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教师;人格魅力;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3(A)—0014—01
有调查报告显示:中学生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3.5%的学生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上有近30%的学生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50%的学生表示内心不尊重老师。师生关系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时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产生理解、信任、轻松、愉快等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从而形成融洽的教学氛围;反之学生会产生怀疑、烦闷、厌恶、紧张、恐惧等消极态度和体验。教书育人需要良好的教学氛围,否则极难达到育人目标。
目前,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渗透和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师利益在应试教育评价机制中被扭曲,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还未形成,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
人格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风度的综合表现,人格效应是人格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的震撼力及其对人的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完美的人格包括高尚的品德、真挚的爱心、渊博的才学。三者的完美结合会具有无穷的魅力,这种人格魅力会辐射、影响到周围的人群。作为教师,我们要从这三个方面要求自己,以此来教育影响我们的学生。乌申斯基说:“一切教育因素都必须建立在教师个性的基础上,因为人的个性是教育力量的唯一源泉。”教师的完美人格对学生有极大的教育作用,它不仅对学生在校时的健康成长有直接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人生之路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因为这种影响并非简单说教,更非疾言厉色,而往往是一种陶冶和感召,
是不知不觉的。
高尚的品德如春风细雨
前苏联教育家杜勃罗百波夫说过:“有人说,师生间最不幸的关系是学生对老师学问的怀疑。我还要加上一句,如果儿童的怀疑涉及教师的道德方面,则教师的地位更不幸。”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教师高尚的品德,对学生有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教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会对他们日后的工作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光明磊落、正直无私、言行一致的作风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请你记住,你是教师,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人生的引路人。”所以,教师必须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并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作出表率。
真挚的爱心似生命灵魂
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育的灵魂。一个不懂得爱、没有爱的老师,他的教育是虚伪的、苍白的。只有爱才能唤醒爱,只有教师对学生的爱,才能唤醒学生对老师的爱,才能使师生的爱双向流动,才可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渊博的才学是源头活水
在知识爆炸、信息猛增的今天,“一本书主义”的教师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才容易与今天眼界更开阔、知识面更宽广的学生交往并取得学生的信任。因此,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的学识不仅表现在对本学科知识的精通上,也表现在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上;不仅表现在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熟悉上,还表现在对现代科技、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的了解程度上;甚至还表现在对当前乐坛、影坛、文坛、体坛等信息的了解上。假如教师在讲解问题时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对学生感兴趣的国际时政、流行音乐、畅销小说或时尚体育能侃侃而谈、娓娓道来,那学生必然是“信其道而亲其师”。否则,若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一知半解或不屑一顾,就会使学生的情感受到伤害,那么教师就会失去人格的感召力,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哪怕是十分正确的教育)产生抵制。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3(A)—0014—01
有调查报告显示:中学生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3.5%的学生愿意向老师倾诉;在对待老师批评这个问题上有近30%的学生认为老师是可恨的,有意挑自己的毛病;50%的学生表示内心不尊重老师。师生关系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时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产生理解、信任、轻松、愉快等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从而形成融洽的教学氛围;反之学生会产生怀疑、烦闷、厌恶、紧张、恐惧等消极态度和体验。教书育人需要良好的教学氛围,否则极难达到育人目标。
目前,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渗透和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师利益在应试教育评价机制中被扭曲,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还未形成,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了,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
人格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风度的综合表现,人格效应是人格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的震撼力及其对人的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完美的人格包括高尚的品德、真挚的爱心、渊博的才学。三者的完美结合会具有无穷的魅力,这种人格魅力会辐射、影响到周围的人群。作为教师,我们要从这三个方面要求自己,以此来教育影响我们的学生。乌申斯基说:“一切教育因素都必须建立在教师个性的基础上,因为人的个性是教育力量的唯一源泉。”教师的完美人格对学生有极大的教育作用,它不仅对学生在校时的健康成长有直接的作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人生之路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因为这种影响并非简单说教,更非疾言厉色,而往往是一种陶冶和感召,
是不知不觉的。
高尚的品德如春风细雨
前苏联教育家杜勃罗百波夫说过:“有人说,师生间最不幸的关系是学生对老师学问的怀疑。我还要加上一句,如果儿童的怀疑涉及教师的道德方面,则教师的地位更不幸。”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教师高尚的品德,对学生有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教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会对他们日后的工作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光明磊落、正直无私、言行一致的作风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请你记住,你是教师,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人生的引路人。”所以,教师必须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并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作出表率。
真挚的爱心似生命灵魂
感情是人格力量的基础,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育的灵魂。一个不懂得爱、没有爱的老师,他的教育是虚伪的、苍白的。只有爱才能唤醒爱,只有教师对学生的爱,才能唤醒学生对老师的爱,才能使师生的爱双向流动,才可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渊博的才学是源头活水
在知识爆炸、信息猛增的今天,“一本书主义”的教师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才容易与今天眼界更开阔、知识面更宽广的学生交往并取得学生的信任。因此,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的学识不仅表现在对本学科知识的精通上,也表现在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上;不仅表现在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熟悉上,还表现在对现代科技、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的了解程度上;甚至还表现在对当前乐坛、影坛、文坛、体坛等信息的了解上。假如教师在讲解问题时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对学生感兴趣的国际时政、流行音乐、畅销小说或时尚体育能侃侃而谈、娓娓道来,那学生必然是“信其道而亲其师”。否则,若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一知半解或不屑一顾,就会使学生的情感受到伤害,那么教师就会失去人格的感召力,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哪怕是十分正确的教育)产生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