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方式研究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l0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建筑营造的领域,一些传统的营造技艺正遭遇着来自现代营造技术的冲击,并且正在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对于室内的设计,由于在设计的营造特点上适合传统的营造技艺,这也给传统的营造技艺继续发展的空间。本文将传统的营造技艺在当代室内设计当中的运用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当代室内设计;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方式
  当代的室内设计是为人营造一个较为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所以室内的设计必然离不开人的需求,这就涉及到物质和精神两个不同的层面.文化的体现通常作为了室内设计过程中的核心内容。我国传统的营造技艺曾在创造上体现出了独特的设计,而目前传统营造技艺在当代的室内设计领域中的传承,却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找寻传统文化以及室内设计
  西方的设计理念对于我国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影响由来已久,一些西方的设计方式和技艺充斥着我国的室内设计领域的各个角落,西式的设计风格一时间成为了主流,而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设计师们对于新形式的设计不断的追求,以求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这也在侧面表明了我国的设计师同使用者在思想上接纳了西方的一些文化内涵,而一些西方的设计元素大多体现出了荣耀、先进以及财富等的文化内涵。从客观角度来说,人类在文化领域的发展,通常都是由“自在”再到“自觉”的过程,这是因为人对于文化的自省能力在不断的提高。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一直跟随着行进中的政治以及经济的变革,中国人处在文化的自卑以及文化的虚骄当中摇摆,并且渐渐的对于本国的文化有了一个大致的理性认识,所以,对于找寻传统文化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找寻传统的文化的思考,实际上在室内设计的领域早已经开始了,原因是室内设计和造物文化两者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然而这样的思考通常是以所要设计的主题选择以及如何再现传统的形式作为重点,关键放在了对于设计现象以及设计成果的研究。但对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进行的研究,就必须要有一個比较明确的对象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研究不至于脱离实际。
  二、关于传统的营造技术的所涉范畴以及特点
  “重道轻器”这种观念导致中国历史上对于传统的营造技艺在记载和具体研究都比较少,不过在长期的历史印迹下还是留下了很多相关的记载。在春秋时期,我国的建筑业就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考工记》最早记录了这个史实。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当时的建筑行业以及许多建筑的具体形式以及技艺,特别还提到了木工,即使书中的木工并不是特指当时的建筑行业,但是却介绍了几种工艺的具体操作手法以及鉴别优劣的具体标准。我国对于民间流行的手工艺同样有相关的介绍和记载。
  中国传统的设计工艺比较注重整体性,这个通过古时的相关建筑书籍中都有所体现,而传统营造技术在分工上并没有把建筑和室内界定的那么清晰,比如瓦作当中的铺地、堆塑、护栏以及砖雕等,石作当中的浮雕、人物造像、以及彩画作等都属于室内的营造工艺,一定程度上可以把这看成是早期的建筑和室内的一体化。
  实际上,传统的营造技艺能够在当代的设计当中传承下去,比较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传统的营造技艺所具有的比较朴实的生态理念以及审美的理念。传统的营造技艺在处理材料以及空间方法还有就是所营造出来的特有形式则形成了传承的现有结果。
  三、当代室内设计当中如何进行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
  由于人们在生活环境以及工作空间上的不断变化发展,当代建筑在内部的空间结构以及规模方面都非常大的变化。不同于西方的情况,在中国现代化带来的冲击力相当的巨大,建筑作为社会生活最直接的承载事物,它的发展呈现出了断层化,在最早的建筑活动中虽然也有许多体现传统营造技艺同当代设计模式彼此结合的创造,另外人们和一部分设计师对现代化有着错误的解读,导致了中国在现代化的建筑中呈现出了比较新奇以及怪诞的设计趋势。另外,中国传统的营造技艺多以手工的工艺为主、在工序上比较繁琐,因此传统的营造工艺呈现出的结构很难达到现代建筑许多方面的具体要求,不过大规模的现代建筑通过界定之后出现了不同的室内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小的物理上的空间范围,还有就是多元化的设计要求更加有利于传统营造技术的传承。传统营造技术在当代室内设计当中进行传承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实现装饰上的平面化
  实现装饰上的平面化通常是把传统建筑或者是室内的诸多构件,比如门、窗、檐口等这些构件同室内空间里的立体表面非常巧妙的融为一体,门和窗这些构件的造型通常会以平面化或者是浅浮雕这样的形式设计在室内的空间里。
  依据不同的室内风格,构件在选择以及处理的方法上也比较的多样,传统的营造技艺当中的木作、瓦作、以及油漆作等都在这些处理的方式中有所应用,不过设计的范围一般都是小木作的范围。
  传统的园林建筑在小木作上可以风味内檐装折以及外檐装折。其中内檐装折在建筑的内部具有明显的分隔以及装饰的作用,比如飞罩、屏门、博古架以及落地罩等等。外檐装折则是包括了将军门、库门、墙门、长窗、门额、半窗半墙、栏杆、和合窗以及门景等等。在当代的室内设计当中,门和窗这类的传统构件在功能上主要表现为装饰,其次是通风和采光,所以设计师对这些传统构件进行选择的时候通常不会仔细了解木作在形式上的具体分类,而是更加在意图案的设计,以及图案同设计风格以及主题的有效配合。
  传统的营造当中,无论是小木作或是大木作都在室内进行直接的制作和安装,然而有了机械化的制作工具出现,另外市场对于传统构件在需求量上有也所增加,小木作当中包括的一些构件正逐步实现生产的批量化,从某种角度上说,有助于传统营造在文化上的进一步普及,不过同样要意识到,可能会出现在设计上缺乏独特创意的问题。
  (二)实现结构上的立体化
  中国传统建筑在选材上主要以木材为主,经过了历史长期的实践积累,中国确定了以榫卯为主的木构件结合方式,以模数制作为尺度的设计以及加工生产的手段的技术体系,而通过利用木材不同的特点属性建立的建筑领域的承重结构的体系更是集中的展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
  传统的建筑结构展现出的美学特质,正是依靠了它的承重功能以及展示出的精湛工艺,而许多建筑的设计师们同样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当代室内设计当中出现的大木作常常要保证一个完整的梁柱体系,并以相对独立的空间这一形式表现出来。另外还有一些设计师有意表现传统技术的独特技巧,把结构的构件转变成立体的装饰符号在室内的空间当中进行点缀。
  四、总结:
  传统的营造技艺是人类建筑文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传统的营造技术进行传承,并有效的融入到当代的室内设计当中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璇,冯百权.传统营造技艺保存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策略[J].新建筑,2012(1).
  [2]刘托.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整体保护[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4).
  [3]徐冰.谈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09,35(2).
  [4]张晓东,朱晓炜.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J].山西建筑,2007,33(11).
  [5]杨达.中国传统营造工艺保护特点解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1).
  [6]聂爱文.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特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03).
  作者简介:
  贾佳,性别:女,出生年月:198108,籍贯:湖北黄冈,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室内陈设艺术,工作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
  许刚,性别:男,出生年月:198107,籍贯:山西晋中,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酒店设计,工作单位:万达酒店建设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施工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高低对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施工质量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成为建筑施工人员所关注的重点。本文论述了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主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了施工过程中的要点控制及注意事项,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筑的发展,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火灾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建筑物火灾后承载能力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兰州某公寓发生火灾为实例,对火灾后现场受损情况进行分析与检测,对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并对受灾构件如何加固提出了处理措施,保证了结构后期安全使用。  关键词:火灾温度;结构承载能力;维修加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化建筑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大,建筑物也开始向着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一直是一个比较难以控制的问题。混凝土作为工民建的主要材料之一,一直都是扮演着一种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混泥土结构拥有很强的适用性及耐用性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但是,混凝土也存在自身的一些缺点,这些缺点制约着混泥土结构的推广,在实际的工民建筑工程施工中,混泥土结构会经常出现裂缝。本文主要通过对工民建筑工程混泥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产生原因找出了一些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计算机、卫星定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高新技术替代了传统测绘技术,测绘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以及在地质工程测量的发展应用。目前在地质工程测量中进一步研究和开展数字化测绘技术是地质测绘单位科技创新的任务和方向、也是提高单位自身实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技术;地质工程;应用 
期刊
摘要:针对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对地下室防水施工的质量控制提出要求。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渗漏;质量控制  引言  目前在我国城市的基建项目中,地下工程的数量及面积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增加,尤其在民用建设项目的建设中,由于土地价格的上升,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高层建筑随之增多,而一般的高层建筑均设置地下室,另外利用公园、广场、绿地等修建地下人防工程、地
期刊
【摘要】:铁路建设工程的施工阶段是对铁路进行造价管理的重要阶段,对铁路建设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铁路建设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进行完善的措施和建议,以此来提高铁路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效益。  【关键词】:铁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在国家工程设施中,铁路是其基础设施,所以一定要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中国铁路发展规划》中,国家就已经对铁路装备现代化的措施和目标进行了
期刊
【摘要】高层建筑上部负荷很大,旅工周期长,基础的经济技术指标对高层建筑的经济技术指标有很大的形晌。高层建筑基础的选型及因素较多,基础选型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基础选型的主要以及一句具体选型步骤,探讨了高层建筑箱(筏)形墓础设计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 基础设计 探讨  一、前言  高层建筑基础选型的主要依据  在基础工程设计中,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地质条件,选
期刊
[摘要] 本文以昆明市寺院建筑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圆通寺、华亭寺、曹溪寺和筇竹寺,对其平面布局进行具体分析研究。以寺院建筑的选址和分布作为切入点,阐述昆明市寺院建筑选址分布的独特之处,并结合建筑环境和建筑历史,挖掘出各个寺院建筑布局的特色性和典型性。  [关键词]寺院;建筑布局;昆明市  Abstract: The paper takes the temple architecture o
期刊
摘 要:四机组对重油裂化催化装置的影响极其巨大,要提高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作性能,则必须要重新改造它的机组,如汽轮机、烟气轮机、变速箱以及其他部分的改造等,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某些参数,通过对机组的重新安装,使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作性能变得更好,以此来满足其长期稳定运行及生产的需要。此外,在安装的过程中,本文还重点对工作程序的安排问题以及四机组的对中找正问题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库一体化理论的基础到网络模型与数学模型、从数据入库技术到查询检索、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探索,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测绘数据三库一体化的管理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并且总结了三库一体化的数据管理模式及功能。  关键字:三库一体化;数据模型;网络模型  1.引言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地理世界的思考和探索日益进步,获取地理信息的手段和方法也不断加强。学者们将复杂无章、庞大多变、浩繁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