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图写话作为写作教学起点不是偶然的,儿童阅读是从漫画、绘本之类的图画书开始的,因为这是人最自然的言语表现。“看一看图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发挥想象编个故事……”这样简单的要求,一方面是给学生写作的提示,另一方面其实蕴藏了写作的自然之道。
一、 有什么——从无到有的发现
大千世界,多彩生活,从睁开眼睛看世界起,学生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有什么。看图写话时,这一问题往往是学生最容易回答的,人物、动物、植物全都在图上呈现了,自然一清二楚。可一旦离开看图写话,来到写作的场景中,学生则对身边的事物开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写起文章来空洞无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 目标范围不明确。一般写作时,由于不再有具体的提示,导致学生无法辨认写作的目标,不知道要写的东西在哪里,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相对来说,更普遍的是在写作时无从下笔,内容枯燥,而教师则在一旁反复地强调要写具体,这就形成了写作矛盾。如以写《第一次买菜》为例,部分学生脑中只有一个买菜时问价付钱的场景,至于菜场的环境、蔬菜的品相、小贩的外貌等,往往抛之于脑后。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写作时发现的事物越多越好,只有当拥有的写作素材多了,才可以有所选择和加工。
2. 价值意义不清楚。不少学生形成了“以赞美歌颂为上,以针砭时弊为下”“以新奇特别为上,以平淡无奇为下”的错误写作观念。本来学生有一肚子东西可以写,往往因为不符合传统价值判断而变得没什么可写了。在束缚之下,学生好奇心没了,判断力也没了。有一个学生暑假从香港旅游回来,按常理写篇习作描绘一下那里的优美风光,抒发一下快乐心情不是难事,结果该学生冒出一句:“没什么好写的!”细问之下,原来去香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丽和好玩,有的是失望和遗憾。在这个“有”的前提下,我们不妨顺其自然,分析一下造成这种心理感受的原因,可能包括吃得差、住得差、玩得差三方面原因。每个方面一一展开,把一路上的“苦水”倒出来,使无聊化有趣,普通变特别。教师应引导学生带上一双慧眼进入生活,用发现的眼光看生活,发现细微处,发现与众不同处。
二、 干什么——化静为动的观察
“干什么”,是对事物进行一个基本的判断和认识后,围绕它展开相关观察,进而描述事物的行为或状态。
1. 从生活的角度看。当我们能够用文字展现出事物运动状态的时候,其实也就记录下了丰富的生活。比如,写《游动物园》一文,学生这样写道:“动物园里动物真多,有大象、有熊猫、有猴子。”另一生这样写道:“动物园里动物真多,大象慢吞吞地走着,熊猫懒洋洋地趴在地上,猴子在树上爬上爬下。”通过对比,前者只停留在“有什么”的阶段,而后者已经很自然地过渡到动态的观察上。
2. 从儿童的角度看。由于心智尚未发育健全,儿童了解社会和自然,获取知识的方式,常常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儿童是好动的,是灵动的,儿童与动作行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天然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据资料报道,儿童话语中表现出一种“动词优势”。比如,儿童口中经常冒出这些语言:“那条虫子在动,一扭一扭的。”“那个皮球在地上滚来滚去。”类似的语言在习作中却没了踪影,只剩下“那边有条虫子”“地上有个皮球”等干巴巴的语言。
3. 从写作的角度看。在体现“干什么”的过程中,动词无疑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写作时,恰恰是把“有什么”中的“有”这个字去掉,替换成带有表现力的动词。如“桌上有一块橡皮”这句话很普通,但改成“桌上躺着一块橡皮”,味道就不一样了。动词的创作诱发了学生的灵性,展现的是语文表达的灵动。
三、 像什么——由外入内的表达
要更自由地展现言语创造力,还需要进入“像什么”的境界,也就是看图写话中所谓的由画面引起的想象。
1. 是一种个性表达。还是以写《游动物园》一文为例,如果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动物园里动物真多,大象慢吞吞地走着,好像在散步;熊猫懒洋洋地趴在地上,好像在闭目养神;猴子在树上爬上爬下,好像在表演杂技。”无疑,这位学生的言语创造力是非常强的。“像什么”,就是人在发现、观察了外界事物后,用言语做出的一种内在的个性化表达。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2. 是一种思维方式。“像什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而是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心理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过于强调比喻,而阻断了学生自然的思维。其实,在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关于“像什么”的语言,那么这些非比喻的语言价值意义在哪里呢?有时表示联想,如《月光曲》一文中:“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有时表示比较,如《南京长江大桥》一文中:“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有时表示猜测,如《小珊迪》一课中:“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这些句子虽然不是比喻,但是却富有语言特色。可见“像什么”并不是一味追求比喻,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想象,达到言语创新的最佳状态。
3. 是一种写作暗示。“像什么”的“像”字,不等于比喻中的比喻词,而是教学中一种开启思路的提示语。因此,教师要打破比喻的限制,还学生一个开放自由的表达空间,有了这个“像”,学生就会源源不断地吐出自己的个性语言。当然,这个“像”完全可以替换成其他比喻词,甚至可以去掉。其实,有些写作语言中本身就暗含着这个“像”,如《荷花》一文中:“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从“有什么”到“干什么”,再到“像什么”,是写作中必然产生的一种基础建构模式,由此造句、构段、成文。拨开写作教学的丛林迷雾,原来写作就是这么自然!
(作者单位: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
一、 有什么——从无到有的发现
大千世界,多彩生活,从睁开眼睛看世界起,学生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有什么。看图写话时,这一问题往往是学生最容易回答的,人物、动物、植物全都在图上呈现了,自然一清二楚。可一旦离开看图写话,来到写作的场景中,学生则对身边的事物开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写起文章来空洞无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 目标范围不明确。一般写作时,由于不再有具体的提示,导致学生无法辨认写作的目标,不知道要写的东西在哪里,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相对来说,更普遍的是在写作时无从下笔,内容枯燥,而教师则在一旁反复地强调要写具体,这就形成了写作矛盾。如以写《第一次买菜》为例,部分学生脑中只有一个买菜时问价付钱的场景,至于菜场的环境、蔬菜的品相、小贩的外貌等,往往抛之于脑后。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写作时发现的事物越多越好,只有当拥有的写作素材多了,才可以有所选择和加工。
2. 价值意义不清楚。不少学生形成了“以赞美歌颂为上,以针砭时弊为下”“以新奇特别为上,以平淡无奇为下”的错误写作观念。本来学生有一肚子东西可以写,往往因为不符合传统价值判断而变得没什么可写了。在束缚之下,学生好奇心没了,判断力也没了。有一个学生暑假从香港旅游回来,按常理写篇习作描绘一下那里的优美风光,抒发一下快乐心情不是难事,结果该学生冒出一句:“没什么好写的!”细问之下,原来去香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丽和好玩,有的是失望和遗憾。在这个“有”的前提下,我们不妨顺其自然,分析一下造成这种心理感受的原因,可能包括吃得差、住得差、玩得差三方面原因。每个方面一一展开,把一路上的“苦水”倒出来,使无聊化有趣,普通变特别。教师应引导学生带上一双慧眼进入生活,用发现的眼光看生活,发现细微处,发现与众不同处。
二、 干什么——化静为动的观察
“干什么”,是对事物进行一个基本的判断和认识后,围绕它展开相关观察,进而描述事物的行为或状态。
1. 从生活的角度看。当我们能够用文字展现出事物运动状态的时候,其实也就记录下了丰富的生活。比如,写《游动物园》一文,学生这样写道:“动物园里动物真多,有大象、有熊猫、有猴子。”另一生这样写道:“动物园里动物真多,大象慢吞吞地走着,熊猫懒洋洋地趴在地上,猴子在树上爬上爬下。”通过对比,前者只停留在“有什么”的阶段,而后者已经很自然地过渡到动态的观察上。
2. 从儿童的角度看。由于心智尚未发育健全,儿童了解社会和自然,获取知识的方式,常常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儿童是好动的,是灵动的,儿童与动作行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天然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据资料报道,儿童话语中表现出一种“动词优势”。比如,儿童口中经常冒出这些语言:“那条虫子在动,一扭一扭的。”“那个皮球在地上滚来滚去。”类似的语言在习作中却没了踪影,只剩下“那边有条虫子”“地上有个皮球”等干巴巴的语言。
3. 从写作的角度看。在体现“干什么”的过程中,动词无疑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写作时,恰恰是把“有什么”中的“有”这个字去掉,替换成带有表现力的动词。如“桌上有一块橡皮”这句话很普通,但改成“桌上躺着一块橡皮”,味道就不一样了。动词的创作诱发了学生的灵性,展现的是语文表达的灵动。
三、 像什么——由外入内的表达
要更自由地展现言语创造力,还需要进入“像什么”的境界,也就是看图写话中所谓的由画面引起的想象。
1. 是一种个性表达。还是以写《游动物园》一文为例,如果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动物园里动物真多,大象慢吞吞地走着,好像在散步;熊猫懒洋洋地趴在地上,好像在闭目养神;猴子在树上爬上爬下,好像在表演杂技。”无疑,这位学生的言语创造力是非常强的。“像什么”,就是人在发现、观察了外界事物后,用言语做出的一种内在的个性化表达。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2. 是一种思维方式。“像什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而是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心理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过于强调比喻,而阻断了学生自然的思维。其实,在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关于“像什么”的语言,那么这些非比喻的语言价值意义在哪里呢?有时表示联想,如《月光曲》一文中:“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有时表示比较,如《南京长江大桥》一文中:“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有时表示猜测,如《小珊迪》一课中:“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这些句子虽然不是比喻,但是却富有语言特色。可见“像什么”并不是一味追求比喻,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想象,达到言语创新的最佳状态。
3. 是一种写作暗示。“像什么”的“像”字,不等于比喻中的比喻词,而是教学中一种开启思路的提示语。因此,教师要打破比喻的限制,还学生一个开放自由的表达空间,有了这个“像”,学生就会源源不断地吐出自己的个性语言。当然,这个“像”完全可以替换成其他比喻词,甚至可以去掉。其实,有些写作语言中本身就暗含着这个“像”,如《荷花》一文中:“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从“有什么”到“干什么”,再到“像什么”,是写作中必然产生的一种基础建构模式,由此造句、构段、成文。拨开写作教学的丛林迷雾,原来写作就是这么自然!
(作者单位: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