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个月前,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记者魏城来到中国,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北京、上海、重庆等中国城市。他比行的目的是为了搞清楚—个自己心中长久以来的疑惑:中国有没有中产阶级?什么样的人才能算中产?中国的中产者正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魏城的采访成果是12篇调查性报道。这些稿件以《中国中产阶级调查》为题刊登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www.ftchinese.com)上。
这是西方媒体第一次专门针对中国中产阶级所做的深度采访。魏城也由此成了贴近中国中产者、了解其生存状况的媒体人。本刊记者最近通过电话采访了远在英国伦敦的魏城。
几年前,我在BBc(英国广播公司)工作的时候就对“中国中产阶级”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采访未能成行。后来,我到了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工作,我又想到了这个话题,就报给了《金融时报》中文网主编,得到了他的支持。今年5月份,我来到了中国,主要在北京、上海和重庆三个城市采访了50多人,写出了一些关于中国中产阶级的稿件。
凤凰生活:为什么会选择北京、上海和重庆作为主要采访地呢?
魏城:当时,我主要考虑到中国经过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人们越来越富裕。假定中国有中产者的话,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至少是省会以上城市,以及东部沿海地区。但为了让这次有关中国中产阶级的调查、采访更全面,我想在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之外选一个西部的城市,后来就选择了重庆。因为重庆也是直辖市,相对来说,经济等各个方面在西部算比较好的。当然,我也去了济南、青岛等其它一些城市。
确信中国中产的存在
凤凰生活:您在稿件里写到“在与50多位至少在我看来属于中产的白领、杂领或金领人士交谈之后,我对这个问题(中国中产阶级)的认识反而越来越糊涂了。”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对中国中产者的印象会随着采访、调查的深入而越来越模糊?
魏城:首先,我确信中产阶级在中国是肯定存在的。
我在采访中确实出现了对中国中产者印象越来越模糊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在中国国内,人们对中产的认定标准是模糊的。中产阶级自己自我认同比较飘逸,他们不认同自己是中产阶级。
我们知道,“中产阶级”的概念是从西方过来的。中国的中产阶级可能会认同“小资”等概念,但对“中产”的概念却缺少认同。他们觉得“中产”应该指的是富人,而不是自己。对中产的期待过高是当前最普遍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中产阶级的社会认同也比较混乱。中国国家统计局有个家庭收入6万至50万区间的标准,不少专家也有自己的标准。这主要是因为“中产”的概念传入中国时间不长,还很混乱。
凤凰生活:尽管你很确信,可是有很多人认为“中国中产”并不存在?
魏城: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在沿海地区,新的经济、职业不断产生,出现了很多收入不错的群体,这些群体是什么,怎么解释?
还有一个问题,比如在北京、上海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果没有有一定财力的中产阶级支撑,房价也不会这么高。现在房价实在是太高,如果把北京、上海某些高档住宅的房价换算成英镑,在英国也可以买非常好的房子。我觉得如果说中国没有中产,中国社会、经济中的很多事情将无法解释。
我坚信中国有中产阶级,但也必须看到中国的中产阶级比较少,从全国范围内看,比例非常小。不管按照哪个判断标准来看,中产阶级都不会超过人口的20%。而按照西方的标准,西方社会的中产者会占到全部人口的80%左右。
中国中产生活很舒服
凤凰生活:你采访了很多人,在选择这些采访对象的时候,你以什么标准确定他们是你要找的人,是属于中产阶级的呢?
魏城:我基本上以职业来确定采访对象,简单说,就是白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我也会参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家庭年收入在6万至50万之间”这样一个标准来选择受访者。
在西方,中产阶级也是指脑力劳动者。一般来说,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不被认为是中产,一些上层的管理者也不会被认为是中产。而私营企业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西方企业的大老板不能算中产,但一般会把一些中小企业的老板算作中产。中国也不一样,一些民营企业主可以算作中产,但一些个体户,他们的经营很艰难,生活也不富足,便不能算作中产。中产应该还是以主要靠薪资收入的雇员为主。
我在采访中采访了一些民营企业主,也采访了一些自由职业的文化人。这些文化人靠专业技术吃饭,也有不错的收入。我想中国的中产的主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白领受雇者;二是靠专业技术吃饭的人,比如会计师、律师、一些文化人等等。一些民营企业老板可以算作中产,但他们不是主体,中产的主体是受雇者。
凤凰生活:通过采访,你觉得中国的中产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在消费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下一代的教育等问题上有些什么样的倾向?
魏城:从职业来看,中国中产者主要集中在一些新行业,比如lT产业、金融业,还有一些专业技术比较强的行业,比如律师、会计师、金融评估师、教师、医生等等。中国的公务员应该也算作是中产阶级,但他们的收入分配形式很特殊,所以在这次采访中没有采访他们。而我确实想过去采访一些公务员,但他们不愿意接受采访。
中国的中产阶级生活中融入了很多新观点,生活的新理念,比如买房按揭等等。他们一般对未来比较有信心,现在收入也比较好,花钱还是很大方的,也是一些奢侈品的消费者。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家庭年收入在6万至50万之间”标准来看,很多人疑问“家庭年收入6万就能算中国的中产阶级吗?6万怎么能生活得好?”的确,如果家庭收入是在这个“6万”的下线肯定不行,但一般中国中产者家庭收入会比普通民众高很多。
我在英国、西方生活很多年。就我的观察,客观地说,中国中产阶级的上层比西方一般的中层要过得潇洒,他们生活相当不错。西方的有些中产其实生活并不好。
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我在采访中感到中国的中产不惜花大价钱投资,很多人愿意把孩子送到国外。根据我了解的情况,如果把一个孩子送到英国读书,每年至少要40万人民币左右,但他们都愿意出。尽管有很多中产者也是含辛茹苦地强撑着,但还是义无反顾。其中的原因一个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另一个是中国目前都是独生子女,如果有多几个孩子,可能也不会这样。
凤凰生活:你觉得,中国中产阶级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哪里?魏城:如果谈到压力,必须要对中产阶级进行内部区分,比如中上、中中、中下。 应该说,中产阶级的中下群体生活很拮据。而且由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教育、医疗改革并不到位,中下群体的生活万一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生病等,他们就可能很快从中产跌入到下层。这样的压力还是很明显的。
缺少安全感的中国中产
凤凰生活:你去了中国很多地方采访,不同地域的中产有差异吗?主要体现在哪里?
魏城:差异太大了。这跟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北京、上海经济都比较好,特别是上海,经济远远超出国内其他地区。我感觉北京、上海情况可能差不多,但西部的重庆就很不一样。如果把重庆的一个高薪收入者放到北京、上海,可能他只能算中下收入,不过重庆消费也便宜,房价平均每平方只有3800块。而在北京,一个月收入1万块也不是特别好,不能很潇洒。
上海的情况更明显。同样两个人,在收入差不多的情况下,有房和没房的生活就差异很大。老一代中产和新一代中产的差别更大。因为老一代中产的住房当年是以低房价买入的,而新一代中产今天进入房市的代价就远远高出老一代。在上海月收入5000块的话,老一代可以生活不错,新一代中产可能很拮据。应该说,房子、房价已成了现在中国中产阶级生活的一个中心了。
凤凰生活:英文称中产阶级是“the middle class”,中国的中产可以成长为一个独立的class(阶级)吗?
魏城:中产阶级其实是一些社会阶层的大杂烩,他们似乎并没有共同的阶级利益。这个阶级可能包括作为雇主的中小企业老板、职业经理人、受雇的普通白领、自由职业者等,其经济利益在微观的层面上有时甚至是对立的。学者谈论“中产阶级”这个概念,可能更多地着眼于其宏观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
如果仅仅泛泛地谈论中产没意义,因为尽管中产一般都收入稳定,没有温饱的压力,但在中产之间,他们之间的生活差异还是很大的。我想与其去讨论中国的中产能不能成为一个class,还不如讨论中国的中产群体阵容是不是会壮大。南京大学周晓虹教授认为,中国的中产约占全部人口的11%多,如果按照麦肯锡发布的标准,可能这个比例更大一些。但中国人口多,基数大,农民就有好几亿。所以,如果单纯看这个比例数值,可能会觉得中产这个阶层还很弱小,但如果算人数的话,10%就有一亿多人,虽然仍是一个弱小的阶层,但应该能够构成一个class,西方早期的贵族阶级在整个人口中占的比例更小,但似乎没有人否认它是一个阶级。
凤凰生活:中国的中产和国外的中产阶级有什么不一样
魏城:我前面说过,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所以我在采访中感到中国的中产阶级大多心里不踏实,他们担心有一天出点儿事,很快就把自己打回原型。而西方中产阶级这方面的担忧并不大,因为西方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很健全,比如英国,存在着公费医疗和中小学义务教育制度,西方中产阶级唯一担心的就是失去工作,尽管失业后可以领取失业金,不至于生活无着落,但一般来说,失业者找到一份待遇比从前好的工作的几率,远远低于找到一份待遇不如从前的工作。
所以中国的中产和西方的差别可能主要在于安全感,中国中产阶级生长的土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凤凰生活:如果现在让你给中国的中产下一个定义,会是什么?这个标准是什么,仅仅是收入吗?收入多少算中产呢?
魏城:我想,收入并不能算做全部的标准。职业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还有教育背景等等。从职业来说,中产者基本上从事白领职业,而教育程度一般要在大学本科以上。但任何标准都不是绝对的,比如一些私营企业主也可以算作中产,但他们可能没有受过大学教育。
凤凰生活:你还会继续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吗?
魏城:这次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做出的专题已经和国内的一家出版社谈好,会出一本书,内容包括我这次采访中撰写的文章,以及一些采访实录稿。
我可能会继续关注“中国中产阶级”这个话题,这是我的个人兴趣。但做记者不能反复关注一个选题。以后我可能会关注中国中产阶级成长前景如何,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能够发挥什么作用等等。但我近期内可能不会再做类似的专题了。
魏城的采访成果是12篇调查性报道。这些稿件以《中国中产阶级调查》为题刊登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www.ftchinese.com)上。
这是西方媒体第一次专门针对中国中产阶级所做的深度采访。魏城也由此成了贴近中国中产者、了解其生存状况的媒体人。本刊记者最近通过电话采访了远在英国伦敦的魏城。
几年前,我在BBc(英国广播公司)工作的时候就对“中国中产阶级”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采访未能成行。后来,我到了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工作,我又想到了这个话题,就报给了《金融时报》中文网主编,得到了他的支持。今年5月份,我来到了中国,主要在北京、上海和重庆三个城市采访了50多人,写出了一些关于中国中产阶级的稿件。
凤凰生活:为什么会选择北京、上海和重庆作为主要采访地呢?
魏城:当时,我主要考虑到中国经过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人们越来越富裕。假定中国有中产者的话,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至少是省会以上城市,以及东部沿海地区。但为了让这次有关中国中产阶级的调查、采访更全面,我想在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之外选一个西部的城市,后来就选择了重庆。因为重庆也是直辖市,相对来说,经济等各个方面在西部算比较好的。当然,我也去了济南、青岛等其它一些城市。
确信中国中产的存在
凤凰生活:您在稿件里写到“在与50多位至少在我看来属于中产的白领、杂领或金领人士交谈之后,我对这个问题(中国中产阶级)的认识反而越来越糊涂了。”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对中国中产者的印象会随着采访、调查的深入而越来越模糊?
魏城:首先,我确信中产阶级在中国是肯定存在的。
我在采访中确实出现了对中国中产者印象越来越模糊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在中国国内,人们对中产的认定标准是模糊的。中产阶级自己自我认同比较飘逸,他们不认同自己是中产阶级。
我们知道,“中产阶级”的概念是从西方过来的。中国的中产阶级可能会认同“小资”等概念,但对“中产”的概念却缺少认同。他们觉得“中产”应该指的是富人,而不是自己。对中产的期待过高是当前最普遍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中产阶级的社会认同也比较混乱。中国国家统计局有个家庭收入6万至50万区间的标准,不少专家也有自己的标准。这主要是因为“中产”的概念传入中国时间不长,还很混乱。
凤凰生活:尽管你很确信,可是有很多人认为“中国中产”并不存在?
魏城: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在沿海地区,新的经济、职业不断产生,出现了很多收入不错的群体,这些群体是什么,怎么解释?
还有一个问题,比如在北京、上海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果没有有一定财力的中产阶级支撑,房价也不会这么高。现在房价实在是太高,如果把北京、上海某些高档住宅的房价换算成英镑,在英国也可以买非常好的房子。我觉得如果说中国没有中产,中国社会、经济中的很多事情将无法解释。
我坚信中国有中产阶级,但也必须看到中国的中产阶级比较少,从全国范围内看,比例非常小。不管按照哪个判断标准来看,中产阶级都不会超过人口的20%。而按照西方的标准,西方社会的中产者会占到全部人口的80%左右。
中国中产生活很舒服
凤凰生活:你采访了很多人,在选择这些采访对象的时候,你以什么标准确定他们是你要找的人,是属于中产阶级的呢?
魏城:我基本上以职业来确定采访对象,简单说,就是白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我也会参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家庭年收入在6万至50万之间”这样一个标准来选择受访者。
在西方,中产阶级也是指脑力劳动者。一般来说,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不被认为是中产,一些上层的管理者也不会被认为是中产。而私营企业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西方企业的大老板不能算中产,但一般会把一些中小企业的老板算作中产。中国也不一样,一些民营企业主可以算作中产,但一些个体户,他们的经营很艰难,生活也不富足,便不能算作中产。中产应该还是以主要靠薪资收入的雇员为主。
我在采访中采访了一些民营企业主,也采访了一些自由职业的文化人。这些文化人靠专业技术吃饭,也有不错的收入。我想中国的中产的主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白领受雇者;二是靠专业技术吃饭的人,比如会计师、律师、一些文化人等等。一些民营企业老板可以算作中产,但他们不是主体,中产的主体是受雇者。
凤凰生活:通过采访,你觉得中国的中产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在消费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下一代的教育等问题上有些什么样的倾向?
魏城:从职业来看,中国中产者主要集中在一些新行业,比如lT产业、金融业,还有一些专业技术比较强的行业,比如律师、会计师、金融评估师、教师、医生等等。中国的公务员应该也算作是中产阶级,但他们的收入分配形式很特殊,所以在这次采访中没有采访他们。而我确实想过去采访一些公务员,但他们不愿意接受采访。
中国的中产阶级生活中融入了很多新观点,生活的新理念,比如买房按揭等等。他们一般对未来比较有信心,现在收入也比较好,花钱还是很大方的,也是一些奢侈品的消费者。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家庭年收入在6万至50万之间”标准来看,很多人疑问“家庭年收入6万就能算中国的中产阶级吗?6万怎么能生活得好?”的确,如果家庭收入是在这个“6万”的下线肯定不行,但一般中国中产者家庭收入会比普通民众高很多。
我在英国、西方生活很多年。就我的观察,客观地说,中国中产阶级的上层比西方一般的中层要过得潇洒,他们生活相当不错。西方的有些中产其实生活并不好。
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我在采访中感到中国的中产不惜花大价钱投资,很多人愿意把孩子送到国外。根据我了解的情况,如果把一个孩子送到英国读书,每年至少要40万人民币左右,但他们都愿意出。尽管有很多中产者也是含辛茹苦地强撑着,但还是义无反顾。其中的原因一个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另一个是中国目前都是独生子女,如果有多几个孩子,可能也不会这样。
凤凰生活:你觉得,中国中产阶级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哪里?魏城:如果谈到压力,必须要对中产阶级进行内部区分,比如中上、中中、中下。 应该说,中产阶级的中下群体生活很拮据。而且由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教育、医疗改革并不到位,中下群体的生活万一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生病等,他们就可能很快从中产跌入到下层。这样的压力还是很明显的。
缺少安全感的中国中产
凤凰生活:你去了中国很多地方采访,不同地域的中产有差异吗?主要体现在哪里?
魏城:差异太大了。这跟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北京、上海经济都比较好,特别是上海,经济远远超出国内其他地区。我感觉北京、上海情况可能差不多,但西部的重庆就很不一样。如果把重庆的一个高薪收入者放到北京、上海,可能他只能算中下收入,不过重庆消费也便宜,房价平均每平方只有3800块。而在北京,一个月收入1万块也不是特别好,不能很潇洒。
上海的情况更明显。同样两个人,在收入差不多的情况下,有房和没房的生活就差异很大。老一代中产和新一代中产的差别更大。因为老一代中产的住房当年是以低房价买入的,而新一代中产今天进入房市的代价就远远高出老一代。在上海月收入5000块的话,老一代可以生活不错,新一代中产可能很拮据。应该说,房子、房价已成了现在中国中产阶级生活的一个中心了。
凤凰生活:英文称中产阶级是“the middle class”,中国的中产可以成长为一个独立的class(阶级)吗?
魏城:中产阶级其实是一些社会阶层的大杂烩,他们似乎并没有共同的阶级利益。这个阶级可能包括作为雇主的中小企业老板、职业经理人、受雇的普通白领、自由职业者等,其经济利益在微观的层面上有时甚至是对立的。学者谈论“中产阶级”这个概念,可能更多地着眼于其宏观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
如果仅仅泛泛地谈论中产没意义,因为尽管中产一般都收入稳定,没有温饱的压力,但在中产之间,他们之间的生活差异还是很大的。我想与其去讨论中国的中产能不能成为一个class,还不如讨论中国的中产群体阵容是不是会壮大。南京大学周晓虹教授认为,中国的中产约占全部人口的11%多,如果按照麦肯锡发布的标准,可能这个比例更大一些。但中国人口多,基数大,农民就有好几亿。所以,如果单纯看这个比例数值,可能会觉得中产这个阶层还很弱小,但如果算人数的话,10%就有一亿多人,虽然仍是一个弱小的阶层,但应该能够构成一个class,西方早期的贵族阶级在整个人口中占的比例更小,但似乎没有人否认它是一个阶级。
凤凰生活:中国的中产和国外的中产阶级有什么不一样
魏城:我前面说过,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所以我在采访中感到中国的中产阶级大多心里不踏实,他们担心有一天出点儿事,很快就把自己打回原型。而西方中产阶级这方面的担忧并不大,因为西方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很健全,比如英国,存在着公费医疗和中小学义务教育制度,西方中产阶级唯一担心的就是失去工作,尽管失业后可以领取失业金,不至于生活无着落,但一般来说,失业者找到一份待遇比从前好的工作的几率,远远低于找到一份待遇不如从前的工作。
所以中国的中产和西方的差别可能主要在于安全感,中国中产阶级生长的土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凤凰生活:如果现在让你给中国的中产下一个定义,会是什么?这个标准是什么,仅仅是收入吗?收入多少算中产呢?
魏城:我想,收入并不能算做全部的标准。职业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还有教育背景等等。从职业来说,中产者基本上从事白领职业,而教育程度一般要在大学本科以上。但任何标准都不是绝对的,比如一些私营企业主也可以算作中产,但他们可能没有受过大学教育。
凤凰生活:你还会继续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吗?
魏城:这次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做出的专题已经和国内的一家出版社谈好,会出一本书,内容包括我这次采访中撰写的文章,以及一些采访实录稿。
我可能会继续关注“中国中产阶级”这个话题,这是我的个人兴趣。但做记者不能反复关注一个选题。以后我可能会关注中国中产阶级成长前景如何,对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能够发挥什么作用等等。但我近期内可能不会再做类似的专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