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克思墓前悼词草稿》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的葬礼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用英文发表了演说,这就是选人高一课本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此前,恩格斯起草了演说稿。这篇英文稿以《马克思墓前悼词草稿》为题载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在第19卷。草稿和最后的演说稿差别很大,对比阅读,对我们应该颇有启发。这篇草稿原文如下:
  就在15个月以前,我们中间大部分人曾聚集在这座坟墓周围,当时,这里将是一位高贵的崇高的妇女最后安息的地方。今天,我们又要掘开这座坟墓,把她丈夫的遗体放在里面。
  卡尔·马克思是百年少有的杰出人物之一。查理·达尔文发现了我们星球上有机界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则发现了决定人类历史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一个浅显易懂的规律,几乎只要略加说明就能保证它得到承认。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造成我们目前的社会制度及其分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巨大阶级划分的规律;按照这一规律,这个社会形成和成长起来,暂时大致还没有衰亡下去;由于这一规律,这个社会最终必将像所有以前的社会历史阶段一样灭亡。看到这些成果,特别沉痛地感到,正当他的工作高度展开的时候我们失去了他,不管他做了多么多的工作,他还留下了更多没有完成的工作。
  尽管他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但是他远没有完全陷入科学。没有一个人能像马克思那样,对任何领域的每个科学成就,不管它是否已实际应用,都感到真正的喜悦。但是,他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而且他正是把科学当做这种力量来加以利用,在他看来,他所掌握的渊博的知识,特别是有关历史的一切领域的知识,用处就在这里。
  因为,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的确是一个革命者。为雇佣工人阶级摆脱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生产制度的桎梏而斗争,这是他真正的爱好,从来还没有过一个像他那样积极的战士。他这部分活动的最杰出的成就是建立了国际工人协会,他从1864年到1872年一直被公认为该协会的领袖。从表面迹象来看,这个协会已不再存在;但是欧美一切文明国家工人同盟的兄弟联系永久地确立了,并且没有任何表面的形式上的同盟关系,它也会一直继续存在下去。
  凡是为某种事业进行斗争的人,都不可能不树立自己的敌人,因此他也有许多敌人。在他的大部分政治生涯中,他在欧洲是一个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但是他对诬蔑几乎并不在意。如果世界上有人能忍受诬蔑,这个人就是他,在他死的时候,他可以骄傲地看到,在西伯利亚矿井,在欧洲和美洲的工厂里,他有千百万追随者;他看到,他的经济理论已被全世界看做是社会主义的无可争辩的基础,他还有许多敌人,但是个人的敌人恐怕连一个也没有。
  较之于草稿,恩格斯最后的演说稿有三个方面的长处。
  一、开宗明义,首尾照应。
  草稿比演说稿多出了一个信息,即马克思是和他的夫人燕妮·马克思合葬的。对这对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伉俪而言,这种安排是合乎情理的。但最后的演说稿放弃了这个内容。“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这里介绍了马克思去世的时间、地点、情景这些较为重要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这是整个思想界的巨大损失,远甚于在15个月内夫妇二人撒手人寰所造成的悲痛程度。演说最后用“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一句作结,首尾呼应,而且言约意丰,干脆有力。
  二、内容丰富、结构谨严。
  演说稿增加了“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一段,内容比一句空洞的“卡尔·马克思是百年少有的杰出人物之一”实在,而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演说稿把草稿的第二段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说明“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另一部分说明“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并对这两个规律作了言简意赅的解释。这就使得作为思想家的马克思和革命家的马克思这两大内容分量相称,从而能够高度概括和评价马克思在理论和实践这两个方面的卓越贡献。而且,这两大部分内容之间安排了过渡和衔接,使用了诸如“不仅如此”、“正因为这样”的文字,使内容和结构都更为显豁,一目了然。
  三、修辞得当,发人深省。
  作为悼词,在庄严肃穆的特定场合,本不宜有文学性的描写,草稿就正是这样处理的,但演说稿还是恰到好处地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十分得体,这是很不容易的。例如,演说稿用“思想家停止思想了”来讳饰“逝世”、“与世长辞”这类词语,感情深沉含蓄。又如,演说稿用“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这样的比喻性词语来区分马克思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在理论上的探索,对比强烈,爱憎分明。还如,演说稿讲马克思把“嫉恨”、“诬蔑”、“驱逐”、“诽谤”、“诅咒”等等“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这个比喻较之草稿里的一句“几乎并不在意”更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马克思对政敌的蔑视。
  平心而论,草稿奠定了演说的基本内容,其本身的文字也很简要得体,而演说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内容更为丰富,结构更为显豁,修辞上也得到了很好的润色。恩格斯作为一个思想家、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个著作等身的文章家,他一丝不苟、字斟句酌的写作风格,很值得我们学习。
其他文献
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都企望一帆风顺功成名就,但在奋斗的征途中大大小小的挫折往往不可避免,正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尝十之八九。”从少年时代的升学,到青年时代的恋爱,从走上社会的谋职,到一展抱负的创业,从一场考试到一场球赛,从一次竞选到一次谈判……时时处处都会有竞争中的失利者、失意者。这种“失利”和“失意”,人们往往把它称做“失败”。在许多人那里,伴随失败的往往是失落、消沉、麻木、空虚、悲观失望,一
期刊
小浪在前,大浪在后,大浪拥小浪,后浪推前浪,滚滚向前直抵彼岸。  月挂柳梢头,雄鸡破晓时,萨哈森林小桥流水处的一户人家喜气洋洋,儿子哼着小曲拉风箱,母亲淌着大汗烙糖饼。这可不是个寻常的日子,娘儿俩要过鞑靼海峡去哈巴罗夫斯克,去采购儿子结婚用的钻戒、礼服和伏特加。一位寡妇人家,含辛茹苦28年,把儿子培养成铁塔似的一条大汉,响当当的越洋跨海的巨轮上的大副。如今,儿子要娶媳妇,这喜事儿可不能有半点马虎。
期刊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陆游的那首脍炙人口的《钗头风》,人们已经耳熟能详,而他所挚爱的前妻唐琬的这首、《钗头凤》却鲜为人知。在这首词里,词人以其女性特有的细腻展示了自己被休弃后极其复杂的情感世界。  这首词创作的背景是这样的:陆游娶表妹唐琬为妻
期刊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本篇是盛唐著名诗人孟浩然所写的著名田园诗,在情趣盎然的田园美景深处,隐藏着一腔归耕田园的真情。  诗的首联就说,老朋友已经备办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家作客,欣喜之情,溢于言外。颔联写农庄之景,近处绿树将村庄围住,远处有一抹青山斜隐,幽雅僻静,一派大好田园风光,念慕之情跳荡在字里行间。
期刊
这首诗是1928年诗人第三次游历欧洲,第二次来到阔别七八年的母校剑桥后写下的。当时,诗人在一个七月的下午,拜访完著名哲学家罗素后,没有通知任何人,独自来到自己曾学习生活过并一直让他魂牵梦萦的剑桥大学,他没有见到他的英国朋友,只有美丽的剑桥在那里静静地等着他。他慢慢走过这熟悉的校园,回忆着难忘的求学岁月;他深情地向夕阳下的康河问候,轻轻地和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同年十一月六日在回国的船上,面对澎湃的大
期刊
“选择”在我心中是个坚定而圣洁的词。它是人对心灵的表当,对自我的审思,对人生的追寻。  什么是选择?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是一种选择。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也是一种选择。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更是一种选择。  这是“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选择;这也是富贵与真诚的选择;这更是忠义与生命的选择。  当这么多的选择摆在他们面前时,
期刊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①之,弗舍。杖踵②疑门,告曰:“我不幸被③疾矣,人莫我舍④。闻君义甚高,能假⑤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⑥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置⑦其手,问所苦,如侍亲戚⑧。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⑨见颜面⑩。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
期刊
2002年北京高考优秀作文    12个同学看了一场世界杯足球赛,兴致勃勃地聊起规则问题。  同学甲:规则太重要了。运动员不守规则,裁判不公正执法,就不会有精彩的比赛!  同学乙:对!没规则不成,没有校规,没有交通规则,成吗?  同学丙:可有时不守规则的占了便宜,守规则的反倒吃了亏呢。  同学乙:那是另外一回事。  同学丁:不过规则也不是死的,要是不合适,就得改,现在许多“游戏”规则不都修改了吗?
期刊
文章写好不易;文章写得短而好更不容易。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八十余字,字字珠玑,增一字则为赘,减一字则为憾,实在是一篇绝妙的精品。  苏轼一生政治上极不得意。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释放后被贬黄州;后又以“元佑党人”一再遭贬,被放逐琼州(今海南岛)。然而他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以凄清寒冷的笔调,寄托了自己寂寞幽楚的情
期刊
“嘻!阿Q,黄辫子,癞痢头,儿子打老子,得得,锵锵,锵令锵!”  “假洋鬼子,小尼姑,哭丧棒,好玩!”  初读《阿Q正传》,学生常处于一种幼稚心态,教师如何导读,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理解阿Q这一具有丰富内涵和世界意义的典型形象,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我认为,分层理解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和学生应共同经历一个思想感情的深化过程,这种情感经历可分四个阶段,即:可嘲笑——可鄙弃——可同情——可深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