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一个音乐蠢材的名声……”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xiaohai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场与尾声,起点与终点。它们之间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一闪就过去了。“永恒”就是尾声之后那个新起点。不知怎的,所有内容暂时显得很具体、很实在。但我们所感受过的真实有朝一日会被我们遗忘,而我们所不理解的东西到最后也会被我们遗忘。
  这段话在作曲家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的回忆录《无乐之词》结尾重复了三次。遗忘与被遗忘是人无法避免的宿命,时光终究要抹去人的肉身,因此,回忆录的存在就变得很有必要,哪怕仅仅作为人生的残骸和遗迹。或许这就是菲利普·格拉斯书写回忆录的出发点,他要把人生的某些细节用文字保留下来。纵然词语无法再度化为肉身,但却引人透过文字重新感受某个生命的鲜活与蓬勃。
  在“把欲望当志气”(梁漱溟语)的年头,菲利普·格拉斯的人生故事或许有助于平息我们因欲望而无所适从的心。《无乐之词》是种提醒:即便世事纷扰红尘万丈,却仍有人饱经艰辛而初心不改,他不为什么,只为所爱。而菲利普·格拉斯的一生所爱则是音乐。
  一九三七年,菲利普·格拉斯出生于巴尔的摩。他从小学习音乐,十二岁开始便在父亲的唱片店打工。正是在唱片店里,他接触到了各种音乐,既有肖斯塔科维奇、斯特拉文斯基等现代音乐大师的作品,也有节奏布鲁斯、爵士乐等流行音乐。唱片店可以说是菲利普·格拉斯走上音乐道路的强劲诱因,塑造了他对音乐的审美趣味。
  格拉斯高中只读了两年就提前进入了芝加哥大学,十九岁大学毕业。之后,他在伯利恒钢铁厂干了五个月,揣着挣来的一千二百美元,不顾母亲对于他“很有可能面临余生在旅馆中度过的命运”的警告,奔赴纽约,进入茱莉娅音乐学院学习音乐。格拉斯在茱莉娅音乐学院待了五年,这五年里除了打工谋生与学习音乐,他也充分利用纽约这一精彩纷呈的文化舞台,积极地和其他领域交往,接受各种新鲜事物的洗礼,菲利普·格拉斯的朋友中有不少前卫艺术家。同时他开始学习瑜伽,自此,他萌发了延续一生的对东方文化特别是印度文化的热情。
  为了提升音乐技巧,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六年间,格拉斯去到巴黎,跟随纳迪亚·布朗热(Nadia Juliette Boulanger,1887-1979)学习,接受了极其严格的全面训练。也正是在这期间,他偶然读到《西藏度亡经》,并被其深深吸引,离开巴黎之后便决心远赴东方,去喜马拉雅山区的一个小城学习瑜伽与佛教。游历东方的经历,以及对东方文化的研习修行不仅给予格拉斯深刻的心灵启迪,赋予他不竭的音乐灵感源泉,更让他在任何困境下可以平静面对,始终不放弃自己的音乐。
  《无乐之词》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格拉斯与老师纳迪亚·布朗热的关系。布朗热素以严厉著称,她的名言是“努力是最基本的责任”,经常对学生恶语相向。有一天,布朗热建议格拉斯去看心理医生,并怒斥格拉斯“严重缺乏注意力、游手好闲”,还质疑他“到底是不是学音乐的料”,要知道,格拉斯早早就要求自己“每天工作长达十个钟头”,但仍然受到导师的怒斥,读到此处不免为他抱屈,覺得布朗热实在过于苛刻。但对于格拉斯来说,更不敢懈怠,他成了一个学习狂,每天都尽最大的努力学习。格拉斯离开巴黎时,向布朗热告别,布朗热与他拥抱,并流出眼泪。布朗热让他务必与自己保持联系。那一刻,格拉斯非常感动,但此后却再无联系。这或许因为格拉斯一直不清楚导师对自己真正的态度,加上自己尚未取得公认的过人成就,而羞于与导师联系。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布朗热已经去世十几年,格拉斯再次来到巴黎演出歌剧,他看到了布朗热暗地里为自己续约而写给富布莱特基金会的推荐信,布朗热在信里写道:“他给我的印象是个不同寻常的人,并且我认为有一天他会为音乐界做出很大贡献。”他简直不敢相信这出自布朗热的手笔!
  一九六七年,格拉斯重回纽约。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格拉斯的音乐并不为人所接受,法国人不愿演奏他的作品,纽约音乐圈把他看成白痴。他说,“我作为一个音乐蠢材的名声一直延伸到了七十年代”,“在这期间我的音乐没有赚到一分钱”。
  为了谋生,以及继续从事音乐事业,格拉斯在纽约做过许多工作。开始时,他和表妹合伙做搬运公司,后来又做装修,甚至现学现卖给房子装水管。说白了,都是比较重的体力活,格拉斯也坦言自己在“干苦力”。繁重的劳动之余,他和妻子做实验戏剧,并继续创作音乐。与此同时,他也在晚上给雕塑家理查德·塞拉做助手,这是格拉斯生活的重要转机。他利用自己装修得来的知识,还促进过塞拉的创作在材料方面发生重要变化。塞拉雕塑事业逐渐崛起,得到一些展览机会,格拉斯提出展览开幕时在美术馆上演出自己的作品。获得塞拉许可后,格拉斯跟随他在欧洲等地巡展时演出。虽然,格拉斯的演出时常受到展览观众的欢迎,但并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中间发生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插曲。有一次,格拉斯在台上演奏到一半,有个陌生人冲上台来想把他从钢琴前挤走,换自己来弹。格拉斯怒从心起,挥拳打跑了这个陌生人,底下观众一阵欢呼。
  后来,为了匀出更多时间创作与陪伴家人,格拉斯辞去了塞拉助手的工作,改行开出租车,这一开就开到了一九七八年。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比较自由,挣钱也更多、更轻松。也正是在此期间,格拉斯真正在音乐领域崭露头角。他创作并在亚维农艺术节上正式演出的《海滩上的爱因斯坦》,受到了媒体和音乐界的关注。此后更是获邀在大都会歌剧院,连演三十一场。尽管每场都座无虚席,连站票都卖光了,这些演出仍然让格拉斯亏损了十万美元,演出之后花了很多年时间才还清债务。大都会的演出,让格拉斯声名鹊起,但他仍然还得开出租车谋生,直到他一九七八年受邀去荷兰演出《真理捍卫》。但即便在音乐界逐渐获得声誉,格拉斯仍未摆脱经济困窘,到了一九八四年时,格拉斯还得向孩子们借“压岁钱”付款买房。演出机会的增多,也给格拉斯带来更多的铺天盖地的嘲骂。但他从未怀疑自己对音乐风格的选择,始终坚信自己的作品中包含着具有变革性的新元素。
  一名艺术家对自己的路一定要非常小心谨慎地计划,因为途中会遇到很多危险。在创作中迷茫只是其中的一种。因为艺术家与凡人一样,对于酗酒、吸毒甚至感情上的问题都会进入迷茫。有太多的东西可以摧毁一名艺术家,使他们把自己的大好才华浪费在不值当的东西上。
  菲利普·格拉斯的这段话既是对后来者的恳切告诫,更是他人生经历的总结和写照。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格拉斯从未放弃自己的事业。即便抛开他的音乐成就,格拉斯所呈现出的坚韧与开放,值得所有有志于艺术者铭记。
  《无乐之词》出自一位热爱阅读却坦承并非学者的美国作曲家之手,文笔毫无学院气,透露出的更多是作者饱尝艰辛却依旧豁达幽默的精神。它有很多种打开方式,可以被视为一部充满逸事的艺术家传奇,可供人消闲;你也可以把它看成用幽默的细节激励我们奋发、在失落时安慰我们的指引之书。
其他文献
老实说,从推理小说的角度来说,横山秀夫的新作《空屋》并没有强且集中的推理要素。作者用朴实平和的社会派笔法,为我们缓缓铺展出的,是主人公对于迷局所进行的抽丝剥茧式的分析与奔走求证的故事。然而,用那座“空屋”作为引子所勾勒出的小说世界,却让我在阅毕掩卷以后,因为感到了强烈的共鸣与共情而心潮澎湃。  这是一部以建筑师为主角的小说。  在传统的本格推理小说里,建筑师这个职业总是与怪诞的建筑挂钩,是用以实现
期刊
一个人的生命是在对技艺的获得中展开的。在生命的展开中,力求完满,这是人的宿命。人人各异的能力塑造了不同的完美,这似乎也是宿命。能力,却可以在人身上获得、发展和改变,这大概是对宿命的抵抗。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开篇就说:“每种技艺和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他所谓的善指向人性的完满或幸福(ε?δαιμον?α)。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有三种生活:动物般的享乐生活,具
期刊
广为人知的诗作和鲜为人知的诗人  未甘冷淡做生涯,月榭花台发兴奇。  一种风流吾最爱,南朝人物晚唐诗。  这是日本幕末汉诗名家大沼枕山(1818-1891)的一首七言律诗。律诗后两句大获周作人的共鸣和激赏,因此国人虽对枕山本人不甚了解,但对这两句诗并不陌生。其实,即便在当今日本,这个生活在一个半世纪前的杰出诗人也绝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之所以还没有完全被尘封遗忘,或许得益于大文豪永井荷风写过一本
期刊
凝视纷繁的河岸,覆盖着形形色色茂盛的植物,灌木枝头鸟儿鸣啭,各种昆虫飞来飞去,蠕虫爬过湿润的土地……万物各不相同却又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依存,并将从简单的开端中演化出最美丽与最奇异的类型,生命如是之观,何等壮丽恢宏。  —达尔文《物种起源》,苗德岁译  一百六十年前《物种起源》的磅礴收尾犹在眼前,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当下关系却已陷入两难。地质科学家用“人类世”(Anthropocene)来命名我们所处的这
期刊
一七七○年十月八日,旅行途中的英国诗人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在给一生挚友沃顿博士(Thomas Wharton)的信中抱怨湖区的集镇—安布赛德(Ambleside)—的客栈太糟糕,没法住。他特别提到镇上最好的客栈也非常潮湿,像地窖一样。他宁愿继续前行十四英里去肯德尔落脚。格雷没有提这个客栈的名字,但在当时,安布赛德最好的客栈是萨鲁塔客栈(Salutation inn),位于小镇最中
期刊
一  某日,与一位小说家,聊起在读的一本小说。我说喜欢这个作者笔下的乱世和那乱世里的窘迫人生。相比设计谋杀的细节,他更迷恋谋杀发生之前的生活。未等我说出小说家的名字。他就问,这个人是不是写过《砂器》?我颇为惊讶。没错,的确写过,他就是松本清张。我问,凭借这几句话,你怎么就知道我说的是松本清张。小说家说,他太独特了,你说他写谋杀,但不迷恋谋杀,还喜欢写乱世,一想就是松本清張,不会有第二个人了。  想
期刊
说到乾隆间贪臣王亶望,很多人知道他是一个有名的贪官,知道乾隆帝亲自督办的那场横扫甘肃官场的大反贪,却不一定知道他长期受到皇上信任和赏识,或也不知道他还曾是廉政勤政的模范巡抚。贪臣是形形色色的,在位时各有一番风光喧嚣,至其犯案诛死,家族通常是历劫难复,本人也多会片纸无存。  王亶望没有留下诗文、日记、信函之类,而从其在甘肃大肆贪腐聚敛,到浙江任上竭力打造廉洁奉公形象,再到事情败露被抄家杀头,其过程长
期刊
记忆之中,这些对话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我对于电影现状的失望。一天晚上,我突然想看一看当代电影,于是开始在电影网站搜索影片。我对影片的内容不存在特殊要求,只不过没有兴趣与外星人以及种种古老的或者现代的魑魅魍魉晤面。未知生,焉知死?按照孔夫子的教诲,我愿意优先对付身边这个红尘滚滚的世界。令人惊讶的是,电影网站贮存的魔幻与科幻影片如此之多,以至于几乎找不到我乐意接受的题材。  作为电影学院的毕业生,无双对于
期刊
史学家郑天挺(1899-1981)先生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有着相当特殊的身份。作为北京大学教授,他有很长时间兼任学校秘书长。抗战辟地云南时期,担任西南联大总务长。他在北大任上的职位,从一九三三年持续到一九五○年调往南开之前,其间又担任过北大文科研究所副所长、史学系主任。在北大校史发展的几次重要关头,如“七七事变”后的南迁、战后的复员、解放战争时期的护校,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南联大时期所办《除夕副刊
期刊
奔向海浪去吧,跑回来将是新生!  ——瓦莱里《海边墓园》  阿兰·巴迪欧在其著作《世界的逻辑》末尾,引述了瓦莱里的诗歌《海边墓园》中的这句名言,作为他从《存在与事件》到《世界的逻辑》将近一千五百页论证内容的结论。在巴迪欧心目中,无论他如何用数学集合论、拓扑学、范畴论等诸多深奥莫测的数学工具进行论证,最终都指向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打破当下时代的沉寂,去“奔向海浪”,迎接一次新的生活,这个新的生活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