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豆套种玉米种植技术,使矮秆系的大豆与高秆系的玉米合理搭配,充分利用了水源、光源、时间和空间,扩大了大豆和玉米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增加了农民收益。由于大豆和玉米吸收养分有差异,能产生差异效应,所以要将土地利用和养地结合充分。同时大豆和玉米的高矮搭配可以体现复合群的互补关系,使两种作物达到优势互补,能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大豆套种玉米;栽培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6-0204-01
1 增产优势分析
1.1 光能利用率高
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不仅与叶面积大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多少有关,也与群体植株总数、叶片角度、叶面积指数、种植方式有密切关系。大豆、玉米立体栽培定向种植,太阳幅射能利用比清种增加15%~20%。2种作物种植在同一面积上,高矮形成了通风透气的走廊。通过走廊,一方面增加了二氧化碳的供应,另一方面光线能直射在高棵作物的下部,同时由于矮作物的反向,田间漫反射光也大大增强。此外,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光多是长波光,早晚的光比中午的光长波光多,而主体栽培增强的光照比早晚的光照多,不仅光照强,而且光照质量好。由此创造了增产的先决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
1.2 边行优势明显,田间小气候优越
清种玉米,地边地头玉米棒大、粒好。大豆边行,地头坐荚数多,籽粒饱满。立体栽培定向种植,把大面积清种玉米、大豆改变成地头边垄种植,通风透光,增加了二氧化碳的供给,光能利用率大大提高,充分发挥玉米的增产优势,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极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3]。玉米植株比大豆植株高,玉米形成了大豆田间的防风带,降低了水分蒸发,空气湿度大,光照辐射力强,使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光能利用率提高,光合作用好,营造了非常适应大豆生长的田间小气候,使玉米叶片一致,方向一致,不影响大豆光合作用。
1.3 增产效果显著
从经济效益上看,米豆套种大豆正常种植,大豆产量可达到1500kg/hm2以上,玉米虽然是隔几行大豆种1行或隔几米种1趟,但玉米采用1埯多株,因此其保苗数也可达到3万~4万株/hm2,产量可达7500kg/hm2以上,大豆按市场价3.0元/kg,玉米按1.0元/kg计算,效益可达到1.2万元/hm2以上;清种玉米产量按10t/hm2计算,效益是1万元/hm2。这样大豆套种玉米可比清种玉米增加效益2000元/hm2以上。
2 大豆套种玉米种植技术
2.1 种子选择
不论是大豆还是玉米,优良品种是粮食增产的最主要因素,所以要选择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玉米产量和品种有很大关系,产量潜力与生产管理条件有很大关系。所以在大豆和玉米套种技术中,要选择土地肥沃的地区,同时配备优良的增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如果选择增产潜力小的品种,就要求玉米品种稳定性强。同时如果在平地种植,选择晚熟品种比较适合;如果在洼地种植,选择早熟品种比较适合;如果在岗地种植,选择生长期长的中晚熟品种比较合适。
2.2 播种
大豆和玉米在播种前要先将种子进行试芽、晒种处理,以保证出苗齐全。适时播种也是提高玉米和大豆产量的基础,一般选择抗旱凹式播种法,具体操作是在播种机施肥播种复土后,播种机的镇压轮要在苗带上压出一条宽20厘米,深3厘米的凹槽,主要目的是提高苗带内的化学除草剂的效果,保证出苗齐全,幼苗强壮。
2.3 合理密植
大豆套种玉米的合理密植原则主要是玉米要超密种植,大豆要合理稀植。正常情况下玉米小行之间的行距大概在30厘米,植株与植株之间距离15厘米;玉米大行之间行距150厘米,一亩植株数4900株。玉米大行内种植两行大豆,大豆行距30厘米,玉米与大豆行距60厘米左右,每亩大豆植株10000株。玉米主要是宽窄行种植,1.2米开墒,宽行0.88米,窄行0.33米。根据种植地区气候、温度条件和土壤情况等因素,每亩玉米植株数4500左右。大豆种植在玉米的宽行中,大豆株距为0.6米,每年都要轮作换茬,这样可以提高前一茬作物肥料和水分的利用,也能减少病虫害和草害的危害。深耕时要根据地块特点进行垄沟垄体的深耕,主要作用是破除土层的结板,提高土壤抗旱能力和保肥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2.4 田间管理
2.4.1 施肥
玉米高产需要施用大量肥料,要在需要肥料的关键时期进行追肥。基肥的使用能保障玉米和大豆在苗期和开花期的营养需要,基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同时配合氮、磷、钾等肥料。一般每亩基肥大概施用农家肥大概3000公斤和普钙30公斤。对玉米主要施用三元复合肥大概28公斤,对大豆施用三元复合肥大概12公斤。追肥是根据玉米和大豆的生长期进行,当玉米4~5个叶片时,要进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当玉米长到9~10个叶片时,每亩追施尿素17公斤;大豆基本是开花期进行追肥,主要是用尿素追施大概4公斤。
2.4.2 除草
除草是防止杂草和大豆、玉米争抢营养,造成大豆和玉米生长不利。除草一般是在苗带之间和垄帮上进行浅土除草,采用的除草剂要对大豆和玉米都是安全的,而且效果良好。除草主要是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封闭除草,如果有比较恶性的杂草,可以人工铲除。
2.4.3 灌水
灌水是大豆和玉米生長期比较重要的田间管理程序。对大豆进行开花期灌水可以保证大豆高产,因为大豆开花期的水分需求量比较大,及时灌水可以保证水分需求,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2.4.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大豆和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可以选择用“杀虫光”拌肥的方法对地下虫害和地上虫害进行防治。同时,在大豆和玉米播种后要及时灌水,以保证幼苗出苗齐全。另外,在玉米出苗后30天,结合除草对每亩地块用20公斤尿素进行提苗灌水一次;在封闭除草时要在除草剂中加入“蜡质层脱膜剂”,主要防止恶劣环境对除草剂效果的干扰。在特别干旱的年份要及时关注玉米蚜虫的出现,发现后要及时防治。玉米丝黑穗病主要是用玉米种子包衣进行防治,玉米螟主要是用农业、物理、化学和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对于玉米锈病要用粉锈灵进行防治,同时在玉米抽雄时进行追肥,以每亩5公斤尿素为最佳。大豆的病虫害主要是食心虫和蚜虫,对于食心虫可以用敌敌畏熏蒸或杀虫剂喷雾进行防治,对于蚜虫一般用氧化乐果乳油、抗蚜威等进行喷雾防治。大豆在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有机营养液的喷洒,主要帮助大豆补充微量元素,增加其植株的抵抗病虫害能力。
结束语
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必需品,也关系到一个国家人民的生计问题。在土地无法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土地提高粮食产量,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科技进步,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光源,有效提高粮食产量,我们推广大豆套种玉米的种植技术,这种套种技术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土地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 蒋翔.基于桃—大豆套种体系的秸秆覆盖削减面山垦殖区面源污染的特征[D].云南农业大学,2016.
[2] 广西成功实施玉米大豆间套作机械化播种[J].农村新技术,2015,06:35.
[3] 孟文.淮北夏大豆套种玉米立体栽培新技术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9:158+100.
[关键词]大豆套种玉米;栽培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6-0204-01
1 增产优势分析
1.1 光能利用率高
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不仅与叶面积大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多少有关,也与群体植株总数、叶片角度、叶面积指数、种植方式有密切关系。大豆、玉米立体栽培定向种植,太阳幅射能利用比清种增加15%~20%。2种作物种植在同一面积上,高矮形成了通风透气的走廊。通过走廊,一方面增加了二氧化碳的供应,另一方面光线能直射在高棵作物的下部,同时由于矮作物的反向,田间漫反射光也大大增强。此外,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光多是长波光,早晚的光比中午的光长波光多,而主体栽培增强的光照比早晚的光照多,不仅光照强,而且光照质量好。由此创造了增产的先决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
1.2 边行优势明显,田间小气候优越
清种玉米,地边地头玉米棒大、粒好。大豆边行,地头坐荚数多,籽粒饱满。立体栽培定向种植,把大面积清种玉米、大豆改变成地头边垄种植,通风透光,增加了二氧化碳的供给,光能利用率大大提高,充分发挥玉米的增产优势,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极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3]。玉米植株比大豆植株高,玉米形成了大豆田间的防风带,降低了水分蒸发,空气湿度大,光照辐射力强,使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光能利用率提高,光合作用好,营造了非常适应大豆生长的田间小气候,使玉米叶片一致,方向一致,不影响大豆光合作用。
1.3 增产效果显著
从经济效益上看,米豆套种大豆正常种植,大豆产量可达到1500kg/hm2以上,玉米虽然是隔几行大豆种1行或隔几米种1趟,但玉米采用1埯多株,因此其保苗数也可达到3万~4万株/hm2,产量可达7500kg/hm2以上,大豆按市场价3.0元/kg,玉米按1.0元/kg计算,效益可达到1.2万元/hm2以上;清种玉米产量按10t/hm2计算,效益是1万元/hm2。这样大豆套种玉米可比清种玉米增加效益2000元/hm2以上。
2 大豆套种玉米种植技术
2.1 种子选择
不论是大豆还是玉米,优良品种是粮食增产的最主要因素,所以要选择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玉米产量和品种有很大关系,产量潜力与生产管理条件有很大关系。所以在大豆和玉米套种技术中,要选择土地肥沃的地区,同时配备优良的增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如果选择增产潜力小的品种,就要求玉米品种稳定性强。同时如果在平地种植,选择晚熟品种比较适合;如果在洼地种植,选择早熟品种比较适合;如果在岗地种植,选择生长期长的中晚熟品种比较合适。
2.2 播种
大豆和玉米在播种前要先将种子进行试芽、晒种处理,以保证出苗齐全。适时播种也是提高玉米和大豆产量的基础,一般选择抗旱凹式播种法,具体操作是在播种机施肥播种复土后,播种机的镇压轮要在苗带上压出一条宽20厘米,深3厘米的凹槽,主要目的是提高苗带内的化学除草剂的效果,保证出苗齐全,幼苗强壮。
2.3 合理密植
大豆套种玉米的合理密植原则主要是玉米要超密种植,大豆要合理稀植。正常情况下玉米小行之间的行距大概在30厘米,植株与植株之间距离15厘米;玉米大行之间行距150厘米,一亩植株数4900株。玉米大行内种植两行大豆,大豆行距30厘米,玉米与大豆行距60厘米左右,每亩大豆植株10000株。玉米主要是宽窄行种植,1.2米开墒,宽行0.88米,窄行0.33米。根据种植地区气候、温度条件和土壤情况等因素,每亩玉米植株数4500左右。大豆种植在玉米的宽行中,大豆株距为0.6米,每年都要轮作换茬,这样可以提高前一茬作物肥料和水分的利用,也能减少病虫害和草害的危害。深耕时要根据地块特点进行垄沟垄体的深耕,主要作用是破除土层的结板,提高土壤抗旱能力和保肥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2.4 田间管理
2.4.1 施肥
玉米高产需要施用大量肥料,要在需要肥料的关键时期进行追肥。基肥的使用能保障玉米和大豆在苗期和开花期的营养需要,基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同时配合氮、磷、钾等肥料。一般每亩基肥大概施用农家肥大概3000公斤和普钙30公斤。对玉米主要施用三元复合肥大概28公斤,对大豆施用三元复合肥大概12公斤。追肥是根据玉米和大豆的生长期进行,当玉米4~5个叶片时,要进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当玉米长到9~10个叶片时,每亩追施尿素17公斤;大豆基本是开花期进行追肥,主要是用尿素追施大概4公斤。
2.4.2 除草
除草是防止杂草和大豆、玉米争抢营养,造成大豆和玉米生长不利。除草一般是在苗带之间和垄帮上进行浅土除草,采用的除草剂要对大豆和玉米都是安全的,而且效果良好。除草主要是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封闭除草,如果有比较恶性的杂草,可以人工铲除。
2.4.3 灌水
灌水是大豆和玉米生長期比较重要的田间管理程序。对大豆进行开花期灌水可以保证大豆高产,因为大豆开花期的水分需求量比较大,及时灌水可以保证水分需求,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2.4.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大豆和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可以选择用“杀虫光”拌肥的方法对地下虫害和地上虫害进行防治。同时,在大豆和玉米播种后要及时灌水,以保证幼苗出苗齐全。另外,在玉米出苗后30天,结合除草对每亩地块用20公斤尿素进行提苗灌水一次;在封闭除草时要在除草剂中加入“蜡质层脱膜剂”,主要防止恶劣环境对除草剂效果的干扰。在特别干旱的年份要及时关注玉米蚜虫的出现,发现后要及时防治。玉米丝黑穗病主要是用玉米种子包衣进行防治,玉米螟主要是用农业、物理、化学和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对于玉米锈病要用粉锈灵进行防治,同时在玉米抽雄时进行追肥,以每亩5公斤尿素为最佳。大豆的病虫害主要是食心虫和蚜虫,对于食心虫可以用敌敌畏熏蒸或杀虫剂喷雾进行防治,对于蚜虫一般用氧化乐果乳油、抗蚜威等进行喷雾防治。大豆在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有机营养液的喷洒,主要帮助大豆补充微量元素,增加其植株的抵抗病虫害能力。
结束语
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必需品,也关系到一个国家人民的生计问题。在土地无法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土地提高粮食产量,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科技进步,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光源,有效提高粮食产量,我们推广大豆套种玉米的种植技术,这种套种技术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土地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 蒋翔.基于桃—大豆套种体系的秸秆覆盖削减面山垦殖区面源污染的特征[D].云南农业大学,2016.
[2] 广西成功实施玉米大豆间套作机械化播种[J].农村新技术,2015,06:35.
[3] 孟文.淮北夏大豆套种玉米立体栽培新技术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9:15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