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视角下的歌唱器官与肌肉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ua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歌唱是人体运动的一种形式,这种运动离不开人体器官与肌肉的有效支持。人体器官与肌肉有其运动的客观性,正确认识与利用是歌唱训练的前提。本文将从声带振动、呼吸肌肉运动的自然规律加以论述。希望通过研究歌唱机体运行的客观规律来丰富自身的声乐理论知识、提高演唱与教学水平。
  【关键词】 客观;歌唱;声带;吸气;吐气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这几年喜欢看一些批评性的文章,通过学习我体会很深。一个人的言论或观点想做到客观全面真的很难,哪怕你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你也未必能做到面面俱到没有盲点,总会给人留下被批评的蛛丝马迹。我相信“批评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管对于被批评者、批评者还是旁观者都是一种促进。最起码大家都学着变得更加理性、客观、科学地认识事物,发现问题,找出规律,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声乐学习也是一样,要想唱好歌就要认识声乐各要素存在的客观性、规律性。声乐学习只凭感性是不够的,还要理性地建立客观的思维习惯与训练方法。
  一、歌声依赖声带振动的客观性
  歌唱的基音,客观上讲它是一种物理现象,它是由声带振动产生,声带不振动就不会出声音,任何的歌唱方法都离不开声带的良好振动。良好的歌唱音质,离不开声带良好的闭合与振动,这是歌者首先需要树立的歌唱观念。认识到了声音产生的客观性,或者说物理性,我们就有了一个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告诉我们,不管歌唱训练从共鸣、位置、气息、情感、咬字任何一方面入手,声带的良好振动自始至终不能改变,要有声这是前提。就像沈湘教授说的:“歌唱训练与教学不论从那里开始,其结果应该是一样的,把歌唱好。”每个教师教学的切入点与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不同,但结果不能脱离声音产生的客观规律,即声带的自然振动。
  很多声乐初学者,由于学习声乐的时间不长,声乐理论认识不深、自我鉴别能力不高,往往就会犯一些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有些人为了使声音集中,迫使颈部收紧,导致声带发聲时受到挤压而产生过分闭合,音色变得非常尖锐;为了找眉心的位置,鼻音增多,声带不能很好的闭合;为了扩大共鸣腔过分过低放置喉头、撑喉咙,致使声带难以正常的振动闭合,声音空洞。除了以上几种情况,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现象。这一系列现象都是为主观上得到一个东西而无视客观规律存在,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客观的思维方式,主观思维太多。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减少肌肉对喉室挤压,让声带正常振动,在发出良好的基音、音色的前提下再去考虑位置、共鸣、集中、面罩等其它歌唱要素。
  二、呼吸肌肉运动形式的客观性
  人的呼吸形式只有一种,不会有第二种,它有自己自然的体系。自然呼吸主要是肋间外肌舒展与收缩、膈肌的上升与下降来完成。在此过程中其他肌肉参与程度在人体的感受上不是很明显。如腹肌、背肌、腰肌等肌肉。歌唱时的呼吸与自然呼吸在形式上差别不大,但在吸气量与吐气时间上区别较大,这样就引起部分肌肉参与的强度与积极性发生改变。歌唱的吸气量要比自然吸气大,如何吸气才能保证吸气肌肉的运动形式与规律不会改变。显然,自然吸气形式应是歌唱气息训练的基础。自然吸气时腹部、肋骨外展扩张,膈肌下降这是客观现象,需要从思想上正确客观地认识它,以便运用这一现象来指导我们正确进行呼吸训练。
  声乐初学者,其实也包括学了几年声乐脑子依然不清晰的,理不请思路者。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清楚歌唱吸气时腹部应该扩张还是应该收缩。我想拉着这个人跑上五公里他应该什么都明白了,到底腹腔自然吸气时应该是个什么状态。吸气时腹部收缩者认为吸气时肋骨扩张,胸腔体积变大,这个没错,但没有考虑到吸气时肋骨1-5对横向运动距离有限,相对运动距离较大的是8-10对肋骨,盲目扩张整个胸腔是不客观行为,也不会得到歌唱需要的气息。单方面扩大胸腔增加吸气量会造成大家经常看到的吸气抬肩,抬锁骨与斜方肌的现象,显然这与自然吸气运动形式背道而驰,对深呼吸的习惯养成非常不利。另外,腹部因受膈肌的下降引起内脏挤压而带来的腹腔扩张是自然状态,如果吸气抬肩,膈肌运动方向向上,腹部在吸气时收缩就不难理解了,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吸气形式造成的。
  人在自然呼气时腹部、肋骨向内收缩,膈肌上升这是客观的自然现象,歌唱时的呼气比自然呼气的时间长,力量大,速度快,腹肌、腰肌、盆底肌相对自然呼气时更加积极。另外,为了保持气息,歌唱呼气时膈肌由下向上运动的速度变得更慢,虽然吸气时膈肌下降的深度客观上只到胃口,但歌唱的吸气好像把膈肌送到了腰的底部。吐气时感觉膈肌好像停靠在腰的底部或者更低。再有就是为了保持膈肌较低的位置,肋骨扩张后的回缩也变得较慢,甚至老师还经常要求不但不能回缩,还要保持继续扩张来完成气息的保持。有相当一部分歌唱者气息不够用,很显然是没有认清膈肌、肋间外肌,盆底肌等肌肉应保持怎样的状态气息才能有效的保持与使用。
  正确认识歌唱器官与肌肉的运动规律是歌唱训练的前提,学习利用客观规律不一定能唱好歌,但不学习利用客观规律一定唱不好歌。
  参考文献
  [1]P.M马腊菲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费·兰皮尔蒂,李维勃.嗓音遗训[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3]杰罗姆·汉涅斯.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歌唱技巧[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因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用工状况与毕业生理想等方面存在差距,极易产生就业挫折心理。为此,高职院校、劳动部门、毕业生个人等应协同合作积极采取相
'互联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互联网已不是技术,而是教育本身。它是互联网的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其教学组织形式是以学生的素质提升为中心,教师采
随着供电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煤矿供电系统装备水平日趋提高,各类继电器保护升级为微机保护,动作更加灵敏,性能更加可靠,对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要求更高.以负荷统计为基础,系统
【摘要】声乐是以人声塑造音乐形象的,在声乐演唱中,歌者要重视“内心听觉”的运用,关注“内心听觉”的理论价值,要认识到“内心听觉”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掌握“内心听觉”规律来调控声乐演唱中的音高、音色、演唱技巧等方面。“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歌者演唱能力的表现,使歌者真正达到声乐艺术作品演绎的深刻感知。  【关键词】“内心听觉”;声乐演唱;调控作用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
在研究大量成功企业领导者的案例后,我们发现,这些最优秀的企业领导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能尽全部的努力去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们懂得做人、善于决策、充满热忱、持续创新、架构关
重点研究了盖革计数管对于较宽能量范围的各能量γ射线的响应情况,从理论上简要说明了盖革计数管的能量响应特点,并针对国产的J4403型计数管使用蒙特卡罗软件Geant4分析了实
【摘要】音乐鉴赏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课程。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中职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知识、技能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导入学习内容,就成为关键所在。鉴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导入原则和具体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职;音乐鉴赏;课堂导入;思考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一、中职音乐鉴赏课导入的原则  导入是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教育行业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的高校教育。高校的音乐教学在高校的课程中具有着特殊的意义,对高校学生进行审美取向价值的引导在高校的音乐课程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就高校音乐教学的审美取向价值开展论述。  【关键词】高校音乐;审美取向;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高校音乐教师通过音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够促进音乐人才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