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术专著的出版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国内有关艺术人类学学科的研究主要以论文形式出现,而以艺术人类学为书名的著作很少专门涉及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相关议题,方李莉、李修建的《艺术人类学》是目前国内难得一见的将艺术人类学学科史、学科理论、研究方法与具体研究实践等内容集一身的学科著作。该书具有强烈的学科建设自觉意识、观点上确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以及对学科理论史有完整而全面的梳理等几个特点。
关键词:中国艺术人类学 学科建设 方李莉 李修建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2-0172-02
一、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艺术人类学在中国逐渐兴起,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学、文艺学、民俗学与人类学等多学科众多学者的推动下,艺术人类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在学科建设上,艺术人类学还远不成熟,在研究对象、学科定位、理论方法等问题上都存在极大的争议,未能形成比较集中稳定的学科建设方向。
一门学科的发展程度可以从很多角度去界定,其中学者学术专著的出版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虽然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发表论文讨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问题,但专门研究学科史与学科理论的专著还很少。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学者以艺术人类学为书名的著作很少专门涉及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议题,易中天的《艺术人类学》是国内最早以艺术人类学命名的学术专著,但该书主要研究的是艺术的发生机制与原始艺术的分类问题[1],自然不可能涉及到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问题。王胜华、卞佳的《艺术人类学》涉及议题较广,内容较为丰富,然而作者所建构的学科体系是建立在文献学、民族学、宗教学与考古学等学科文献资料挖掘之上的,是一种“摇椅式”的艺术人类学[2],因而在学科建设上,意义较为有限。此外还有高长江的《艺术人类学》则是建基于哲学人类学之上的一种艺术人类学模式的建构[3],也几乎不涉及学科建设问题。王建民的《艺术人类学新论》虽对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与学科定位等问题进行了探究[4],但此书是一本论文集,与学术专著的意义有所不同。
二、其人其书
方李莉与李修建合著的《艺术人类学》一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梳理艺术人类学基本框架、理论方法与历史沿革的学术专著,并且还专章论述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发展问题[5],因而其对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意义重大。方李莉目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近年来在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成果颇丰;李修建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秘书长,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两位作者对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与学科发展上都贡献巨大。
该书的正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定位、研究方法、发展沿革与发展分期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方向。第二、三、四章作者根据艺术人类学不同时期发展的特点把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发展分为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进行细致的梳理分析。第五章不仅梳理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历史,而且对国家力量、学会的成立以及国际平台建设等推动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力量进行了探讨,最后以本土化作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方向。第六章,作者以对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研究与贵州少数民族艺术的研究为例,通过具体的田野调查,展示了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研究实践的结合的方式方法,是作者在践行艺术人类学学科理念的直接体现。
三、特色
纵观两位作者合著的《艺术人类学》一书,有几个明显特色值得关注。
首先,具有强烈的学科建设自觉意识。
尽管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人类学传入中国之时,但一直以来缺乏学科建设的自觉意识,以至于目前中国的艺术人类学在研究对象、学科定位、理论方法等问题上都存在极大的争议。该书的第一章为艺术人类学总论,对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定位、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做了清晰的界定和论述,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前提。第二、三、四章,对艺术人类学的学科理论史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梳理,是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基础。第五章和第六章是作者对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的直接思考,特别是第六章,是以作者本人研究个案向读者展示了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方法和范例。
其二,观点上确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通过章节的架构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在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问题上,有着清晰的思路和设想,并明确将本土化确定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的方向,这是确定性的表现。而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作者保持着开放性的态度,如在艺术人类学学科定位问题上,目前国内存在着多种意见和争论,都是基于各自学科本位的立场上出发[6][7]。这样的争论有利于思想解放,但持续的争论则不利于学科力量的整合与学科的发展,而作者在这一问题上持一种较为开放的态度。视艺术人类学为交叉学科,即明确坚持艺术人类学具有学科意义上的地位,与一些学者将其仅仅视为一个研究领域或者研究的理论工具不一样,另一方面,又不执着于坚持艺术人类学作为具体某门学科分支学科的归属,以避免各自为战的争议,以目前国内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现状来看,这一定位不失为一种有效而适宜的策略。
其三,对学科理论史有完整而全面的梳理。
本书利用三章几乎一半的篇幅来梳理学科的理论脉络,可见对学科理论的重视。在理论的挖掘中,作者从艺术学与人类学两门学科中挖掘理论资源,兼顾到两个学科的特殊性,又重点从人类学学科中吸取理论养分,既做到均衡又做到重点突出,所选取的理论代表人物也精准独到。另外,作者对艺术人类学理论发展三阶段的划分与界定也是其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认识的独特贡献。
总的来说,该书特点鲜明,特色显著,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是一本能够推动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著作。
四、结语
该书有很多特色与优点,但有存在不足之处,如在学科理论的梳理上,对各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理论观点的衔接上还有所欠缺,只是罗列的每一学派每一具体人物的理论研究,而未能对不同理论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评判、借鉴与传承关系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梳理。另外,作者坚持应该将艺术人类学视为一个交叉学科,这既不同于艺术学本位的研究者将其视为艺术学的分支学科,也不同于人类学本位研究者视之为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也不同于其他研究者将之视为一种研究方法或研究视野,但这样一种策略性的学科定位不应该是长久之计,学科归属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学科基础理论的突破,影响学科发展的后劲,对学科的长远发展不利。笔者不认为学科的归属问题是一个恒定不变的问题,而应该是随着时间而调整,在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当有所不同,学科的归属在长时间段里应该是一种钟摆式的变动的过程,对于中国艺术人类学也应是如此[8]。当然,作为一本首创专著,不足之处不可避免,对其中观点的商榷也不是反对作者的观点,而是旨在为学科建设提供更多的探索与思考方向。总而言之,瑕不掩瑜,该书是对于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是一本具有时代意义的著作,值得推广推介,让更多的人了解与参与,以推动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易中天.艺术人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王胜华,卞佳.艺术人类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3]高長江.艺术人类学:艺术的存在和存在的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王建民.艺术人类学新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5]方李莉,李修建.艺术人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6]王建民.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学科定位[J].思想战线,2011,(01).
[7]董龙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构的回顾与前瞻[J].民族艺术,2013,(01).
[8]弗朗克·阿瓦莱-佩列雷,乔亚.从纯洁性的欲望到统一性的要求:面临跨学科研究考验的人类学诸学科[J].第欧根尼,1993,(01).
关键词:中国艺术人类学 学科建设 方李莉 李修建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2-0172-02
一、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艺术人类学在中国逐渐兴起,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学、文艺学、民俗学与人类学等多学科众多学者的推动下,艺术人类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在学科建设上,艺术人类学还远不成熟,在研究对象、学科定位、理论方法等问题上都存在极大的争议,未能形成比较集中稳定的学科建设方向。
一门学科的发展程度可以从很多角度去界定,其中学者学术专著的出版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虽然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发表论文讨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问题,但专门研究学科史与学科理论的专著还很少。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学者以艺术人类学为书名的著作很少专门涉及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议题,易中天的《艺术人类学》是国内最早以艺术人类学命名的学术专著,但该书主要研究的是艺术的发生机制与原始艺术的分类问题[1],自然不可能涉及到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问题。王胜华、卞佳的《艺术人类学》涉及议题较广,内容较为丰富,然而作者所建构的学科体系是建立在文献学、民族学、宗教学与考古学等学科文献资料挖掘之上的,是一种“摇椅式”的艺术人类学[2],因而在学科建设上,意义较为有限。此外还有高长江的《艺术人类学》则是建基于哲学人类学之上的一种艺术人类学模式的建构[3],也几乎不涉及学科建设问题。王建民的《艺术人类学新论》虽对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与学科定位等问题进行了探究[4],但此书是一本论文集,与学术专著的意义有所不同。
二、其人其书
方李莉与李修建合著的《艺术人类学》一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梳理艺术人类学基本框架、理论方法与历史沿革的学术专著,并且还专章论述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发展问题[5],因而其对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意义重大。方李莉目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近年来在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成果颇丰;李修建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秘书长,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两位作者对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与学科发展上都贡献巨大。
该书的正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定位、研究方法、发展沿革与发展分期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方向。第二、三、四章作者根据艺术人类学不同时期发展的特点把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发展分为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进行细致的梳理分析。第五章不仅梳理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历史,而且对国家力量、学会的成立以及国际平台建设等推动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力量进行了探讨,最后以本土化作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方向。第六章,作者以对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研究与贵州少数民族艺术的研究为例,通过具体的田野调查,展示了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研究实践的结合的方式方法,是作者在践行艺术人类学学科理念的直接体现。
三、特色
纵观两位作者合著的《艺术人类学》一书,有几个明显特色值得关注。
首先,具有强烈的学科建设自觉意识。
尽管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人类学传入中国之时,但一直以来缺乏学科建设的自觉意识,以至于目前中国的艺术人类学在研究对象、学科定位、理论方法等问题上都存在极大的争议。该书的第一章为艺术人类学总论,对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定位、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做了清晰的界定和论述,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前提。第二、三、四章,对艺术人类学的学科理论史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梳理,是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基础。第五章和第六章是作者对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的直接思考,特别是第六章,是以作者本人研究个案向读者展示了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方法和范例。
其二,观点上确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通过章节的架构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在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问题上,有着清晰的思路和设想,并明确将本土化确定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的方向,这是确定性的表现。而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作者保持着开放性的态度,如在艺术人类学学科定位问题上,目前国内存在着多种意见和争论,都是基于各自学科本位的立场上出发[6][7]。这样的争论有利于思想解放,但持续的争论则不利于学科力量的整合与学科的发展,而作者在这一问题上持一种较为开放的态度。视艺术人类学为交叉学科,即明确坚持艺术人类学具有学科意义上的地位,与一些学者将其仅仅视为一个研究领域或者研究的理论工具不一样,另一方面,又不执着于坚持艺术人类学作为具体某门学科分支学科的归属,以避免各自为战的争议,以目前国内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现状来看,这一定位不失为一种有效而适宜的策略。
其三,对学科理论史有完整而全面的梳理。
本书利用三章几乎一半的篇幅来梳理学科的理论脉络,可见对学科理论的重视。在理论的挖掘中,作者从艺术学与人类学两门学科中挖掘理论资源,兼顾到两个学科的特殊性,又重点从人类学学科中吸取理论养分,既做到均衡又做到重点突出,所选取的理论代表人物也精准独到。另外,作者对艺术人类学理论发展三阶段的划分与界定也是其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认识的独特贡献。
总的来说,该书特点鲜明,特色显著,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是一本能够推动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著作。
四、结语
该书有很多特色与优点,但有存在不足之处,如在学科理论的梳理上,对各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理论观点的衔接上还有所欠缺,只是罗列的每一学派每一具体人物的理论研究,而未能对不同理论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评判、借鉴与传承关系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梳理。另外,作者坚持应该将艺术人类学视为一个交叉学科,这既不同于艺术学本位的研究者将其视为艺术学的分支学科,也不同于人类学本位研究者视之为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也不同于其他研究者将之视为一种研究方法或研究视野,但这样一种策略性的学科定位不应该是长久之计,学科归属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学科基础理论的突破,影响学科发展的后劲,对学科的长远发展不利。笔者不认为学科的归属问题是一个恒定不变的问题,而应该是随着时间而调整,在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当有所不同,学科的归属在长时间段里应该是一种钟摆式的变动的过程,对于中国艺术人类学也应是如此[8]。当然,作为一本首创专著,不足之处不可避免,对其中观点的商榷也不是反对作者的观点,而是旨在为学科建设提供更多的探索与思考方向。总而言之,瑕不掩瑜,该书是对于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是一本具有时代意义的著作,值得推广推介,让更多的人了解与参与,以推动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易中天.艺术人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王胜华,卞佳.艺术人类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3]高長江.艺术人类学:艺术的存在和存在的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王建民.艺术人类学新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5]方李莉,李修建.艺术人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6]王建民.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学科定位[J].思想战线,2011,(01).
[7]董龙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构的回顾与前瞻[J].民族艺术,2013,(01).
[8]弗朗克·阿瓦莱-佩列雷,乔亚.从纯洁性的欲望到统一性的要求:面临跨学科研究考验的人类学诸学科[J].第欧根尼,1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