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小学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够主动地学习。本文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三方面阐述了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过程。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新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们的热烈情绪,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首先,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真切,缩短时空距离,扫除学习障碍,有利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二、精心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胆子很小,教师稍微声音大点或者有批评的话语,就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时间久了教师不在过问这些幼小的心灵,往往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对任课教师的有畏惧心理。所以教师切不可以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凡事批评当先,这样往往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喜欢上数学我们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了解每个学生,做学生的贴心朋友。当然我们如果能做到尊重每个学生、体贴每个学生,学生同样也会尊重、喜欢我们,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好数学、学好数学,让学生喜欢上数学。
三、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增强问题的探索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突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我们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4分米,宽3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将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动一下,长方形形状变成了平行四边形。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这时候面对学生的种种猜想,我们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学生的回答,而是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这种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单纯的讲授计算公式要好得多。
四、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时,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活动,它形象、直观、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它需要多种感官参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是启迪学生思维,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天生好动,好玩,动手活动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多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摆一摆,比一比、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不仅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更能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有让学生“做”过,理解才会更加深刻。
五、进行优化训练
练习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数学教学的延伸和升华,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儿童好奇、好动、好玩的心理特征,备课时要从练习的形式、题型出发,避免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直观,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如讲故事、做游戏、小组竞赛等。这种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有如在“7的分与合”结束新课时,同样也设计这样一个练习:练习“小蚂蚁找家”师讲述:小蚂蚁的家在哪里?请同学们根据蚂蚁身上的数字和家的门号帮小蚂蚁找家(小蚂蚁身上的数字和门牌号的数字合起来是7)比一比,哪只小蚂蚁最先回到家。像这些有趣练习可以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情结束一节课。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养成学生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
六、注重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升他们学习成就感
实践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必经之路,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有效性一个重要方法,更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法宝。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重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升他们学习成就感,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农村小学,周围是大片的农田,教师在上了数学“多边形的面积和实际测量”一节后,就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比如把全班分成男女两个组,各组自推一名组长,负责安排同学们带测量工具。在测量三角形的土地时,男、女生从测量不同的底和底边上的高计算面积,发现它们算出的面积很相近,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测量后,我又鼓励同学们假想:如果把这块土地,用来种白菜,每棵白菜行距0.3米,株距0.2米,可以种多少棵?白菜长成后,如果一棵白菜收0.5千克,那这一块地可收多少千克白菜?通过实际测量,同学们把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运用自如。在提升他们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
总而言之,兴趣教学是一项大工程,也是一项“持久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的融入。相信只要我们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更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新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编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适宜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们的热烈情绪,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首先,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真切,缩短时空距离,扫除学习障碍,有利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二、精心营造和谐的师生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胆子很小,教师稍微声音大点或者有批评的话语,就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时间久了教师不在过问这些幼小的心灵,往往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对任课教师的有畏惧心理。所以教师切不可以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凡事批评当先,这样往往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要使学生学好数学,喜欢上数学我们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了解每个学生,做学生的贴心朋友。当然我们如果能做到尊重每个学生、体贴每个学生,学生同样也会尊重、喜欢我们,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好数学、学好数学,让学生喜欢上数学。
三、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增强问题的探索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突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我们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4分米,宽3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将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动一下,长方形形状变成了平行四边形。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这时候面对学生的种种猜想,我们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学生的回答,而是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这种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单纯的讲授计算公式要好得多。
四、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时,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活动,它形象、直观、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它需要多种感官参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是启迪学生思维,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天生好动,好玩,动手活动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多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摆一摆,比一比、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不仅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更能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有让学生“做”过,理解才会更加深刻。
五、进行优化训练
练习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必要手段,是数学教学的延伸和升华,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儿童好奇、好动、好玩的心理特征,备课时要从练习的形式、题型出发,避免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直观,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如讲故事、做游戏、小组竞赛等。这种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有如在“7的分与合”结束新课时,同样也设计这样一个练习:练习“小蚂蚁找家”师讲述:小蚂蚁的家在哪里?请同学们根据蚂蚁身上的数字和家的门号帮小蚂蚁找家(小蚂蚁身上的数字和门牌号的数字合起来是7)比一比,哪只小蚂蚁最先回到家。像这些有趣练习可以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情结束一节课。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养成学生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
六、注重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升他们学习成就感
实践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必经之路,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有效性一个重要方法,更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法宝。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重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升他们学习成就感,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农村小学,周围是大片的农田,教师在上了数学“多边形的面积和实际测量”一节后,就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比如把全班分成男女两个组,各组自推一名组长,负责安排同学们带测量工具。在测量三角形的土地时,男、女生从测量不同的底和底边上的高计算面积,发现它们算出的面积很相近,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测量后,我又鼓励同学们假想:如果把这块土地,用来种白菜,每棵白菜行距0.3米,株距0.2米,可以种多少棵?白菜长成后,如果一棵白菜收0.5千克,那这一块地可收多少千克白菜?通过实际测量,同学们把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运用自如。在提升他们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得到更好的巩固。
总而言之,兴趣教学是一项大工程,也是一项“持久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的融入。相信只要我们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更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