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课堂“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作为国之大计,肩负着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职责。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贯彻落实的关键,其明确要求思政理论课教育充分渗透到各学科教學中,强化协同育人效应。《商务英语》课堂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应挖掘该课程蕴藏的课程思政资源与内涵,推进《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品质、高水平的《商务英语》课程,同时把思政教育基因渗透到《商务英语》教学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培养可以从事国际商务领域工作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9.3;F7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7-00-02
  近些年,经济全球化及区域化发展态势愈发显著,为促进国家经济实力增长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商务英语学科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商务英语既属于英语学科,亦是具备跨学科特点的应用型学科,具体包括管理、西方经济学、国际商法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内容。身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其核心教育目标是着重培育具有国际文化知识、商务英语综合能力以及策略规划能力等高水平人才,便于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更多专业知识与能力,在未来人才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然而,教育的根本目标并非单纯地教书,还应着重育人。在学校建设、教育和管理等各领域,均要把立德树人置于重要地位,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还要帮助其养成优秀的思想品行,从而在推动学生个体发展的基础上,为国家、民族及社会发展奉献力量。所以,在《商务英语》课堂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是当前教改工作不断深化的必然趋势。
  一、《商务英语》课堂“课程思政”教学的根本作用
  基于教育层面而言,教师在学生学习以及未来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环境下,我国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诸多新要求。一方面,要求英语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积极价值观,同时坚定正确的国家政治方向,从而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榜样示范;另一方面,身为英语教育工作者还要具有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在内心深处对课程思政意义形成认知。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群体的价值观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身为合格的商务英语教师,其必须热衷于为职业奉献,为学生服务,热爱并关怀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当中的言行熏陶、感染学生。然而,当前国内部分院校商务英语教师很少可兼顾上述三点。推行课程思政教育课切实提升教师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充分强化其思政教育能力,组建优秀师资团队。
  二、《商务英语》课堂“课程思政”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充分尊重文化多元性,弘扬民族文化
  当前,部分大学生不仅缺乏对多元文化的正确判断、认同和选择,同时也欠缺对本土民族文化的正确理解和接纳,更欠缺对丰富文化资源的科学选择能力。所以,商务英语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工作中,应鼓励学生选择性地接受其他国家文化,在面对多元文化时,应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并且还要重视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对于《商务英语》课程来说,跨文化有着重要作用,这有助于学生树立批判性思维,扩大学生眼界,使学生能够以批判思维与包容态度对待西方文化,在比较过程中深刻、正确地认知民族文化,明确文化差异和冲突现象出现的本质。比如,学校可增设国际商务礼仪和文化类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文化,明确商务文化差异性,生成跨文化意识,从而提升自身商务交际的跨文化能力。
  (二)统一教书育人思想,实现协同育人
  新时代,思政理论课应始终坚定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中加强,切实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及亲和力,从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与成长期待。并且,其他课程也要发挥主渠道作用,让各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格局,生成协同育人效应。但是,国内高等院校广泛存在着两种错误理念。一是思政教育实施主体是班主任、辅导员及思政教师;二是思政教育工作和商务类、外语类课程教学融合难度较大。这两种理念与相应行为均造成《商务英语》课堂难以有序进行思政教育活动,或者只局限在思政理论课程等显性教育当中,并未生成协同联动、互相扶持以及互相补充的教育体系。所有教育主体必须统一教书育人思想,正确理解并认知知识传播和价值引领间的内在关联,科学处理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间的联系,吸收与贯彻三全育人观念,在《商务英语》课堂中充分渗透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只有实现全员参加、全面践行与全程贯彻,才能构建《商务英语》课堂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落实三全育人。
  (三)夯实英语语言的基础,巩固实践能力
  所谓实践出真知,从本质上而言思政教育有着一定实践性特点,切忌纸上谈兵,在具体教学中需贯彻理论和实践兼并重的观念。然而,《商务英语》课堂中,教师通常将注意力置于理论内容教学层面,并没有设置与商务英语相关的实践活动,又或者实践活动的实施难以达到课程思政教育的理想化效果。主要呈现在倾向于商务英语理论内容的单方面讲析,师生双向交流互动不足,课堂中缺乏体验式与探究式学习氛围,使学生逐渐对《商务英语》失去兴趣和热情,最终降低学习效果。所以《商务英语》课堂实施课程思政,必须将理论和实践教育两手抓,依托于商务英语理论和语言文化知识,立足于商务英语实践,推动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商务英语实践活动课涵盖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礼仪以及国际商务合同等实践环节,教师在具体实践活动中要重视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发掘实践环节当中蕴藏的思政基因,使其能够融入《商务英语》课堂全过程。
  三、《商务英语》课堂“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策略
  (一)鼓励学生阅览国际新闻,拓展国际视野
  《商务英语》课程教育目标在于使学生们在掌握英语基础技能的同时,可在商务环境中学会应用英语语言和外宾交流,从而达成双方的商务合作。所以,学生应具有国际视野,基于世界维度观察、分析及认知问题,跨越地理空间和国界与外宾相互表达个体想法,从而促成双方合作。在《商务英语》课堂中,教师若想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挖掘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元素,强化其世界公民意识,让学生在树立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具有面向世界的正确理想信仰。阅览国际新闻作为拓宽国际视野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借助信息技术,打破教材的桎梏,通过移动终端展开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以平板电脑和手机等设备收集丰富且前沿的资讯。在《商务英语》课堂中,教师可增加时事点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如在课堂教学开始前为学生布置相应作业,阅读环球时报、BBC以及CNN等媒体平台报道的当前热点事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享其对各事件所秉持的观点与看法,在学生叙述完后,顺势对当前国际贸易法、全球政治格局变化以及贸易顺差逆差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通过辩证主义看待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化其世界公民意识。通过不断积淀,学生养成主动阅览国际新闻的优秀习惯,融合教师点评和引导,并基于不同视角关注国际事件进展,有助于拓展其国际视野,明确世界公民意识。   (二)构建校企深度合作关系,培育实践能力
  運用商务英语和外宾展开商业交流,以口语进行谈判并非唯一方式,在双方时差较大或相隔甚远时,则普遍借助涉外函电进行商务交流。所以,在涉外函电相关知识讲解过程中,《商务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精益求精与严谨的态度,渗透思政教育基因,在函电编辑过程中引导学生要注意形式、语法、用词以及专业术语等要素应用的准确性。一般来说,涉外函电形式普遍以邮件为主,且无论是对英语单词,还是语法和句型的要求均十分严格,尽管学生可利用理论知识模仿商务谈判句型,但其自身并没有深入理解函电如此编辑的原因。而构建校企深度合作关系,可让学生真正进入企业学习,身处真实的国际贸易交流、谈判的环境中,通过不断实践强化商务英语知识利用率。企业方面可利用实践活动培训学生国际商务领域合同、涉外函电编辑,以及国际商务礼仪等,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对外函电的正确书写方式,以及如何与外宾展开有效交流,并在真实的国际贸易交流环境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三)借助实际案例展开教学,加强职业素养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各国家和地区所主张的商务伦理存在差异,国际商务往来的摩擦和矛盾逐渐增加,为推动国际商务贸易健康发展,各国家和地区均开始对国际商务伦理展开深入研究,明确了国际贸易道德观念和基本原则。商务英语作为我国实施国际商务贸易的主要交流方式,为确保商务交流正常进行,《商务英语》授课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法律和道德教育,发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具体来说,教师可在课前收集实际案例,在课堂中为学生们展示国际商务贸易行业的典型案例,以发挥借鉴、启发、警示以及反省等作用,防止学生在未来商务工作岗位中发生罔顾国家法律、国际贸易原则和破坏国际市场公平等不良行为。
  参考文献:
  [1]李丽.高校“商务英语阅读”思辨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的结合探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12):53-56.
  [2]刘瑛.课程思政视角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11):121-124.
  [3]王晓华.翻转课堂模式下“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5):180-181.
  (责任编辑:张咏梅)
其他文献
摘 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以来,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挑战,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1+X”证书制度及其对于建筑工程行业带来的影响做了介绍和分析。以九江职业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1+X”证书制度下,本专业岗位群实训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探讨了诸如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优化师资队伍、完善实训场所、调整课程体系等有效对策。探索一条新的人
摘 要:自20世纪初,比较教育学便在我国进入萌芽期,并先后经历了创立、初步发展、停滞、复苏、重建与成型等诸多阶段[1]。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革,比较教育学的讨论已经由初期的学科问题演变为具体问题的探讨,预示着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将面临诸多困境,包括身份危机、生态缺失及方法失当等。因此,为突破比较教育学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升其实践定位,更好地探索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从学科定位、学科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未来比较教
摘 要:我国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新文科”教育的概念,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新的学科框架。新文科教育的实质性目的在于培养兼具人文与科学素养、积极应变、善于创新、弘扬中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为了充分发挥新文科教育目的对社会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教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已成為当下的关键任务。本文对新文科教育目的进行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文科;教育目的;引领作用
摘 要:为应对环保社会组织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面临的诸多内外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作用。然而,因缺乏具体规定,各地检察机关的支持起诉做法并不统一,实践中检察机关支持起诉也面临制度虚置的问题。支持起诉制度的运行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检察机关职责所在。以“诉讼帮助者”为定位,检察机关在支持起诉过程中应当对诉讼能力较弱、影响力大的案件通过“依环
摘 要:在我国社会的建设与发展阶段,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措施,教育质量的优劣与社会中人才质量产生密切关联,因此学校必须要致力于教育环节的优化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高专幼儿师范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做出细致分析与阐述,之后研究开展该项教育实践活动的着力点,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幼儿师范;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高专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
摘 要:鞋类企业对于具备综合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设计能力的职业型人才需求不断上升。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中,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教学创新也成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提出职业技能导向下中职学校鞋类设计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分析教学工作的发展现状,提出教学创新的具体策略,以推动中职学校鞋类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发展。  关键词:职业技能;专业教学;发展前景;设计教学;鞋类设计  中图分类号
摘 要: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十分重视课程思政理论的推行,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了高校教师思政培训。目前,将课程思政理念贯彻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面,已然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一名辅导员,选择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探究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新路径,以期能够有所收获。  关键词:辅导员;课程思政;就业指导;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7
摘 要: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阅读者与不同性质的文本接触时所觉察并表现出来的刺激和反应的细微差别,本文重点分析了阅读者“差别感受性”中感觉、知觉、感知综合等阅读障碍类型,并具体探讨了沟通漏斗、防御模式和召唤差别等因素,提出任务式阅读、全方位沟通;培养高级思维、理性移入情感;打开期待视界,担当思想阅读等突破方式,希望激发生命智慧和创造潜能,实现对话理论背景下阅读的培根、铸魂、启智与润心。  关键词:阅读
摘 要:本文选取J校预科生为样本,全面掌握预科生普通话的整体培养水平,深入分析了预科生的普通话学习和使用情况,找到影响学生普通话水平提升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提出策略,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预科生;普通话使用情况;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7-0-02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语
摘 要:英语写作是考核中学生英语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拓展性课程理论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定性研究,对中学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进行建构,提出建构原则和教学实施建议,即趣味性、互补性、育人性等。在拓展性课程原则下,创设英语写作情境,开拓英语写作内容,提升英语写作能力。最后还指出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方面,以期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