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三环节”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old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导设疑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设疑,学生解疑,这样学生处于被动思考状态,不利于学生发展。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求索,获得新知,易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执教《鸟的天堂》,揭题后,让学生据题发问,学生问:“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怎么样的?为什么称它为“鸟的天堂”?教师又启发学生:能否据此发现提问的一般方法?学生思考后回答:提问就是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教师即要求学生用这方法自己去文中探索、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在必要的时候,适时点拨,加以引导,自读自悟,讨论解决。学生不仅会解疑,还学会了设疑。
  上一课例仅仅是教学的一个例子。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始终体现在“导”,体现在“引”;学生则完全在主动探索,在寻求发现——或利用旧知引出新知,构建新联系;或从已有的知识储备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这种课文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疑难让学生议,见解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在民主、融洽、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收效无疑非同一般。如此凭借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生的知能够逐渐自求得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地设疑中激活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启发想象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挖掘课文言而未尽之处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锻炼说写能力。如《丰碑》一文中,有三处描写了将军见到军需处长雕塑般的身躯所产生的外部神情变化,这三处神情变化是将军三次心理活动的外化。这里可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将军三次的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军需处长这个人物的形象。又如《将相和》一文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没有把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出来,这里让学生对廉颇和蔺相如的动作、神态、语言展开想象,说一说,写一写。这种形式的训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有利于学生提高读写能力,有利于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凭借教材的想象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鼓励质疑
  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因为创造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前后文探究篇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还应经常鼓励学生对同伴和老师的发言,大胆地提出不同见解,在他们中间提倡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在《赤壁之战》教学过程中,谈到曹操用“铁索连船”这一决策的利弊时,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弊大于利”,无形中感到“曹操很笨”。这时候站起了几个学生,大胆到提出质疑,认为曹操是个有雄才胆略的军事家,原先的分析太片面,提出了“利大于弊”的观点。由此,一场小型的课堂辩论展开了。反方的理由主要有三:(1)铁索连船是根据曹军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决策,不连船,曹军会晕船,永远过不了长江;(2)冬天东南风罕见,火攻机会很小;(3)铁索连船可以增加曹军战斗力。经过一番面红耳赤的争辩后,大家终于达成一个“新”的共识:铁索连船有利也有弊,是利大还是弊大,关键在于曹操能否小心谨慎,注意风向,扬长避短。这堂课正是由于几个学生的大胆质疑,才引发了一场唇枪舌剑,不仅使全班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且还产生了一个创新的见解。
其他文献
先锋诗人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历来多被人解读为爱情诗,不光因为诗中多次出现情爱意象,而且甚至连最了解海子的密友诗人西川也认为如此。但笔者认为,该诗是一首生命哲理诗似乎更为贴切。  生命哲理诗必然要探讨人类灵魂的三种基本精神状态:生、死、梦。所谓生就是你为什么要活着,所谓死是如何面对死亡,所谓梦就是生和死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只能做梦,借梦浇心中块垒。换句话说,它所探讨的基本人生哲学命题是:你
期刊
高考古诗文阅读中诗歌以唐宋诗词为主,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现代散文以写景、叙事和抒情散文为主,虽然文体不同,古今各异,但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诗歌散文阅读和答题方法有很多相同之处,如果把相关概念理解透彻,可达到一通百通之效。    一、感情基调要找准    根据考纲要求,出题者总是围绕内容、主旨和表达技巧来命题。其实,这也正是我们通常阅读时必须要把握的,即诗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和“怎么写”这三个问
期刊
现代科技的影响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日益相关的电脑科技更是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纷纷借助电脑迅速提高生产效率,以至于日渐离不开电脑。相比较,我们教育行业作为可持续发展概念中的首要行业,在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同步上差距日益明显,原因众多。但可喜的是,我们也认识到并已开始利用电脑为教学服务,制作多媒体课件,取代以前简单粗糙的教具,吸引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润物细无声”,我们刻意追
期刊
【内容摘要】职校学生正处于心理最丰富的阶段,也是对人生充满幻想的时候,他将一点一点地自觉地意识到人性的力量、人性的内容和做人的价值。因而如何教育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必将成为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课题。而语文课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感性的、感情的交流,把学生心灵中美好的因素、崇高的因素都调动起来,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对生活的美好信心,懂得什么样的人才是崇高的人,什么叫现代的健全的人
期刊
化学习题教学,主要是指化学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和作业题、试题评讲等教学活动,它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充分发挥化学习题的功效,开拓思维,培养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精选习题,示范讲解,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    例题教学不仅有助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主和创新能力是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创新,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观,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与创新能力呢,我体会是:    一、以感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自主与创新能力     感知性学习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从教材中获得一些感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认为最为困难的就是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一提起写作文,不仅是小学生,就连一些语文教师也常常唉声叹气。那么作文难在哪里呢?许多人认为就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或是难在有话不知如何去写。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目前课程改革中作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此,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
期刊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课堂“应是快乐的场所”,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教育家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没有快乐的课堂就象缺少了鸟啼的山林一般沉寂无声,如没有阳光的早晨一般黯然无光。工作以来我一直尝试“快乐教学”,努力把语文教学变成一种愉快的享受,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快乐的场所。    一.培养兴趣,追寻快乐之源     爱因斯坦说
期刊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的能力。语文考试重视了书面语言的读写,却忽略了口头语言的“听说”“朗读”等考查。由于不考口语能力,教师和学生就忽视了口语教学和训练,阻碍了学生这个创新主体的持续、全面发展,所以对评价方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语文课堂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
期刊
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多方面潜能,达到很好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具体做法是:  一.我让学生充分预习,初步感知教材,预习中查找资料,弄懂字词意思,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主要内容,画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初读中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课上交流、汇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