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了影响偏远地区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的三个方面的因素,主要为学生个人、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提出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学校的中观调整和学生个人的微观应对三方面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学生就业 影响因素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29
一、引言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转为中速增长的阶段,另一方面近几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每年都在700万人以上,基于这样的情况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相当的严峻,国家和社会都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密切关注。然而高等学校的就业问题中,各个学校的情况各不一样,本文主要针对偏远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但总的归纳起来主要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这三方面。
(一)个人因素
就业的认识,边远地区的普通高校学生自身的定位不准确,对职业期望较高,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就业观念相对陈旧,对民企、小企业和基层单位毫无兴趣,对待遇好、环境好和能突显自我价值的单位趋之若骛,缺少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强烈的责任感[1]。
能否及时有效的获取可靠的就业信息,这对于学生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比较多,但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途径主要有三个:一从网络中获取; 二是学校组织的各种大型招聘会和宣讲会;三是通过家庭社会关系介绍[2]。这三类途径当中就业发生率第三类是最高的,其次是第二类,最低是从网上获取的就业信息。处于边远地区的普通高校学生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度更高,边远地区的信息相对更加闭塞,获取就业信息的成本更高,就业过程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地理的偏远导致大型的招聘活动不会在此举办,用人单位在此区域招聘就业学生大大减少。
(二)学校因素
学校对学生的就业影响首要是在学科专业上,所学的学科若是热门学科,则就业相对容易,如医学、建筑、会计等专业就业机会较强,而矿物加工、法学等则就业机会较弱。
教學内容与组织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也具有影响因素。边远地区高校的教学内容枯燥、呆板,教育理念滞后等造成学生专业素质不高,实践能力不足,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3]。学校扩招时未对市场需求进行客观调研和科学预测,盲目扩招,导致就业市场与实际需求不平衡,产生人才供给矛盾和结构性过剩。
学校的层次和地理位置对学生的就业影响。边远地区普通高校为学生提供的教育教学和支持较少,学生付出的较少,综合素质不高,因此决定了学生的就业起点较低。然而用人单位更愿意选择社会知名度较高的重点学校,边远地区的学校知名度较低,缺乏名牌和影响力,毕业生得不到用人单位认可,就业的压力大。学校的地理位置也是影响巨大,东部地区的高校学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是西部地区的概率高很多。
边远地区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环节相对薄弱,就业的指导与服务的体系还未健全,指导技术相对落后,就业指导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少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训练,并且从业人员数量较少,指导内容多为求职技巧和择业,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浮于表面,未建立一套包括职业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的大学生就业全程指导,缺乏个性化服务[4]。
(三)家庭因素
边远地区普通高校的学生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来自于农村,父母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家庭的人脉资源质量不高,人情网络范围窄,在一定程度上边远地区普通高学生未占有任何优势。
三、解决偏远地区高校就业问题的途径
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当中,偏远地区高校学生的就业在很多的方面都处于劣势,就业更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层面要做好经济的发展工作,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偏远地区高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扶持民营和中小型企业,拓宽就业的渠道,鼓励学生到基层和二三线城市工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鼓励支持学生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对自主创业的学生给以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提供专家指导和帮助。
学校的中观层面调整。学校应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研究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情况,摸清人才供需变化,整合资源,科学预测和规划专业设置;改革教育教学,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缩小高校与用人单位需求差距,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应用性、操作性、技术性的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应分阶段贯穿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
转变学生学生的就业观念,构建以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为核心,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学业与就业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并贯穿大学四年培养全过程,实现就业指导教育的及早介入、及时跟进,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5]。并持续开展大学生就业意愿调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就业后的适应度和稳定性。
学校还要加强自身品牌建设,使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时间缩短,提高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社会组织与之联系,形成高校资本。
学生个人微观层面。学生在校期间要挖掘和拓展自己的社会资本,为将来的就业做好服务;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转变就业观念;增厚自己的专业基础,加强实践锻炼,培养自身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探索的精神;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弄清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满足社会需求,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求职技能。
参考文献
[1]喻名峰,陳成文,李恒全.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79-86.
[2]张 微,张想明.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当代大学生就业策略.继续教育研究[J].2017(1):101-103.
[3]袁晓夏, 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2):34-36.
[4]邬强.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研究[J] 教育探索,2010(6):145.
[5]苏红.对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6(2):61-63.
【关键词】学生就业 影响因素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29
一、引言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转为中速增长的阶段,另一方面近几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每年都在700万人以上,基于这样的情况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相当的严峻,国家和社会都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密切关注。然而高等学校的就业问题中,各个学校的情况各不一样,本文主要针对偏远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但总的归纳起来主要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这三方面。
(一)个人因素
就业的认识,边远地区的普通高校学生自身的定位不准确,对职业期望较高,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就业观念相对陈旧,对民企、小企业和基层单位毫无兴趣,对待遇好、环境好和能突显自我价值的单位趋之若骛,缺少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强烈的责任感[1]。
能否及时有效的获取可靠的就业信息,这对于学生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比较多,但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途径主要有三个:一从网络中获取; 二是学校组织的各种大型招聘会和宣讲会;三是通过家庭社会关系介绍[2]。这三类途径当中就业发生率第三类是最高的,其次是第二类,最低是从网上获取的就业信息。处于边远地区的普通高校学生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度更高,边远地区的信息相对更加闭塞,获取就业信息的成本更高,就业过程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地理的偏远导致大型的招聘活动不会在此举办,用人单位在此区域招聘就业学生大大减少。
(二)学校因素
学校对学生的就业影响首要是在学科专业上,所学的学科若是热门学科,则就业相对容易,如医学、建筑、会计等专业就业机会较强,而矿物加工、法学等则就业机会较弱。
教學内容与组织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也具有影响因素。边远地区高校的教学内容枯燥、呆板,教育理念滞后等造成学生专业素质不高,实践能力不足,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3]。学校扩招时未对市场需求进行客观调研和科学预测,盲目扩招,导致就业市场与实际需求不平衡,产生人才供给矛盾和结构性过剩。
学校的层次和地理位置对学生的就业影响。边远地区普通高校为学生提供的教育教学和支持较少,学生付出的较少,综合素质不高,因此决定了学生的就业起点较低。然而用人单位更愿意选择社会知名度较高的重点学校,边远地区的学校知名度较低,缺乏名牌和影响力,毕业生得不到用人单位认可,就业的压力大。学校的地理位置也是影响巨大,东部地区的高校学生找到工作的概率是西部地区的概率高很多。
边远地区高校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环节相对薄弱,就业的指导与服务的体系还未健全,指导技术相对落后,就业指导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少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训练,并且从业人员数量较少,指导内容多为求职技巧和择业,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浮于表面,未建立一套包括职业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的大学生就业全程指导,缺乏个性化服务[4]。
(三)家庭因素
边远地区普通高校的学生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来自于农村,父母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家庭的人脉资源质量不高,人情网络范围窄,在一定程度上边远地区普通高学生未占有任何优势。
三、解决偏远地区高校就业问题的途径
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当中,偏远地区高校学生的就业在很多的方面都处于劣势,就业更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层面要做好经济的发展工作,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偏远地区高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扶持民营和中小型企业,拓宽就业的渠道,鼓励学生到基层和二三线城市工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鼓励支持学生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对自主创业的学生给以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提供专家指导和帮助。
学校的中观层面调整。学校应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研究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情况,摸清人才供需变化,整合资源,科学预测和规划专业设置;改革教育教学,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缩小高校与用人单位需求差距,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应用性、操作性、技术性的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应分阶段贯穿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
转变学生学生的就业观念,构建以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为核心,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学业与就业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并贯穿大学四年培养全过程,实现就业指导教育的及早介入、及时跟进,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5]。并持续开展大学生就业意愿调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就业后的适应度和稳定性。
学校还要加强自身品牌建设,使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时间缩短,提高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社会组织与之联系,形成高校资本。
学生个人微观层面。学生在校期间要挖掘和拓展自己的社会资本,为将来的就业做好服务;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转变就业观念;增厚自己的专业基础,加强实践锻炼,培养自身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探索的精神;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弄清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满足社会需求,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求职技能。
参考文献
[1]喻名峰,陳成文,李恒全.回顾与前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十年”[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79-86.
[2]张 微,张想明.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当代大学生就业策略.继续教育研究[J].2017(1):101-103.
[3]袁晓夏, 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2):34-36.
[4]邬强.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研究[J] 教育探索,2010(6):145.
[5]苏红.对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6(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