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放学铃声伴着“哗啦啦”的雨声“叮铃铃”响。孩子们涌出教室,却只能站在教室走廊望着如织的天幕,翘首等待。因为雨天突至,孩子们都没备有雨具,只能等家长来接。不久,花花绿绿的雨伞,五颜六色的雨衣伴着孩子们陆陆续续离开了校园。我手持一把红色的雨伞正欲离开,却瞥见只有零星人影的走廊里一个穿着黄色衣服,背着双肩包,一步一溜达的女孩。那不是我班的黄芳芳吗?这孩子,家境宽裕,父母却离异,成绩不好不差,性格有些孤僻,少有人管,看來,等到天黑也没人来接。我疾步走到女孩前,女孩仰起头见我却没出声,我举着伞塞到女孩手里,示意他回家。女孩倒也不客气,撑着我给的伞,消失在雨中。我呆立雨帘前……
第二天批改孩子们昨儿的日记,改到黄芳芳那本,我莫名有些期待,翻开本子,是一篇她抄袭的勇救溺水儿童的作文。为什么?为什么?难道不应该写的是……
多年过去了,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作文指导一直是我研究的课题,而那个下午放晚学的下雨天,我未曾忘记。没话说?没事写?还是不愿表达,更不愿用文字表达?还是缺少发现的眼睛?亦或是没有一颗感悟的心?多年从教,每每触碰孩子冷漠的眼神,无法开启的心灵,我总一阵阵心痛。
一、与书为伴,温暖心灵,乐于表达
两年前,学校开始极为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浓浓的阅读氛围,温暖的与孩子们相伴。
1.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开放式管理
课间10分钟,自由活动课,甚至放学后……总会看到孩子们专心致志阅读的神情,细心挑选书目的身影;听到争相借阅的小争吵;每当上课铃声响起,总会让人怜惜孩子们放下书本的不舍……
2.建立班级图书角
学校倡导学生以及家长,少买一样玩具,少吃一次零食,少放一回鞭炮,把节省下来的钱购买图书,并和班级同学共享,成立班级图书角。下课铃一响,小小班级管理员就忙开了,登记借书、还书、捐书的,不亦乐乎。借到自个儿满意书籍的同学则迫不及待地打开书,一脸兴奋;还了书的同学透过图书柜明亮的玻璃,搜寻书目无比着急,似乎担心喜爱的书已被他人借阅;捐书的同学看到他人争相借阅自己书籍,满脸骄傲……
3.各年级教师互相合作
选择课本中经典的文章,设计拓展性阅读指导方案,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读。
……
仅仅一年后,我就惊喜的发现,孩子们的眼神不再冷漠,变得柔和了,他们的身影不再孤单。有父母相伴的孩子更愿意关助他人,没父母相伴的孩子更愿表达,同样更乐于用文字表达了。留守儿童杨诗琪看到“奶奶的头发已斑白,似乎她那满头银发中找不到一丝黑色,她脸上的皱纹更明显了,她的神情更憔悴了。”曾叛逆的李欣体会到“爸爸换下的工作服很厚很重,全湿透了,拧一拧,竟可以拧出水来。爸爸衣服上拧出的汗水一滴一滴,‘滴答滴答……’落在地板上,融进我的心里……”曾不善表达的王琳触景伤情,写出“来到旧房子,映入眼帘的却已不是记忆中家的模样,我拿起留在这里的飞镖板,轻轻抚摸它,他现在满身‘伤痕’,墙上布满了‘牛皮癣’,曾经洁白的墙壁涂满了各种各样的卡通形象,我敢肯定,一定都是上个房客的小主人干的好事!”……
有书相伴,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灵,他们热爱生活,学会感恩,愿意表达,才能把作文写得如此形象,如此细腻,字里行间充满真情实感。心中有温暖相伴,作文才如花般灿烂。
二、温暖的心语
批改学生作文,我极少批“写作目的明确”“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等类似评语。我不写评语,我写的是心语,是温暖的心语。我给作文水平高的陈家淋这样写“你的作文如涓涓细流的小溪,滋润着生活;你的作文像雨后的彩虹,美丽着人生。”我给不爱写作文的李炳荣这样写,“每天进步一点点,你的改变就是一大步。”杨涛铭的《妈妈的爱》,我深情写下“妈妈对工作的敬业,对孩子的疼爱,对山区贫困孩子无私的关爱,深深影响着小作者。结尾一句‘妈妈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的歌声是妈妈所有付出的回报。”陆丝丝《幸福短镜头》我这样评价,“文章以‘一杯水’为线索,把父辈的相敬,长辈对晚辈的爱护,晚辈对长辈的孝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加之语言生动,描写细腻。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
每次作文课把作文本发下去时,孩子们总会迫不及待的打开本子,一会儿后,有的抿着嘴笑;有的赶紧藏起本金,好像那是他的宝贝;有的则偷偷的瞧着讲台上的我;有的“窥视”着同桌的本子。从孩子们满脸兴奋之情中,我知道,孩子们已迫不及待想一展身手了。因为老师那暖暖的心语,如春光般照亮孩子的心扉。不难想象,有温暖相伴,孩子们的作文一定如花般绽放。
三、温暖的点赞
现代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学生也不能置身“网”外,QQ聊天,查阅资料,刷微博,朋友圈晒生活,学生们的学习怎能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简单的课件呢?于是我申请建立了个微信账号,邀请班里的家长进入朋友圈,班里的家长也互相成为了朋友。
那一天晚上,第一次把学生的作文发到了朋友圈。那是王舟的一篇《四手联弹》,几分钟后就获得了十多个点赞,有的甚至发来了评论,“四年级的孩子竟写出如此优秀的作文,真棒”;有的竟专业地点评“‘燥热的空气竟有了丝丝凉快;蟋蟀蛐蛐的叫声似乎是在为我喝彩;天上星星一闪一亮,好像在为我们的成功鼓掌。’这句表现了曲子的优美动听”;有的则仅仅是“好”“棒”“加油”。这些温暖的点赞,这些或长或短却都无比温馨的赞美声,有的是家长们,有的则是孩子们发来的。第二天来到学校,一进教室,孩子们挤在王舟那儿,个个脸上充满兴奋之情,一个个手舞足蹈。挤进去一看,王舟一脸骄傲的神色,一看就知道是昨晚那条微博引发的蝴蝶效应呢?“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写作文呀?”一向不爱写作的黎子剑仰脸问,“是呀,什么时候写作文呀?”孩子们叽叽喳喳的问……
温暖的点赞,点燃了孩子们写作的火花。不难想象,有温暖相伴,孩子们的作文一定如花般绚烂。
温暖相伴,作文如花。学校校刊上刊出的作文获得了家长的认可,社会的好评:“乡村书屋”“美好家园”征文等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那个下雨天撑走红伞的小女孩,如果她有书相伴,有老师温暖的心语,有孩子们温暖的点赞,她的作文……
第二天批改孩子们昨儿的日记,改到黄芳芳那本,我莫名有些期待,翻开本子,是一篇她抄袭的勇救溺水儿童的作文。为什么?为什么?难道不应该写的是……
多年过去了,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作文指导一直是我研究的课题,而那个下午放晚学的下雨天,我未曾忘记。没话说?没事写?还是不愿表达,更不愿用文字表达?还是缺少发现的眼睛?亦或是没有一颗感悟的心?多年从教,每每触碰孩子冷漠的眼神,无法开启的心灵,我总一阵阵心痛。
一、与书为伴,温暖心灵,乐于表达
两年前,学校开始极为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浓浓的阅读氛围,温暖的与孩子们相伴。
1.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开放式管理
课间10分钟,自由活动课,甚至放学后……总会看到孩子们专心致志阅读的神情,细心挑选书目的身影;听到争相借阅的小争吵;每当上课铃声响起,总会让人怜惜孩子们放下书本的不舍……
2.建立班级图书角
学校倡导学生以及家长,少买一样玩具,少吃一次零食,少放一回鞭炮,把节省下来的钱购买图书,并和班级同学共享,成立班级图书角。下课铃一响,小小班级管理员就忙开了,登记借书、还书、捐书的,不亦乐乎。借到自个儿满意书籍的同学则迫不及待地打开书,一脸兴奋;还了书的同学透过图书柜明亮的玻璃,搜寻书目无比着急,似乎担心喜爱的书已被他人借阅;捐书的同学看到他人争相借阅自己书籍,满脸骄傲……
3.各年级教师互相合作
选择课本中经典的文章,设计拓展性阅读指导方案,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博读。
……
仅仅一年后,我就惊喜的发现,孩子们的眼神不再冷漠,变得柔和了,他们的身影不再孤单。有父母相伴的孩子更愿意关助他人,没父母相伴的孩子更愿表达,同样更乐于用文字表达了。留守儿童杨诗琪看到“奶奶的头发已斑白,似乎她那满头银发中找不到一丝黑色,她脸上的皱纹更明显了,她的神情更憔悴了。”曾叛逆的李欣体会到“爸爸换下的工作服很厚很重,全湿透了,拧一拧,竟可以拧出水来。爸爸衣服上拧出的汗水一滴一滴,‘滴答滴答……’落在地板上,融进我的心里……”曾不善表达的王琳触景伤情,写出“来到旧房子,映入眼帘的却已不是记忆中家的模样,我拿起留在这里的飞镖板,轻轻抚摸它,他现在满身‘伤痕’,墙上布满了‘牛皮癣’,曾经洁白的墙壁涂满了各种各样的卡通形象,我敢肯定,一定都是上个房客的小主人干的好事!”……
有书相伴,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灵,他们热爱生活,学会感恩,愿意表达,才能把作文写得如此形象,如此细腻,字里行间充满真情实感。心中有温暖相伴,作文才如花般灿烂。
二、温暖的心语
批改学生作文,我极少批“写作目的明确”“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等类似评语。我不写评语,我写的是心语,是温暖的心语。我给作文水平高的陈家淋这样写“你的作文如涓涓细流的小溪,滋润着生活;你的作文像雨后的彩虹,美丽着人生。”我给不爱写作文的李炳荣这样写,“每天进步一点点,你的改变就是一大步。”杨涛铭的《妈妈的爱》,我深情写下“妈妈对工作的敬业,对孩子的疼爱,对山区贫困孩子无私的关爱,深深影响着小作者。结尾一句‘妈妈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的歌声是妈妈所有付出的回报。”陆丝丝《幸福短镜头》我这样评价,“文章以‘一杯水’为线索,把父辈的相敬,长辈对晚辈的爱护,晚辈对长辈的孝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加之语言生动,描写细腻。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
每次作文课把作文本发下去时,孩子们总会迫不及待的打开本子,一会儿后,有的抿着嘴笑;有的赶紧藏起本金,好像那是他的宝贝;有的则偷偷的瞧着讲台上的我;有的“窥视”着同桌的本子。从孩子们满脸兴奋之情中,我知道,孩子们已迫不及待想一展身手了。因为老师那暖暖的心语,如春光般照亮孩子的心扉。不难想象,有温暖相伴,孩子们的作文一定如花般绽放。
三、温暖的点赞
现代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学生也不能置身“网”外,QQ聊天,查阅资料,刷微博,朋友圈晒生活,学生们的学习怎能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简单的课件呢?于是我申请建立了个微信账号,邀请班里的家长进入朋友圈,班里的家长也互相成为了朋友。
那一天晚上,第一次把学生的作文发到了朋友圈。那是王舟的一篇《四手联弹》,几分钟后就获得了十多个点赞,有的甚至发来了评论,“四年级的孩子竟写出如此优秀的作文,真棒”;有的竟专业地点评“‘燥热的空气竟有了丝丝凉快;蟋蟀蛐蛐的叫声似乎是在为我喝彩;天上星星一闪一亮,好像在为我们的成功鼓掌。’这句表现了曲子的优美动听”;有的则仅仅是“好”“棒”“加油”。这些温暖的点赞,这些或长或短却都无比温馨的赞美声,有的是家长们,有的则是孩子们发来的。第二天来到学校,一进教室,孩子们挤在王舟那儿,个个脸上充满兴奋之情,一个个手舞足蹈。挤进去一看,王舟一脸骄傲的神色,一看就知道是昨晚那条微博引发的蝴蝶效应呢?“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写作文呀?”一向不爱写作的黎子剑仰脸问,“是呀,什么时候写作文呀?”孩子们叽叽喳喳的问……
温暖的点赞,点燃了孩子们写作的火花。不难想象,有温暖相伴,孩子们的作文一定如花般绚烂。
温暖相伴,作文如花。学校校刊上刊出的作文获得了家长的认可,社会的好评:“乡村书屋”“美好家园”征文等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那个下雨天撑走红伞的小女孩,如果她有书相伴,有老师温暖的心语,有孩子们温暖的点赞,她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