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药物控制释放目的是通过延缓药物从制剂中的释放速率从而避免服药初始阶段机体内药物浓度过高的副作用和服药末期阶段药物浓度过低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通过专利检索和数据统计对国内外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分析,采用计量排序、可视化聚类、技术路线等分析方法,揭示了国内外专利申请量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着重从国内重要申请人东华大学入手,沿着其技术演进路线:材料组合物应用应用材料解析其技术发展脉络,为我国药物控制释放的研发策略及宏观产业政策的指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药物控制释放;环境敏感;专利
本文以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相关的专利为基础分析该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全球专利申请以及国内外申请量趋势以及国内重要申请人东华大学进行了重点关注。
1 国内外专利申请量趋势对比
国内外专利申请量趋势图
为了了解国内和国外的申请量趋势,通过对不同年份的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的国内外专利申请量进行分析,结果见上图。在国外的专利申请从1976年开始,并在1992年逐渐步入快速发展期,直到2004年年申请量达到顶峰,并在之后的几年一直维持在年申请量170200件的水平上,说明发展进入了平稳期。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所不同的是,在中国直到1997年才出现了该领域的专利申请,而且每年的申请量并不大,可见我国在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领域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还较为滞后,直到2010年开始出现缓慢增长,并在2013年申请量达到最高值,在现阶段与国外的企业相比并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
2 国内重要申请人分析
目前在药物控制释放领域中,国内申请量较多的是东华大学,并且從2002年开始申请第一篇涉及药物控制释放的专利开始,一直在相关领域进行研究,截止2017年3月31日,申请涉及药物释放的专利共130篇,因此将东华大学作为国内重要申请人进行分析。图3给出了东华大学的技术演进路线图。
东华大学于2002年申请第一篇涉及药物控释的专利,申请号02111794.2,发明内容是采用直接聚合方法,本体熔融聚合制备L乳酸和乙醇酸的共聚物,合成工艺未使用溶剂,且可以制备不同数均分子量、不同降解速率和力学性能的共聚物。这是东华大学在相关领域内首次申请涉及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以作为药物控制释放载体材料的专利。但是通过其方法可以制备具有特定分子量和结构的共聚物,分子量结构与其应用领域相关。
从2002年至2006年,东华大学的申请量并不大,并且发明的请求保护的均为材料的制备方法,在2004年7月8日申请了一篇涉及温度响应水凝胶的专利,申请号200410052649.4。发明内容是以聚电解质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为原料原位聚合制备PNIPAAm水凝胶,这是东华大学第一次提出温度响应的水凝胶可以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在后申请200610116078.5在前述专利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使用成孔剂改善温度响应水凝胶的孔隙率。
2011年11月2日,申请号201110342007.8首次将pH响应的药物载体材料应用于负载药物,尤其是对于不同药物的释放效率不同。
东华大学2014年3月14日的专利201410095491.2第一次关注从载体材料的被动释放到载体材料的主动定位,对于环境的响应更明确更主动。2016年9月12日最新的一篇专利申请201610818727.X,这是东华大学第一次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可以直接应用于产业的材料和设备。
从东华大学对于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的专利申请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是沿着材料组合物应用应用材料的技术脉络,同时作为多学科交叉的领域,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的技术发展不可能是孤立的,在其相关学科的技术发展以及领域新需求的影响下,会出现新的研究热点。
3 总结
从本篇专利分析中可以看出,国外对于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系统技术起步早,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近年来,国内的科研院所如东华大学开始呈现出比较快速的发展势头,无论是从技术研究还是经济效益的角度,环境敏感控制释放领域都有无穷的潜力值得挖掘。
参考文献:
[1]邓先模,李孝红.生物医用高分子在癌症药物治疗中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1999(3):9498.
[2]Huang Y.;Tang Z.H.;Zhang X.F.;et.al.pHtriggered chargereversal polypeptide nanoparticales for cisplatin delivery:preparation and in vitro evalution[J].Biomacromolecules.2013,14,20232032.
[3]Gil E.S.;Hudson S.M.Stimuliresponsive polymers and their bioconjugates.Prog Polym Sci,2004,29(12):11731222.
作者简介:孟熙(1990),男,汉族,湖北襄阳人,审查员。
关键词:药物控制释放;环境敏感;专利
本文以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相关的专利为基础分析该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全球专利申请以及国内外申请量趋势以及国内重要申请人东华大学进行了重点关注。
1 国内外专利申请量趋势对比
国内外专利申请量趋势图
为了了解国内和国外的申请量趋势,通过对不同年份的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的国内外专利申请量进行分析,结果见上图。在国外的专利申请从1976年开始,并在1992年逐渐步入快速发展期,直到2004年年申请量达到顶峰,并在之后的几年一直维持在年申请量170200件的水平上,说明发展进入了平稳期。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所不同的是,在中国直到1997年才出现了该领域的专利申请,而且每年的申请量并不大,可见我国在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领域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还较为滞后,直到2010年开始出现缓慢增长,并在2013年申请量达到最高值,在现阶段与国外的企业相比并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
2 国内重要申请人分析
目前在药物控制释放领域中,国内申请量较多的是东华大学,并且從2002年开始申请第一篇涉及药物控制释放的专利开始,一直在相关领域进行研究,截止2017年3月31日,申请涉及药物释放的专利共130篇,因此将东华大学作为国内重要申请人进行分析。图3给出了东华大学的技术演进路线图。
东华大学于2002年申请第一篇涉及药物控释的专利,申请号02111794.2,发明内容是采用直接聚合方法,本体熔融聚合制备L乳酸和乙醇酸的共聚物,合成工艺未使用溶剂,且可以制备不同数均分子量、不同降解速率和力学性能的共聚物。这是东华大学在相关领域内首次申请涉及可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以作为药物控制释放载体材料的专利。但是通过其方法可以制备具有特定分子量和结构的共聚物,分子量结构与其应用领域相关。
从2002年至2006年,东华大学的申请量并不大,并且发明的请求保护的均为材料的制备方法,在2004年7月8日申请了一篇涉及温度响应水凝胶的专利,申请号200410052649.4。发明内容是以聚电解质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为原料原位聚合制备PNIPAAm水凝胶,这是东华大学第一次提出温度响应的水凝胶可以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在后申请200610116078.5在前述专利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使用成孔剂改善温度响应水凝胶的孔隙率。
2011年11月2日,申请号201110342007.8首次将pH响应的药物载体材料应用于负载药物,尤其是对于不同药物的释放效率不同。
东华大学2014年3月14日的专利201410095491.2第一次关注从载体材料的被动释放到载体材料的主动定位,对于环境的响应更明确更主动。2016年9月12日最新的一篇专利申请201610818727.X,这是东华大学第一次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可以直接应用于产业的材料和设备。
从东华大学对于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的专利申请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是沿着材料组合物应用应用材料的技术脉络,同时作为多学科交叉的领域,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的技术发展不可能是孤立的,在其相关学科的技术发展以及领域新需求的影响下,会出现新的研究热点。
3 总结
从本篇专利分析中可以看出,国外对于环境敏感药物控制释放系统技术起步早,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近年来,国内的科研院所如东华大学开始呈现出比较快速的发展势头,无论是从技术研究还是经济效益的角度,环境敏感控制释放领域都有无穷的潜力值得挖掘。
参考文献:
[1]邓先模,李孝红.生物医用高分子在癌症药物治疗中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1999(3):9498.
[2]Huang Y.;Tang Z.H.;Zhang X.F.;et.al.pHtriggered chargereversal polypeptide nanoparticales for cisplatin delivery:preparation and in vitro evalution[J].Biomacromolecules.2013,14,20232032.
[3]Gil E.S.;Hudson S.M.Stimuliresponsive polymers and their bioconjugates.Prog Polym Sci,2004,29(12):11731222.
作者简介:孟熙(1990),男,汉族,湖北襄阳人,审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