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影响和策略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_daiv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高校教育要重视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毕业生就业观的影响,并据此探究高校对毕业生的教育策略,这是破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关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 影响和策略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高校毕业生无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高校毕业生教育策略亦应随之改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影响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正面影响
  就业观就是关于就业的观点和看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点产生诸多积极影响。
  (1)从经济独立意识的角度看,作为市场主体的各个经营者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间具有平等的互不依赖的关系。独立的主体地位是进人市场的先决条件,人才进入市场主体的情境亦然。人才的市场化也应该要求他们具有独立意识。所以传统的保守盲从和依赖他人的人才意识与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独立自主、开拓进取的精神差距很大。
  (2)从市场竞争意识的角度看,竞争是市场资源配置的本质属性。优胜劣汰机制成为人才进入市场的重要机制。因此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市场主体机遇与挑战并存、效益与风险同在,经营者必须为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努力拼搏,必须独立担负起抉择风险。因而,经营者必须具备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等精神品质,必然摒弃与世无争、自甘落后等因循守自娱自乐的观念,树立起良好的竞争意识。人才很好流入市場的要求是必须具备竞争意识。
  (3)从市场功利的角度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无用处成为衡量和选择事物、行为、关系、人才的唯一标准。对经营者有用、作用巨大,就会成为他们抢手的心头肉,香饽饽。相反,人才则只能被无情闲置,甚至挣扎在饥饿线上,毫无价值。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是不完善的,它对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必然存在许多消极的影响。
  (1)市场经济易形成不良社会交往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所奉行的是等价交换原则,这极易渗透到人际关系中,影响人才自然流入市场的过程。既讲平等又重功利,使人际交往的对象、范围及深度都打上功利主义的印记,这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失去兴趣选择,难以全方位发展、再加上专业分科的细化,有些学生甚至丧失了必要的情感、理智需要等人文基础。
  (2)市场经济易渗透不良价值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的趋利性、排他性等特点,容易引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气。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容易造成学生的生活信念危机。
  (3)市场经济导致的高校扩招增加了就业竞争压力。普通高校自2003年扩招后,以前的“天之骄子”的高校毕业生心态已经被就业现实瓦解得支离破碎。再加上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着重于知识的传授,往往忽视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相对于目前瞬息变化的社会情况,已经严重地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残酷的现实,不得不逼迫高校毕业生在走向就业市场之前就已经完成做好失业心理选取。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恶化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转变客观上恶化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环境。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转变历程
  有学者把这种转变按照时间先后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校毕业生有自己的理想,以社会为中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一切服从党的安排;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中后期,高校毕业生们向以我为中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倾斜;第三阶段为90年初期,大多数学生的求职成才逐步到位,开始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功利化倾向明显;第四阶段是90年代中后期至今,大学高校毕业生门极力找到个人和社会最佳结合点,多元化、多层次,主动性、功利性增强。由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也随之而改变。首先,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如从高校毕业生对成才的设计上看:有的以学业为目标,有的以从事社会活动为目标,有的以出国留学、经商、赚钱为目标,有的对未来发展没有目标,得过且过等。就业价值取向由“关注社会”转向“关注自我”。由狂热的虚幻的理想追求转向求真务实的关注现实。其次,价值取向由“崇尚理想”转向“注重实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去许多天经地义的价值观念受到怀疑和否定,价值规律得到重视,象征物质利益的金钱得到了正确的定位。高校毕业生的价值观念更趋于务实,注重物质利益自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然追求。
  不难看出目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价值取向上由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追求远大理想,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的价值诉求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就业价值选择上出现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倾向。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还是积极健康的。高校毕业生对“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价值取向也能普遍予以认同和肯定,并能把个人的需要和国家社会的需要相衔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也在日益协调化、多元化、自主化、理性化和务实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策略
  (一)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是紧迫的。学校教育当本着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信息服务的原则去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一方面,学校应把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在整个学习生活中,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切实可行的落实毕业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规划。另一方面,学校要教育毕业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区和部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艰苦努力来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获得不断发展的机会。让毕业生充分认识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同时还应用好多种渠道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就业信息。   (二)转变课程设置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高校课程设置应面向市场,把学校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首先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专业建设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专业設置市场化,让学生在毕业就业时能及时地找到自己的专业位置.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其次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比如“校厂结合”模式,让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知识与技能、教室与车间、学生与岗位相结合。又比如教学方法的改变,大量增加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提倡发现和探究教学。再如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技能大赛等各项活动,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还要重视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多元化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三)重视创业意识培养
  要以创业带动就业。高校教育决定性的一个理念就是培养自主创业精神。当前的高校毕业生 “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取向对高校教育的启示是要注重“先创业,后择业,再就业”的培养取向。强调“先创业理念”的培养是破解市场经济冲击大学教育的关键一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就是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就业价值取向,利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以自筹资产独立创业或以技术入股等方式参办企业的方式就业。这是一种必然的时代潮流,所以培育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打好基础知识,树立创业理想,培养创业素质等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实践中我们提倡高校毕业生创业,但是,不能误导他们盲目创业、仓促创业。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5]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关注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的责任、国家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列宁.《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第1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麻丽.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与就业难问题探析[J].西南教育论丛(季刊),2008.3.
  [3]李欣.对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探析[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4]张伏力.浅谈新形势下本真德育价值取向的回归[J].教育与职业,2007.1O.
  [5] 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385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刘琦,女,副教授,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在任何一门学科中,如果没有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德育就不能真正到位,加强德育教育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对于计算机教师来说,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真正落实“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成为每一位计算机教师所关注的课题。  一、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在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循循善诱、晓之以理,使他们认识到养成
期刊
记得我曾看过一幅漫画,画面内容大体是这样的:一群高矮不同、胖瘦不一、表情丰富、天真烂漫的儿童排着队依次走进一台机器,并从机器里走出来时,都打造得整齐划一。这漫画可能是大师们给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个让人深思熟虑的问题,学校教育到底应该怎样办?应试教育怎样转变为素质教育?  面对新课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针对语文教学,陷入沉思之中:而每一位语文教师上的课都很精彩,说不出什么地方不好。但听后给人的感觉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高专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以期为促进高职高专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2+1”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培养人才的方法,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一般认为,“2+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职高专三年教学两年在学校组织,一年在
期刊
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验: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  家长谈论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谈论最多的还是班主任。因为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他既是学生的楷模,又是学生人生的导师。他与学生接触多,对学生的影响大,其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并长时间的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  一、班主任的思想能力 
期刊
摘 要: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微笑去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并注意学法设计和施以技巧指导,使学生在师生共建的、极富情趣的教与学的环境中学习,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获得协调发展,在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师生一起品味成功的喜悦和教学的乐趣!  关键词:愉快教育;聋生数学;课堂;实施  “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
期刊
摘 要:文章将从播出安全事故的特征,来分析判断播出事故原因,提出相应的判断处理方案。  关键词:播出安全;事故分类;应急方案  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是全国广电系统的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涉及各级电视传输部门和单位,要经过多种设备、多种环境才能把信号安全送到千家万户,在这传输过程中又经过多种操作和多种信号转换,所以在传输、播出过程中及易发生问题。尤其是现在极端恶劣天气和电磁干扰日益增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如何实施古诗教学是我们迫切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探索  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形式:歌江山美,吟边塞情;或纤柔卑弱,或明快清新;有悲凉
期刊
摘 要:根據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把学生分开层次进行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能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分层递进教学的
期刊
摘 要:随着初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在英语的新课标中,对英语的写、听、读、说综合能力的培养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对初中的英语进行教学时,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学习是对新课标进行时间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将针对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说写结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说写结合;小组合作;模式分析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它的发展与运用得益于人们的不断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英语教育领域,对于英语教学总的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十分少,大学英语教学从某种程度来说忽视了思维转型的要求,在教学上,并没有把培养学生的新型思维方式作为教学的重点。就现阶段的教学来看,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其他专业有关于英语的教学,对于学生的语言技能的培养更加的注重,而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等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发展并没有得到重视。然而,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对于大学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