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南水和土中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分布调查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69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和土壤保存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是钩体病地理流行病学观察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1988~1992年笔者在滇西、滇南的5个县市进行了调查。采用过滤培养分离法,结果在雨季取样的孟连、华坪县得到的全是水生性钩体,干季取样的耿马、保山及盈江3个县市中的耿马县及保山市的水、土中共分离得致病性钩体8株,两地平均检出率为3.31%(8/242),其中水2.14%(3/140)、土4.9%(5/102)。分属6个血清群:黄疸出血、致热群各2株,犬、流感伤寒、赛罗及澳洲群各1株,与当地人和动物感染的菌群相一致,为阐述钩体病疫源地结构等提供了新资料。

其他文献
A method for strengthening damaged tubular steel T-joint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by wrapping them with 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CFRP)sheets was proposed
自振特性在结构的动力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回传射线矩阵法(MRRM)推广到地基梁自振特性的研究中,通过节点力平衡和位移协调方程及对偶局部坐标系下单元相位关系,建立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