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来源于生活,其教材记录的正是人类在生活中的知识和智慧。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讲授不应立即试图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及方法一开始就与意义的环境相分离,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因此,教师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情境,成为转换教学理念,改进数学教学的关键。教学情境如何,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效果至关重要。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此时教师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教学艺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注意力集中,反应迅速,思维能力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记忆、巩固,乃至智慧火花的迸发都需要适宜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组成中的重要一环,也就是说,组织教学是一种艺术,要搞好教学,教师就必须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要有驾驭整个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周密地设计教学结构,一步步地创设阐述问题与传授知识的和谐氛围,把学生带进教学佳境之中。
一、何为情境?何为数学情境?何为情境教学法
情境就是活动所需要的氛围,它是指进行某种兴趣活动所必需的,由一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外在环境。而所谓数学问题情境,就是指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各种障碍和困难,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排除这种障碍和困难,进而获得学习上和心理上的成功的情境。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情境教学法则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在教学活动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取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以及数学的应用性,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情境创设的内容安排要注意数学学科的系统性,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情境创设的内容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取材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例如:我在讲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引进了太阳从海平面升起的美丽图片,这样做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美育教育,也使课堂生动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讲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引进了月全食和月偏食等自然现象,这样做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信心。数学本身就是人类创造的奇迹,但数学的魅力、数学的奇迹要靠我们去挖掘,去发现,也就是说要很好地设计数学问题,使每一篇教材能活起来,把抽象的数学材料“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譬如,数学教材中有作三角形内切圆的问题,可这样设计问题情境:“校园里有一块三角形空地,学校计划在此空地上建一块面积最大圆形花坛(剩余部分种植草坪),请你帮助学校画出设计图。”像这样的例子,在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都会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这不仅使同学们认识到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而且也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要创设贴近时代的问题情境
教学设计强调数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或真实世界的联系,关注抽象数学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使间接经验的学习由直接经验作支撑。因此,在教学新课时,要举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例子。例如:在讲授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这节课时,可创设如下情境:在“911”事件中,恐怖分子用一架飞机撞击了美国的军事指挥中心——五角大楼,使这座著名建筑物的一角遭到了严重破坏,死伤数人。出示五角大楼的俯视图片,从而引出问题:大楼的俯视图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图形?你们想知道大楼的五个角的读数之和是多少吗?(板书课题: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再如我在讲“梯形”这节课时,首先通过抗洪抢险的图片(大坝的横断面即梯形),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即数学,由此很自然地引出课题。这样做不仅对学生进行了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要创设活动体验型情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我们不能强迫学生坐在教室里,硬性的把一个个知识点灌输给他们,只有当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例如,我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将本班学生按4人一小组,分成若干组,每组发给一些厚0.1毫米、足够长的长方形纸,让其对折一次、两次、三次,计算或测量对折后纸的厚度。然后猜一猜:假设发给你的纸足够长,继续折叠20次、30次后,会有多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与生活中所见或学习中所学的物体相联系)。教师计算机显示出10层高的楼房和约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它们的高度。同时教师给出假设:如果一层楼按3米高计算,把足够长的厚0.1毫米的纸继续折叠20次会有多厚呢?这个数值太大我们用计算机算算。显示得数,问学生有多少层楼高,在黑板上给出结果,有34层楼高。继续折叠30次后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通过猜想、比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因为学生会对结果感到诧异,由此会产生许多奇异的想法,自然会喜欢上探究课,也会使学生加深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又如,我在讲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时,通过让学生用火柴棒拼1个正方形、2个正方形、3个正方形……N个正方形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与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过程。教学时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使方法多样化,如:有的学生可能借助动手拼摆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可能试图通过寻找规律解决问题。在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并让他们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在合作交流中获益。
虽然创设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但我们在教学中不应是为了情境的设计而设计,而应是为了学生掌握知识达到目标的设计而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表现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要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数学味”,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要创设出真正符合学生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总之,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探索研究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活每篇教材,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断地挖掘其创造潜能,从而更好地培养新型人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第四中学)
一、何为情境?何为数学情境?何为情境教学法
情境就是活动所需要的氛围,它是指进行某种兴趣活动所必需的,由一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外在环境。而所谓数学问题情境,就是指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各种障碍和困难,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排除这种障碍和困难,进而获得学习上和心理上的成功的情境。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而情境教学法则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在教学活动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取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以及数学的应用性,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情境创设的内容安排要注意数学学科的系统性,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情境创设的内容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取材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例如:我在讲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引进了太阳从海平面升起的美丽图片,这样做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美育教育,也使课堂生动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讲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引进了月全食和月偏食等自然现象,这样做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信心。数学本身就是人类创造的奇迹,但数学的魅力、数学的奇迹要靠我们去挖掘,去发现,也就是说要很好地设计数学问题,使每一篇教材能活起来,把抽象的数学材料“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譬如,数学教材中有作三角形内切圆的问题,可这样设计问题情境:“校园里有一块三角形空地,学校计划在此空地上建一块面积最大圆形花坛(剩余部分种植草坪),请你帮助学校画出设计图。”像这样的例子,在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都会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这不仅使同学们认识到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而且也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要创设贴近时代的问题情境
教学设计强调数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或真实世界的联系,关注抽象数学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使间接经验的学习由直接经验作支撑。因此,在教学新课时,要举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例子。例如:在讲授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这节课时,可创设如下情境:在“911”事件中,恐怖分子用一架飞机撞击了美国的军事指挥中心——五角大楼,使这座著名建筑物的一角遭到了严重破坏,死伤数人。出示五角大楼的俯视图片,从而引出问题:大楼的俯视图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图形?你们想知道大楼的五个角的读数之和是多少吗?(板书课题: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再如我在讲“梯形”这节课时,首先通过抗洪抢险的图片(大坝的横断面即梯形),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即数学,由此很自然地引出课题。这样做不仅对学生进行了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要创设活动体验型情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我们不能强迫学生坐在教室里,硬性的把一个个知识点灌输给他们,只有当学生迫切需要学习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例如,我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将本班学生按4人一小组,分成若干组,每组发给一些厚0.1毫米、足够长的长方形纸,让其对折一次、两次、三次,计算或测量对折后纸的厚度。然后猜一猜:假设发给你的纸足够长,继续折叠20次、30次后,会有多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与生活中所见或学习中所学的物体相联系)。教师计算机显示出10层高的楼房和约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它们的高度。同时教师给出假设:如果一层楼按3米高计算,把足够长的厚0.1毫米的纸继续折叠20次会有多厚呢?这个数值太大我们用计算机算算。显示得数,问学生有多少层楼高,在黑板上给出结果,有34层楼高。继续折叠30次后有12个珠穆朗玛峰高。通过猜想、比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因为学生会对结果感到诧异,由此会产生许多奇异的想法,自然会喜欢上探究课,也会使学生加深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又如,我在讲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时,通过让学生用火柴棒拼1个正方形、2个正方形、3个正方形……N个正方形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与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过程。教学时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使方法多样化,如:有的学生可能借助动手拼摆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可能试图通过寻找规律解决问题。在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并让他们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在合作交流中获益。
虽然创设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但我们在教学中不应是为了情境的设计而设计,而应是为了学生掌握知识达到目标的设计而设计。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表现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要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数学味”,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要创设出真正符合学生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总之,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探索研究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活每篇教材,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断地挖掘其创造潜能,从而更好地培养新型人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