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生效11年后,在全球和中国都取得了进展,控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控烟取得进步的保障。本文介绍不同控烟政策在不同国家的效果以及中国公共场所禁烟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在中国只有全面无烟才能实现全民健康。
【机 构】
:
100050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100050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生效11年后,在全球和中国都取得了进展,控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控烟取得进步的保障。本文介绍不同控烟政策在不同国家的效果以及中国公共场所禁烟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在中国只有全面无烟才能实现全民健康。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活跃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MSM最近1年HIV检测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按照横断面调查设计,基于中国同性恋流行使用的一款同性恋社交软件Blued,按18~25岁大学生MSM的HIV检测率50%推算样本量为500人。于2016年9月开始手机端电子问卷调查,主要收集人口学特征、HIV检测行为、性行为等信息。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MSM最近1年HIV检测的相关因素。结果共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治疗患者的脱失情况,探讨美沙酮剂量<100 mg/d和吗啡尿检阳性与脱失的关系及交互作用。方法2014年9-11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MMT门诊1 031例患者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HIV感染、既往吸毒及吗啡尿检等信息。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脱失的相关因素,通过交互作用分析探讨美沙酮剂量<100 mg/d与吗啡尿检阳性与脱失的关系
目的调查2013年江西省≥18岁常住居民吸烟与戒烟行为的流行状况。方法2013年7-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西省10个全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点抽取≥18岁常住居民6 000人,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用于吸烟与戒烟行为分析的有效样本量为5 997人。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江西省不同人群特征成年居民吸烟和戒烟流行现状。结果2013年江西省≥18岁常住居
目的了解越南籍暗娼HIV/性传播疾病(STD)感染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分别于2014年6月、12月和2015年5月、11月,在云南省河口县开展连续横断面调查,采用方便抽样方式纳入年龄≥16周岁的越南籍暗娼共1 058人。问卷调查收集越南籍暗娼人口学特征、性行为及吸毒行为等信息;血液和尿液样本检测分析HIV/STD感染及毒品使用。应用趋势χ2检验分析越南籍暗娼HIV/STD感染和毒品使用及变化趋势,应
目的了解2013年我国成年人二手烟暴露水平及对二手烟暴露导致相关疾病的认知情况。方法利用中国2013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样本人群,在30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通过面对面询问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共计调查179 570人,其中纳入有效样本量为176 179人。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我国成年人二手烟暴露情况,以及对二手烟暴露导致相关疾病的知晓率。结果调查人群经过复杂加权计算后,1
目的了解2014年我国11~18岁中小学生耐力素质现状,并探讨影响学生耐力素质的主要因素。方法利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选取耐力跑与调查问卷资料完整的11~18岁中小学生共142 708人。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界值点判定耐力跑成绩是否及格。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城乡和行为习惯间学生的耐力跑不及格率的差异,同时采用log-binomial回归模型
目的评价甲型肝炎(甲肝)灭活疫苗在成年人中加强免疫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参加健康成年人甲肝灭活疫苗和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基础免疫前甲肝抗体阴性并完成1针甲肝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加强免疫1针甲肝灭活疫苗,免疫前、免疫后28 d采血,检测抗甲肝病毒抗体滴度≥20 mIU/ml为阳性。结果加强免疫前甲肝灭活疫苗组和减毒活疫苗组GMC分别为70.80 mIU/ml、
目的了解成都市MSM人群在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PrEP)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按照随机、开放、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干预研究,于2013年7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按照样本量估算,采用滚雪球法招募合格的研究对象为HIV高感染风险且HIV检测结果阴性的MSM,共328人,随机化分配为每日用药组、高危行为前后用药组和空白对照组,每3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和问卷调查。评价每日用药组、高危行为前后用药组的服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临床分期与结局的特征及关联性,为建立临床重症病例评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和疫情高发水平选择河南、山东、浙江、四川和云南省,随机抽取法定传染病报告中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收集病例人口学、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等,按统一标准进行临床分期,分析各期病例构成、临床结局及其关联性。结果共调查手足口病重症病例657例。实验室诊断病例357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阳性病例
为应用可视化的临界点分析法处理临床研究缺失数据并探讨相关问题。枚举因缺失值导致的"所有"可能结局,并找出组间比较P值发生变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界点,进一步计算P<0.05的组合所占比例,判定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临界点分析法可用于连续型或二分类结局的临床研究数据,并找到对应的临界点。在连续型结局实例中P<0.05区域的比例为93.6%,否定零假设即试验成功的可靠性较高;二分类结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