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别偏好到性别弱化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以来,基础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但是其中也凸显出了性别弱化的问题。对此,本文在分析性别偏好的原因及解决之道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基础教育;性别偏好;性别弱化
  一、性别偏好:中国基础教育的传统模式
  中国基础教育的传统模式偏好的是男性,注重对男性的教育,这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基础教育深受传统的儒学观念影响。《周易·系辞》:“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中国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孔子有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虽然古往今来人们对孔子的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但至少认同 “女子是嫁出去的人”“泼出去的水”这层意思,它成为中国男尊女卑传统的源头文字之一。孟子亦曰:“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人只能是男子,从中不难看出儒家学说对男女的分工是明确的:女子应顺从男人,而男人则要立位行道。
  男尊女卑的观念与男女分工密切相关。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后,男子在生产中的优势角色决定了其地位的优越。男女分工的不同导致对女性的歧视,这成为男女地位不平等的根本原因,它对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不能读书,不能做官,女子要遵循三从四德,因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只能由男子来承担。这种偏颇的分工观念和实际的差别对待对后世上千年的中国基础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基础教育的性别偏好也与固有的生育观念相关联。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植根于农业社会的经济形态。传统的农业社会生育观把女人当成生育的工具,且要求她们生出来的后代首先是能成为强劳动力的男孩,然后才有限地接受降生的女孩。“多子多福”也成为传统生育观、幸福观的重要部分。显然 “子”更多指的是儿子,不是女儿。“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生育观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防老的是“儿”而不是“女”。防老是农业社会人们最看重的最实际的家庭、人生大事,承担养老重任的“儿”(男性)也自然成为中国传统基础教育的重心。这亦是中国传统基础教育性别偏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姓氏传承也是中国传统基础教育中性别偏好的成因之一。中国传统的姓氏制度是子随父姓,只有男子才有向下传承姓氏的权利,男子的姓氏也因此成为家族的标志。
  例如,我们常说“李家怎么样”,通常指的是李姓这个家族怎么样,而向下传承李姓的只能是李家的男子。这样的习俗暗示着人们要把教育的性别偏好放在男性身上,以此来促进家族的兴旺发达。
  总之,中国基础教育的性别偏好既体现在长辈对晚辈(男子)的期待上,又表现在整个社会对男性角色的多重要求上,还反映在女性对男人的人生依附和甘于充当相夫教子的角色定位上。这种文化背景下,男子由此成为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主要承担者。这种承担使得中国传统社会把受教育的重心偏向了男性。
  二、性别弱化: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问题
  回顾二十世纪,中国的基础教育随着社会变革的大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男女分校的教育制度逐步淡出历史的舞台,男女同校的形式逐渐被社会接受,被历史认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完备,随着政治、文化、教育体制的改革,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以及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性别偏好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男女同校、男女教师比例趋向平衡。
  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中国基础教育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男女平等、男女受教育权平等的观念,制定、落实科学的教学制度,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基础教育中性别弱化问题又以比较隐蔽的形式出现了,它似一股暗流侵蚀着社会、家庭的健康肌体。
  在中国基础教育中,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男生的性别弱势有突出表现。一次,笔者在四川省博物院观察了成都市某小学组织的讲解实践活动。在20多位小小讲解员中,只有一位男生。唯一的小男生讲解员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如果不仔细区分,很难分辨出那是一个男生的声音。他的讲解声音细腻、阴柔,背熟的稿子像流水一样从他口中倒出。虽然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性别区分特征不是很明显,但他的声音女生化的倾向实在太明显了。笔者观察了一些小学课堂,大多数情况下,小女孩们因表现得听话、读书声音甜美而被老师一次次地表扬,多次重复表扬之后,读书的“阴柔”逐渐成为许多小学生心中的标准,女性化的男生会成为榜样或受到追捧。小男孩们为了得到表扬,不得不反复练习,使得自己能被老师赞扬。经过多次重复之后,许多小男孩就女生化了。(参看下列示意图)
  性别弱化过程示意图:小女孩读书声音阴柔、细腻→被老师表扬→重复表扬,树立为榜样→小男孩模仿(为了得到表扬)→小男孩读书声音女生化→男生的性别弱势
  在书写方面也有类似的现象存在。小学阶段,女生的字体大多细小,工整,书面干净,它很容易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结果是一些男生就以女生的字体为范例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男生的字体也渐渐女生化。类似的情形还发生在音乐、舞蹈、行为、品德等方面的教学过程中。
  中国新闻网曾经做过一期专题报道——“说话细声细气动作扭扭捏捏 ‘男孩不男’引人忧”。“在中小学、幼儿园,缺乏阳刚之气的男生至少要占三成。”其中提到的“男孩不男”现象在现在的中小学很普遍,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导致男生性别弱势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教育的大环境。中国基础教育的模式限制了小男孩的发展空间,他们天生爱运动、爱提奇怪的问题,擅长视觉和空间技能,这些都不是现行的基础教育体制所鼓舞的。例如, 小学教育禁止学生在课堂上跑动,甚至一些学校为了学生安全,把一些单杠、双杠等一些设施都给撤掉了,这对男生的发展是一种隐形的限制。   一些小孩从出生到接受基础教育的整个过程都存在父亲角色教育缺失的现象。小孩从出生起到幼儿园阶段,大多由母亲来教育,幼儿园里女教师的比例很高,甚至达到80%以上。小学和中学阶段稍好一些,不过男女教师的比例还是严重失衡,女教师居多数。初中以下的整个教育阶段中,都缺少父亲角色的教育。年少时父亲角色的缺失成为男生缺少阳刚之气的重要因素,成为“男孩不男”现象的主要成因之一。
  媒体与传播对性别弱化也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演艺界的性别弱化成风气。青春偶像剧、韩剧中的男性角色多是白白的、体贴温柔型的美男子,这样的美男子形象影响了大量的青少年。
  在小学的班干部中,女班干部占了大多数,有的学校占到80%以上。女生善于言语表达,这是她们成为班干部的重要原因。女班干部的主导和思维会潜移默化地输入到班级的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这个表面上没有什么影响的现象,却从深处加剧了中国基础教育中的性别弱化。
  三、相关对策及建议
  (1)立法方面的尝试。我国现在已有的与基础教育有关的法律主要有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这些法律对教师、教学、管理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但是,这些法律对中国基础教育中面临的新问题——性别弱化的问题缺少关注。应该从法律层面规范“男孩成为男孩”“女孩成为女孩”方面的教育举措。
  (2)家庭教育的举措。在我国大多数家庭中,小孩成长初期,主要由母亲承担其教育责任,小孩对男性的感受认识非常欠缺,更谈不上家长对小孩进行父亲角色的教育。我们可以虚心学习他国的成功做法。举个例子,在美国,年轻的夫妇很注重小孩的独立意识(男孩阳刚之气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培养。一对夫妇把小孩放到家里,让他们饿了自己到厨房找东西吃,有的甚至直接把食物放到地上,让小孩亲自动手取来吃。来自中国的家长,看到这一幕很惊讶: 是不是这些美国人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中国的家长已经习惯了中国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他们独立意识的培养不够。
  这是一个小例子,其他方面可能的措施还有很多。比如,服饰方面,家长尽可能不给孩子穿与性别不相称的服装,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培养男孩坚强勇敢、敢于担当的意识。让父亲对孩子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让小孩们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多磨炼、多吃苦,从生活细节入手,培养男孩坚强勇敢、敢于担当的意识。
  (3)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在教育管理方面应承担起性别教育的重任。基础教育阶段正是中小学生习惯培养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形成的习惯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中小学生进行传统礼仪、习俗的教育,鼓励女孩学针织,使之心灵手巧;提倡男孩学武术,参加体育运动等,使之具备阳刚气质。就管理方面而言,比如在班干部的选用上,男生女生的比例要适当,尽可能少出现班干部中的“娘子军”现象,鼓励男孩承担班干部的角色。虽然女班干部在做事上比较仔细,表现得更活跃一些,更讨老师喜欢,但是,如果我们把80%以上的班干部的位子留给女生,女生的行为举止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班上的男孩们。这样会加剧“男孩不男”的现象,要积极鼓励男生多做事,多实践,去挑战自我,勇于承担责任,当好班干部,还要营造班集体、学校的阳刚氛围。
  (4)教学方面的举措。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针对性别弱化的问题,在课堂内外,针对男孩提出的奇怪的、思维独特的问题,教师应该多引导,多鼓励,而不是以“此问题与教学无关”为由一棒子打死。
  (5)社会舆论、新闻媒体应给予积极的性别导向。应鼓励男孩培养勇敢坚强的阳刚之气,女孩应有仔细认真、大方得体的阴柔之美。反对和纠正舆论对性别弱化推波助澜的做法,通过规范娱乐市场、净化舆论环境等方式使“男孩不男”的状况得到改观。
  另外,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人生导师的教师其男女比例应该协调一些,男教师的榜样作用也会于无形中影响学生的行为和举止。
  参考文献:
  [1]方铭琳.中国基础教育性别公平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3).
  [2]赵建芬,马书彦.基础教育中的性别意识失衡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15):41.
其他文献
摘 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新兴的教学模式之一。而高校中的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变革探索,是目前高等教育中较为关注的课题。本文以天津大学应用化学(工)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电化学为例,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必要性,提出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策略,以期为信息化时代的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变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等教育;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平台逐渐在各高校得到普及,网络教学平台作为知识传播的平台,在学校教育中主要应用于网络课程的建设,教师是网络课程的建设者。网络教学平台结构复杂,教师使用前都要接受相关培训。传统的培训方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培训效果差。本文探讨了一种全新的培训方式,即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本身优势对教师进行培训,充分利用了平台,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培训;高校教师
期刊
摘 要:在地方高校不断向应用技术性高校转型的背景下,很多大学英语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同时又感受到了巨大的生存压力。本文具体分析大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方法:大学英语教师应对自己重新定位,拓宽思路,积极优化知识结构,调整教学科研方法,才能在高校转型中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英语教师;挑战和机遇  中图分类号:H319.3;G645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11月
期刊
摘 要: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其实质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本文以唯物史观和自然史观为指导,从人类历史发展范畴出发,正确看待“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变迁,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进而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常态。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价值观;青山绿水;金山银山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1.依赖绿水青山,力争金山银山  原始文明阶
期刊
摘 要:莫言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的作品最为主要的特点是接触生活、感受生活,以最为真实的情感以及不加节制的方式展现出最为贴近现实的生活状态。莫言在小说创作过程中采取的表现方式最为突出的是狂欢化理论,本文即对该方面进行分析,主要通过研究《檀香刑》与《蛙》两部作品加以说明。  关键词:莫言;小说;狂欢人物;动物性诉说;《檀香刑》;《蛙》  中图分类号:I207.42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经典导读”课程是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实际需求开设的课程,提高“经典导读”课程的教学效果要求学校要努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课程体系。本文主要从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程考核多元化、课程组织运行机制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几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典导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经典导读”是一门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
期刊
摘 要:在中小学开展校园足球教学是对我国足球人才体系的一种补充。为了推动校园足球在中小学的开展,本文解析了在中小学进行足球教学的价值,阐述了参加足球运动时应该保持“快乐足球”的理念,进而对如何提高中小学足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提高中小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从另一个角度来推进校园足球的开展,提升中小学的足球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足球;教学;足球教学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
期刊
摘 要:《认知隐喻与翻译实用教程》(叶子南著,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首次以教科书的形式将认知隐喻翻译观引入翻译教学,也是专著与教材嫁接的一个成功案例。本文分别从教材和专著的特点对该书加以评价,并指出了该书中的一些亮点。  关键词:专著;教材;认知隐喻;翻译实践;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认知隐喻与翻译实用教程》(以下简称“《实用教程》”)是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
期刊
摘 要:旅游文本翻译在旅游产业的对外发展和文化传播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从翻译伦理视角探讨旅游翻译,有助于规范翻译市场,提高翻译质量,塑造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最终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本文根据安德鲁·切斯特曼翻译伦理的五大模式,以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区为例,分析翻译伦理视角下的旅游文本翻译。  关键词:翻译伦理;旅游文本;武夷山风景区  一、翻译伦理简述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事实
期刊
摘 要:在物质极其丰富的今天,在精神的呵护和生命的尊重方面却显得有些滞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代教育虽然大力提倡“以人为本”,呼唤人的全面发展,但教育的功利性色彩仍是超过了对人的创造力和人的自我实现的关注。现在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口号,更多的应是对学生的生命世界、精神世界及成长可能性的真正关心。我们的教育、课程太多关注其科学性以至于成为应试教育的手段,反之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