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找到通过信息化技术提升职校的体育教学成果的有效途径,需要对职业院校的体育信息化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职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局限和弊端,说明了职业院校体育应用信息化的现实意义,然后针对具体的应用策略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模式;信息化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235-01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当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十分不理想,体育教学的开展情况也得到了教育部门的更多关注。信息化技术给现代体育教学打开了一扇新大门,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学生的体育学习带来了更多的方法渠道。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理解和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理念,也丰富了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职校体育教育应当与时俱进,勇于打破固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变革。
一、职校体育教学传统模式的局限和信息化的意义
1.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是指人们通过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手段,提升自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乃至人类自身生活方式的变革这一过程。信息化的技术基础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等等。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信息化的应用主要侧重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化的教学方式给教师及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全面的信息资源,不仅使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另外,信息化的应用也增加了学生了解体育知识的渠道,增加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
2.职校体育教学传统模式的局限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是教学模式单一,内容单薄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很多职业院校不会购买专门针对职校学生的体育教材,课程大多是老生常谈的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情况弱化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关注,体育教学自然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3.信息化的意义
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积极意义是教学素材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灵活、教学展示更加生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通过网络获得各类教学信息资源,打破了以往书本教材平面化、单一化的限制,这一改变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激发出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保证了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水平,使职业院校真正履行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职责。
二、职校体育应用信息化的策略
1.激活学生兴趣
職业院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材单一、乏味,这是造成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习跑步、球类等常见的体育项目,不断地重复使得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为了改变现状,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引入大量立体、动态的信息资源。例如,在篮球项目的教学中,教师苦口婆心地讲述也许并不能让学生掌握其中要领,这时播放一段篮球比赛或职业选手的训练片段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一方面,这种具体、形象的展示可以很好地说明一些教师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使相关动作立刻生动、鲜活地呈现出来;另一方面,专业篮球运动员帅气的动作、高超的技术也许会激发出学生心中模仿、学习的欲望,大大提升学生对于篮球的学习兴趣。
2.提高教学成效
从教师的角度看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课堂口述加板书的单一形式,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互联网上大量的体育视频,图片不仅可以节省教师口头讲述的精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相关知识。教师可以用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难点、缺陷的研究之中,也可以用来强化自身专业素养或是用来提高信息检索能力,如此,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会再上一个台阶。
从学生的角度看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体育学习更加多元化,由之前只能从教师处学到知识变为了多渠道、多方式获取知识。例如,在老师对一个动作简要讲解之后可以进一步通过多媒体信息详细了解分解后的动作,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脑中具体的形象,加深对于知识的了解和感悟。同时,信息化手段的使用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学习进度。
3.辅助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习惯
想要真正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取得“质”的飞跃需要依靠“量“的积累,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之外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并且做到长期的坚持。传统的体育课程难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也许可以提升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一旦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就能大大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现在的智能手机以及相关手机应用软件可以帮助体育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并监督学生的完成情况。例如,教师可以规定学生每天跑步或慢走的步数下限,然后借助手机上的计步软件记录的数据了解学生每天的完成情况。或者,老师录制一段舞蹈、健身操、太极拳等健身视频作为模板发给学生,让学生模仿学习后录下学习成果提交给老师。
4.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运动技能
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要求体育老师有良好的体能,且每位体育教师都需要熟练掌握多项体育运动,在做到“一专多能”的前提下争取做到“多专多能“。但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一部分体育老师依旧不能逐步讲解示范体育运动的个别动作,例如急性跳远时展腹收腿的动作、跨栏时上篮的动作等等,另外,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很难做到规范,例如年纪较大的体育教师在动作示范时或者体育教师在展示与自己擅长项目差距较大的项目时很难准确做出每一步的动作,从而影响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此时,应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将课堂学习中的难点、重点动作通过网络上规范的视频或是图片展现给学生,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于每个动作的理解,帮助学生消化体育项目中的每一步动作,并逐渐形成自身动作。同时,在一部分集体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如篮球、足球、排球的战术,健美操的队形,乒乓球的球路等),借助信息化的多媒体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讲解相关知识,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感受,增加学生体育知识的同时还能改善课堂的氛围,以便于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由于职业院校重点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特点,使得职校学生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课业学习和就职上,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就迫使职业院校加快体育教学模式变革的进度,早日构建出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打破单一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丰富体育课堂的同时,得到更加形象、有趣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白波.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困境及改善对策探讨[J].电子测试.2016(23)
[2] 张振宇.体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
[3] 李雷,张颖,赵宇.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困境及改善对策探讨[J]. 电子世界.2014(16)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模式;信息化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235-01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当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十分不理想,体育教学的开展情况也得到了教育部门的更多关注。信息化技术给现代体育教学打开了一扇新大门,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学生的体育学习带来了更多的方法渠道。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理解和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理念,也丰富了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职校体育教育应当与时俱进,勇于打破固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变革。
一、职校体育教学传统模式的局限和信息化的意义
1.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是指人们通过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手段,提升自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乃至人类自身生活方式的变革这一过程。信息化的技术基础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等等。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信息化的应用主要侧重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信息化的教学方式给教师及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全面的信息资源,不仅使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另外,信息化的应用也增加了学生了解体育知识的渠道,增加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
2.职校体育教学传统模式的局限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是教学模式单一,内容单薄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很多职业院校不会购买专门针对职校学生的体育教材,课程大多是老生常谈的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情况弱化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关注,体育教学自然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3.信息化的意义
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积极意义是教学素材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灵活、教学展示更加生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通过网络获得各类教学信息资源,打破了以往书本教材平面化、单一化的限制,这一改变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激发出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保证了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水平,使职业院校真正履行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职责。
二、职校体育应用信息化的策略
1.激活学生兴趣
職业院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材单一、乏味,这是造成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习跑步、球类等常见的体育项目,不断地重复使得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为了改变现状,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在体育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引入大量立体、动态的信息资源。例如,在篮球项目的教学中,教师苦口婆心地讲述也许并不能让学生掌握其中要领,这时播放一段篮球比赛或职业选手的训练片段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一方面,这种具体、形象的展示可以很好地说明一些教师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使相关动作立刻生动、鲜活地呈现出来;另一方面,专业篮球运动员帅气的动作、高超的技术也许会激发出学生心中模仿、学习的欲望,大大提升学生对于篮球的学习兴趣。
2.提高教学成效
从教师的角度看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课堂口述加板书的单一形式,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互联网上大量的体育视频,图片不仅可以节省教师口头讲述的精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相关知识。教师可以用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难点、缺陷的研究之中,也可以用来强化自身专业素养或是用来提高信息检索能力,如此,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会再上一个台阶。
从学生的角度看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体育学习更加多元化,由之前只能从教师处学到知识变为了多渠道、多方式获取知识。例如,在老师对一个动作简要讲解之后可以进一步通过多媒体信息详细了解分解后的动作,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脑中具体的形象,加深对于知识的了解和感悟。同时,信息化手段的使用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学习进度。
3.辅助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习惯
想要真正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取得“质”的飞跃需要依靠“量“的积累,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之外主动进行体育锻炼,并且做到长期的坚持。传统的体育课程难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信息化技术的引入也许可以提升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一旦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就能大大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现在的智能手机以及相关手机应用软件可以帮助体育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并监督学生的完成情况。例如,教师可以规定学生每天跑步或慢走的步数下限,然后借助手机上的计步软件记录的数据了解学生每天的完成情况。或者,老师录制一段舞蹈、健身操、太极拳等健身视频作为模板发给学生,让学生模仿学习后录下学习成果提交给老师。
4.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运动技能
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和多样性要求体育老师有良好的体能,且每位体育教师都需要熟练掌握多项体育运动,在做到“一专多能”的前提下争取做到“多专多能“。但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一部分体育老师依旧不能逐步讲解示范体育运动的个别动作,例如急性跳远时展腹收腿的动作、跨栏时上篮的动作等等,另外,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体育教师的示范动作很难做到规范,例如年纪较大的体育教师在动作示范时或者体育教师在展示与自己擅长项目差距较大的项目时很难准确做出每一步的动作,从而影响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此时,应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将课堂学习中的难点、重点动作通过网络上规范的视频或是图片展现给学生,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于每个动作的理解,帮助学生消化体育项目中的每一步动作,并逐渐形成自身动作。同时,在一部分集体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如篮球、足球、排球的战术,健美操的队形,乒乓球的球路等),借助信息化的多媒体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讲解相关知识,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感受,增加学生体育知识的同时还能改善课堂的氛围,以便于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由于职业院校重点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特点,使得职校学生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课业学习和就职上,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就迫使职业院校加快体育教学模式变革的进度,早日构建出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打破单一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丰富体育课堂的同时,得到更加形象、有趣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白波.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困境及改善对策探讨[J].电子测试.2016(23)
[2] 张振宇.体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
[3] 李雷,张颖,赵宇.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困境及改善对策探讨[J]. 电子世界.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