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初探

来源 :办公室业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tia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立医院由于受人员编制的制约,普遍招聘了事业编制外医护人员,本文探讨了应如何加强其人事档案管理,以期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医院;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近年来,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我国普遍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以来,医院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拓展,现有的人员编制严重制约着医院的长足发展,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急剧增大,从而推动了医院编外队伍的发展。
  按照医护人员和床位数比例1.5:1 要求,我院有800 张病床,就应该有1200 的人员编制,但是我院仅有600 个人员编制,为解决临床医护人员不足的问题,我院聘用了600 余名事业编制以外的人员(简称“编外人员”),他们都工作在临床一线,并逐渐成为医院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编外人员数量的逐年递增,在管理上不断显示出不容忽视的弊端和矛盾。我院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如何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编外人员,并对如何管理编外人员人事档案进行了思考。
  一、医院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一)编外人员数逐年增长。我院床位数从2008 年的250张增至2014 年的800 张,编外人员从2008 年的100 余名增至现在的600 余人。一是我市城镇人口增长较快,据统计,2008年至2014 年我市人口增长快速,常住人口年均递增率为1.28%,2014 年底近530 万。我市2010 年全部覆盖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保险制度,促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也不断增长。二是现医院施行的编制数是依据1978 年原卫生部关于《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 试行草案)》执行的,现有的医疗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要已超过1978 年的数十倍,原有的人员编制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医院诊疗服务工作需求。三是编外人员管理机制灵活,人力成本较低,也是医院愿意聘用编外人员的重要因素。
  (二)编外人员人档分离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编外人员长期以来被界定为临时工或者是合同制职工,流动性大,随时有辞职易岗可能,其档案不被重视,认为有则归档,没有也不要紧,甚至有的医院至今没有建立编外人员人事档案。多种原因导致编外人员人事档案收集不齐,建档困难,毫无查询利用价值。至2014 年12 月底,我院每年都招聘编外人员数十人,有的参加事业单位补员或公务员考试考入其他单位工作,我院2008 年至2014 年平均每年辞职的编外人员达20 人次,而其业务档案依然在我院保存。在编外人员的流动过程中,人档分离现象的普遍存在。比如有不少医院的业务骨干,由于领导不同意其辞职,不能办理档案转移工作,有的编外人员因各种原因转到其他医疗机构工作但没有转档案的意识,导致档案存放在原单位。
  部分高校存在责任心欠缺,档案管理意识缺乏,在毕业生档案转递时,随意将毕业生档案派送到学生原来的户籍所在地;有的高校则将毕业生档案交由学生自己携带、转递,造成学生档案滞留个人手中,影响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例如,曾有高校生录用到我院工作,在接收其档案时,才发现该生已自行保管个人档案数年,且档案密封条已经拆除,严重影响到我院对其档案的科学利用。
  二、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规范转档制度,加强材料补充。高校生在毕业时,其档案应由学校安排专人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转移,且要在规定时间内,严格按照用人单位填写的档案转递地址进行转档;当聘用到医院工作时,医院的人事部门应及时调档,查看其档案信息,如发现档案资料收集不全,归档有误时,应及时催促各院校或者原工作单位进行收集补充。
  (二)配备专职负责的编外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医院在配备编外人事档案员时,应要求管理人员加强学习计算机应用、图片处理等现代管理技术和管理知识,实现编外人员信息化管理。同时,挑选的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并将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其年终考核中,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并与绩效分配、职务晋升等方面挂钩,从而实现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三)改变现有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目前,编外人员的学历档案由各地州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统一保管,而在医院工作中产生的业务档案则由医院收集保管。应将编外人员的人事档案和业务档案统一存放在用人医院保管,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其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还可以方便用人医院查询利用。
  随着编外人员队伍日益壮大,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要,其人事档案的管理和查询利用,直接影响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竞争实力的提高,因此有效提高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办法和措施,可为医院人力资源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从而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艳艳. 浅析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09).
  [2] 杨其美. 医院编外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浙江档案,2012(04):28.
  [3] 昭通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 年昭通市卫生统计年鉴,2012:108-109.
  [4] 程海强. 医院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J]. 中国实用医药,2010(20).
其他文献
“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众多高校正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因内外部因素的综合作用,独立学院广电专业面临生存危机。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在广电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
学界对分权的治理绩效达成共识。但若要达到分权的理论预设目标,是需要一定的前置条件的。浙江省强镇扩权的治理绩效与理论预设存在偏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县、镇两级政府其
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对档案信息化认识提出了个人见解,并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问题提出了几点个人思考,旨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手段将运用在不同行业、不同系统,对于水利工程来说,信息化将为整个工程的管理带来方便和快捷。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起着重要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