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概念——摆在初中生面前的一座大山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概念多、抽象、不易理解,学习难度大,就象摆在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的道路上的一座大山。绕着走?不行;硬冲?行不通!要灵活运用更难,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学生。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生来说,由于未接受系统的物理思维训练,对物理知识、经验还相当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较低,不能理解它的含义,关健在于教师在引入概念的方式、方法和重视程度。
  【关键词】概念;实验;理解;应用
  
  “国培计划”远程培训学习使我受益非浅。特别是学习了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刘 卓老师的“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后,使我对物理概念的教学又有了深一层的理解。下面就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下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心得。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如果学生对物理概念不理解,或死记硬背,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学生学好物理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认为教好初中物理的关健是搞好物理概念的教学。
  1.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引入物理概念
  由于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如果授课一开始就生硬地给某个物理概念下定义,学生学起来既感到突然又感到枯躁无味,即使将概念死记硬背得烂熟,也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例如在学习“质量”的概念时,首先应举例说明物体由物质组成,而后举出物体里所含的物质有多有少的差别,最后强调:“为了说明物质的多少,物理学里引入‘质量’这个物理量”。此时,水到渠成,再给“质量”下定义,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同时也为后面理解“质量”的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奠定了正确思维。
  在整个初中物理教学中,每教一个新的物理概念,都应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从而使学生明确每个新的物理概念建立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新概念的愿望。
  2.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从中获得形成概念的感性认识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物理涉及的实验很多。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与物理概念有直接联系的,具体直观的感性认识,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初中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活动往往依靠直观材料。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做好演示实验格外重要。
  2.1重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
  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探究过程。实验为学生提供感性知识,使学生经过自己的实验探究形成理性知识。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让学生安装好有关器材,并根据探究的要求,通过逐步改变物距和像距,得到一组组成清晰像情况数据,看到了所成像是由于量的变化进而引起质的变化。再如“比热容”是初中热学中的重点概念,课本就是从演示实验(最好由学生动手,教师从旁指导)引出这一概念的。
  2.1.1用托盘天平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用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在它们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它们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
  2.1.2演示课本P131图16.3-1、图16.3-2实验。由以上演示实验,学生可获得这样的感性认识: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在吸热相同时,水的温度升高得比食用油慢。由此启发学生推断: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要使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水吸收的热量比食用油多,并作出板书。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从旁对学生的错误操作加以纠正,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从而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培养与提高。
  小结论: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2.2总结规律。
  在得出上面的小结后,学生对水和食用油这两种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热学性质就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接着指出,换用其它物质做这样的实验,也可得到与小结同样的结果。最后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到此,学生对形成“比热容”的概念,在认识上从个别(水、食用油)深入到一般(其它物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3引出概念。
  学生对“比热容”这一概念在形成的最佳思维状态下,我承上启下地引入“比热容”:为了比较各种物质这种性质上的不同,在物理学中引入了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最后引导学生概括“比热容”的定义。
  以上课堂教学的步骤可概括为:以实验演示为先导,以概括概念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以上升到理性认识为目的,按这样的步骤组织概念的教学,学生对比较难懂的概念也觉得较易理解了。
  3.排除其它妨碍正确建立概念的因素
  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往往存在某些妨碍正确建立概念的因素,我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3.1日常经验中的直观错觉。如:在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时,学生总认为物体从不运动到运动时要有力的作用,运动后就不再用力或不用力时物体就会停下来等感性认识。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学生的认识跟观察到的某些日常经验相符。例如,人用力拉课桌,课桌才运动起来,停止用力,课桌就停下来,不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2容易混淆的相近概念。如:压力与压强,学生往往根据压力的概念去解释压强的现象,不理解压力只是决定压强大小的因素之一。再如对温度、热量、内能这三个概念,学生总会错误地认为:① 热的物体比冷物体热量多。② 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质量越大,含有的热量越多。③ 热传递过程中,温度变化大的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多。④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等等。产生这些问题主要是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内涵、外延、定义没有理解。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积累经验,熟知学生容易出现的易混问题,在课前的准备中预设有针对性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又能灵活地处理生成问题,最好还是把它们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例如课本练习要求找出蒸发与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一样,通过比较,学生记忆会更加深刻。
  3.3克服思维定势带来的影响。在中学物理教学时,有些学生由于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对于反映物理规律的公式及其变换,往往从纯数学的度角加以理解,忽视了它的物理意义,导致一些错误结论。例如导体的电阻 R=U/I 仅是计算式,当 I 趋于零时,从数学角度 R →∞,但从物理角度, R 是不变的,此时是 U → 0 的结果。
  3.4学生认识上的主观错误。如: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可推导得到:R =U/I。不少学生认为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的电流强度成反比。这实质上是没有理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的。
  以上这些妨碍学生正确建立概念的因素,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加以排除,才能使学生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去伪存真”,加深对概念的正确理解。
  4.让学生明确概念的物理意义
  有些学生对物理概念、公式背得烂熟,但在解题时往往无从下手,或者乱套公式、胡乱代入数据。出现这些问题的关健在于对物理概念的一知半解,不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因此,使学生明确概念的物理意义是形成概念的根本,在教学中力求做到以下两方面:
  4.1在引出某些概念后,随即强调其物理意义。例如:在板书热值定义后,列举某些燃料的热值并具体说明其物理意义。密度概念的意义是:引入密度是为了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每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它是描述物质本身含量的物理量。
  4.2在引出物理公式后,应强调公式的物理意义。例如:在给出欧姆定义公式:I=U/R后,应该指出导体中的电流、电压、电阻必须是同一用电器或同一段电路上的物理量,同时还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
  综上所述,形成概念是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成,在相应的训练过程中加以理解、巩固、提高和融会贯通,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解决好概念的引入,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抓住概念的本质,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形成与理解,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搬掉这一座拦路大山,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06年第3版
  [2]《中学物理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第8期
  [3]《物理教学大纲》人教社2000版
  
  收稿日期:2011-08-18
  
其他文献
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撕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所以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语文教学应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生活的情趣中学习语文。  我在教学《奶奶的白发》时:在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熟了,了解了课文大概内容的基础上,我不着进一步深入地讲解。而这样问到:“同学们,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奶奶。”话音刚落,好多学生举起了他们
期刊
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促进者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促进者的作用,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语言。   1.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注重多样化的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
期刊
【摘要】新课标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运用课堂模式和课外阅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学习和阅读探究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自主学习;英语教学     如今高中英语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  1.自主学习的基本含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
期刊
【摘要】在2008奥运年里,我国各大高校迎来了90后新一代的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彰显着新的特点,这些都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文章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形成原因,抓住新时期年轻人所独有的社会品质,结合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精髓在新时期的巨大价值。探讨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如何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如和谐思想、奋斗观、义利观等,作为90后大学生思想建设的重要内
期刊
【摘要】教学评价就是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运用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给予价值判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何要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注重些什么?如何优化教学评价?这是当今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常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评价的目的;评价的重点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向来是教育决策者、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关注焦点问题,但是,正如“什么样的知识
期刊
笔者经常到学校听课,发现许多语文教师执教的语文课教学内容庞杂,教学过程程式化,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比如一位语文教师执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中的《春酒》这篇课文时,在一课时中安排了如下教学环节:作者介绍——关于春酒——生字生词——朗读全文——同桌合作划分结构——四人一组讨论本文写了那些人、那些事、哪些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学生回答讨论问题,填写有关表格——学习本文细节描写方法
期刊
【摘要】学校的教育活动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必革的重要课题。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必需推进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1.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化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化学知识的传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淡化了课堂作业的布置、批改和讲评。特别是年轻教师对作业布置、批改和讲评的重要性更是认识不足,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批改、讲评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然而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对此认识不够,许多做法欠恰当,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新课程改革提倡“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有用活教材的意识,因此应该创造性地将个人及学生的经验、课外文本知识、师生如何在教学中做到互动整合,本人认为应做到几下几点:1、兼容并包,开拓视野。2、图文并茂,激发情趣。3、联系实际,生活再现。4、推陈出新,开拓创新。  【关键词】整合;课程资源;激活;课堂教学;体会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
期刊
高尔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外语,主要是他们对英语缺乏兴趣。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英语教学法。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感受颇深,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有许多好的授课方法,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掌握知识。从心理学角度讲,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竞争意识强。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实物、游戏、卡片等兴趣教学法,效果甚佳。  1.“听、说、读、写”教学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