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还要强化职业特色,将英语教学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高职教学应该明确教学目的,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素质,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应用能力;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5-0160-02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作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受到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英语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门必修的公共课,由于安排的课时较多、学期较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高教司早在2000年就颁发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其中明确强调:“英语课程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然而,我国高职教育英语教学总体上还是“重知识,轻能力”,英语教育职业领域的针对性不强,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能力的发展缺乏促进性,导致毕业生就业后不具备岗位要求的英语应用能力。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事务的能力。
2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
21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依靠专业课的学习,因此高职院校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教学的设计比较多,而忽视了英语教学对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这里明确地告诉我们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满足学生将来从事工作的职业需求,使英语成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掌握先进知识的工具。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正确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还要面向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将英语教学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根据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岗位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领域相关英语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这就要求高职英语课程必须以培养学生与职业相关的应用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适应社会对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22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职业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普遍注重提高英语的各项基本技能,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英语教材只是在难度上有所区别。很多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使用的教材相同,而且教学内容过分强调词汇的讲解和课文的翻译,和学生所学的专业严重脱节,没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没有考虑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有些学生认为所学的英语知识与将来的工作关系不大,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而实践证明,语言教学的内容越接近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就越有可能获得成功。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该选取与职业能力培养有关的内容,增加行业情景交际和专业实践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要考虑贴近特定的地区和具体的行业,尽可能与工作实际、行业标准及地区经济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高职英语教师大都是英语专业出身,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没有行业实践的背景,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需求也所知甚少。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对英语教师实行“专业化”,每位教师固定教授一个专业或两个相近专业,加强英语教师对相应专业知识和行业背景的学习,鼓励英语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会议,加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此外,学校还应该给英语教师创造到企业学习实践的机会,认真调查相关职业所需的英语知识和能力,比如怎样阅读进口设备的使用手册以及先进技术的英文资料,如何填写涉外文件和表格,如何回复国外贸易伙伴的询问以及如何对商品价格进行谈判。英语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努力向“双师型”教师转变,通过学习和培训,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实现高职英语职业化教育。
24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
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专业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情景剧、现场模拟、制作模型和产品介绍等方式把英语基本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到教学活动当中去,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教学场所应该延伸到校内外实训场地,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课下还要根据职业需求给学生分配相应的小组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
此外,要积极倡导英语教师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信息化教学。教师不仅要会做PPT课件,还应该熟练应用网络资源,学会选择符合职业教育的音频和视频资料以及对这些资料的剪辑和应用,制作课堂上需要素材,用丰富的动态学习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国外先进的方法和理念。英语教师还要积极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优质数字资源,让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和竞争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高职院校还应该积极探索英语教学和企业培训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所设专业和当地企业行业需求,开设即能满足教学和企业员工培训的英语课程。教师在培训企业员工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楚职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从而对教学内容不断调整,做到教学有的放矢,效果事半功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更符合企业的需求,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25优化考核方式
高职英语教学的要采取多元化考核标准,最大限度地保证考试成绩的客观、准确和科学。考核应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将期末成绩作为测量学生课程学习的唯一尺度。考核方式应该包含考试与考查、笔试与口试、理论与实践、课上任务与课下任务等多种方式,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中专业知识部分,注重扩展学生职业英语的知识面,把语言考核设定在工作面试、业务洽谈、产品营销、订单回复等真实场景中,加强对职业综合能力、专业英语词汇,专业文章阅读能力、翻译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考核。逐渐推行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与职业需求相结合的单项分级考核制度,通过考核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具备英语素养,能够运用英语进行自我提高、交际交流和实践活动。
此外,还要引入英语职业技能考证,如涉外导游证书、国际商务英语证书、涉外文秘证书等行业英语证书。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将来就业岗位的需要,鼓励学生获取相关英语职业技能证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持证率和就业率。
3结论
社会在发展,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英语教学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培养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英语教师一定要对教育教学勇于探索和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强、专业素质硬、语言能力好的现代化高等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黛琳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
[2]李丹社会就业导向与高职《实用英语》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5(14):69-71.
[3]姚金华,陈丹,颜颖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J]中国市场,2013(46).
[基金项目]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资助。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应用能力;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5-0160-02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作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受到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英语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门必修的公共课,由于安排的课时较多、学期较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高教司早在2000年就颁发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其中明确强调:“英语课程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然而,我国高职教育英语教学总体上还是“重知识,轻能力”,英语教育职业领域的针对性不强,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能力的发展缺乏促进性,导致毕业生就业后不具备岗位要求的英语应用能力。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事务的能力。
2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
21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依靠专业课的学习,因此高职院校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教学的设计比较多,而忽视了英语教学对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指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这里明确地告诉我们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满足学生将来从事工作的职业需求,使英语成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掌握先进知识的工具。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正确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还要面向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将英语教学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根据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岗位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领域相关英语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这就要求高职英语课程必须以培养学生与职业相关的应用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适应社会对高级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22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职业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普遍注重提高英语的各项基本技能,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英语教材只是在难度上有所区别。很多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使用的教材相同,而且教学内容过分强调词汇的讲解和课文的翻译,和学生所学的专业严重脱节,没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没有考虑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有些学生认为所学的英语知识与将来的工作关系不大,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而实践证明,语言教学的内容越接近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就越有可能获得成功。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该选取与职业能力培养有关的内容,增加行业情景交际和专业实践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要考虑贴近特定的地区和具体的行业,尽可能与工作实际、行业标准及地区经济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高职英语教师大都是英语专业出身,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没有行业实践的背景,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需求也所知甚少。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对英语教师实行“专业化”,每位教师固定教授一个专业或两个相近专业,加强英语教师对相应专业知识和行业背景的学习,鼓励英语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会议,加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此外,学校还应该给英语教师创造到企业学习实践的机会,认真调查相关职业所需的英语知识和能力,比如怎样阅读进口设备的使用手册以及先进技术的英文资料,如何填写涉外文件和表格,如何回复国外贸易伙伴的询问以及如何对商品价格进行谈判。英语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努力向“双师型”教师转变,通过学习和培训,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教学活动当中,实现高职英语职业化教育。
24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
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以“教师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专业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情景剧、现场模拟、制作模型和产品介绍等方式把英语基本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到教学活动当中去,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教学场所应该延伸到校内外实训场地,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课下还要根据职业需求给学生分配相应的小组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
此外,要积极倡导英语教师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信息化教学。教师不仅要会做PPT课件,还应该熟练应用网络资源,学会选择符合职业教育的音频和视频资料以及对这些资料的剪辑和应用,制作课堂上需要素材,用丰富的动态学习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国外先进的方法和理念。英语教师还要积极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优质数字资源,让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和竞争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高职院校还应该积极探索英语教学和企业培训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所设专业和当地企业行业需求,开设即能满足教学和企业员工培训的英语课程。教师在培训企业员工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楚职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从而对教学内容不断调整,做到教学有的放矢,效果事半功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更符合企业的需求,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25优化考核方式
高职英语教学的要采取多元化考核标准,最大限度地保证考试成绩的客观、准确和科学。考核应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将期末成绩作为测量学生课程学习的唯一尺度。考核方式应该包含考试与考查、笔试与口试、理论与实践、课上任务与课下任务等多种方式,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中专业知识部分,注重扩展学生职业英语的知识面,把语言考核设定在工作面试、业务洽谈、产品营销、订单回复等真实场景中,加强对职业综合能力、专业英语词汇,专业文章阅读能力、翻译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考核。逐渐推行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与职业需求相结合的单项分级考核制度,通过考核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具备英语素养,能够运用英语进行自我提高、交际交流和实践活动。
此外,还要引入英语职业技能考证,如涉外导游证书、国际商务英语证书、涉外文秘证书等行业英语证书。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将来就业岗位的需要,鼓励学生获取相关英语职业技能证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持证率和就业率。
3结论
社会在发展,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英语教学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培养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英语教师一定要对教育教学勇于探索和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强、专业素质硬、语言能力好的现代化高等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黛琳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中国外语,2009(6).
[2]李丹社会就业导向与高职《实用英语》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5(14):69-71.
[3]姚金华,陈丹,颜颖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J]中国市场,2013(46).
[基金项目]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