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观念先行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s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终音教专稿之一
  音乐教育作为我国音乐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同我国当下整个大教育的形势一样,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2005年里,这些变革不仅改变我们现有的音乐教育观念、行为,还触动了我们的音乐生活。
  首先,是基础音乐教育的观念更新。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观在不断完善,在突出“以人为本”和强调课程的整合的基础上,音乐教育改革的新课程目标在不断完善,其内涵有以下四点:其一是以一种整体的观点来看待“学生是课程的核心”,并将学生的发展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关注学习者的兴趣、态度和需要,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关注学习者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关注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其二是突出课程的整合。课程目标的设计建立在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发展的整体关怀上,而不仅仅是认知性目标;其三是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还强调“以音乐为本”;其四是充分认识社会音乐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音乐教师角色的变化以及音乐课程目标的变化。社会音乐生活的丰富,亦是音乐教师作为音乐垄断者的地位已经丧失,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由原来仅仅是单纯的音乐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音乐生活的指导者,音乐课堂教学从传授音乐知识转变为创造学生的音乐生活,引导学生将一些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装饰到他们的音乐生活当中去。
  其次,是高等音乐教育观念的更新,随着社会生活对音乐的需求日益提高,我国高等音乐教育迅猛发展,原有的专业音乐教育与师范音乐教育的界限已被打破,不仅所有专业音乐院校都开设了音乐教育专业,而且大量的师范院校和综合高等院校也纷纷办起了音乐学院和艺术学院。这些变化当然带来诸多问题,但音乐教育作为社会音乐生活,学校音乐生活,专门音乐人才培养以及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已日益被认识,正如上海音乐学院的赵晓生教授所言,长期以来社会音乐发展呈现的是一个“倒金字塔型”。表演不行搞创作,创作不行搞理论,理论不行从事音乐教育,这种局面不能再维持下去。应该是表演最好的要学点创作,创作最好的要学点理论,而理论最好的则一定要从事音乐教育,这样社会音乐文化发展才能往上走。
  再次,是音乐教育的急剧发展正在挑战着音乐教育概念本身所能承受的极限。传统音乐教育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音乐的需求。目前,国际对音乐教育概念的定义已经得到极大的扩展。传统的音乐教育概念无论是学校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还是社会音乐教育,它都受到特定的限制,这种特定的限制都与原有的社会需求结构发生着很强的变化。由于在社会音乐文化中,音乐无所不在,所以,国际上对于音乐教育概念的定义,已经超出了上述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概念范畴。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所涉及的音乐教育研究领域包含——学校音乐与教师教育,职业音乐家教育,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特殊音乐教育、音乐治疗与音乐医学,社区音乐活动;文化、教育与大众传媒中的音乐等领域,从中不难看出音乐教育内涵之广泛。正如英国音乐教育家斯万尼克(Keith Swanwick)说:“甚至那些矢口否认‘授课’者也难免为教育的目的服务。在音乐节上担任评判员的钢琴家可以影响音乐界的参赛者和听众的观点、记忆及音乐理解。……标题音乐的作者;歌剧翻译;批评家和评论员;设法使自己的作品有所创新的作曲家——所有这些都会对别人产生影响……引导人们获取某种知识或技艺、拓展人们的理解,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改变人们”,音乐教育渗透到我们当代音乐生活的所有角落,音乐生活中的所有一切活动,都内含“我们教育的意图”。
  最后,如音乐教育美育功能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重视,音乐教育的文化品格也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音乐教育在社会整体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不仅各种音乐文化传承,尤其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被纳入音乐教育的范畴,音乐教育的广阔领域也被纳入音乐文化传承的轨道。大量的社会音乐文化研究,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工程正在纳入音乐教育研究的范畴。这些发展趋势促使了高等音乐教育中音乐教育学与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联盟。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作曲技术理论涉及广泛的领域,其中包括音乐语言的多种成分,它们分别是:旋律、节奏、节拍、速度、音色、力度、织体、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每一成分都可以形成单独的学科。然而,数百年来,在西方专业音乐教育上形成体系和传统的是下列“四大件”:和声、复调(即对位法)、曲式、配器(即管弦乐法)。这是长期音乐创作实践总结归纳出来的四个学科领域,是作曲专业缺一不可的理论基础和写作技能。  作曲技术
期刊
2005年岁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国剧场,举行了一场名为“丝竹韵”的丝弦五重奏音乐会。音乐会上,丝弦五重奏乐队为观众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民乐重奏音乐会。五位演奏者强烈的表现意识和真诚的交流愿望,让人们为之感动。民族作品重奏艺术又一次向人们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丝弦五重奏是上海音乐学院胡登跳教授创建的中国民族器乐室内乐新形式。它是由二胡(高胡)、柳琴(中阮)、扬琴、琵琶和筝等五件各具特色
期刊
2005年的严肃音乐创作表演,相对流行音乐更为活跃;不管是民乐还是交响乐,歌剧还是音乐剧,新的作品与表演层出不穷,佳作不少。其中尤以北京舞台上演的音乐戏剧为代表。    两部音乐剧“求大”    音乐剧《金沙》和音乐舞台剧《卡萨布兰卡》两部剧作投资均上千万,名符其实为大制作,4月8日分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保利大厦首演。  《卡萨布兰卡》与《金沙》的音乐创作属于一个路子,即古典加流行的混合音乐写作方
期刊
近日逛书店,偶然遇见《萧翁谈乐——萧伯纳音乐散文评论》一书,由冷杉翻译,三联出版社出版,是该社“音乐生活”丛书系列中的一本。  萧伯纳写乐评从当“枪手”开始,当时他只有20岁,后来他回忆说:“我这个孤苦凄凉的文学探险青年”接受了替人写乐评的工作,伦敦《大黄蜂报》社的音乐评论员,“他把稿费不折不扣地全部交给我”,他“同时心安理得地坐享我的文章与日俱增的名气所带来的荣誉与光彩。”尔后,萧伯纳功成名就,
期刊
去年年末,我第三次全程主持中国音乐学院为研究生开设的集体大课《声乐教学法研究》。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邱曙苇为前来听课的同学们讲授了“关于法国艺术歌曲”,受到了研究生及前来听课的本科生、进修生、教师的欢迎。  法国艺术歌曲在目前我国音乐院校声乐教育课程中尚属弱项,一是由于中法文化交流中的声乐演唱特别是声乐作品交流甚少,再者就是在众多的赴欧美留学声乐的学者中留法者属少数,其中留法的声乐归
期刊
对中国音乐感兴趣的朋友一定对《翻身的日子》那热闹欢快的情绪和贴切、逼真、感人的旋律耳熟能详。也正是如此,使该作品的主旋律成为建国后翻身农民最美好的音乐形象代表,并曾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农村节目”的开始曲而长期播放。  这首富于鲜活生命的乐曲,是朱践耳于1952年为《伟大的土地改革》纪录片写的配乐,后由彭修文改编为民族管弦乐作品。在此后的流传过程中,钢琴演奏家储望华还于1964年将其改编成同名钢
期刊
前披头士成员保罗·麦卡尼近日在洛杉矶为自己撰写的第一本童话书《高高在云端》(High Inthe Clouds)举行新书发布会。  新书发布会的地点选在洛杉矶加州大学附近的美国知名连锁书店“波德斯”(Border’s)的卖场。发布会吸引了许多歌迷跟小朋友排队要求他签名。  现年已经六十出头的麦卡尼说,自从2004年小女儿出生之后,他就开始对童话书感到浓厚的兴趣,准备未来陪伴女儿成长时,可以经常在床
期刊
适逢2006年莫扎特诞辰250周年纪念庆典,欧美乐坛早早忙碌,近期相关莫扎特的活动更为密集。一些新作品也打着纪念莫扎特的旗号,在演出季大摆擂台各显神通。    以莫扎特的名义首演新作    首当其冲的就是作曲家约翰·亚当斯、托拜厄斯·皮克(Tobias Picker)、埃利奥特·戈登塔尔(Elliott Goldenthal0和卡伊加·萨里阿赫(Kaija Saariaho)的新作品。比如,亚当斯
期刊
世界影史经典片《卡萨布兰卡》别名“北非谍影”,拍摄于二次大战期间,炮声隆隆的1942年。1996年世界电影百年之际,在美国电影学院评选的百部名片中,《卡萨布兰卡》仅次于《公民凯恩》,排名第二。  二战期间,法国沦陷。逃难者只能绕道位于北非法属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取道葡萄牙前往新大陆。在这个难民云集的小城里,有位面容冷峻、目光犀利的美国人里克经营着一家豪华夜总会。纳粹德国秘密警察头目施特拉瑟少校的驾
期刊
我与诗词结缘已整整半个世纪。先习诗,后习词,诗词伴随我度过了难忘的岁月。  诗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我就像一颗小小的铁钉,紧紧地被它吸引着,我爱诗、读诗、写诗。当时,在众多著名诗人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二郭”——郭沫若、郭小川,他们的作品本身就是我最好的老师。  诗如其人,人如其诗,我崇敬郭沫若先生的作品,更崇敬郭沫若先生的人品。那是1963年春天,他来桂林视察工作,我当时在《桂林日报》任文艺副刊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