很难有系统研究协调活动的意识。
西方的文艺复兴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从而有越来越多的人研究社会实践中的经济和管理问题。其中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系统的学者是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向人们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及劳动分工理论。这些管理思想随着生产力的向前发展,适应了当时的工厂制度发展的需要。
管理理论比较系统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科学管理理论时期。“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泰勒,他系统阐释了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为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管理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文明更加进步,民主独立的浪潮席卷全球;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甚至出现了跨国公司;科学技术急速发展,技术更新速度空前加快;职工队伍的结构发生变化,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上述变化要求企业管理更加重视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运用更加先进的管理手段,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这一阶段,使得现代管理学派林立,如行为科学理论、决策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等不一而足。
时至今日,人类已经进入新经济时代,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更加要求管理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创新。
三、基于人性假设的管理理论发展规律
人性假设是关于人的本性的学说,是对人的行为的解释。管理中的“人性假设”最早在1960年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面》一文中明确提出。他在书中指出:在每一项管理决策或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有某种关于人性本质和人性行为的假设。因此可以认为,人性假设是根据一定社会时期内管理活动赖以成立的特定政治和文化条件,对管理活动中人的需要和人的本性作出的一种预设,这种预设影响着管理理论和管理行为。可见,对人性假设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人性假设的发展过程
历史上被提出的人性假设有很多,在各种文献中普遍提到的有以下5种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文化人。它们分别对应5种人性理论:X理论、人群关系理论、Y理论、超Y理论、Z理论。简介如下:
经济人与X理论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多数人性惰、胸无大志、缺乏进取心、只能在组织的操纵和控制下工作,多数人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
管理措施:任务管理;胡萝卜加大棒;少数人管理。
社会人与人群关系理论
基本观点:经济利益对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是次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工作中结成的良好人际关系。
管理措施:重视人的社会需要;注重人际关系;重视群体奖励;参与管理。
自我实现人与Y理论
基本观点:人性勤;惩罚不是促使人努力工作的唯一手段;最重要的是尊重自我实现需要;适当条件下,多数人能接受任务,主动承担责任;多数人都具有解决问题的智慧,但通常并未完全发挥。
管理措施:重视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管理者充当工作设计师和服务者;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民主管理。
复杂人与超Y理论
基本观点:人的需要和动机是复杂的,会因时因地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一概而论。
管理措施:权变管理
文化人与Z理论
基本观点:人的行为方式及价值选择是由其所处文化背景决定。
管理措施:创立一种适合于组织发展的组织文化以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基于人性假设的管理理论创新规律初探
关于人性假设的演进规律,“现实的社会关系和传统文化的积淀决定了人们对人性的基本假设”。社会的发展进步促成文化传统中有关人的理论逐步丰富完善,完善后的人性理论会以一种新的人性假设的形式来影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并诱导管理模式的变迁和转换,最终实现管理创新;之后,管理创新的积极成果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并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发新一轮人性假设对管理创新的作用过程。其示意图如图1:
事实上,管理的目的是有效率的完成组织目标,它是为解决问题而存在的,是现实问题驱动型的科学。在问题还未出现时,它自然无需考虑也意识不到相应的解决办法.而一旦问题出现以至随着社会的发展愈加复杂化,管理学就需要更加细致地考虑实际情况以便更清楚地认识管理的核心——人。因此,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人性假设的研究规律作用过程可用图2示意:
前面已经述及管理实践、管理科学,它们都为管理的本质做了基础性的工作,然而管理存在的本质或者动力都还没有全面论述。管理的本质是管理系统的价值选择,即管理以利害关系和利害选择而存在。从管理历史和管理研究历程来看:管理的本质是协调,而管理的本职工作是决策,其核心动力是创新,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显然,现行的管理理论并没有深刻到管理的根源,主要原因是管理研究一直把管理者系统和被管理系统视为主从关系或者把二者按照交叉混同关系来研究,现在有如此多的学派之争就是例证。管理存在的本质就是它的价值特征。它要求,不管是管理实践还是管理科学,把管理者系统和被管理系统必须一起作为主体来研究,以便充分体现和渗透管理系统的“意志”。这说明,管理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观性”,遵循管理价值规律。管理价值规律就是管理者系统与被管理系统围绕管理系统的价值选择波动。管理价值规律体现的是管理系统的属性特征,强调管理系统运行的一般逻辑;而管理价值选择是管理系统的动力特征,这是管理的本质。
未来的管理研究也将遵循管理价值规律和价值选择,其方向就是研究管理者系统和被管理系统的“价值”关系。简单说来有以下几点:
(1)管理系统与被管理系统都作为主体,其位置关系的安排问题;
(2)管理者系统与被管理系统主体地位确立的标准问题;
(3)管理者系统与被管理系统如何协调才能将管理系统的价值按照管理价值规律最大实现。
五、结论
综合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发现,人们从管理实践中不断积累着管理经验,而管理经验会沉淀为管理思想,这些都是形成管理理论的基础和源泉。
社会生产实践与人性进化相互作用,推动着管理理论不断地向前发展。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还要深刻到其趋利避害本性及管理价值规律,才能把握好研究管理者系统和被管理系统的“价值”关系这一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管理理论 社会生产 人性假设 管理价值
一、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概述
管理是在一定组织中,管理主体通过一系列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创新等管理职能,对有限的管理客体进行协调,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事实上,在管理这一科学门类诞生之前,伴随着管理实践活动,便有了管理思想的萌芽。这些萌芽蕴含在中国诸子百家的经史子集中,蕴含在西方以《国富论》经济学经典中,也形成于近代企业家的工厂制度和薪酬制度中。正是在这些肥沃的思想土壤上,近现代的管理理论大厦自19世纪末开始发芽成长。至今,管理理论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20年代,人际关系学说、层次需求理论等)、管理科学理论(20世纪40年代,运筹学)、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经验学派等)、当代管理思潮(20世纪90年代,公司再造、学习型组织等)。
纵观管理理论的发展史,有以下三个问题联系紧密,不容忽视:
管理实践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何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却迟迟才被发现?
是什么推动管理科学在短短一百来年成果丰硕?
管理科学将走向何方?
二、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对管理理论的推动
管理实践虽有几千年历史,这期间也孕育了丰富的管理思想,但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初期,尤其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经济活动和其他组织活动都处于低水平,资源开发有限,并不需要非常有效的系统协调,人类很难有系统研究协调活动的意识。
西方的文艺复兴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从而有越来越多的人研究社会实践中的经济和管理问题。其中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进行系统的学者是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向人们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及劳动分工理论。这些管理思想随着生产力的向前发展,适应了当时的工厂制度发展的需要。
管理理论比较系统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科学管理理论时期。“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泰勒,他系统阐释了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为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管理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文明更加进步,民主独立的浪潮席卷全球;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甚至出现了跨国公司;科学技术急速发展,技术更新速度空前加快;职工队伍的结构发生变化,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上述变化要求企业管理更加重视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运用更加先进的管理手段,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这一阶段,使得现代管理学派林立,如行为科学理论、决策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等不一而足。
时至今日,人类已经进入新经济时代,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更加要求管理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创新。
三、基于人性假设的管理理论发展规律
人性假设是关于人的本性的学说,是对人的行为的解释。管理中的“人性假设”最早在1960年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面》一文中明确提出。他在书中指出:在每一项管理决策或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有某种关于人性本质和人性行为的假设。因此可以认为,人性假设是根据一定社会时期内管理活动赖以成立的特定政治和文化条件,对管理活动中人的需要和人的本性作出的一种预设,这种预设影响着管理理论和管理行为。可见,对人性假设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人性假设的发展过程
历史上被提出的人性假设有很多,在各种文献中普遍提到的有以下5种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文化人。它们分别对应5种人性理论:X理论、人群关系理论、Y理论、超Y理论、Z理论。简介如下:
经济人与X理论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多数人性惰、胸无大志、缺乏进取心、只能在组织的操纵和控制下工作,多数人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
管理措施:任务管理;胡萝卜加大棒;少数人管理。
社会人与人群关系理论
基本观点:经济利益对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是次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工作中结成的良好人际关系。
管理措施:重视人的社会需要;注重人际关系;重视群体奖励;参与管理。
自我实现人与Y理论
基本观点:人性勤;惩罚不是促使人努力工作的唯一手段;最重要的是尊重自我实现需要;适当条件下,多数人能接受任务,主动承担责任;多数人都具有解决问题的智慧,但通常并未完全发挥。
管理措施:重视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管理者充当工作设计师和服务者;外在奖励和内在奖励;民主管理。
复杂人与超Y理论
基本观点:人的需要和动机是复杂的,会因时因地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一概而论。
管理措施:权变管理
文化人与Z理论
基本观点:人的行为方式及价值选择是由其所处文化背景决定。
管理措施:创立一种适合于组织发展的组织文化以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基于人性假设的管理理论创新规律初探
关于人性假设的演进规律,“现实的社会关系和传统文化的积淀决定了人们对人性的基本假设”。社会的发展进步促成文化传统中有关人的理论逐步丰富完善,完善后的人性理论会以一种新的人性假设的形式来影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并诱导管理模式的变迁和转换,最终实现管理创新;之后,管理创新的积极成果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并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发新一轮人性假设对管理创新的作用过程。其示意图如图1:
事实上,管理的目的是有效率的完成组织目标,它是为解决问题而存在的,是现实问题驱动型的科学。在问题还未出现时,它自然无需考虑也意识不到相应的解决办法.而一旦问题出现以至随着社会的发展愈加复杂化,管理学就需要更加细致地考虑实际情况以便更清楚地认识管理的核心——人。因此,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人性假设的研究规律作用过程可用图2示意:
前面已经述及管理实践、管理科学,它们都为管理的本质做了基础性的工作,然而管理存在的本质或者动力都还没有全面论述。管理的本质是管理系统的价值选择,即管理以利害关系和利害选择而存在。从管理历史和管理研究历程来看:管理的本质是协调,而管理的本职工作是决策,其核心动力是创新,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显然,现行的管理理论并没有深刻到管理的根源,主要原因是管理研究一直把管理者系统和被管理系统视为主从关系或者把二者按照交叉混同关系来研究,现在有如此多的学派之争就是例证。管理存在的本质就是它的价值特征。它要求,不管是管理实践还是管理科学,把管理者系统和被管理系统必须一起作为主体来研究,以便充分体现和渗透管理系统的“意志”。这说明,管理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观性”,遵循管理价值规律。管理价值规律就是管理者系统与被管理系统围绕管理系统的价值选择波动。管理价值规律体现的是管理系统的属性特征,强调管理系统运行的一般逻辑;而管理价值选择是管理系统的动力特征,这是管理的本质。
未来的管理研究也将遵循管理价值规律和价值选择,其方向就是研究管理者系统和被管理系统的“价值”关系。简单说来有以下几点:
(1)管理系统与被管理系统都作为主体,其位置关系的安排问题;
(2)管理者系统与被管理系统主体地位确立的标准问题;
(3)管理者系统与被管理系统如何协调才能将管理系统的价值按照管理价值规律最大实现。
五、结论
综合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发现,人们从管理实践中不断积累着管理经验,而管理经验会沉淀为管理思想,这些都是形成管理理论的基础和源泉。
社会生产实践与人性进化相互作用,推动着管理理论不断地向前发展。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还要深刻到其趋利避害本性及管理价值规律,才能把握好研究管理者系统和被管理系统的“价值”关系这一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