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并购搜狗能否下出一盘大棋?

来源 :全球商业经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98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纪中展
  微创新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
  最近几个月来,搜狗花落谁家一直是业界的焦点,时不时就蹦出来搏版面。在这几方的博弈中,搜狐欲拒还迎半推半就,搜狗矢口否认,但又欲说还休;奇虎360、百度、阿里巴巴各家漫天放话意图搅乱一池春水。
  此事最近终于要水落石出了。奇虎360在7月19日宣布,正在就收购搜狗与其母公司搜狐展开初期谈判,这笔交易预计可达14亿美元。但不知道对这则消息,搜狗CEO王小川会否还像上几次那样,只是回以三个字"不靠谱",或者四个字"无可奉告"。
  搜狗业务传出被并购是很正常的。一直以来,搜狗在搜狐内部,包括在业界的地位都有些不尴不尬。从搜狐内部来说-在搜狐内部几个分拆和类分拆业务里,搜狐畅游是现金牛业务,搜狐需要"畅游"胜过"畅游"需要搜狐,就如同旧时家里的大儿子,虽然分家了还得养家;搜狐视频是搜狐的战略性业务,是搜狐的"老儿子""小女儿",那是宝贝不得了的;搜狗是搜狐的策略性业务,是与外部合作的接口和撬动业界格局的工具,但搜狗的三级火箭"输入法-浏览器-搜索"明显推动力不强,想分家另过但还需要父母不停地给补贴,明显底气不足。
  从业界地位来看,搜索业务不同于游戏。游戏如同房地产生意,不用管谁是业界老大,只要大家都能赚钱就行。但搜索是赢家通吃的生意,老大就是猴王,老二和其他的都是小猴而已,能占市场份额60%就是比占市场的20%要强势十倍。
  在搜狗最近的收购交易上,先不说最终结果如何,我个人绝对是360收购搜狗的唱多派。我认为如果张朝阳和周鸿祎有足够的格局,这样的收购路径对几方最好的:首先,360用股权收购搜狗,搜狐成为360第一大股东,然后搜狐与360合并成为"搜狐360"。这样,以"搜狐360"的实力,将改写BTA的格局成为SBTA。
  我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方案呢?让我们看看搜狐和360各自的情况:对搜狐而言,它一直以来就不是以产品和技术见长,其核心优势是品牌和营销,以及对业务的布局。这导致了搜狐经常是先发后至或者后发后至,在门户时期处于千年老二的位置,在现阶段BTA当道之时沦为二线企业。
  张朝阳是一个好的董事长,但不是一个好的CEO,更不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他有足够强的包容和忍耐,给予下属足够大足够好的空间与支持。他引进了风险投资的概念,用营销把互联网带入了中国。论起在互联网的地位,如果不按现阶段企业规模和影响力的话,他远比马云、李彦宏、马化腾要高得多。
  在"马云们"纷纷退休时,张朝阳此时却要重出江湖再创佳绩。这何其悲壮啊,张朝阳没有做第一的压力,但他有历史评价和定位的压力。
  而360是一个以产品见长的公司,擅长打破规则重塑产业。但因为周鸿祎的处事方法导致360无论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都被封住了空间,长此下去360无论怎么折腾也就是一个二线强的公司,周鸿祎也只能是一个二线强的大佬,不能坐在行业的第一排,而只能给创业者讲课当导师。
  周鸿祎这个战将缺的是一个布局,一个缝隙,一个能够有足够支撑点撬动整个互联网格局的平台和机会。
  如果事情真能如我所说般进行,先是360收购搜狗,然后搜狐和360合并的话,有几个好处:从团队来看,张朝阳做董事长,周鸿祎做CEO,王小川做CTO或另谋他路,余楚媛做CFO,王昕与齐向东做联席COO,这个团队绝对是业界最豪华的,也最符合这些大佬们定位的。张朝阳一下子就能成为业界"一哥",周鸿祎也有了足够的发挥空间。这样的结合也能够弥补搜狐产品与技术的缺陷。
  从业务来看,搜狐视频、搜狗游戏、门户焦点等等,在目前阶段都还在"苦战"。但如果有360强大的技术和产品力支撑,有360强大的用户与导流支撑,这些业务的增长比现在应该更为巨大。而对于360来说,有了搜狐和搜狗的以上业务,就有了流量与用户释放的空间。这就好比《天龙八部》里段誉吸收了众多内力后武功有了施展空间,能够一下子把360的业务扩大N倍。
  如果这个结构能形成的话,这将是一家市值马上过百亿元,有望超过千亿元的互联网公司,并能够将现有的BTA格局改写成STA,或者SBTA。
  但未知的是,这样的格局能成型吗?如果格局成形,各位业界的大佬和兄弟,又对SBTA的发展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吗?
其他文献
富士山并非国有  2013年春节,我去了日本。每逢春节前后20天,CCTV都是处心积虑地四处寻找十八孝楷模,呈现出几亿人同心同德同时尽孝的震慑威力,让我们这种自私分子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身在旅游途中,想想父母坐在电视机前的心情—我还是去了日本。  不过,父母以为我去了柬埔寨。我对他们说我要去日本,遭到了强烈反对,反对理由中最主要的一条是钓鱼岛问题,他们认为现在中日关系紧张,有可能随时打一仗,或
期刊
我有一个恐惧的经验:2003年4月22日,李慎之先生去世,难免有人起疑是否因为非典,很快被告知是因为肺炎。在那个气氛下,你所亲近的人去世,那种氛围是恐慌的,飘忽而不稳定。  大家说这期间将不聚会悼念了,写文章纪念先生。我坐在家中的小客厅里写纪念他的文章—我想不起来为什么我不待在书房里?是因为害怕吗?  那时候是下午,突然有查煤气的人来敲门,吓了我一跳,当时觉得很害怕,这种害怕的感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
期刊
我知道非典这个事很早,大概2003年2月,我在深圳有个哥们儿,他刚刚送葬了他的一个朋友,那个朋友就是突然得了这种奇怪的肺炎,很快就死掉了。那应该是广东刚开始流行的时候,深圳这哥们儿给我打电话,说有这么一种很厉害的病,你在北京也要特别注意,最好赶紧去买点板蓝根。当时官方都还没说这件事。只是在广东一带人们私下里有各种传闻,我也没当回事。不知道深圳那个死去的朋友有没有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当时包括很多医生
期刊
我是不是在发“国难财”?  2003年,王岐顺这样问过自己。但他很快变得坦然,甚至自豪起来。SARS疫情把北京变成了一座弥漫恐怖气氛的城市,政府关闭了绝大多数可能导致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叫停了几乎所有演唱会、招聘会和大型展览,很多酒吧、KTV和饭店都关门歇业。人们也不敢再像往常那样和朋友聚会,然后一起去看场电影—在封闭的室内影院里进行两个小时静坐和呼吸,似乎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实在想看电影怎么
期刊
2005年,还在中央音乐学院上大一的施凯文就创建了他的第一间公司—唱片公司“莱美文化”。他的专业是电子编曲,那时他给自己规划的职业路径是努力写歌编曲,成为张亚东、小柯那样的业内顶级制作人。  没想到,莱美文化很快就因为唱片业大环境的衰退以及公司内部管理的问题做不下去了,之后的三次创业再没能“专业对口”,全都是互联网公司,虽然也与音乐相关。弹了十年古典钢琴的施凯文现在已经完全转型为一名全能型的技术人
期刊
2003年,我从公共卫生专业毕业工作已经22年,从来也没有想到过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还要经受生与死的考验。  那年,我的丈夫在市疾控中心担任办公室主任兼流病科科长,在市非典防控指挥部、疾控中心两边跑,常吃不上饭,我们几天都见不上一面。当时省里规定疑似病人由市专家组确诊,他第一次去某县会诊,走之前给我打了三个电话,前两个电话只说“我上去了”,我回答“好!”第三个电话说:“我上去了!照顾好孩子!”当时
期刊
“其实,你可以认为网易云音乐是一款音乐社交应用。”王磊在2012年年中回到网易,负责新成立的音乐中心,整合网易的门户音乐频道、原创音乐人、版权、对外合作等网易旗下所有音乐业务,直接向丁磊汇报。2013年1月,网易云音乐App上线,在音乐和媒体行业有广泛人脉的王磊并没有对产品大肆推广。  其实除了为网易提供巨额现金流的游戏业务,丁磊早已很少直接过问具体业务。而在丁磊之前,还没有过一位中国互联网巨头的
期刊
齐巍的网名叫白噪音,是豆瓣的音乐产品分析师,他学的是数学,先前在腾讯做了四年的游戏行业分析师,觉得游戏的赚钱逻辑是让人上瘾,为了借钱打游戏会促使人泯灭人性,他离开了那个行业,加入豆瓣,研究音乐。白噪音自己创办了一个草地音乐节,在很多城市有分支,每个月召集大家一起活动,聊聊自己喜欢的音乐,愿意分享的还可以把自己作的曲子弹出来听。  2013年年初,豆瓣电台推出付费版本。我拜访了群主白噪音,在豆瓣的会
期刊
“It’s over,唱片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即便是换一种什么新的收费方式,音乐按照收听来收费的时代也已经结束了,就是这样。”  北京中国大饭店大堂,巨鲸音乐网前CEO陈戈反复重申着这个观点。“就是这样”,是他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其中的无奈就像大堂里的香氛一样,若有若无,“我们这个行业的最根本问题是:裹足不前,没有分享到近十年突飞猛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红利。”  音乐一直在响着—就在我们说话的时
期刊
南瓜(王皓)学的是机电工程,一直做程序员,但是音乐始终如影随形:大学时开始搞乐队,1998年创办了介绍杭州本地乐队的声音网,1999 年开始做地下音乐演出。2003年的那个念头一闪而过,直到2007年,南瓜真正开始数字音乐的商业探索,创办虾米网。  “有时候觉得唱片行业不值得拯救。”南瓜觉得虾米网就是一个中国数字音乐商业模式探索实验室,市场有的都试过了,先后得到深创投和盛大的投资,但是一直没有实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