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意义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加强朗读指导,并长期坚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朗读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别人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使学生交际时不受阻碍,一切水到渠成表情达意准确无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关键词:朗读;坚持;运用语言;阅读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应让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口头表达能力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朗读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及别人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及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使学生交际时不受阻碍,一切水到渠成,表情达意准确无误。李商隐:“出其书,乃复有置之而不暇读者,又有默而视之不暇朗读者,又有始朗读而中有失字坏句不见本义者。”[1]
  一、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小学语文中,朗读应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这是从时间上把握,要有一定的时间长度,要有一定的量,一篇课文要反反复复读。以精彩段为重点,要熟读成诵,在读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先要做好示范作用。小学生还小,没有自己的朗读模式与方法,因此教师要起到好的示范作用,朗读时要注重感情的投入,语气语调的把握,要整句朗读,音量要适中,读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语句,也就是要读通句子,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分组读,个别读。让学生在读中多次与字词句“见面”,这样既掌握了字的读音,又牢固地识记了字形。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准确,读得流畅,培养了语感,坚持这样训练以后,学生在交流中就不至于说话结结巴巴。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春》的作者朱自清先生用清新的笔触,拟人、 比喻的修辞手法向读者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畫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嫩嫩的草、鲜艳的花、和暖的春风、细细的春雨、充满朝气活力的人们,这些春天典型独特的景象,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春天的美好,也让自己陶醉其中,感受春的气息,充满朝气,干劲十足。
  二、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海冰的仲夏夜》《天山之夏》《小城凤凰》《云海日出》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大自然的美,陶冶心中的情操,如《天山之夏》通过作者游览地点的不断深入,展现了新疆天山夏天与众不同的美景,通过作者的亲眼所见,天山洁白的雪峰,清澈的溪流,翠绿的原始森林,高大茂盛的野花,奇丽的千里牧场,让读者身临其境,闭着眼睛仿佛置身于天山奇异的世界。再如《小城凤凰》,这座被称为“世界最美的小城”的城市,有起伏的小山坡,围着一个圈的古老城墙,静静流过的一条清澈的小河,河上建着一座大桥,河两岸是青砖灰瓦的房子,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和美好。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在脑海里再现这些美丽的画面,从而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对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他们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疯狂朗读好处多,疯狂诵读和背诵可以把情绪最广泛地调动起来,名篇佳作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只有在诵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
  起、承、转、合,只有在诵读中才能深刻地体会到。”[2]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加强朗读指导,并长期坚持。
  参考文献:
  [1]李商隐.与陶进士书[M]//董 诰,戴衢亨,曹振镛,等:全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
  [2]董 卿.朗读者[EB/OL].http:tv.cctv.com/lm/ldzz/indet.shtml.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文章从“环境—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出发,结合文化与教师的天然关系,探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路径。文章提出农村教师要在传承文化中实现专业自主发展,具体可从整理乡土文化、开发乡土文化课程、研究乡土文化这三条路径来实现。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文化路径  一、引言  为深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
摘 要:“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进行新的实践,必须正确理解“新时代”的内涵与意义,“新时代”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新时代。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人类发展史  一、“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1.“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  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在自身发展和在世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德育,实现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丰富的教学资源的最佳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德育的质量,更能有力地促进学生知识与行为的统一。  关键词:网络;德育;家校共育;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一、端正
一、了解生活环境,丰富学生生活的趣味性  目前,教师和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习作上,学生对习作的欲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反思学生的习作,的确是没有内容可写。学生的生活离不开校园、家庭、社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挖掘资源,寻找习作的素材点,使学生有话可写。  实践证明,儿童对临近或现实的经历是最感兴趣的,思维也是最兴奋的,欲望也是最强烈的,学生自然有材料可写。  二、完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