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经消息》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st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大多数人一样,我最初知道《诗经》源自课本。“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仿佛明媚的少女因生活变故成为心怀怨望的老妇,控诉着丈夫的变心与狠心。受教科书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关雎》《静女》《氓》三首诗的主题只关乎爱情与婚姻,无涉其他。
  那什么时候改变了这个刻板印象呢?应该是在二○一七年某一期《书城》杂志中,我读到黄德海讨论《诗经》中“俭德”的文章,方有所了解,《诗经》远非情爱所能囊括,其背后是个恢弘的世界,有着古人阔大的格局与“深婉的心思”。


  自五四以降,国人对《诗经》的解读,几乎都侧重于“诗”的抒情,而有意无意地忽略“经”的训诫。与自由奔放的抒情相比,端庄持重的训诫自然不会受新时代的年轻人喜欢。进而,“伊人”便窄化为日思夜想的苦恋对象,诗人的日思夜寐便成了对恋情的“开端与终结”的忧虑,如《蒹葭》成了流行电视剧的主题曲,把“伊人”坐实为爱恋的对象,“把这诗坐实为情诗”。尽管我们可用“一千个读者有着一千个哈姆雷特”进行辩护,但心中的疑虑仍不会消失:如果《蒹葭》只是一首情诗,那么两千余年来的解诗者何苦“上下而求索”呢?爱情固然神秘莫测,但也不至于让所有饱学之士沉溺于此,更何况《诗经》亦非是《爱经》。
  《诗经》的阔大与深婉主要体现在哪里呢?先说阔大。在黄德海的理解之中,《诗经》及其阐释者向我们构建了一个应然的世界。隐藏在那些或劝诫或讽喻或赞颂的诗篇里的理想国,经过千百年来学者的补阙与洗涤,越发明亮。在毛诗传经系统里,《诗经》的完整图景是“既包括对当时广阔政治空间的理解,也涵盖了汉代和此前人们对有周一代盛衰的认知……这完整图景虽然与周朝的历史相关,但并非(或不是)历史事实的陈述,而是借助这段历史创制出一个整体的教化序列,从而超越了单纯的历史纪事,成为可供后人学习的典范”。
  尽管齐诗、鲁诗、韩诗与毛诗注释系统有时有着“大到可以称得上是南辕北辙或者背道而驰”的分歧,但“三家诗背后可能都有各自独特的世界图景”。在本书《〈诗经〉的图景》一文里,作者为我们辨析了诸家注释系统中的“小异”(尽管只有一块“吉光片羽”),相比于毛诗,见几识微的鲁诗的整体图景予人的感觉则更为急迫与忧虑,“在鲁诗的整体图景之中,对衰世的认识大大提前了……用刺的方式提前给出了婉转的警示和治世方案”。如此一来,毛诗也好,三家诗也罢,它们终极的图景皆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与关怀。
  孔子编订《诗经》时,西周王室已式微旧矣,由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所创造的井然有序、翕然自如的世界秩序已然崩塌。诸侯相继坐大,乱世纷纷扰扰,兵戈之声由远渐近,人皆如丧家之狗。那么,先人们该如何去匡正这失序的世界呢?他们的炯炯目光穿越黑暗的历史与现实,赞颂圣人与美德,贬斥大盗与恶习,勾勒出一个理想的世界来。“或许正因为阕词,小序借此表达的理想更趋完美,似乎要把所有最善的心志都藏放在这里,在言辞的城邦里再造了一个理想的城邦。是以此回应尘世中最无奈的部分?”(《如集于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先人们为何如此强调“后妃之德”,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子孙要重视“俭德”,为何会为夙夜在公、辗转反侧的贤人们的不公遭遇而屡屡叫屈。


  再说深婉。随着科学的进步,蒙昧的外衣褪去后,一些牵强附会的知识便无法遁形。比如说“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毛传认为螟蛉与蜾蠃之间的关系是养育,“蒲卢取桑虫之子,负持而去,煦妪养之,以成其子”,而科学知识则揭露蜾蠃乃是螟蛉的食粮,其过程相当血腥与残暴。螟蛉先用毒素麻醉蜾蠃,“醉之不死”,保证食物的活性与鲜度。终于,“此前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现在变成了赤裸裸的杀戮”。
  那么,这是否证明了《小宛》的旨意是荒谬与牵强呢?非也。尽管王夫之认为错谬应归于释诗者,善意地为诗歌本身(或作者)辩护,但我们理应知道,在一个“万物皆有灵”的时代,作者认为蜾蠃会主动、温情地“负之”,也许就是一种常识。作诗者不过借此常识来教诲后人,应如何为人处世,应如何修身建德,如何对后代尽心尽责。在《如集于木》一文里,黄德海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美德是不是可教?在多数的情况之下,我们选择相信美德是可教或可传承的,甚至会一厢情愿地把残酷自然现象看作是美好的道德典范。而“蜾蠃负子”的真相则告诉我们,美德或许可教,但并没有那么坚实,人性的黑暗与复杂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幽微。“世界上只有一种美德可能的传授方式,那就是改善你自己,不期待,不绝望,就是踏踏实实地去做眼前事。”

  以当下的知识去打量过去的世界,自然会发现古人知识系统的错误与荒谬,容易生长出武断与傲慢之心。在人文学科,这种情况尤为严重。在《秉文之德》一文中,作者谈到周初所创立的嫡长制继承制。在现代人看来,嫡长子继承制未免过于死板与笨拙。嫡长子若是贤明之君,那是最好的结果;可若是残暴、贪婪之人呢,那他不就会将国家带进黑暗之中?事实上,任何社会制度的确立,肯定会经历长时间的权衡与演变。“古人虽然愚钝,却也明白其间的利害”,自然知道立贤的好处或许多于立嫡。然而,若是没有一个稳定的继承制度,一个可以预见的情况就是“贤人”们会为了权柄而大打出手,进而导致天下大乱。郑伯克段于鄢,不就是这样吗?两害相权取其轻,古人深邃的心思,就在于此,以“特有的小心”去对待人和事。
  “特有的小心”,是我所喜欢的词汇。它体贴地提醒着我们,为人处事应审慎,对世间万事多一分体贴与理解。但这种审慎,并非是畏缩、亦步亦趋或犬儒,而是更为坚实的自信与尖锐的判断。他不因知識、地位、权力、自我而膨胀,始终愿意带着体贴与理解去靠近“伟大的人物”与经典。   因此,对于读《诗经》的态度,作者认为读《诗经》应该重视王力的告诫:“关于《诗经》的词义,当以毛传、郑笺为主;毛郑不同者,当以朱熹《诗集传》为断。《诗集传》与毛郑不同者当以《诗集传》为准(这里是指一般情况而言,容许有例外)。参以王引之《经义述闻》和《经传释词》,则‘思过半矣’。孔梳与毛郑龃龉之处,当从毛郑。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颇有新义,也可略予采用。其他各家新说,采用时应十分谨慎,以免贻误后学。”一言以蔽之,读《诗经》时我们应审慎,应以“‘特有的小心’阅读那些‘伟大的书’”。
  事实上,不止是读《诗经》,就读书本身我们都得以审慎的态度对待之。尤其是在最近几年,一些二道知识贩子把书籍拆解成简单的文章,输出武断而投人所好的结论,再加上流量的加持,一时之间知识付费蔚然成风。我们太容易把态度当作是认识,把观点当作是知识。进而,我们贪婪地摄取态度与观点,以缓解内心的焦虑—发表令人张目的言论,表演让人刺目的姿势,总是比沉潜于经典、审慎而细致地打捞“珍珠”者要容易获得关注和利益。


  “那些在尘灰之中甚至加了封印的古典诗,是如何和我们当下的生活建立联系的,应该以何种适当的方式开启?”在与张定浩的对谈中,黄德海提出此问(《开启古典诗歌的可能性》)。是的,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去阅读古典诗词?在我看来,黄德海这本《诗经消息》就是答案。虽然我没有做完全的统计,但我相信“教诲”是《诗经消息》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事实上,“教诲”一词可以说是本书的题眼。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会在每篇文章的开篇都“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笔自己的少年心事或一段生活经历。
  慕少艾时期,高中黑板上抄写的“有位伊人,在水一方”;穿着最为贵重的衣服,主持文学社的活动,却不知自己穿着的画风是“西装配球鞋”;因焦虑自己的视力,便每天早起去直视太阳;大学求学时,元旦访友,却忘记提前通知外出旅游的同学,最后只好踏雪而归;以及,遇上喜爱的书籍,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阅读。这些令人莞尔的细节与往事,构筑了一个少年黄德海的形象。他好学、勤勉,酷爱读书,尤喜武侠,有一腔热血的浪漫,也有着未洞察人事的天真。作者写这些少年心事,目的当然不止缅怀往事以及让读者更好地进入文本,还有呈现一段完善自我的漫长旅程。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能在文本里清晰地感知到黄德海的思索以及心灵上的成熟,“通过这些检讨到自己诸多不足,获得了进一步校理自己的机会”。正如布鲁姆所言,我们读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自我,了解自我真正的利益”。
  所谓“利益”,当然不是指名与利,而是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或者更直白一点,自己应该以哪种方式度过一生呢?人的一生,完善自己的途径,无非两种:一是像沈从文那樣走入广阔的社会,经历人情冷暖,看足世间万象,“读一本大书”;二是如黄德海所强调的靠近那些“伟大的心灵”,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理解他们所做的努力,“只有那些省察自身并不断接受着省察的‘志未平’形象,如文王、周公、孔子,穿越不同时代的范囿,透出不可磨灭的光芒,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叫作天下、变动不居的精神图像,激励人们不断上出,约束人们不陷入率兽食人的困厄”。(《〈诗经〉的“观”》)
  更为重要的是,理解那些“伟大的心灵”所传达的教诲。有些“教诲”或许蒙上了历史的尘埃,需要“潜水采珠者”去采撷,让它们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照进人们夷犹蒙蔽的内心。无疑,作者是一名《诗经》的采珠者。《诗经》中的许多词句,经过他“略加解说,便洗去了原先的暧昧模糊,豁朗朗在眼前清晰起来”。《樛木》一诗的主旨,历来阐诗者“不管是后妃逮众妾,还是君子屈己下人、诸侯归心文王、群臣祝颂其君,都有一个差序结构在里面”。所谓的“差序结构”,简单来说就是整齐、固定的权力等级结构。君是君,臣是臣,奴隶是奴隶,主人是主人。这样的差序结构,现代人自然不会买账。作者颇有新意地提出,“只要不把此诗的差序仅看成身份之别,而是兼观性情差异”,“有人天生是木,有人天生是葛”,进而可因材施教,各按其性。经黄德海这样一阐释,《樛木》一诗一扫陈旧与腐朽,散发出新的活力来。
  “经典求全责备的对象,始终是愿意承担、应该也能够承担责任的人”。是的,经典中的“教诲”所针对的对象,亦始终是愿意承担,愿意省察自我的人。一个自觉的人,才会兢兢业业地去辨析知识的谬误,才会审慎耐心地靠近“伟大的心灵”,才会夜以继日地完善自我。
其他文献
开场与尾声,起点与终点。它们之间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一闪就过去了。“永恒”就是尾声之后那个新起点。不知怎的,所有内容暂时显得很具体、很实在。但我们所感受过的真实有朝一日会被我们遗忘,而我们所不理解的东西到最后也会被我们遗忘。  这段话在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的回忆录《无乐之词》结尾重复了三次。遗忘与被遗忘是人无法避免的宿命,时光终究要抹去人的肉身,因此,回忆录的存在就变得很有
期刊
騮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鼓角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出塞》  如果今天西出玉门关,你会看到千山高峻,万里无云,天苍苍,野茫茫;会看到治沙的战士,插种了胡杨木,拦住了风沙,绿遍了丘原;会看到新筑的沟渠,流水潺潺,围绕着葡萄园,风吹草低,牛羊遍地。当然,到晚上,你或是看到“明月出天山”,或看到“星垂平野阔”。今天的塞北,开始有江南景象;但是,在一千多年前,这里经常会金戈铁马,
期刊
美学家们比较看重美学的理论形态,他们常常把美学史写成美学理论发展史。有人还专门从古籍里寻找“美”这个字眼,把“美”字的相关表述加以编排,借以串起古代美学思想的发展线索。其实,有“美”字出现的地方,未必讲的是美学,而理论形态也只是审美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美学思想并不完全表现在美学理论的表述中,美的创造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鲁迅说,“非有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即无大艺术的产生”,并慨叹道:“但中国现在的精
期刊
一、“心中无花,则类鸟兽”  今年的东京,早早地进入了梅雨季。  石间、路边、竹畔、门侧、篱旁……镜花水月的紫阳花,也早早盛开。紫色、粉色、蓝色、白色,团团簇簇,点缀着初夏的东京。正冈子规的俳句说:“紫阳花呀,你是昨日真今天假。”原来,紫阳花在五月长雨沁润下的色变,只在一夜间。  这一年多来,笔者在东京防疫抗疫,外出散步也成常态。走街串巷,计算下来至少路过千家万户了。赞叹的是万户千家的日本人,几乎
期刊
最近看到著名指挥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33-2014)逝世六周年的相关报道,想起一年前,我住在德国南部的大学城市图宾根,坐了十多个钟头夜行巴士到北面的柏林,为的是到柏林爱乐音乐厅,听马雷克·亚诺夫斯基(Marek Janowski)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布鲁克纳的《第六交响曲》。波兰裔的德国指挥亚诺夫斯基是布鲁克纳音乐的专家,对布氏作品的演绎很精彩。  不熟古典音乐的读者,对于“
期刊
最近忙里偷闲,居然接连看了三部青春小说:萨莉·鲁尼(Sally Rooney)的《聊天记录》(Conversation with Friends)和《正常人》(Normal People),以及王维科(Weike Wang)的《化学》(Chemistry)。萨莉·鲁尼(Sally Rooney)《聊天记录》  说是青春小说,自然是因为作家和小说主人公都是二十岁刚刚出头的青春女性。  书都是从图书馆
期刊
一九二四年,在波兰小镇维尔诺,一个俄国女人在面对邻居的嘲笑时说:“我的儿子未来会成为法国大使、作家、荣誉军团骑士,甚至会成为将军,找伦敦最好的裁缝做衣服!”邻居像听到痴人说梦一样大笑,身旁,一个卷发犹太小男孩沉默不语。那位邻居不曾想到,往后余生,男孩都在为实现母亲的愿望而努力。这个小男孩就是未来的罗曼·加里(Romain Gary,1914-1980),一位两次获得龚古尔奖的传奇作家。原名罗曼·卡
期刊
六、用典的美学争议  诗跟词的关系,一开始我们从“诗词分家”来看两者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举一些例子来说。这里牵涉到一个理论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如何来理解宋词。比方说用典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因为一般用典的话,如果你不知道它的出典,那就妨碍了你对这首词的欣赏;当然现在有很多选本也会解释这是出自哪个典故。对于读者来说,首先要知道才能够去欣赏,那问题就来了,这样知识性的东西介入词的欣赏,是不是会妨碍
期刊
初冬的纽约,乍冷还暖,只有迎面扑来的风才能让你觉出飕飕寒意。跟以往一样,每次来纽约,一下飞机就能感受到它的勃勃生机。拥挤而嘈杂的地铁,处处带着工业时代的烙印。但在灯火通明的冬夜,透过黝黑狭长的窗口凝望对面等地铁的各色人物,竟有恍若身处歌剧院的感觉。穿过地铁通道里鳞次栉比的艺术广告,走进格林威治村的弯曲小巷,街灯映着鹅卵石的湿冷路面。一个小伙子突然冲到我前面,把街边的一个摆摊老头打翻在地,连揍了他好
期刊
日本明治二十年(1887),泷川资言写信给在故乡岛根县的父亲,告知自己从东京帝国大学古典讲习科顺利毕业的喜讯。在信中,泷川提到几位同级生的就职与月给情况,谈到自己时却吞吞吐吐。二十三岁的他自称不擅长低声下气,工作尚未着落。他安慰父亲无需为此担心,已拜托井上毅,争取在东京谋一图书管理员之类的职位,月收不会低于三十日元,“相信两三个月内会有好消息”。最后泷川再次抱怨生计艰难,欠朋友的钱还未还,房租也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