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环
如果光有实体,会是什么样子?如果让你与光互动,你会怎么去接近、表达,或者解读,与再创造?Karolina Halatek带来了一种尝试的可能,以圆形的沉浸式装置呈现星体周边的自然光学现象,以清澈、明亮与延伸的空间所带来的超自然感形成互动,让每位观展者均可在这纯粹又抽象的环境中深思,引导其发现自我存在的新维度。
超沉浸式的感官体验,极大地激发了观展者的共鸣。人们或站立圆环中心,或蹲坐其下,或在周边打量,或躺卧仰望,不自觉间就已成为了“光环”的一部分。光能带给人类的透彻与震撼是任何自然现象都无法比拟的,而呈现光的实体感官的创意过程又都极为难得,Karolina Halatek以人类感知为起点,揭示了存在的新维度,通过对于人类认知边缘的反复探索,构建一种可见与不可见间的平衡。若你沉浸其中,被艺术化的冥想包裹,在看似无用的空间互动中,体会难得的光影情境。结果或许因人而异,但,光环,却是每个人都有望发现的内在之光。www.karolinahalatek.com(圖片提供:麓湖·A4美术馆)
神圣雷斯迪图塔教堂
留给人沉思的空间,是精神类建筑的留白实验。历经三十年的筹备与设计,Beatified Restituta church终于得以落成。通过对建筑形态的不断尝试,建筑师Marek Jan?těpán最终抛弃与周边建筑群统一形态的固有观念,以独特且易于辨认的几何形体为基础,结合宗教象征意味的元素,为居于此处的人们提供了一处排除他扰、回归宁静自我的精神性活动空间。
矩形体块的宗教空间,三角柱形的塔楼与圆柱形体的教堂位于这片居民区的洼地中心,以场域的围合感诠释沉稳与从容,为来访者营造安全感与归属感。教堂部分以圆形屋顶来呼应天堂与永恒,飘浮感之下,七彩的环形窗户将天光以斑斓的形态引入室内,光影在此也变得柔和,与流畅、简洁的内部空间结构一起,温和且包容地迎接着前来虔心礼拜的人们。
塔楼以护卫之姿,向上提升建筑群的空间感。既水平又垂直的教堂方位指向,象征了上帝和子民间的纵向关系,而塔尖处的十字架形状标志,为仅有31米高的塔身赋予了远超物理层面的高度表意,引人向上与向内探寻,成为社区内人们的精神凝聚场,也使其成为当地建筑群落的主导与引领者。
众方纪:歌者之家
一栋与世隔绝的房子,是日常生活中的无用空间规划,但却是创作者的乌托邦。在辽阔的内蒙草原,一切尺度感均消失在苍茫之中,任何事物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清晰轮廓,当然也包括这座形似“堡垒”的黑色立方体块。
这是独立音乐人陈鸿宇的住宅,由远处的黑山头口岸观望,空旷的原野中凝聚了视线的焦点,尺度感与方向性自此唤醒,人们无意识地想要走近,当然,是独自一人的走近。
建筑的室内空间被精巧地立体分割成8个可用空间,兼具一个人生活与创作的所有功能。建筑同时分别面向草原的各方景致,遵循陈鸿宇的童年记忆——每个立面只开一扇景观窗。随着一天中太阳角度与色温的变化,玻璃发射不同的场景,给予居住者不同的自然通联之感。美却无用,没有WI-FI及电视影音等现代娱乐方式的“不宜居住”感,目力所及范围没有人迹活动的旷野,徒留一片沉思与回归自我的净土。www.aleph-liangchen.com
水岸佛堂
ARCHSTUDIO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在河北唐山市郊的村落边,背倚广阔的田野,水岸佛堂并不是当地民生必需。但正是这片自然原野的环境生长力,给予了它隐于土丘之下,建于河畔之滨的地域优势。水岸佛堂与环境共生,随光影静悟,设计师极大地利用了空间与自然的关联,使佛堂内外树、水、佛、人四大主体关系流动共生,彰显自然的神性气质,塑造生生相息的感受力场域。
建筑沿着河流的走向,在树林间呈枝桠状伸展,与原生环境共融。佛堂墙面与屋顶整体浇筑,一次成型,特殊处理后的模板为墙面锻造了木纹与竖向肌理,柔和了混凝土的冷峻,也引发空间的流动感。佛龛背墙面水,透过天窗,在自然光线与树影婆娑的映射下,佛像的光影亦得到了充分的渲染;茶室面向遍植荷花的水面,呈完全敞开状,天光与水中影像造就了室内外奇妙的空间对话。
顺应自然是禅宗的奥义之一,成为河岸的一部分也是佛堂由始至终的设计理念。大量自然质感的材料运用,激发到访者的身体感知,在此,无用的空间美学转化成了土地的延展,居住者重新焕发了原始魅力,得以参悟自然共生之法。www.archstudio.cn
SVALBARD HOBALSOOD VAULT
如果说“无用”是建筑的留白,那极地就是地球的巨大留白。一片洁白的无人之境,在位于北极圈外1300公里处,没有任何政治主权归属的斯瓦尔巴群岛,永久的冻土层造就了其得天独厚的稳定气候,为其成为全球种子库——这一世界记忆档案保护及展示場,提供强大的环境条件背书。
建筑入口空间理性且克制地迎接到访者,采取架空走廊的形式避免人为热量对永久冻土与积雪产生不可逆的影响。而展览建筑则通过独特的设计手法,以一块极地巨石之姿,呈现出冰原地带独特的永恒且无尺度的时空序列。人们穿过悬空的玻璃连廊,抵达垂直穹顶的主展览空间,在巨大的体量落差中,体会真实的自然力量。穹顶内部设有礼堂与仪式厅,为参观者提供思绪整理空间,一棵大型落叶乔木生长在空间中位,代表了这片冰原2亿多年过往的植被生长情况。它是过去的象征,也是一种未来的号召,在地球之上的无用空间内以漫长的树木生长来昭示若全球持续变暖,斯瓦尔巴的冻土层将全面消融,不复存在。 snohetta.com
自卑礼堂
礽建筑 RENGARCH
礼堂到底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将自己对于精神空间的解读,自然空间的关联投射到此类建筑形态中。自卑礼堂,一个带有些负面情绪名称的空间,更多的容纳了人与自己、与自然和解的情绪转化过程。在接近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对于自我的认知在庞大与渺小的不断切换间,很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这样一个直面自然的空间,充分利用在地环境的坦然与宁静,帮助到访者悟到有关自我与天地自然的另一番思索。
礼堂空间上小下大,顶部朝南的开口是光的通道,光线自上而下由此进入空间内部,风和雨水亦然。人们在礼堂内部沉思、阅己,一切自然之物在紧缩的容器中似乎被放大,感官中清晰的风雨声,白天到夜晚的光影流转。最终内里的人们有所参透,信步而出,又或者仅仅寻回自我,学会坦然面对得失。在自卑礼堂旁,一个儿童空间被安置于同一空间线内,设计师以两个气质迥异的建筑空间隐喻人生的不同阶段。经过礼堂内光与雨的洗礼,成年世界退回到童年的起点,以倒叙的生命进程描绘更多不可说的内在含义,说来无用,却又承载了个人生命中两段不可兼有的时光阶段,难得地达成了时光两端的相互照看与呼应。 www.rengar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