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道出了人生总是存在缺憾的道理。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不愿意被触碰的一面,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不想正视。于是,有人不惜代价、竭力伪装使自己看起来完美,以致活得很累。其实,完美与不完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我们把生活中那些不如意看成是一种缺憾,放大生活中痛苦的时候,人生仿佛一片黑暗;而当我们能够接纳那些不完美,把生活中那些不如人意看成人生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我们的人生才叫完美。
提起中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金岳霖,不得不提他终生未娶的事。
1914年,金岳霖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都曾留学美国,加上文化造诣颇深,在文化界交游甚广,因此几乎每周都在家里举办文化沙龙。由于金岳霖孑然一生,所以他始终是沙龙的常客。他们三人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很深,一直以来都是比邻而居。即使在战争年代,不在一地居住,金岳霖也是每逢休假,都要到梁家去住上一段时间。
长期以来,金岳霖对林徽因的人品、学识颇为赞赏,对她爱慕有加;林徽因亦对金岳霖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有一次,林徽因非常苦恼地对丈夫梁思成说,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不知如何是好。梁思成听完,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但每次林徽因心中有解不开的心结时,他都会像长辈一样对她悉心引导,这次也不例外。经过一夜的思考,梁思成比较了自己和金岳霖两个人,于是,他郑重地对林徽因说:“我经过深思熟虑,觉得我各方面都不如金岳霖优秀。你是自由的,你可以任意选择所爱。如果你选择金岳霖,我同样祝你们幸福。”
林徽因同样将自己的想法和梁思成所说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听完,说:“看来思成是真心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心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那以后,三个人照常来往,从无芥蒂。有时,林徽因和梁思成吵架,还会让冷静、理智的金岳霖当裁判。林徽因夫妇和金岳霖至死都保持着这种纯洁的往来和友谊,金岳霖一生都没有娶妻。
林徽因逝世时,金岳霖说,自己的眼泪都没停过。林徽因去世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晚年的金岳霖跟林徽因夫妇的儿子梁从诫一家住在一起,梁家后人以尊父之礼相待金岳霖,梁从诫都以“金爸”称呼金岳霖,一个大家庭温馨和睦地相处着,犹如当年金岳霖和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同住一起的日子。这样的生活使金岳霖的心境和情绪没有陷入独身老人的孤独常态。
在金岳霖的人生中,因为没有娶到至爱林徽因实是一件憾事,但他接纳了这种不完美,以平常心态与林徽因、梁思成相处,致使他们的交往从无芥蒂。如果金岳霖最终娶到林徽因,不但破坏了与梁思成的友谊,而且他和林徽因的结合并非会有多么美好,后人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尊崇他、钦佩他。况且以失去友情、失去道德而得来的爱情还会是完美的爱情吗?金岳霖不破坏他人婚姻的做法,不但维系了三人纯洁的友谊,而且使金岳霖即使在未婚的情况下,能老有所依,也是人生的一种完美。
人从出生到死亡,要经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没有找到喜欢的工作、难以遇到自己心仪的对象……这些都构成了我们眼中不完美的人生。我们怎样对待这段不完美的人生呢?事实证明,抱怨、心灰意冷、麻木不仁都无济于事,唯有从心底从容地接纳,并努力使其趋近于心目中的完美才是出路。把不完美的人生当成人生的必修课程,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认真对待,努力地修满它,更要学得扎实彻底,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1958年,谢坤山出生在台湾省台东县,为知名的画家。
小时候,谢坤山由于家境困难,念不起书,所以很早就辍学了。生活的贫困使他过早地成熟,他十分理解父母的艰辛和无奈。
16岁那年,谢坤山便到工地上打工,然而可怕的命运降临到他头上,由于误撞高压线,他从此失去了双臂和一条腿;19岁那年,灾难又一次降临到他头上,一场事故又使他失去一只眼睛,面对此情景,他心爱的女友也离他而去……
面对身体的残缺和人生的打击,谢坤山没有回避,也没有因此沉沦。为了不拖累可怜的父母,也不拖垮这个十分贫困的家庭,他选择了四处去流浪,带着一身残缺上路,独自一人,与命运展开博弈。
在流浪的日子里,谢坤山一边打工以糊口,一边尽己所能帮助社会。后来,他渐渐地迷上了绘画,他想通过绘画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起初,谢坤山对绘画知识一无所知。因为身上没有足够的钱供自己学习绘画,他就去艺校旁听;没有手他就用牙齿咬住画笔,用舌头搅动,嘴角时常渗出鲜血;少条腿,他就“金鸡独立”作画,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对绘画的执著与真诚,打动了一位名叫也真的漂亮女孩,也真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投入了谢坤山坚实的怀抱。
女孩的到来,使谢坤山生活中有了支点,从此他更加努力地进行绘画创作,并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也多次在大赛上获奖。如今的谢坤山不仅战胜了人生的残局,赢得了爱情,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还赢得了事业,成为很有名的画家,同时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身体的残缺并没有将谢坤山打倒,他接纳了不完美的自己,最终人生的缺憾成就了“完美”的人生。正如戴尔·卡耐基所说:“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是一份超然。用超然的心态看待一切,自然会收获一份完美的人生。
在人生短暂的岁月里,不完美的事情确实不少。有人会选择接纳不完美,奋力去拼搏,将不完美看成攀登高峰的阶梯,最后终得完美人生。而有人或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或精神萎靡,一蹶不振;更有甚者选择轻生,告别生命……这样的心态即使四肢发达、身强体壮,又怎么能叫完美呢?所以,在面对不完美时,我们唯一应做、能做而又必须做的就是:接纳它,并且塑造一颗坚强有力、纯洁不变的心,这样我们将收获一个完整、快乐的人生。
(摘自印刷工业出版社《北大人生哲学》 编著:迟啸川)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道出了人生总是存在缺憾的道理。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不愿意被触碰的一面,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有时连我们自己都不想正视。于是,有人不惜代价、竭力伪装使自己看起来完美,以致活得很累。其实,完美与不完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我们把生活中那些不如意看成是一种缺憾,放大生活中痛苦的时候,人生仿佛一片黑暗;而当我们能够接纳那些不完美,把生活中那些不如人意看成人生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我们的人生才叫完美。
提起中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金岳霖,不得不提他终生未娶的事。
1914年,金岳霖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都曾留学美国,加上文化造诣颇深,在文化界交游甚广,因此几乎每周都在家里举办文化沙龙。由于金岳霖孑然一生,所以他始终是沙龙的常客。他们三人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很深,一直以来都是比邻而居。即使在战争年代,不在一地居住,金岳霖也是每逢休假,都要到梁家去住上一段时间。
长期以来,金岳霖对林徽因的人品、学识颇为赞赏,对她爱慕有加;林徽因亦对金岳霖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有一次,林徽因非常苦恼地对丈夫梁思成说,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不知如何是好。梁思成听完,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但每次林徽因心中有解不开的心结时,他都会像长辈一样对她悉心引导,这次也不例外。经过一夜的思考,梁思成比较了自己和金岳霖两个人,于是,他郑重地对林徽因说:“我经过深思熟虑,觉得我各方面都不如金岳霖优秀。你是自由的,你可以任意选择所爱。如果你选择金岳霖,我同样祝你们幸福。”
林徽因同样将自己的想法和梁思成所说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听完,说:“看来思成是真心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心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那以后,三个人照常来往,从无芥蒂。有时,林徽因和梁思成吵架,还会让冷静、理智的金岳霖当裁判。林徽因夫妇和金岳霖至死都保持着这种纯洁的往来和友谊,金岳霖一生都没有娶妻。
林徽因逝世时,金岳霖说,自己的眼泪都没停过。林徽因去世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晚年的金岳霖跟林徽因夫妇的儿子梁从诫一家住在一起,梁家后人以尊父之礼相待金岳霖,梁从诫都以“金爸”称呼金岳霖,一个大家庭温馨和睦地相处着,犹如当年金岳霖和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同住一起的日子。这样的生活使金岳霖的心境和情绪没有陷入独身老人的孤独常态。
在金岳霖的人生中,因为没有娶到至爱林徽因实是一件憾事,但他接纳了这种不完美,以平常心态与林徽因、梁思成相处,致使他们的交往从无芥蒂。如果金岳霖最终娶到林徽因,不但破坏了与梁思成的友谊,而且他和林徽因的结合并非会有多么美好,后人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尊崇他、钦佩他。况且以失去友情、失去道德而得来的爱情还会是完美的爱情吗?金岳霖不破坏他人婚姻的做法,不但维系了三人纯洁的友谊,而且使金岳霖即使在未婚的情况下,能老有所依,也是人生的一种完美。
人从出生到死亡,要经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没有找到喜欢的工作、难以遇到自己心仪的对象……这些都构成了我们眼中不完美的人生。我们怎样对待这段不完美的人生呢?事实证明,抱怨、心灰意冷、麻木不仁都无济于事,唯有从心底从容地接纳,并努力使其趋近于心目中的完美才是出路。把不完美的人生当成人生的必修课程,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认真对待,努力地修满它,更要学得扎实彻底,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1958年,谢坤山出生在台湾省台东县,为知名的画家。
小时候,谢坤山由于家境困难,念不起书,所以很早就辍学了。生活的贫困使他过早地成熟,他十分理解父母的艰辛和无奈。
16岁那年,谢坤山便到工地上打工,然而可怕的命运降临到他头上,由于误撞高压线,他从此失去了双臂和一条腿;19岁那年,灾难又一次降临到他头上,一场事故又使他失去一只眼睛,面对此情景,他心爱的女友也离他而去……
面对身体的残缺和人生的打击,谢坤山没有回避,也没有因此沉沦。为了不拖累可怜的父母,也不拖垮这个十分贫困的家庭,他选择了四处去流浪,带着一身残缺上路,独自一人,与命运展开博弈。
在流浪的日子里,谢坤山一边打工以糊口,一边尽己所能帮助社会。后来,他渐渐地迷上了绘画,他想通过绘画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起初,谢坤山对绘画知识一无所知。因为身上没有足够的钱供自己学习绘画,他就去艺校旁听;没有手他就用牙齿咬住画笔,用舌头搅动,嘴角时常渗出鲜血;少条腿,他就“金鸡独立”作画,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对绘画的执著与真诚,打动了一位名叫也真的漂亮女孩,也真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投入了谢坤山坚实的怀抱。
女孩的到来,使谢坤山生活中有了支点,从此他更加努力地进行绘画创作,并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作品也多次在大赛上获奖。如今的谢坤山不仅战胜了人生的残局,赢得了爱情,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还赢得了事业,成为很有名的画家,同时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身体的残缺并没有将谢坤山打倒,他接纳了不完美的自己,最终人生的缺憾成就了“完美”的人生。正如戴尔·卡耐基所说:“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是一份超然。用超然的心态看待一切,自然会收获一份完美的人生。
在人生短暂的岁月里,不完美的事情确实不少。有人会选择接纳不完美,奋力去拼搏,将不完美看成攀登高峰的阶梯,最后终得完美人生。而有人或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或精神萎靡,一蹶不振;更有甚者选择轻生,告别生命……这样的心态即使四肢发达、身强体壮,又怎么能叫完美呢?所以,在面对不完美时,我们唯一应做、能做而又必须做的就是:接纳它,并且塑造一颗坚强有力、纯洁不变的心,这样我们将收获一个完整、快乐的人生。
(摘自印刷工业出版社《北大人生哲学》 编著:迟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