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迈入高等院校专业教育的行列之后,我国的民族器乐教学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对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而言,不仅应重视对学生独奏能力的培养,也应注重重奏教学的开展。普通高校民族器乐的重奏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也由于重奏教学符合普通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乐器组合较为灵活,且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技能水平扎实,音乐基础良好,因此,开展重奏教学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民族器乐重奏教学中,需要从师资、教材、实践等几个方面入手,来保证课程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普通高校 民族器乐 重奏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2-0098-03
目前,我国在专业音乐学院、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普通高校音乐系均有开设民族器乐教学课程,但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往往存在强调独奏教学,忽视重奏教学的情况。“重奏”指的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演奏的多声部器乐体裁,在西方的古典音乐中较为常见。我国传统音乐中虽然没有“重奏”这一概念,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民间的器乐合奏形式,也具备了“重奏”的特点。将“重奏”引入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之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切实的可行性,对于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帮助。
一、普通高校开展民族器乐重奏教学的实用性
结合我国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不难看出,专业的独奏人才并非这些院校人才培养的唯一目标,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对于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而言,重奏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因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一)加强协作意识
重奏需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器同时演奏,这也就意味着在一首重奏乐曲的演奏过程中,需要互相配合,相互协作才能够完整完成乐曲的演绎。在演奏独奏乐曲时,演奏者在二度创作时拥有较大的空间,可以结合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在乐曲的强弱、快慢、气息等方面进行音乐处理,从而让乐曲的演奏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而在重奏时,由于完成一首乐曲演奏的不再是一个人,因此,首先要求演奏者严格按照乐谱进行音符的演奏。其次,在乐曲的音乐处理上,也需要重奏组的成员们共同协商,综合集体的意见,来对乐曲进行音乐上的处理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演奏者们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互有商量,群策群力,来实现最理想的演奏效果。这种协作意识不仅在重奏演奏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工作,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开拓专业视野
中国的民族乐器均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即使在乐器分类上同属一组别的乐器,在构造、音色、演奏技法等方面也呈示出明显的差异性。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他们从小学习一样乐器,因此,对自己学习的乐器能有全面、深入的了解,然而对于其他乐器的了解,多数情况下只停留在表面阶段。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的工作岗位可以是学校、培训机构、乐团、文化传播公司等,这些岗位对学生的要求很多是“一专多能”,因此需要学生在较好地掌握自身的专业技能时,对其它的乐器也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重奏曲在创作之时已兼顾演奏乐器各自的特点,而在学习和演奏过程中教师也会辅以对每一件乐器的音色、演奏特点的具体讲解,因此,对于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其它乐器相关知识,开拓专业视野有较大的帮助。
(三)提升音乐素养
重奏教学在乐曲的选择上,可以是演奏现有的重奏乐曲,也可以在学生对重奏相关知识已有一定积累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演奏经验,对独奏乐曲进行重奏编配。而在编配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考虑到不同乐器的音域范围、音色特征、特色技法等,还需要将所学习过的乐理、和声、曲式、复调等知识加以综合运用。此外,中国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史等理论课程上讲授的相关知识也能够在编配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帮助,因此,民族器乐重奏曲的编配是一个考验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环节。一首乐曲从独奏曲到重奏曲的转变,也是对学生音乐学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提高过程。
(四)弘扬传统音乐
如前文所言,虽然在我国的民间音乐中,没有运用到“重奏”这一概念,但在我民间广泛流行的一些器乐合奏均是重奏形式。这些民间的器乐合奏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器乐教学中增设重奏教学,也可将之视为对传统的民间器乐合奏的传承。同时,重奏课程上对各乐种代表性曲目的移植和演绎,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间乐种及民间乐曲,同时也有助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弘扬。
二、普通高校开展民族器乐重奏教学的可行性
重奏教学对于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而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由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技能水平扎实,音乐基础良好,重奏乐器组合灵活,且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中开展重奏教学是具有可行性的。
(一)符合培养目标
与专业音乐学院培养高水平的独奏演员和高师音乐院系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不同,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综合性、多元性的特点。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在学校、培训机构、出版单位、文化企业、音乐团体等部门工作,因此,对普通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而言,在强调良好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他们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如前文所言,重奏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协作意识,能够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些能力与素质对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中开展重奏教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具有可行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必要性。
(二)技能水平扎实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均是经过多次的专业筛选之后招收入校的,雖然在演奏水平上相较高水平音乐学院的学生而言存在差距,但相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技能水平是比较扎实的,因此,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开设民族器乐重奏课,从演奏技法上来看,多数乐曲均是学生能够驾驭的。在较为娴熟的演奏技巧的支撑下,教师在乐曲的选择上就有了更广的空间。此外,在确保能够熟练演奏乐曲的前提下,师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乐曲的音乐处理、声部协作之间,最大程度上实现“重奏”教学的目的。 (三)音乐基础良好
如前文所言,将独奏曲改编为重奏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如果面对的是仅会演奏一件乐器,没有系统学习音乐学学科相关知识的学生而言,这种改编要求是不易实现的。而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经过入学后的系统学习,对乐理、和声、曲式等西方的曲式知识和中国传统音乐等理论知识均有一定的积累,这些知识使得他们将单声部的独奏乐曲改编为多声部的重奏乐曲成为可能。
(四)乐器配备灵活
普通高校不似专业音乐学院,不仅大阮、革胡等冷门乐器人才难觅,即使是琵琶、二胡、扬琴等专业的学生,也无法保证足够的生源。因此,在普通高校组建大型民乐团往往由于受到许多的主、客观原因的影响而不了了之。相对于大型的民乐合奏而言,重奏是小规模的器乐合奏形式,所需的乐器从二、三件到十几件不等,完全可以根据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有效规避了组建大型民乐团所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三、普通高校开展民族器乐重奏教学的主要措施
在高校开展民族器乐的重奏教学具有实用性,同时也有可行性,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从师资、教材、实践等几个方面入手,来保证民族器乐重奏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引进专业师资
对于课程教学而言,教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重奏教学和独奏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教师的专业要求也有所不同。担任民族器乐重奏课教学的教师首先要对中国的民族乐器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帮助解决学生在演奏方面出现的相关技法问题;其次,需要具备一定的作曲、指挥水平,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排练、演出,并辅导学生完成重奏乐曲的编配;最后,还需要对中国的传统音乐、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在熟悉民族乐器文化属性的基础上,展开民族器乐的重奏教学。综上,能力突出的专业教师是普通高校开展民族器乐重奏教学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编写适用教材
目前,我国的民乐合奏和民乐重奏教材较民乐独奏而言,显得较为滞后,为数不多的相关教材多为乐谱,其中文字部分多为乐曲介绍以及少量与重奏排练相关的内容。对于高校民族器乐重奏课教学而言,这种以乐谱为主的教材是不能完全满足课程需要的,高校的民族器乐重奏教学教材应包括理论讲授和实践曲谱两个部分。在理论讲授部分的教學内容中,除了包含历史沿革、曲目介绍外,还应该对民族器乐的重奏编配有针对性的技术讲解。在曲谱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到入选曲目的经典型和代表性,也要考虑到曲目的针对性,使之能够和理论讲授环节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因此,在普通高校开展民族器乐重奏教学需要编著一本适用的教材,来推动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提供实践平台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其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重奏教学而言同样如此。演出、比赛等实践活动首先是对课程教学成果的检验,其次,听众对乐曲演奏的反馈,也有助于教学、演奏水平的提高。对于实践平台的搭建,除了参加一些现有的音乐会、综合晚会演出和一些专业比赛,师生也可以通过共同策划,举行民族器乐重奏专场演出,这不仅是对教学成果的展示,同时也有助于欣赏者全面了解民族器乐的多样性特征,这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也是一种贡献。
四、结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传统器乐文化所包含的绝不仅只是那些个性鲜明、风格各具的独奏音乐。民族器乐的重奏教学能够从另一角度展示中国的传统器乐之美,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期待这一刚刚进入人们视线不久的重奏音乐能够在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中引起重视,站稳脚跟,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重奏之花。
参考文献:
[1]李昆丽.琵琶重奏研究与教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侯小林.“重奏训练”在高师民族器乐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以琵琶教学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沈云芳.胡登跳与“丝弦五重奏”[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14-118.
关键词:普通高校 民族器乐 重奏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2-0098-03
目前,我国在专业音乐学院、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普通高校音乐系均有开设民族器乐教学课程,但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往往存在强调独奏教学,忽视重奏教学的情况。“重奏”指的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演奏的多声部器乐体裁,在西方的古典音乐中较为常见。我国传统音乐中虽然没有“重奏”这一概念,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民间的器乐合奏形式,也具备了“重奏”的特点。将“重奏”引入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之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切实的可行性,对于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帮助。
一、普通高校开展民族器乐重奏教学的实用性
结合我国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不难看出,专业的独奏人才并非这些院校人才培养的唯一目标,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对于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而言,重奏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因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一)加强协作意识
重奏需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乐器同时演奏,这也就意味着在一首重奏乐曲的演奏过程中,需要互相配合,相互协作才能够完整完成乐曲的演绎。在演奏独奏乐曲时,演奏者在二度创作时拥有较大的空间,可以结合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在乐曲的强弱、快慢、气息等方面进行音乐处理,从而让乐曲的演奏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而在重奏时,由于完成一首乐曲演奏的不再是一个人,因此,首先要求演奏者严格按照乐谱进行音符的演奏。其次,在乐曲的音乐处理上,也需要重奏组的成员们共同协商,综合集体的意见,来对乐曲进行音乐上的处理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演奏者们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互有商量,群策群力,来实现最理想的演奏效果。这种协作意识不仅在重奏演奏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工作,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开拓专业视野
中国的民族乐器均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即使在乐器分类上同属一组别的乐器,在构造、音色、演奏技法等方面也呈示出明显的差异性。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他们从小学习一样乐器,因此,对自己学习的乐器能有全面、深入的了解,然而对于其他乐器的了解,多数情况下只停留在表面阶段。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的工作岗位可以是学校、培训机构、乐团、文化传播公司等,这些岗位对学生的要求很多是“一专多能”,因此需要学生在较好地掌握自身的专业技能时,对其它的乐器也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重奏曲在创作之时已兼顾演奏乐器各自的特点,而在学习和演奏过程中教师也会辅以对每一件乐器的音色、演奏特点的具体讲解,因此,对于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其它乐器相关知识,开拓专业视野有较大的帮助。
(三)提升音乐素养
重奏教学在乐曲的选择上,可以是演奏现有的重奏乐曲,也可以在学生对重奏相关知识已有一定积累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演奏经验,对独奏乐曲进行重奏编配。而在编配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考虑到不同乐器的音域范围、音色特征、特色技法等,还需要将所学习过的乐理、和声、曲式、复调等知识加以综合运用。此外,中国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史等理论课程上讲授的相关知识也能够在编配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帮助,因此,民族器乐重奏曲的编配是一个考验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环节。一首乐曲从独奏曲到重奏曲的转变,也是对学生音乐学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提高过程。
(四)弘扬传统音乐
如前文所言,虽然在我国的民间音乐中,没有运用到“重奏”这一概念,但在我民间广泛流行的一些器乐合奏均是重奏形式。这些民间的器乐合奏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瑰宝。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民族器乐教学中增设重奏教学,也可将之视为对传统的民间器乐合奏的传承。同时,重奏课程上对各乐种代表性曲目的移植和演绎,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间乐种及民间乐曲,同时也有助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弘扬。
二、普通高校开展民族器乐重奏教学的可行性
重奏教学对于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而言,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由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技能水平扎实,音乐基础良好,重奏乐器组合灵活,且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中开展重奏教学是具有可行性的。
(一)符合培养目标
与专业音乐学院培养高水平的独奏演员和高师音乐院系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不同,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综合性、多元性的特点。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在学校、培训机构、出版单位、文化企业、音乐团体等部门工作,因此,对普通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而言,在强调良好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他们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如前文所言,重奏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协作意识,能够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些能力与素质对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而言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中开展重奏教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具有可行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必要性。
(二)技能水平扎实
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均是经过多次的专业筛选之后招收入校的,雖然在演奏水平上相较高水平音乐学院的学生而言存在差距,但相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技能水平是比较扎实的,因此,在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开设民族器乐重奏课,从演奏技法上来看,多数乐曲均是学生能够驾驭的。在较为娴熟的演奏技巧的支撑下,教师在乐曲的选择上就有了更广的空间。此外,在确保能够熟练演奏乐曲的前提下,师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乐曲的音乐处理、声部协作之间,最大程度上实现“重奏”教学的目的。 (三)音乐基础良好
如前文所言,将独奏曲改编为重奏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如果面对的是仅会演奏一件乐器,没有系统学习音乐学学科相关知识的学生而言,这种改编要求是不易实现的。而普通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经过入学后的系统学习,对乐理、和声、曲式等西方的曲式知识和中国传统音乐等理论知识均有一定的积累,这些知识使得他们将单声部的独奏乐曲改编为多声部的重奏乐曲成为可能。
(四)乐器配备灵活
普通高校不似专业音乐学院,不仅大阮、革胡等冷门乐器人才难觅,即使是琵琶、二胡、扬琴等专业的学生,也无法保证足够的生源。因此,在普通高校组建大型民乐团往往由于受到许多的主、客观原因的影响而不了了之。相对于大型的民乐合奏而言,重奏是小规模的器乐合奏形式,所需的乐器从二、三件到十几件不等,完全可以根据在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有效规避了组建大型民乐团所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三、普通高校开展民族器乐重奏教学的主要措施
在高校开展民族器乐的重奏教学具有实用性,同时也有可行性,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从师资、教材、实践等几个方面入手,来保证民族器乐重奏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引进专业师资
对于课程教学而言,教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重奏教学和独奏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教师的专业要求也有所不同。担任民族器乐重奏课教学的教师首先要对中国的民族乐器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帮助解决学生在演奏方面出现的相关技法问题;其次,需要具备一定的作曲、指挥水平,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排练、演出,并辅导学生完成重奏乐曲的编配;最后,还需要对中国的传统音乐、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够在熟悉民族乐器文化属性的基础上,展开民族器乐的重奏教学。综上,能力突出的专业教师是普通高校开展民族器乐重奏教学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编写适用教材
目前,我国的民乐合奏和民乐重奏教材较民乐独奏而言,显得较为滞后,为数不多的相关教材多为乐谱,其中文字部分多为乐曲介绍以及少量与重奏排练相关的内容。对于高校民族器乐重奏课教学而言,这种以乐谱为主的教材是不能完全满足课程需要的,高校的民族器乐重奏教学教材应包括理论讲授和实践曲谱两个部分。在理论讲授部分的教學内容中,除了包含历史沿革、曲目介绍外,还应该对民族器乐的重奏编配有针对性的技术讲解。在曲谱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到入选曲目的经典型和代表性,也要考虑到曲目的针对性,使之能够和理论讲授环节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因此,在普通高校开展民族器乐重奏教学需要编著一本适用的教材,来推动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提供实践平台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其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重奏教学而言同样如此。演出、比赛等实践活动首先是对课程教学成果的检验,其次,听众对乐曲演奏的反馈,也有助于教学、演奏水平的提高。对于实践平台的搭建,除了参加一些现有的音乐会、综合晚会演出和一些专业比赛,师生也可以通过共同策划,举行民族器乐重奏专场演出,这不仅是对教学成果的展示,同时也有助于欣赏者全面了解民族器乐的多样性特征,这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也是一种贡献。
四、结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传统器乐文化所包含的绝不仅只是那些个性鲜明、风格各具的独奏音乐。民族器乐的重奏教学能够从另一角度展示中国的传统器乐之美,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期待这一刚刚进入人们视线不久的重奏音乐能够在普通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学中引起重视,站稳脚跟,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重奏之花。
参考文献:
[1]李昆丽.琵琶重奏研究与教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侯小林.“重奏训练”在高师民族器乐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以琵琶教学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沈云芳.胡登跳与“丝弦五重奏”[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