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秋天的札记(节选)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lee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涛,当代诗人、散文家。1946年生于北京,祖籍山西,少年随父迁徙新疆。1969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现为新疆军区创作室主任,新疆作协名誉主席,中国作协全国委员。其诗集、散文集曾分别获得全国新诗奖和鲁迅文学奖,为“新边塞诗”代表人物,与莫言、朱苏进被并称为“新军旅作家‘三剑客’”。
  这里就正是秋天。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
  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
  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的飘出一股佛家思绪。这思想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槃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模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但是树有过忧伤吗?
  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吗?
  当然没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躲避或迁徙,这是它的天职。
  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们内心更大的奢望。
  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本能的回忆和依恋。
  荒野是那么寥廓;
  荒野上的道路是那么漫长;
  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多的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
  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
  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
  人类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我只是觉得,树在中国北方像流窜深山的小股残匪一样悲惨。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己的上司那样。
其他文献
云南哀牢山原始森林里有一种“绞杀植物”,一根粗藤缠绕高树攀缘而上,最后粗藤深深嵌入树茎,将其借步“天梯”高树活活绞死。但是在爬山虎生态中绝无这种残忍缠斗、互相绞杀的现象。每当冬去春来厚叶繁茂之时,每片爬山虎叶子都特意斜张成一个最佳倾角,以求让所有的叶子都能够均匀晒到太阳。正是这种合理分配阳光的协调性,确保了整株爬山虎得以实现光合作用的最大化。万千绿叶之中没有哪片叶子为了一己之私故意将叶面与太阳入射
期刊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加州萨德尔镇有一位名叫法兰克的年轻人,由于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他只好去芝加哥寻找出路。在繁华的芝加哥城转了好几天,法兰克也没有找到一处容身之所。当他看到大街上不少人以擦皮鞋为生时,他也买了把鞋刷给人擦皮鞋。半年后,法兰克觉得擦皮鞋很辛苦,更重要的是不赚钱。  于是,他用擦皮鞋赚来的一点微薄积蓄租了一间小店,边卖雪糕边给别人擦鞋。雪糕生意比擦鞋强多了,欢喜之余,他在小店附近又开
期刊
只要说起苍蝇,人们就会觉得它们与肮脏为伍,与细菌相伴,不仅自己脏,还想方设法玷污人类的食物。赶不尽,杀不绝,有着超级旺盛的繁殖力。可是,这么龌龊的坏形象,却堂而皇之地上了澳大利亚的钱币。  原来,澳大利亚的苍蝇也曾生活在污秽不堪的地方,勤劳的澳大利亚人把苍蝇赖以生存的藏污纳垢之地统统消除殆尽。从城市到乡村,从山谷到河畔,都是云朵般的鲜花和地毯一样的绿草。世代生活在肮脏环境中的苍蝇,骤然失去了它们的
期刊
非洲大陆当地有一种特殊的鱼类,不但可以用腮呼吸,它还可以用肺在大气中直接进行呼吸,因此被称为肺鱼。这种鱼因为味道十分鲜美,深受当地人的欢迎,常常被当作一道美食来招待尊贵的客人。  每当旱季水源枯竭的时候,肺鱼就将自己藏在淤泥之中,它们巧妙地在淤泥中建起一座泥房子,在相应的地方开一个小孔用来呼吸,在泥房子里养精蓄锐。数月之后,雨季来临,泥房子在雨水的浸润下倒塌了,肺鱼又重新回了水里。  当地人发现了
期刊
莫言:品读经典  于莫言而言,书房有着特殊含义。当电视揭晓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谁家时,他正静静地坐在高密市南翰林苑阁楼的木椅上。这间阁楼是他平时进行创作的地方,装修非常简单,一张小桌、两张木椅,莫言称之为“一斗斋”。  莫言有时会在微博上谈到读书,比如重读《儒林外史》。谈到阅读,莫言说,现在的书太多了,但是他基本只读经典。  “我这两年一直在书房里做减法,每年会清理出一批书来送给一些学校,现
期刊
这个老太太,是美国堪萨斯州人,名叫诺拉·奥克斯。  老伴先她而去,子女也都长大了。孤寡的生活,令她窒息。于是,她说,要继续年轻时没完成的理想——上大学!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满堂子孙,都以为她在开玩笑:老了,本该坐享清福,颐养天年。然而,她却一意孤行。她开始每天前往社区大学听课。理想让她比前来听课的普通学员更勤奋、执着。一天6小时的课,她可以抄半本笔记。一个月,她可以读4本书。社区大学4年的课程,
期刊
作为中国古代文坛的一颗璀璨明珠,苏轼给后人留下了颇多宝贵的人文财富。这发端于他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从21岁中进士的一鸣惊人,到64岁病逝常州的万民扼腕,苏轼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始终体现出一种鲜活旺盛的创造力。这种异于常人的精神境界,形成了他在文学上前所未有的新转变,即豪放。这种豪放,既深得唐人开放胸襟之妙,亦开启了一种影响后世文人风骨的新模式。苏轼,就像是北宋时期的一本厚重的文化百科全书,引导
期刊
他叫杨涛,是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一位听力残疾人。  11岁起,他的听力开始逐年下降,18岁已彻底失聪。担心他将来找不到工作无法生存,父母想尽办法帮他走出无声世界。花了很多钱求医问药仍未见好转,父母决定给他配上昂贵的数字助听器。而他却做出一个令家人吃惊的决定——放弃听力康复,用准备买助听器的钱买下一台电脑。  那一年,他23岁,开始自学html,了解Web技术和Visual studio等开发工具。
期刊
他叫布拉德,美国电影《叫我第一名》就是根据他的自传改编。6岁那年,他得了妥瑞氏症——一种会无法控制地发出噪音并产生抽搐的疾病。因此,他受尽了众人的嘲讽,甚至有人当面骂他笨蛋、怪物。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一直执著于要成为一名教师。由于他的顽强不屈,在被25所小学拒绝之后,终于成功被第26所小学聘任。不仅如此,工作的第一年,他就以新晋教师的身份获得“年度最佳教师奖”。  他是怎么做到的?以下这些经典的布
期刊
在有名的加州红杉林前,观光客看着那高耸入云霄,如沉默巨人的一棵棵红杉,纷纷惊叹不已。  “加州红杉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植物,最高的有90米高,相当于30层楼的高度。”导游介绍说。  “能长得这么高,那它们的根一定很深吧?”一个观光客问。  “不!加州红杉是浅根型植物。”导游回答。  “那狂风暴雨一来,它们不是很容易就被连根拔起吗?”另一个观光客问。  “这里面有一个奥秘。”导游说,“就像你们所看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