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商学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实现途径和配套政策研究①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二级学院商学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实现途径和具体配套政策,推动该校乃至整个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商学院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20-01
  一、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改革
  方向和目标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改革应该是朝着校企深度融合的方向转化,抓住产教深度融合的趋势和规律发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现高职教育产教一体、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共享共赢的办学改革目标。
  二、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实
  现途径
  (一)引进来模式
  通过将有行业企业背景的专、兼职教师引入商学院进行专业课教学、编写教材、实习实训指导实现校企合作。
  (二)走出去模式
  通过到企业去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解决商学院实习实训不足的问题,实现校企合作。
  (三)引—走结合模式
  商学院通过引进明星企业星巴克公司,在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等方面展开合作,分段实施教学,把学生送到星巴克各加盟店并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双方合作办学,共同订单式育人,实现校企互利共赢。
  (四)深度融合模式:商学院理想的未来发展模式
  首先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顶层优化设计,出台相关政策;省级政府贯彻落实,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实施校企合作专项计划;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启动具体校企合作实施计划,出台文件,搭建平台,安排项目,列支资金,为校企双主体的顺利开展提供全面支持;上级主管部门从关注教育质量和就业率、校企从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搭建监督与反馈系统,共同促进校企紧密合作,创新发展。
  无论集团化办学,还是在不突破现有学校体制下,以学校名义注册成立专门的公司,各学院专业以项目化方式运作,校企层面双方成立合作办学董事会,制定董事会章程及整套制度体系,共同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人力资源部、教学运行协调部、财务部、技术研发部、考核评价部等办事机构,共同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处、企业设立校企合作部,作为双方的协调联络机构。通过资本投入、资源共享、技术合作、人才互聘和文化交流,在制度体系框架下,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配
  套政策
  (一)国家层面配套政策
  根据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现状、问题和成因分析,建议在国家层面上就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有关体制机制、治理和管理结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顶层优化设计,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发挥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出台鼓励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激励政策和制度安排,鼓励创新体制机制,借鉴混合所有制改革和PPP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模式转型升级,鼓励以规范的公司制推动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最终发展成为一体化办学模式,理清体制机制,在清晰的公司治理结构下规范管理,明确职责、权利和义务,实现校企紧密合作、共同育人、共享共赢的终极发展目标。
  (二)学校层面配套政策
  在国家层面就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有关体制机制、治理和管理結构出台的相关配套政策的基础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实施计划和实操方案,出台鼓励包括商学院在内的各二级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相关激励政策、制度规定和配套措施,在合作程度不同的实施路径模式下规范权利、义务,明确治理结构,廓清管理边界,推动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转型升级、提质增量,最终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共同育人、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终极发展目标。
  (三)企业层面配套政策
  在国家层面就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有关体制机制、治理和管理结构出台的相关配套政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立足长远,着眼现实,按照共育、共享、共赢的基本合作原则,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发挥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积极和相关高职院校专业院系对接合作,在校企合作程度不同的实施路径模式下规范权利、义务,明确治理结构,廓清管理边界,推进并发展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董馨,吴薇,王奕衡.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7):59-63.
  [2]易新河,文益民,陈智勇.我国校企合作研究二十年综述[J].高教论坛,2014(2):36-41,68.
  [3]刘佳.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7):87-90.
  [4]王艳丽.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及其合作模式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
  [5]蒋丹.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1-75.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大学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纷纷提出教育教学改革,引入基于“学习产出”和“对分”相结合的工程教育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效果良好,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关 键 词] 面向对象;工程项目;新工科;对分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178-01  近几
期刊
[摘 要] 网络直播课程是一种课程共享形式,北京城市学院引进了《创新工程实践》这一网络直播课程。经调查,学生乐于接受这种教学形式,且对课程内容非常满意。但是直播课程在引进过程中,还存在着直播环境不稳定、学生互动不积极、视频观看完成率不高等问题。  [关 键 词] 高等教育;直播课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074-0
期刊
[摘 要] 21世纪,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增强。随着我国不断推进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数控高速加工工艺凭借着较高的自动化程度、高精度和高效率的优势,成为机械制造行业的关键技术和重要基础。科技的进步对机械产品的生产率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要将加工成本降低,缩短产品周期,促进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对精密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高速加工技术的特点
期刊
[摘 要] 运用调查法结合江苏S农业职业学院的现状,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对江苏S农业职业学院开展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育人的实践提出了对策和思考。  [关 键 词] 农业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228-02  众所周知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高校不断的扩招,大量大学生涌入社会,据统计,2016年的大学毕业生达到了765万,加上高职类院校,国家面临解决就业的问题难度是空前的。某些高职院校的做法可以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他们采用管培的方式,与企业合作,专门培养具有某一项或者某一类技能的学生,这些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生产,因此很受欢迎。高校可以采用这种精准供给的方法,将高校就业资源整合,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教会学生
期刊
[摘 要] 高校实验室改革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针对高校实验室资源供需不平衡、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培养弱化等结构性矛盾问题,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从实验室体系架构、队伍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重点打造一批特色、内涵、质量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具有示范性和可持续性的品牌实验室。  [关 键 词] 实验室建设;供给侧;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
期刊
[摘 要]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已经在高等职业学校得到了运用。在如今现代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前提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让其在学习前就已经掌握了较多的实际工作经验,这种学校和相关企业互相联合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物流管理职位所需的能力,这种方式也成为当今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通过对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方式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中应用的分析,找出了现代学
期刊
[摘 要] 技术型创业是高职高专院校提高大学生创业质量的重要通道,培养技术型创业人才是技术型创业的关键。从技术型创业人才机制的建立、技术型创业人才能力的培养、技术型创业实践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高职高专院校培养技术型创业人才的方法。  [关 键 词] 高职高专;技术型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创业指导;创业孵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
期刊
[摘 要] 早在21世纪初,我国就已经接触了移动学习领域。直到2010年底,我国的教育发展规划大纲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高等院校会计实验教学应该抓住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机遇,创新运用移动终端搭建更高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教学课堂。通过分析利用移动学习平台教学的实践和应用意义,旨在帮助设计一套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验课堂的移动教学形式,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和高水平会计人才作出贡献。  [关
期刊
[摘 要]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行业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经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第一线从事管理和运用工作。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经济模式要从粗放型向科技创新的密集产业型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十分迫切。  [关 键 词] 蓝领文化;汽车;维护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