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这个五月,因为一部电影,“青春”突然再次成为流行词,勾起了人们有关青春的集体记忆,撞击着那些曾经年轻的柔软的心。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致青春》),从片名就让人感受到一股浓烈的怀旧气息,那些生涩、热烈的爱情,熟悉的点点滴滴的大学时光,为生于上世纪70后和80后的人们上演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故事。
作为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青春》在票房上的成功可谓光彩耀目:4月26日在全国上映,首映日票房达到4650万元,超越《泰囧》,创下国产2D电影首日票房新纪录。上映第三天,影片又以5200万元的成绩,创下单日华语片票房纪录。到5月2日,票房已达3.5亿元。至今,该片票房已近7亿。
赵薇第一次出手,就成为单片票房最高的华人女导演,这要归功于其认识:青春题材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因为青春、爱情、成长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同时,这也是她自己很有感觉的一个题材。
影片中有一句台词,“青春是用来怀念的”,格外打动许多人的内心。在这个人际关系更为冷漠、生活压力空前巨大的时代,仿佛只有记忆才是可靠的,过去的美好才能给我们安慰,才能让我们战胜现实的残酷。
然而,青春毕竟“终将逝去”。它的一面是纯洁和梦想,另一面则是迷惘与冲动。
对于电影的原著小说作者辛夷坞来说,青春就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她说,如果她是郑微,她也会选择在年少时爱上陈孝正,最后嫁给林静,“因为等青春散场,你会发现,再壮怀激烈的爱情也比不过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
据辛夷坞坦承,郑微的确有她生活中的影子,也最符合她对青春的理解。
辛夷坞认为,青春是一个昂贵的梦,一个善意的圈套。而在她的心目中,青春是那么的复杂。有人拥有值得致敬的青春,有人却只拥有致命的青春,就像电影中,阮莞最终为爱付出了生命。
郑微最符合我对青春的理解
南都周刊:你评价电影 《致青春》“和原著相似度有五分”。也就是说,电影只有一半忠实于原著。电影让你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分别是哪些?
辛夷坞:“和原著相似度有五分”是个很笼统的说法,确切地讲,在我看来,电影的前半部分和原著的相似程度在七分以上,故事的脉络、主要情节和关键台词基本上都和原著相吻合,这部分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而电影后半部分做了比较大的改动,来源于原著的内容至多在三分左右,让我比较意外的是电影对主角们步入社会后的这一部分情节的弱化,这原本在小说中至少占有全书一半的篇幅,当然这也可能是受电影时长所限,导致对一些人物的交代略显草率,比如说郑微的情感选择,还有朱小北的命运。
南都周刊:创作《致青春》的契机是什么?
辛夷坞:创作《致青春》的时候我大学毕业三年左右,和小说中的主人翁基本处于同一年龄阶段,告别了大学的温床,各自在社会上打拼,过去的已过去,未来的尚不可知。正如书名一样,我只想借这本小说怀念我即将逝去,或终将逝去的青春。
南都周刊:时代的变化,对你创作这部作品有哪些影响?
辛夷坞:任何一部寄托于现实题材的作品都不可能完全摆脱时代背景的影响,我写的是我所经历的青春,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与这一代的人青春都有相似之处,只不过事实上大多数“我们”的青春还不如小说里精彩,不过是庸庸碌碌长大。理想和现实,各自一半吧。
南都周刊:在这部作品里,你笔下的人物个性各异,呈现了不同的青春状态。你觉得哪一个人物最符合你对青春的理解?
辛夷坞:他们的原型多半来自于我身边,我们生活中结识的人本来就是各式各样的,这本身就是最好的题材。郑微最符合我对青春的理解,年轻时淋漓尽致地勇敢和疯狂,然后适时地成长,与生活握手言和。人的一生本来就是不断受挫,再不断自我修复的过程。
南都周刊:最初在起点中文网上连载这部小说时,你用《致我们终将腐朽的青春》为题,但出版时改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从“腐朽”到“逝去”,这之间的本质差别在哪?
辛夷坞:好像是小说即将出版时赶上某次重要会议,“腐朽”成为敏感字眼,必须修改后才可过审。“逝去”只是消失,“腐朽”却是看着它在眼前面目全非,对我而言,后者显然更贴近我对青春的定义。
失去了,就不是灾难
南都周刊:如今你已年过三十,又初为人母,对于青春的理解,和七年前写《致青春》时有什么变化?
辛夷坞:如果说我七年前写《致青春》时,对于青春的逝去还怀有几分唏嘘的话,那现在我已经坦然了许多。应该说,我现在更能领悟我写在《致青春》封面的一句话:“本来就会失去的东西,失去了,就不是灾难。”活着的人迟早都会告别青春,但它留下的痕迹永远都在,而且正因为它的存在,使得我们的生命更显得圆满。
南都周刊:《致青春》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浓烈的怀旧情绪,尤其打动70后和80后。
辛夷坞:或许是因为70后和80后都长大了,懂事了,世故了,才显得曾经的傻和天真更加稀缺和宝贵,也更值得回忆。
南都周刊:你的同学和朋友有和你讨论过《致青春》吗?他们怎么看待这部作品?
辛夷坞:我和朋友一起去看的电影,其中一个同学走出影厅后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有一种打电话给初恋的冲动。”我就告诉她,其实她就是《致青春》里阮莞的原型。她愣了好一会,然后开玩笑说,“还好我还活着。难怪看电影的时候有几处让我特别难过。“然后我们聊了许多当年共同经历过的事,对于我们而言,这才是这部小说,或者是电影对我们的意义所在。
南都周刊:你已出版了近十本小说,早期的《致青春》影响力最大。你最喜欢自己的哪一本小说?
辛夷坞:因为《致青春》更容易给人共鸣感吧。我最喜欢自己的作品是《许我向你看》和《蚀心者》。
南都周刊:你定义自己的作品“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具体是指哪个年龄段的人?你觉得这代人有什么特点?
辛夷坞:70后和80后吧。比父辈相对优越的成长环境,大学遇上扩招,毕业之后整个人毫无头绪地扎进社会的洪流,一边是理想的爱情和梦想,一边是现实的房子和面包……这也是《致青春》所要讲述的故事内容。
南都周刊:有人说青春文学是在消费青春,你怎么看?
辛夷坞:尚且值得消费的东西,至少证明还有它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